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8700000056

第56章 会宁.黄河渡口.河西走廊(4)

旷野上,夜色如漆,枪声阵阵。张琴秋突然觉得下腹一阵剧痛,汩汩血水浸湿了当作马鞍的麻袋片。她浑身一阵抽搐,一头从马背上栽下来,战士们以为她中弹了,赶紧围过来要抬她走。她痛楚地咬紧牙关说:“我临产了,你们快走,不要管我!”

她的警卫员跑去喊来了随队医生,另外几个战士仿佛没听见她的极力阻拦,迅即打开背包,举起被子和床单,将她围在里面。军医打开手电筒,急切地为她接生。婴儿落地,却没听到哭声,几分钟后,软绵的小身子便没了热气。军医摇摇头,让战士们就近挖个坑,匆匆把婴儿埋掉。张琴秋连婴儿是男是女都来不及问,就被战士扶上马,继续边打边突围。

一夜冲杀、奔突,秦基伟率领只剩下几十个人的队伍,在风雪弥漫的祁连山跟追兵绕圈子。天刚蒙蒙亮时,又与一股追兵遭遇,队伍彻底溃散了。张琴秋是在一堵岩石后面躲过敌人的搜寻,但她再也没有一点力气挪动了,她伤心极了,蛮荒苍凉的祁连山正被一种惨烈的冷酷与狰狞笼罩。她绝望了——掏出了手枪,一点一点地举起,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时的张琴秋,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率先剪掉发辫,宣布与自己的地主家庭(浙江桐乡石门镇)决裂;不久,她在上海爱国女校读书,通过茅盾先生结识了他的胞弟沈泽民,两人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张琴秋是在考入上海大学后受邓中夏(时任校务长)、瞿秋白(时任教务长)的教诲与鼓励,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向警予的带领下,参与组织工人大罢工。一年后,张琴秋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一大批中共精英人物同在这里就读:邓小平、张闻天、王稼祥、秦郝宪、乌兰夫、杨尚昆、伍修权等。张琴秋的丈夫沈泽民稍后也来了,还有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子女,如蒋经国、冯洪国(冯玉祥之子)、于秀芝(于右任之女)等。

1931年,沈泽民、张琴秋夫妇把幼小的女儿留在莫斯科,回到风云激荡、灾难深重的祖国。他们夫妇与张国焘、陈昌浩等人一起来到鄂豫皖苏区。两年后,沈泽民积劳成疾,不幸病逝。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创建根据地时,张琴秋作为唯一的女师长,在一次遭遇战中,她指挥数百女战士转移三百多名伤病员,与川军发生激战。她迅即组织突击队抢占有利地形,向川军一个团发起猛攻,同时她令队员们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向川军发起政治攻势。听到一阵阵清脆的喊声,看到山头上闪来闪去的都是头缠红布标记的女人,川军官兵全愣了,接着便嚷嚷:好男不跟女斗,把这些婆娘打败了,也算不得英雄好汉。就在这时,张琴秋下令冲锋,一举抓获敌团长和两个营长。事后,四川报界登出特号新闻:“五百农妇缴一团川军枪械,女将军张琴秋指挥如神。”

1936年7月,经历了三过草地两过雪山艰辛磨难的张琴秋,与小她两岁的陈昌浩结为夫妻。眼看就要到陕北了,三大主力要会合了,没想到又调头西征,竟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

“万万没想到,没想到啊……”32岁的张琴秋挣扎着靠近一块岩石,“死了,也不能倒下,不能倒下!”她这么想着,一点一点靠上石壁,坐正,挺起胸膛,举起手枪,对准太阳穴,扣动了板机——一声空响,她浑身一颤,这才意识到枪里没有子弹,全打光了。

两天后,她还是被搜山的马家军抓获了。如果不是那身破烂不堪的灰军装和脚上用麻袋并裹着的草鞋标明她是西路军的话,从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乡下的老太太。

马家军从战俘口中得知,西路军最大的官,男的是徐向前,女的是张琴秋。马步芳下了死令:一定要抓到徐向前和张琴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必有重赏。

张琴秋和其他女战俘一样,被严刑拷打,一一过堂。她用学会的四川话对敌人说:我叫苟秀英,是四川巴州人,因家里穷,饿肚子,为混口饭吃,跑到红军队伍里当了伙夫。敌人最终没有认出张琴秋,同时她十分感激和她关在一起的女战士,她们惨遭奸污、毒刑、折磨引诱,但没有一个人暴露“苟秀英”的真实身份。

1937年3月,张琴秋和大批红军战俘押送青海,沿途被枪杀和病死者达两千多人。到西宁后,男战俘被强制修公路,女战俘被送到各工厂做苦工。一副乡下老太婆样的“苟秀英”被押到义源羊毛厂分拣羊毛。张琴秋这个名字,却似一个“红色幽灵”在西宁徘徊,马家军浑然不知。

很快,和她一起分到羊毛厂的十多个年轻女战俘——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大的二十多岁,被闯进来的一群官兵抢去做媳妇或当小妾。而一副蓬头垢面的乡下老太婆模样、坐在腥臭熏天的羊毛堆里干活的张琴秋显然没有被相中,所幸,她又躲过了一劫。

马家军的暴行,经国内外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谴责,也引起部分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批评。为平息舆论,马步芳把一批年轻的女战俘集中起来,组织了一个剧团,给前来视察的南京政府高官和社会各界人士演出。被选送进这个剧团的王定国(后为谢觉哉的夫人)、蔡元贞、黄光秀(已被迫嫁给马步芳为妾)等人深为张琴秋的安全担心,她们利用排练的机会,密商了一个解救张琴秋的方案:先以剧团需要有人做饭为由,把自称当伙夫的“苟秀英”要到剧团伙房做饭,这件事很快办成了。接着,让黄光秀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向马步芳提出一个“虔诚的要求”:红军战俘中有一对恋人杨万才、赵全贞,都是回族,应当按照伊斯兰教义,为她们举行婚礼,以安抚红军战俘人心。马步芳听了,觉得这又是为自己添光增彩的好机会,当即同意,令手下人好好筹备,他要亲自出席婚礼,并把“新娘”赵全贞收为他手下一员干将的干女儿。

其实,杨万才和赵全贞并非恋人。“假戏真唱”的目的,就是设法把张琴秋要到家里当“保姆”保护起来,寻机会营救出去。一步步按计划进行得很顺利。自此,这住驰名巴蜀的红军女干将以“保姆”的身份潜伏在这对“新婚夫妇”家里,垂目低首、少言寡语,时时注视着敌情动态,准备伺机逃出。

突然有一天,西宁城内加强了警戒,路人都要接受盘查。原因是西路军一位骑兵师师长叛变了,他向马步芳密告,张琴秋没死,她已被俘,眼下就潜伏在西宁城。马步芳遂下令戒严,严密搜查,并在大街小巷贴出告示,悬赏一千块大洋捉拿红军女要犯张琴秋!但马步芳和他的部下怎么也料想不到,那个整日在他们眼皮底下进进出出,拎着菜篮子上街买菜,且显得木呆、步态蹒跚的乡下婆就是他们要捉拿的张琴秋。

一天,赵全贞家突然来了一位薄施脂粉、淡扫娥眉的少妇,她叫杨绍德,原是西路军妇女独立团的一位排长,张琴秋是她的老上级。杨被俘后,被国民党青海省党部的一位科长卢澄看上,杨绍德便嫁给了他。在赵全贞的院子里,杨绍德与张琴秋劈面相遇,两人都愣住了。不知是惊诧还是惧怕,杨绍德脱口叫了声:“张部长,你怎么在这呀?”

张琴秋平静地说:“没想到吧,我没死。”

杨绍德说:“现在全城都在抓你,你在这里很危险。”

张琴秋说:“是啊,我现在插翅也难飞了。”

杨绍德说:“得想办法救你出去。”

张琴秋问:“有什么办法?”

杨绍德说:“不管怎么,你不能落到马步芳手里。”

张琴秋扫了她一眼:“听天由命吧。”

杨绍德回去后,就把发现张琴秋的事情悄悄告诉了卢澄,卢澄遂即又密报给南京政府驻青海党部的特派员李晓钟。

杨绍德走后,紧张的气氛和愁云遮盖了大家的心头。赵全贞、王定国、吴仲廉(当年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左田会议决议》,就是她亲手抄写的,是西路军一位有影响的女干部)等人深为张琴秋的命运担忧,也为由此引发的后果感到揪心。

张琴秋思虑再三,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直入虎穴,看他们如何动作。蒋介石政府与马家军这类地方军阀向来矛盾重重,貌合神离,我们未尝不可以利用,同时也可打探个虚实,也须随机应对。”

于是,在王定国的陪同下,张琴秋主动登门,卢澄、杨绍德夫妇。果不出所料,卢澄和特派员李晓钟对发现张琴秋的事情守口如瓶,并没有惊动马步芳。他们正在商议如何把张琴秋当作“厚礼”送给蒋介石,以升官晋爵。

看上去,卢、李二人对张琴秋敬佩有加,以礼相待,然后开始政治“攻心”:眼下国共两党已经决定合作,抗日共存,你只要发表个声明,脱离共产党,就可以在国民党里做事,南京方面有不少贵党,仁杰志士脱党以后都做了大官,你是贵党军中女杰,凭你的学识才华,相信一定会在政府中大有作为。

目的昭然若揭。张琴秋听罢,不动声色,然后平静地说:“那就先看你们的行动吧。”

数日后,机会终于来了。南京政府要举办抗战训练班,卢、李等人奉命去江西庐山受训,马步芳亲自出面远送。这个独霸一方,被蒋介石当“枪”使,自己又别着一杆“枪”的“马上王”,怎么也想不到,他送走的不仅是南京政府的特派员,还有他悬赏缉拿的张琴秋。张琴秋和吴仲廉藏身在随行的一辆“夹窝车”里(当地常见的一种轿子放在车上的马车,逃离了青海。)

王定国和杨万才、赵全贞夫妇等人,为营救张琴秋做出了重大贡献。可惜命运对他们做出不同的安排,王定国、杨万才后来历显千辛万苦,分别逃到延安;赵全贞又被迫改嫁给马步芳的弟弟马步銮为妾,1949年解放前夕,马步銮携赵全贞和他们的儿子逃到台湾,据说赵全贞后来移居海外,不知所终。

卢、李等人带着张琴秋、吴仲廉一路疾行,经兰州到达西安。当晚,张琴秋和吴仲廉就被宪兵队看押起来,于1937年8月4日押往南京,也就是日军大举进犯上海的“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南京当局的精力似乎都集中在上海战局上,无暇顾及张琴秋了。她们被关进南京“反省院”无人问津。

4天后,正在南京与国民党谈判的周恩来、叶剑英来到“反省院”看望被关押的同志,感到十分意外地见到了张琴秋、吴仲廉等人。周恩来激动地说:“你们受苦了,我们一直在设法找你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

张琴秋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热泪夺眶而出,孩子搬哽咽了……

8月27日,张琴秋等人终获释放,启程前往延安。大难不死的张琴秋又走上了黄土高原。

此前,张琴秋的丈夫陈昌浩在西路军惨败后逃回延安,不久便以养病为名去了苏联,与一位俄罗斯女人结婚。1943年,39岁的张琴秋与小他1岁的苏井观在延安结为伴侣。结婚那天,战友们把一副对联贴到粉刷一新的窑洞门上:“两位老家伙,一对新夫妻。”服从组织“分配”的王定国,与大她32岁的丈夫谢觉哉一起前来恭喜道贺。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因她早已到地方工作,这位红军时期女将领没有授予军衔。此前,陈昌浩与俄罗斯妻子回到中国,在徐向前元帅家里,这位当年显赫一时的红四方面军主要负责人见到了在西征途中被打散的伴侣张琴秋,他握住张琴秋的手,深感愧疚地说:“琴秋,是我使你受苦了,我对不起你!”张琴秋说:“是战争,是西路军的惨败,无情地把我们撕开分散,还说什么对起对不起的话呢。”徐向前走过来感慨地说:“我们经历磨难,大难不死,等着我们做的事很多,我们要携手一起往前走。”经张琴秋向党中央、毛主席推荐,陈昌浩被任命为马列学院副教育长。

张琴秋没能逃出她人生路途上的最后一次劫难,在“文化大革命”风暴中,性格刚烈的张琴秋被袭倒了,再也没能挺起来,她受到种种诽谤、诬陷与迫害,于1968年4月的一个深夜,她愤死在抗争结束了生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党中央为张琴秋平反昭雪,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她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对这位“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表示深切的悼念,对她光辉的富有传奇而又历经磨难的一生给予很高的评价。

同类推荐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数星星的人(中国好诗·第二季)

    从乡村寂静的院子出发,我们来阅读玉珍的诗就有了一个可靠的精神背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家族”“乡土”甚至“乡愁”就在写作者那里获得了优先权甚至道德优势。在新世纪以来遇到的这种类型的诗歌如滚滚落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玉珍在这类诗歌中有某种“发现性”,这至关重要。在她的部分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与乡土世界的生命性关系,这体现在她能够将身边之物“身体化”“生命化”。在玉珍这里,她有确认感,相信纯真的爱情,相信美好和善。这成了诗人的梦。在诗歌世界中她是一个精神成人,与之成长相建立起来的是宁静与不宁,此外还有怀疑、诘问与否定。她是一个过早地让“悖论”进入自我的诗人。
  •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戴望舒诗歌精品

    戴望舒诗歌精品

    本书分三辑,收录了戴望舒《雨巷》、《我底记忆》、《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等诗歌作品。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

    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

    关于孩子作文的事,家长们总有很多困惑和焦虑——“孩子读了很多的书,但就是不会写。”“孩子写文章干巴巴的,一点好词好句都找不着。”“跟他的同龄人比,他一点写作概念都没有!字数也总是不达标。”“这次考试作文又扣了很多分!”伴随着这些焦虑,孩子的灵性一下就成了鸡肋。孩子努力的心和思考如果黯淡下去,何时才能复返呢?在这本书中,大猫从五年的学生习作中挑选出49篇作品进行点评、解读和指导,结合世界著名的经典绘本作品的故事对比参照,深入浅出地挖掘这些习作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孩子的作文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孩子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作文素材。布局、伏笔、惊奇、线索……这些大作家的种种巧思,让孩子们也能玩儿得转。在这里的每一篇作品都盛放着热气腾腾的孩子,盛放着思考与他们成长的渴望。写作文,应当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 明鉴时事的故事

    明鉴时事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万界无敌从狐妖开始

    万界无敌从狐妖开始

    汲取各大世界本源,穿梭于诸天万界。除了介入与破坏剧情,修炼也同样能够汲取异世界本源力量,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达到此界无敌!“注意,平行位面世界中,即便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剩余的百分之一,也会照成巨大的变化!”PS:国漫无限流~
  • 首席霸爱:挑上抵债未婚妻

    首席霸爱:挑上抵债未婚妻

    被称为‘花少’苏子墨本以为再无真心,却在意外之中跟于晓荿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晓荿为了给年少时的好姐妹解恨报复,一次又一次的缠着苏子墨的花边新闻,却在意外中弄坏了苏子墨的豪车。为赔偿豪车损失,立下契约,以一年为限。两人相处之间,于晓荿萌生爱情的幼苗,却因无法跨过心里那道坎而逃避心情。苏子墨再次爱上她,不惜放弃所有,不惜生死也要和她在一起。
  • 巨人的较量:抗美援朝高层决策

    巨人的较量:抗美援朝高层决策

    书稿依据已解密的权威性历史档案资料和有关历史著作写成。书稿内容的突出特点是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高层决策和指导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斯大林、金日成关于这场战争(朝鲜战争)的一些决策和指导活动,对于美国最高军政当局关于朝鲜战争的决策及其演变过程也有适当的反映。
  • 虫族之解密行动

    虫族之解密行动

    “左莉莉嗨皮记事”是少儿科幻探险系列图书。共6册,每册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角是敖弘、左莉莉、孟俊朗这三个六年级学生。三个人各有个性,各有特长,都喜欢奇思妙想,喜欢科学,酷爱探险。他们在探险中遭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异谜局。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找出了一个个谜底。
  • 无敌大礼包系统

    无敌大礼包系统

    【每日万字爆发更新】地上冒红包,天上落箱子,一不留神就被撞上!叮~捡红包还是舔箱子?靠!当然一起要!秦风,带着无敌大礼包系统穿越到太古大陆,秦国大皇子身上,开始开了挂般的称霸之路。【喜欢的兄弟们,记得每日投票哈~拜谢】
  • 团队正能量:不做木桶的最短板

    团队正能量:不做木桶的最短板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员工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其中,员工有无团队精神更是重中之重。本书作为职场人士实用性必修手册,系统讲解了团队精神在凝聚正能量、创造非凡业绩、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重要性,为有志于创立一番事业的人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