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5400000051

第51章 智慧的花朵(1)

邓拓杂文散论

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历史上的多事之秋,经历了60年代我国经济暂时的困难时期,邓拓作为一个政论家、杂文家,他把思考的目光投注到人们热切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剖中。于是,六十年代初,他捧出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同吴晗、廖沫沙合作)两本闪烁着思想光彩的杂文随笔,表达了一个真诚的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执着思索,对革命事业的赤诚心怀。

人们不会忘记,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反历史主义的倾向,严重地影响了社会革命的进程。政治运动畸形发生后遗留下的难题,却留给人们无限思考。当党和人民逐渐从热情澎湃的大跃进运动冷静下来后,面对一个严峻的历史时期,一个善于思考的作者是努力寻求思想答案的。1961年2月,邓拓以马南邮的笔名开始了《燕山夜话》的写作。一年以后,他又同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写作《三家村札记》。这两部博雅深沉、议论风生的文字,表达了作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感情,对不良的思想作风的深恶痛绝。

邓拓曾戏称《夜话》是被人“拉上马”的。当时的编辑顾行同志也回忆说,是在编者再三催促下,作者才交稿开笔的。但是,联系历史的情况分析,它的出现并非偶然,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历史的原因外,作家在数十年笔耕生涯中,每每在社会情势严峻时刻,总不乏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1957年,他写的《废弃“庸人政治”》犀利地剖析了那些“好大喜功”、碌碌无为的“空头政治家”的“庸人”作风;1959年,他在《谈将才》一文中,对领导者的作风从古代选贤任能的标准:“智、信、仁、勇”几方面说开去,阐述了一个干才的思想锻炼的重要。当一个渐趋活跃的政治局面形成时,急剧变化的现实反映到一个历史知识丰富、对社会问题有认真思索的政论家心中,他运用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武器——杂文,投入到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夜话》和《札记》是作者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探索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

《夜话》和《札记》共171篇文章,相当数量是作者对政治生活中不正常的状态有感而发的,也有的是剖析社会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思想问题。所以,站在时代探索者前列,直面现实,激浊扬清,针砭不良思想倾向,是邓拓杂文一个极其严肃的题旨和鲜明的思想特色。

1961年3月,《夜话》的第一篇文章《生命的三分之一》发表。文章针对当时有些人面对物质生活的困难,精神空虚,轻易抛掷时光,鼓励人们象古人一样,利用夜晚“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邓拓指出:“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从生命的价值,这一崇高的人生命题上看待人们的工作和劳动,一开篇就给人们展示出严峻的人生命题。

作者的思索深深地根植于现实,寻找“生活中的题目”。很长一个时期,“政治流行病”——说大话、说假话、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思想作风很有市场,严重地危害了党的工作。对此,邓拓先后在多篇杂文中、给予了明确有力的批评。在《伟大的空话》中,作者借用小孩子编写“陈词滥调”、内容空洞的“伟大的空话”,讽谕那些不讲实际内容和效果,欺骗和吓唬人们的套话、空话、废话。那些不顾场合、搬弄一些空虚的字眼和词汇,“说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云,越解释越糊涂,或者等于没解释。这就是伟大的空话的特点,”他奉劝那些爱说空话的朋友,“还是多读,多想,少说一些,遇到要说话的时候,就去休息,不要浪费你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吧。”这种坦率明快的语言,透示出作者抨击浮夸和虚荣,提倡务实的精神。作者在著名的杂文《一个鸡蛋的家当》中,对一个时期以来,那种妄图凭借空想和说假话而自欺欺人的思想作风,进行了无情的鞭笞,认为:“历来只有真正老实的劳动者,才懂得劳动产生财富的道理,才能够摒除一切想入非非的发财思想,而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在抨击当时流行的错误思想倾向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中暴露出来的弊端,投以深深的一击。在《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一文中,作者从劳动力本身是最大的社会财富这一显见的论题讨论开去,引用古代统治者也能懂得“使用民力”的“限度”的故事,严正地指出:“有许多事情必须估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决不可过于勉强,我们应该从古人的经验中得到新的启发,更加注意在各个方面爱护劳动力,从而爱护每个人的劳动,爱护每一劳动的成果。”在《陈耿和王绛的案件》中,作者把“宋代封建政府用人行政的许多弊病”,处理案件的“扩大化和复杂性”问题,揭示出来,用历史的掌故,“打开人的思路”。这不能不是作者对我国多年来在执行干部政策上的偏颇的警觉。作为一篇千字文的杂感,不可能去论述和分析党的政策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得失。但作者从有趣的历史掌故中寻绎出给人以思考的论旨,把对不正常状况的忧虑和思索献给读者,是十分可贵的。

如果从涉猎的广度来看、邓拓把思考的触觉伸向这一时期政治生活和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他抨击个人主义做事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的态度(《推事种种》),鼓励青年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发扬青春锐气(《胡说八道的命题》,《说志气》、《人穷志不穷》);强调理论和实际、知和行的结合(《不要空喊读书》、《事事关心》、《文天祥论学》、《变三不知为三知》);提倡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精神(《颜苫孔之卓》);坚持实事求是和反对盲目从事(《放下即实地》、《磨光了金币》)等等。大凡那个时期思想理论的重要问题,邓拓的杂文都有所涉及,然而,作者在针砭时弊、揭橥思想时,往往把思考的聚光镜投射到一两个论题上,或从不同的侧面,集中深入的论述,表现了批评者的热烈和勇敢,也表现出理论家的深沉和执著。

实践的观点,亦即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和不迷信、盲从,敢于探索追求的思想是邓拓杂文的重要内容。他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捕捉一些思想倾向上悖离唯物辩证法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邓拓指出:“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始、中、终三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事物的原始阶段和中间阶段更显然是属于历史的范畴。至于事物的终结阶段往往就是当前的现实。而对于这些又都必须进行全面的考察,把这些考察综合起来,就得到全面的认识。”在《主观和虚心》一文中,他认为:“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问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在《放下即实地》中,作者讽刺了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无数,所以遇事没有把握,不知如何是好”的盲人,指出:“人必须经过亲身的实践体验,才能知道事物的真相。”坚持实践和注重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观点,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邓拓的许多杂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智谋是可靠的吗?》一文中,作者说:“所谓聪明智慧只能来源于实际知识,而任何个人的实际知识都比不上广大群众的实际知识那样丰富。”作者从古人的“不必谋自己出”引申开去,批评说:“有的人常常喜欢逞能,自作聪明,看不起群众,不管什么事情总是要自己出主意,企图出奇制胜而不接受下面群众的好意见……任何智谋都不是神秘的,不是属于少数天才的,而是属于广大群众的。”

邓拓曾经说过:“我写《燕山夜话》都是谈所见所闻所感的。如果仅仅所见所闻,那只是录音机,必有所感,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成为有思想的东西”,这应看成是作者对一些不良的思想作风的否定和批判、包括对长期以来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潮和恶劣思想作风的抨击。

当然,邓拓的杂文不仅是针砭时弊,思考社会问题,还有相当篇数是作者以一个学识广博的“杂家”,对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问题,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由此,构成了他杂文又一特色:内容丰富,森罗万象、见微见著,是一个富有的精神世界和知识天地。作者几乎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曾涉足: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天文地理、农桑医术、军事棋艺、风情习俗、史实掌故以至花鸟虫兽等。仅就摄取的题材而言,这些杂文的总和,是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描绘出的一幅趣味盎然、启迪人睿的长卷画轴。

同类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汪曾祺的味道

    汪曾祺的味道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亲笔题写书名并力荐。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汪曾祺长子汪朗、汪曾祺研究专家王干倾情推荐。品读汪曾祺文字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味道。作者像穿珠子一样,将汪曾祺先生文中的那些妙趣和奇诡之处缀连起来,把玩,解读,欣赏。贾平凹曾经赞叹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汪曾祺文学修养道行深厚,文字功夫炉火纯青。有感于汪曾祺淡而有味、韵味无穷的文字和淡然素净、滋味绵长的人生,本书作者王国平将带着大家细细品读汪曾祺的味道。全书共分五辑,对汪曾祺及其作品进行全方位品读,其间涉及汪曾祺的个性、喜好、为人、文风等。
  •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

    《陪你一起睡不着》一书由三十多个励志小故事组成。关于青春、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亲情,每个故事都像是发生在你身边,让你在书中找到些许共鸣,给你的黑夜点亮一盏明灯。有欢笑,有泪水,有展望,有回忆,在一本书里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生活画卷。这些故事或独立,或有些许交集,它们并不会明确告诉你人生该如何过,困难该如何抵挡,但会在字里行间为你指明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世界篇)

    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热门推荐
  •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一个孩子出于好心帮蝴蝶剪开了蛹。没想到出壳后的蝴蝶由于身躯臃肿,翅膀干枯,不久就死了。其实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如果让它当时舒服了,未来它就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人生就和蝴蝶的一生一样,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化茧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痛苦的挣扎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在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都是跌倒过无数次的人;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活难免痛苦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中慢慢长大。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 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再见,蓝先生!你好,蓝先生!

    再见,蓝先生!你好,蓝先生!

    正在执行任务的陶恩葆,结尾突生意外,不小心误入男厕,这...是传说中的小便池?这个身材高挑的男子是在解手吗?呵呵...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当然是开溜啊,但结果却不尽人意,经过一番搏斗,陶恩葆以下三滥的招式完胜。男子邪魅地勾着唇角:“你看了我,还想毁了我?恩?”陶恩葆一口鲜血喷出,她亏不亏?亏不亏?她什么也没看到啊喂!原以为俩人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殊不知,命运早已将他们紧紧地缠着了一起。男强女强,一对一
  • 离婚后再恋爱

    离婚后再恋爱

    某座城市,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个时间,天空的太阳快要把行走在街上的人们给炒焦了,一栋简约雅致的别墅,虽简约却不失庄重,虽雅致却不失浪漫,别墅门口站着一个梳着松散马尾辫,穿着一身白色的简单裙装,脚踩米色平底鸭嘴鞋,巴掌大的小脸上未抹一丝粉黛,清新淡雅却气质非凡的女孩……田美琳,看样子是在等人。李易翔坐在加长的高级轿车里,右手的拇指轻轻托住自己绝对完美的下巴,食指在那性感的嘴唇和笔挺的鼻……
  • 长夜有时尽

    长夜有时尽

    畅销书《南心不负》作者首次书写虐恋情深。九岁那年,画扇进了祁家。连年的哥哥收养她当女儿,按辈分,她该叫他小叔叔的。他比她大了七岁,从十六岁开始,渗透进她的生活里——她父母死于车祸,所以怕过马路,没关系,他带着她。她被人挤兑陷害,他是小叔叔,理应护着她。……在她痛失父母的阴霾时光里,在她渐渐长成曼妙少女的那些年华里,他一直在她身边。可是九年后,已成国际名模的他,却向全世界宣布:我要结婚了。新娘不是她。
  • 灵魂研修

    灵魂研修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男屌丝,因为一次偶然的遭遇,被某知名的大学选中,从此开始了他的追妹逆袭的生涯。而这是他最后的终点吗?人类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而在那未知的门外,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呢?
  • 快穿之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快穿之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顾声慢因意外死亡,绑定系统,为了回家开始了打工之旅,但每每都遇到这种崩坏剧情的事,她只能说:“我真的还可以抢救一下!”校园位面--女主:啊呀,来电话了,有事!顾声慢:等等,女主你还没和男主相遇呢,我觉得还能抢救一下!男主:你知道这是我的地盘吗?居然敢出现在这里,还不快把联系方式交出来!顾声慢:......你媳妇都跑了,你还跟我搁这唠嗑,你怕也是个脑子有炮的!ps: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此文纯属虚构。pps:这个世界不科学故事框架拉太大了,把伏笔写完要好久,只匆匆结了个尾吧,以后看有时间再写,各位大佬建议跳过观看哦,啾咪~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 普通人的10万+生活

    普通人的10万+生活

    你的生活没有超越很多人,但也从未被超越。这世界或许看起来乱糟糟,但在细节处却总有微光,只不过日日相见,你我便早已习以为常。总有长情的陪伴让你习惯,但是再普通的存在也有令人惊艳的一面。颜色与味道都很寡淡的米饭最抗饿,并不豪华的家却最温暖,没有逆袭的人生,也一直在稳稳地迎流而上。平淡的幸福并不意味平凡。多的是被你拥有的小美好,或许你也是其中一项。
  • 医方集宜

    医方集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