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8700000053

第53章 会宁.黄河渡口.河西走廊(1)

1.大会师与大“会剿”

盼望已久的会师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古老的会宁城稍稍弹去战火的烟尘,便呈现出一片欢庆的景象。满城旌旗招展,标语遍布,笙箫锣鼓不绝于耳。当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指挥下进城时,群情激动,万众欢腾,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

紧接着,朱德和张国焘率领红军总部到达会宁,红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红一师与十五军团一部于9月2日攻下会宁城)代表一方面军向朱德、张国焘等人祝酒,互相拥抱,热泪盈眶……

——这是1936年10月10日,一个被永远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日子!

这天,秋高气爽,朗日高照,和风宜人。在会宁城里一座孔庙的广场上举行隆重的会师庆祝大会。

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从陕北发来贺电,热烈祝贺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境内大会合。

朱德在大会上讲话。他说: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造成了横跨黄河两岸发展,打通苏联,雄峙西北的有利态势。

大家喝着当地土产的呡呡酒,欢聚一堂,个个笑逐颜开,谁也不想匆匆离开这一隅温馨的乐土……

10日后,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与一方面军接应部队会师。至此,全体红军结束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而艰苦的长征。

与此同时,在九朝古都洛阳更是一派庆天贺地的节日景象——蒋介石在洛阳祝五十大寿。青天白日旗挂满城池,在朗朗秋日下泛出灼人的白光;庞大的军乐队、民乐队簇拥着蒋介石的巨幅画像沿街游行,鼓号喧天,震耳欲聋。——祝寿活动由中原腹地推向全国,各地纷纷修建“中正堂”、“介寿堂”,大搞“祝寿献礼”。

国民党中央党部为祝蒋寿辰,特制一对铸金的丈幅楹联:

千百入国,咸至仁治之风;

亿万斯年,共祝无疆之寿。

好多史学家认为,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是蒋介石统治最巅峰的日子。红军由蒋介石“围剿”前的30万之众,至长征到达陕北时已锐减为不足5万人。同时他在政治上以分化瓦解收买等惯用手法,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对付国民党内使他极为头疼的各个派系。他将南粤王陈济棠的部下余汉谋和陈济棠的空军拉了过来,很快地解决了桂系发动的“两广事变”,并迫使他在中央的政敌汪精卫到越南“养病”。他梦寐以求的统一中国、独掌天下的“宏愿”不日即可实现了。

此时此刻,坐镇洛阳的蒋介石是多么的踌躇满志,不可一世啊!他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力量的强大。

尽管东北三省已被日寇沦陷,华北平津和远东最大的门户上海亦日趋告危,但蒋介石并不着慌,——“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尸他派身边的智谋张群和日本驻华大使川樾进行多次接触,让驻东京的许世英大使与日有田外相商谈,以求和解中日争端。在他看来,最棘手的是要解决“心腹之患”——将红军“彻底尽剿”。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地区,他认为这是10年来“剿匪”最难得的好机会。鉴于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十七路军)虽与红军保持对峙状态,但据察“已有默契的模样”。于是他调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云集西安,调遣了在江西参加过五次“围剿”的嫡系部队蒋鼎文、陈诚、钱大钧、卫立煌等所属的20多个师,加上正在西北的嫡系部队胡宗南、毛炳文、王钧、关麟征等部及地方部队共260多个团约30万大军,集中了100多架从意大利新购进的作战飞机,准备对红军全面进攻。他认为这是对红军进行的第六次“围剿”,也是最后一次“围剿”。他下达了“尽歼流寇,毕于一役”的动员令。他满以为御驾亲征,坐镇督师,顶多只需一个月的时间,朱毛红军将俯首就歼,到年底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功业即可大功告成,班师凯旋了。同时他要借此观察张学良、杨虎城的动向,因为张、杨二人对他进攻红军的命令总是阳奉阴违,只有胡宗南积极响应,肯卖力气。这次张、杨若不服从军令,定要将二人撤职查办,将西北军和东北军调离西北,肢解消灭。

10月中旬,张学良把蒋介石的“剿共”部署秘密通报陕北,提议红军及早进行宁夏战役,打通苏联。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根据敌我态势及三大主力会合后面临的新情况,专电征求各方面军领导人的意见。

朱德和张国焘抵达会宁的当天,即接到中央的来电。

张国焘看罢电报,颇有几分得意地笑了:“怎么样,玉阶兄,事实证明我张某人主张西渡黄河,及早打通苏联的计划是正确的。现在三大主力会师陕甘,粮食和经费困难已极,难以支撑,几万人马总不能喝西北风、啃黄土充饥吧?”

朱德说:“也许你的主张对,但往往错误的战略中可以打出正确的战术嘛。”

张国焘反驳说:“玉阶兄意思是说,我的主张只是屈屈战术耳?战略上则是错误的喽?”

朱德坦诚地说:“因为你的主张丢掉了一个大前提,没有把中央的意见考虑进去,只想独立行动。你是红军的总政委,不能只顾身边的一个方面军,要从全军的大局统盘考虑才对啊!”

张国焘显然不服气:“我提出的每个主张都出于对全局的考虑,但不被毛泽东他们接受嘛!在阿坝我就说过,如果一、四方面军一起北上,就会吸引几十万敌军跟到陕甘。现在三大主力前来会师了,结果怎么样,使蒋介石大感兴趣,调集30万精锐部队搞大会剿!唉,我张国焘自懋功会师那时以来,背了一身的臭名,我算是倒霉透顶啦!……”

朱德说:“啥子倒霉?我看你张特立是聪明透顶呢!不过,我劝你还是牢骚少发,眼下老蒋‘会剿’在即,情势紧迫,快把昌浩、向前他们叫来,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吧。”

张国焘表示同意。

10月10日当晚,他们联名致电中央,赞同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并建议:首先争取以一、四方面军一部,从靖远地区西渡黄河而后三个方面军的主力跟进,夺取宁夏;如渡河不成,则在西兰通道地区与敌进行分割决战,拖延时间,待黄河结冰后再渡河。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权衡轻重,决定提前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于10月11日发布《十月份作战纲领》。

为统一军事指挥,又明令确定由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6人组成军委主席团。并规定三个方面军的行动,统由朱德、张国焘分别以总司令、总政委的名义,依照中央和军委的决定组织指挥。此作战纲领的各项任务,亦由“朱张两总及各方面军首长以个别命令行之”。

同日,中央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指出:

四方面军以一个军率造船技术有力部队迅速进至靖远至中卫地段,选择取得攻击中卫、定远营之渡河点,以加速的努力造船,11月10日前完成一切渡河准备。四方面军主力在靖远、会宁地区筹粮休整……尽可能在10月份保持西兰大道在我手中。

此封电报发出后,毛泽东略有所思地笑了笑,对周恩来、张闻天说:“这样一来,国焘同志颇有些得意了,因为采纳了他的西渡主张。”

周恩来和张闻天相视而笑,意尽在不言之中:形势所迫,只有如此了。

毛泽东又说:“他能率四方面军北上会师,这的确令人欣慰。因此,在一些问题的决策上,采取协商态度,甚至作出让步都是必要的。

会师那天,毛泽东就已电告彭德怀:朱、张已到会宁,以兄西去就他们为宜。张来电称中央及毛、周、彭,自称西北(南)军委,又一电称执行毛、周、彭所示任务,亦事实上承认我们军委。“我们方面曾有两电去,称朱总司令、张总政委,以后即照此种方式解决,以便顺利执行宁夏战役。朱、张以两总名义,依照中央与军委之决定指挥各军作战。为使之增加对于执行军事任务之坚决性,防止可能的动授性,兄须加以特别之注意。”

部署已定。

为慎重起见,毛泽东与周恩来、张闻天又特意复电彭德怀:为求党和红军的真正统一及顺利执行当前任务,对张国焘及其他干部不可求善太急。我们应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准备经过长期过程,使他们逐渐进步,估计他们是可能进步的。

10月12日,张国焘来电称:四方面军有造船工人,急需木料和铁钉。

中央即回电:你们究有多少造船工人?每星期能造几只船?来电请再告。我们即派铁匠至同心城打铁钉。

为支援四方面军造船,毛泽东特令一方面军火速搜集木板、石灰、桐油、铁钉、麻绳等材料,并在部队和当地老百姓中征招了几十名铁匠奔赴靖远和同心城……

张国焘的目光,在军事地形图上那片标有崇山峻岭和浩瀚大漠的地盘停留了许久。

他看到了什么呢?

也许他看到了一面漫卷西风的大旗在巍巍昆仑山巅飘展;也许他看到了未来的征途上将被他统领的千军万马踏破的漫漫雄关;……也许他什么也看不到,但他此时的情绪异常激悦。

他向一些指挥员吟诵起建党初期他最赞赏的***的那句名言以激励大家的精神与斗志:

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

“绝艰奇险处,方显出英雄本色,施展雄才大略。”——他记的至理名言颇多,但这是他的名言。

2.十万火急!!!毛泽东电示彭德怀:国焘有出凉州之意

10月16日,蒋介石下达“进剿”令。

10月18日,国民党西北“绥靖”主任兼第三路军总司令朱绍良发布《剿匪计划纲要》。

10月21日,国民党总攻开始。胡宗南、毛炳文、王均、关麟征各部,分别从东、南、西三路向靖宁、通渭、会宁地区的红军大举进攻。

10月22日,蒋介石飞抵西安督战,令东北军、西北军参战,企图迫使红军就范于靖远、黄河以东地区一举歼灭。

鉴于敌情的变化,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对宁夏战役计划作相应的变更。即电示各方面军:“我处南北两敌之间,非击破南敌,无法北上”,“目前先决问题是如何制止南敌”。

10月24日,中央电示朱德、张国焘赴打拉池与彭德怀商讨变更后的战役部署。令“三十军迅速渡河,控制河西岸。”其他各军拟以暂不渡河为宜。

此时,四方面军已控制了靖远一带的黄河沿岸,造船16只,加上一些牛皮筏子和棉包木排,基本具备了抢渡条件。朱德、张国焘遂令李先念率三十军当晚渡河,但因渡河点选择不当而未能成功。次日,复令三十军继续抢渡。

10月25日凌晨,三十军在靖远县城以西的虎豹口(今河包口)渡河成功。徐向前、陈昌浩随三十军过河指挥。

相继,红五军、红九军奉命向河边开进。红四军、红三十一军也开始从打拉池以南地区向北后撤,前往三角城准备过河。

当毛泽东获悉这一情况后,即电告彭德怀:“国焘有出凉州不愿出宁夏之意,望注意。”并对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作了相应部署。

10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张国焘等,通报了胡宗南、王钧、毛炳文各敌向打拉池、靖远进攻的情况,并强调:“此是消灭敌人开展局势最适当之时机”,“我三个方面军紧靠作战则有利,分散有被敌各个击破之危险”,“除九军、三十军已过河,其余以坚决击破胡敌为目的”。

彭德怀在他的《自述》中回顾与张国焘商讨作战部署时的情景,这样写道:

张国焘司令部到达会宁,我与他直接通电,说我拟去会宁和他会见。张国焘当即回电,不要我去会宁,他即日和朱总司令等来打拉池面谈。徐、陈亦率部来。

第二天,张国焘到打拉池,徐、陈第三天还未见到。拂晓,我到张国焘处质问:徐、陈为什么还未见到?张说:“已令徐、陈率四方面军之主力及一方面军之五军团从兰州附近渡过黄河北岸,向武威(凉州)前进了。”他下达这个命令时,也正是他电告我时。

张国焘到打拉池后,敌王钧两个师尾追四方面军被截断部分前进。我与张国焘面商,只要被截断部分在正面阻拦该敌前进,一军团即可以追敌侧后进攻,在打拉池布置伏击阵地。这样,消灭王钧部是完全可能的,这样还可与四方面军北渡主力取得联络。张口头同意,却秘密令王宏坤部向同心城方向撤走,破坏了当时的作战部署。我又与张商,在海原和同心城之间布置伏击阵地,歼灭王均部。他口头又同意了,实际上他又令四军东撤了,使伏击计划又被破坏。

张国焘多次破坏作战部署,使我们不得不放弃豫旺以西大块土地。如果我军当时把王钧部消灭,西安事变就可提早,我军就可能控制兰州和西兰公路以至甘肃全省。

张国焘当时似乎已顾不得这些了,他只有一个十万火急的念头: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要他的所有部队渡过黄河!

蒋介石获悉红军在靖远渡河,十万火急地一面派飞机轮番轰炸渡口,一面严令各军迅速向会宁、靖远地区突进,企图乘红军半渡时将红军分割截歼。

于是,一场空前未有的恶战在黄河两岸展开了……

10月29日,是敌我争夺渡口最为激烈的一天。

凌晨,茫茫大雾吞没了渡口。这对红军抢渡是极为有利的。敌人的探照灯和照明弹被浓雾裹得黯然无光。

“用十万火急的命令,催促四军、三十一军抢渡!”张国焘向前敌总指挥部下达命令。

他的声音已经沙哑。

连日来,由于敌机白天轮番轰炸扫射,封锁河面,红军渡河主要在黄昏后至日出前。

同类推荐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朱自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中国豆腐

    中国豆腐

    林海音讲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菜配汤,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心所欲。这是一本综合介绍豆腐的书,除了简单的豆腐菜单外,还包括有关豆腐的散文、考据、谚语、诗歌、传说、专访等,作者更包括中、日、韩、美、德各国人。作家们挖空心思写出他们心中的豆腐,使本书不但有菜单的实用,更具文学意义,是一本有思想、有情感的“中国豆腐”。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囊括了周老文化散文短篇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价值。112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以百年沧桑的亲历、中西贯通的识见,使我们眼前打开了一扇清楚地看历史、看人生、看世界的窗,整个人生也变得通透豁达起来。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热门推荐
  • 蚂蚁

    蚂蚁

    坠毁“跃进”号在坠落之前,飞船上的主电脑最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释放了一个空间位置信标,把自己穿越虫洞失误退出的报警信号维持在退出点上大约四十八小时;第二件则是面对已经不可避免要碰撞的星球2376,释放了微型救生舱“兰斯洛特”,将“跃进”号上的宇航员尽可能安全地输送到那颗星球上。然后,“跃进”号自己则在撞击2376地表后化为一片残骸。这并不是一次事故,更严格地说,只是一次方程计算失误。
  •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

    拟两晋南北史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云中鸢萝花蔓蔓

    云中鸢萝花蔓蔓

    她出身烟花之地,幼年长在梨园,半生颠沛流离。他出身金贵,乃是沈家大院独子,半生独宠于一身。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却偏偏入了对方的眼。他一袭长衫,眉眼如墨,一段戏腔自报家门闯进她的心。她又是如何进了他的心,无法细说,许是早已命中注定。他霸道、任性、玩世不恭,却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宠爱。她软弱、卑微、百般隐忍,却只为他不顾伦理纲常。他说:“我心眼比较小,你这辈子,是我一个人的。”她说:“到头来你是西厢记里的张生,而我不是崔莺莺。”洗尽半生浮华,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云中鸢萝花蔓蔓,只是戏中无故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点凌晨两点半(白金珍藏版)

    西点凌晨两点半(白金珍藏版)

    在西点,优秀是一种习惯。两百多年来,西点军校培养了两届美国总统、4位五星上将、3700多位将军、数千世界500强CEO及高管……它就是一座打造优秀男人的“魔鬼训练工厂”!无论多么懦弱、胆小、懒散的男孩,只要能从这个“工厂”走出来,他就会变得独立、坚强、勇敢,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社会精英。
  • 北山录

    北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甜田农妇很可餐

    甜田农妇很可餐

    成亲当日,新娘半路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众人都等着看他笑话。她却一身嫁衣,上了他的花轿。倾城之貌,众人羡煞。公婆吝啬贪财,兄嫂尖酸刻薄,财主刻意刁难,何妨?有夫如此,妻复何求?白手起家,一遭致富。逃嫁新娘想吃回头草?她笑:“不好意思,农药已打,想死趁早。”各方亲戚上门打秋风?他笑:“媳妇有旨,慢走不送。”“我只知道,与我拜堂成亲的是你,我疼着爱着的也是你,其他的什么,我都不在乎。”“我既然已经嫁给了你,本该与你同甘共苦,你疼我爱我,我便知足。”大嫂污蔑:长得就是一副狐媚样子,专门勾引男人,一看便知道不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谁知道是不是被人用烂了的破鞋。她却道:照这个说法,以大嫂的容貌,一定是世上最清白的良家女子了。二嫂忠告:都说男人一有钱就变坏,你家那口子你可得看紧点儿。她轻笑:我宁愿相信母猪能下蛋都不信他会对我变心。她问道:相公你会一直这样宠我爱我事事顺着我吗?他宠溺道:娘子请下旨,若是抗旨不尊,就地正法。
  • 终焉渊源

    终焉渊源

    有始就有终,起源的一切,也是终焉的一切,双生的姐弟双神,一个创造这一切,一个毁灭这一切,只是因为一个天大的阴谋被无辜的人所发现,意见产生了分歧,而展开了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