登陆注册
4719200000034

第34章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1)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啊,我瞭望南方,山下是茫茫的草原,它是我亲爱的家乡……

学会唱这首歌时,叶磊还是一个中学生。他本来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后来因国家经济困难,他们被调整到了普通中学读书。他学的专业是二胡,他也喜欢唱歌,一个很漂亮的男中音。这不,他刚刚学会这首新歌,这时他仿佛就站在高高的兴安岭上,俯瞰滔滔林海,引吭高歌,听到了大山里悠长的回声。

没想到,命运的安排,几年后,他真的走上了高高的兴安岭,而且在大兴安岭北坡、黑龙江畔的那个小城呼玛待了整整25年!

1969年,正在上海新庄中学读高二的叶磊报名到黑龙江插队,同时跟着他走的还有他的妹妹叶凤兰。本来她是1969届的初中生,还没分配,她咬破自己的手指,用鲜血写下“屯垦戍边保边疆,广阔天地炼红心”几个字,学校只好也同意她到边疆插队。11月28日,凤兰和哥哥一起登上了北去的列车。那飞驰的列车一直向北,过山海关,越沈阳、长春、哈尔滨,像车上的知青一样意气风发地爬上了风雪苍茫的兴安岭。望着一片片青翠的松林,还有那潇洒的白桦林,叶磊又和妹妹一起唱起了《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然而,现实生活并不像唱歌这样浪漫,他们被分配到黑龙江边陲的一个几乎被大雪吞没的小山村,临时住进了一所小学校的教室。到了夜晚,风声呼啸,寒气袭人,睡不着觉的叶磊坐在大铁炉子前取暖,并赋诗一首:

夜深人静皆似醉,悲风瑟瑟耳边催。

今日飞雪泪自泣,何年何月得回归。

第二天一早,在食堂吃饭时,叶磊把自己的新作送给妹妹看。她毫不客气地把哥哥教训了一通:“我看你的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太浓厚了,真要很好地改造!”

和妹妹的期望一样,叶磊真的接受了很好的改造。他到了跃进林场当了采伐工,主要工作是跪在雪地里用弯把子锯,把参天的大红松放倒,“顺山倒啰!”是他最豪迈的歌声。更严峻的考验是抬大木头,近千斤重、长10多米的大木头,要4个人抬出林子。叶磊抬很吃力地抬第三杠,他和大家一起喊着号子:

哈腰挂,那个嘿哟!

挺起腰,那个嘿哟!

朝前走那个嘿哟!

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淌下来。没人知道,因为小儿麻痹病的后遗症,他的一条腿比另一条要细,根本吃不住劲。但是,他挺着,不肯落下一步。只是晚上,在宿舍的昏暗灯光下,他拿起二胡,拉《病中吟》和《二泉映月》,那曲调很悲凉。半年以后,当健壮的林业工人叶磊经常对着林海唱《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时,他被调到了林场子弟学校,那里正缺一个音乐老师。在偏远的林区,上哪儿找这样又能拉又能唱的人!这回叶先生真有用武之地了,作为上海的老高中生,子弟学校没有他不能教的课。

命运又有了转机。1971年学校放暑假,叶老师到离他们最近的呼玛县买教材,因为没有当天返回林场的汽车,他住在县招待所里,这时正好有几个住宿的知青,晚上无事,拉起了胡琴。闻声而去,叶磊小试牛刀,给他们拉了一曲《山村变了样》。他端坐扶琴,沉思片刻,俯身拉弦,月板有眼,弦动音飞,欢快明丽,一派人欢马叫之场景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太好了!太好了!”招待所所有的客人都凑来当听众。

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殊不知,这位姓叶的年轻人,可有一身拉二胡的“童子功”,他的启蒙老师是中国二胡大师级人物王乙先生,他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当年小叶的同学闵惠芬已是世界著名的中国二胡演奏家了。若不是社会动荡,这位叶先生绝不会沦落到边塞之地的。

天下谁人不识君,虽是边塞遇知音。只有弹丸之地的小县城,什么声音也瞒不过耳朵很长的县文化局长,听说招待所里有佳音,他也跑来了。他一听便知,真是天赐人才呀!他立刻对叶磊说:“你不要回林场了,明天就到县文化馆报到。其他事你不用管了,我来办!”正是时不我待,地区要搞知青汇演,县里正为没什么节目犯愁,没想到人才和节目送到眼前了。

就这样,不经意间叶磊成了县文化馆的干部,当年冬天,他就正式调到了县文化馆,当上了以工代干的文艺辅导干部。后来县里为他转了干,再后来他当了业务副馆长、馆长。当然叶磊没有让发现他的文化局长失望,也没让给他许多特殊关照的县委和政府失望,他不仅自己在地区和省里得过表演、作曲、论文的大奖,而且通过他的突出作用,使曾十分消沉的呼玛群众文化活动非常发达,一个不到万人的小城竟组织过千人大合唱。那大合唱和每年的“呼玛之夏音乐会”的指挥都是叶磊。当然总指挥是县和文化的领导,能给他们当助手,叶磊已十分知足了。

在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小县城里,他经常西服革履,谈吐儒雅。一走上舞台,他更是风度潇洒。他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脑门锃亮,长发飘逸,很像上海交响乐团的指挥陈燮阳。叶磊很快成了呼玛和整个大兴安岭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他还代表文化界当上了县政协的常委。县里的大事小情总有叶老师的活儿。

在这个明媚的春天里,我在上海宝山区行知路一个花木葱茏的小区里,见到了告老还乡的叶磊,他坐在自家客厅的钢琴旁,显得很斯文也很安详。他说他早认识我,还拿出我的名片。那大概是1992年夏天,我陪余秋雨先生游历黑龙江,曾在呼玛上岸过夜,余先生还给当地干部作了一次文化讲演,那个跑前跑后的文化干部,就是这位叶先生,没想到他现在和我一样“聪明绝顶”了。

在老叶的家里,我们见到了那位风韵犹存的叶太太,她更像一位我们过去在苏联电影里常看到丰腴的“玛达姆”。被我猜对了,她真有俄罗斯血缘,大名叫田秀芬,乳名叫娜佳。老叶笑着说:“这是组织给我派来的‘糖衣炮弹’!”老田说:“你可是自愿的!”说着,她也笑了,很爽朗。

故事是这样的。为了能留住叶磊,从县里领导到文化馆的领导都想快点给他找个对象,让女人缠住他的脚。那时,刚调到县里的他在文教食堂吃饭。正好食堂的服务员是个姓田的漂亮的姑娘,她的祖母和外祖母都是俄罗斯人。呼玛与对岸只有一江之隔,20世纪四五十年代通婚很普遍。这位姑娘也算“根红苗正”,父亲母亲都是40年代呼玛县建党时入党的老党员,他们都是土改的骨干,母亲还当过村的妇女会主任。

当时娜佳正年轻,身材高挑,浓眉深目,皮肤白嫩,漂亮得让叶磊打饭时不好意思抬头看她。当时食堂办得不太好,叶磊常和另一个上海知青做小灶。也在林场当过3年知青的小田,很同情他们,有时食堂有了豆腐,也给他们送两块,当时这就是最有营养的了。也许就因为这几块豆腐,小叶就和小田多了点情分。

同类推荐
  • 巴黎之悟

    巴黎之悟

    本书被称为巴黎版的《在路上》,为凯鲁亚克后期的作品。小说以半自传体的风格、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去巴黎和布列塔尼探寻家族历史的十日之旅。从蒙帕纳斯黑帮酒吧里风韵不存的法国女人到与作者同名的陌生法国“贵族”,旅程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令凯鲁亚克深深着迷,他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垮掉的一代”眼中最高境界的人生体验:“顿悟”。全书秉承了凯鲁亚克一贯的写作风格,用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写出了独特的旅行感悟。
  •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集结蒋晓云博客及专栏散文近六十篇,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曾经忧于交心的作者终于写下自己的真实生活。上海的灯火流离,台北的淫雨霏霏,加州的阳光明媚。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拆去的旧城墙。梦里不知身是客,此时何处是故乡。
  • 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作品系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作品系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除了收录作者的小说作品,也收录了他的一些文学对话录、演讲以及随笔。与《石榴树上结樱桃》作者李洱进行这些对话的批评家、记者,无疑都是文学的行家。借对话和演讲的机会,他讲述了我对人与事、对文学与时代的一些看法。正是那样的一些看法,决定了他为什么会写出这些作品,也决定了这些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 万人中央

    万人中央

    我在万人体育场读诗给你听我在万人的工人体育场,把多年来的诗,朗诵给你们听,今夜的星光璀璨,好似台下万人瞩目的眼光,我带你们回忆过往,你们心中静止的马开始奔腾,逝去的青春与未来的向往交织在脑海,以诗的形式展现,你们静静的听我在朗诵,那年如诗的日子。
  • 龚子夫诗词选

    龚子夫诗词选

    本书收录了作者今年来创作的诗、词、楹联、格言。诗作共分为“豫章新貌”、“赣鄱风光”、“神州揽胜”、“杏苑芳菲”、“时代新声”、“生活杂感”、“异国风情”七个板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热门推荐
  •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羡念为安

    羡念为安

    易为安是苏羡自以为的“青梅竹马”,俩人从娘胎认识,苏羡一直以欺负易为安为乐。一次事件,让苏羡对易为安的态度彻底改变,易为安成了苏羡的男神。直到初中,易为安作为练习生离开了,俩人会就此再无联系吗?真的是有缘无份吗?
  • 唯有莫离流年

    唯有莫离流年

    陌路幽幽影潺湲,黎明伴雨涟漪间。唯君翩翩展笑颜,真假如梦暗香添。年少相识,她问,莫离?是永远不分离的意思吗?她以为,最美不过初相遇。当时过境迁,她觉得还不如不遇。多年后重逢,物是人非,刻在内心深处的人,潜藏在心底的记忆,她是否愿意重新想起?她自认不如飞蛾幸运,终此一生也得不到心之所系,可她渐渐发现,他和她,其实相距甚近。不料过往不曾真实,他亦不是他,她又该如何抉择?唯以真心相待,许一世莫离。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涅炎

    末世之涅炎

    ““力量”就如同毒品一般,当你享受到它带给你的愉悦时,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你会克制不住自己,你会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提升、去寻找“力量”。”“我们就如同“力量”的奴隶一般,即便已经达到了整个世界的巅峰,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寻找方法,使自己变得很强。”“即便我们发现:“力量”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但是身处在这个有若地狱一般的世界里,我们又怎么可能放弃,放弃这个可以毁灭一切的源泉!”
  • 综漫之妹妹至上

    综漫之妹妹至上

    东方月,十六岁,男。身份,资深宅男一枚,重度妹控(可惜的是没有妹)。偶然得到了综漫系统,从此迎来了他所希望的新生活。本书小白文,不喜勿入,有逗比,有热血有战斗。世界进程:干物妹小埋~尸鬼~漆黑子弹
  • 骑砍之潘德狂想曲

    骑砍之潘德狂想曲

    (本书已经太监,只留下最后的剧情大纲。订阅需谨慎)直白简介:这是一个出生在潘德大陆荒蛮雪山的预言之子苏诺,经历了无数血与泪,无数热血的战斗和诡变的阴谋,也体验过温情和背叛,最后坐上国都萨里昂城那至高的白银王座的故事。B格简介:黑夜里是谁在睁着双眼?白天的荣耀都归于夜里的血歌。破碎的潘德大陆谁来拯救?马迪甘的预言给出了答案。预言之子苏诺,终将用铁与血重铸秩序,终将用火与剑再创辉煌!萨里昂的雄狮在烈焰中奔腾,达夏的天蝎在黄沙里蛰伏,帝国的毒蛇吐出了猩红的蛇信,菲尔兹威的海岸迎来远航的风帆,瑞文斯顿的巨龙腾飞在血月之夜!PS:书友群821590805
  • 我会做傀儡

    我会做傀儡

    王中乾,或者说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傀儡,莫名其妙来到这个叫地球的世界,还继承了这个身体的记忆。
  • 家族的秘密

    家族的秘密

    陷于困顿的作家尼古拉斯·布洛姆偶然得到一部手稿,里面的故事让他着迷,于是打算拿去出版,以为会一炮打红,名利双收。不料手稿一合上文字就消失,打开又是一个新故事!更令人吃惊的是,那些故事正在现实世界里发生,其中的人物住在罗马,现实比虚构的故事还要奇妙无穷!请欣赏《家族的秘密》,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从亚美尼亚的墓穴到英国的锁链图书馆!本书从英文版译出。
  •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古越历史上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精神的演绎。绍兴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带给这里的人们一种从远古而来的基因,使这里的人们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