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4200000003

第3章 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3)

上午去办公室边处理手头事务,边准备去陕南所需的通讯电话和文件资料,小支(旭仲)也代劳借来了差费。相继打了几个电话,向朋友交代了有关事宜;先后接待了三秦出版社副社长任玉印和该社经营部副经理高立民,谈了发行《西路上》、《书友贾平凹》等书以及北京有关单位给该社摊派事宜,看来,不仅学生和农民有一个减负问题,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存在此类问题。

中午12点20分回到家,边热剩面边给女儿下水饺,待饺子熟时,一碗剩面已灌入我肚中,此时女儿也回到家,向她交代几句安全和饮食诸方面应注意的事宜,便提包匆匆下楼了。在路口邂逅表姐夫,正说话间,农业厅借的红色红旗牌轿车驶到跟前,遂告别表姐夫,上了车。同车的有农业厅减负办公室的李德强副处长和教育厅的安航同志,另一个车里有农业厅纪检组长,也是这次陕南农民减负检查组的组长戴福成,物价局的张健,纠风办的陈轶。昨天开会时已见过面,所以很快就熟了,他们的名字也好记,将陈轶与陈毅联系起来,戏称陈老总,张健不就是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游泳健将吗?美国“9.11”事件后,安全航行至关重要,只要新世纪的各国人民同心同德发愤图强,一定会吉祥有福,心想事成。

这次全省农民减负检查是进一步落实今年8月份相继召开的中、省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电视会议精神的又一举措,共分5个组,分赴陕北、关中和陕南。我们这一组路程最远,路最难走,刚一进山,就遇上了修路,坑坑洼洼,车东绕西拐,上下颠簸,如于水上行舟,好在两边山景娱人,倒也不知不觉过了秦岭。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以来频频送书下乡、检查市场,计有:2月到户县送书赠书;3月分别送书赠书到凤翔县和保吉巷;7月去陕北检查文化市场;8月赴关中检查出版物市场。前两次检查都由我领队,甚为操心。这次由农业厅领导领队,我轻松多了,深感减负的好处。多日未有的闲情逸致也油然复生,如入山阴道中,沿路风光无限,红叶、黄叶,蓝天、白云,清溪、银瀑,野花、秋果,真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不知身在花中行还是神于画中游?

7点多到洋县,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得知母亲已于下午到,终于放心,此行无后顾之忧矣。惜走得仓促,未见母亲一面。

10月18日

上午8点,在洋县政府招待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戴组长主持并讲了此行的任务和目的,即抽查包括三提五统、农业税、特产税在内的涉农收费(税)、中小学收费和报刊征订中的摊派等项农民减负情况以及各地自查自纠的效果。真正将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

关副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汇报了洋县减负情况。究竟如何,有待检查。于是9点多,我们驱车来到马畅镇,兵分三路分别检查了安巷、安中、东社三个村,从检查情况看,不容乐观,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是九五公路集资至今仍在征收,卡房水库集资款也在收;二是报刊摊派严重;三是各村的报刊费均超过1000元,远远超过规定的300元,种数也大大超过规定的三报两刊(《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汉中日报》,《求是》、《当代陕西》)。

下午到贯溪乡检查,下起了小雨,乡间土路泥泞,几乎无处下脚,到离公路1公里多的中心小学走了半个小时左右,新穿不久的皮鞋沾满了泥巴。据学校领导反映,由乡政府统一订阅的分配给学校的报刊常常看不到,甚至泥牛入海无消息。回到乡政府,乡书记屈指一算,全乡订阅的报刊达20种,共计费用约三四万元,其中《陕西人口报》就达300份,5000多元。全部由县上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分配摊派,完不成任务的扣乡预算,即报刊征订费用由乡财政支出。而据了解得知,全乡9个村,61个村民小组,16700多人,人均年收入仅1130元,全乡年财政收入也仅120多万元。上世纪80年代后建成的乡镇企业已倒闭殆尽。目前,全乡净赤字达800多万元,贷款也贷不出。

下午5点半回到招待所,召开检查通报会,戴组长概括讲了几句,接着由李德强、我、张健、安航、陈轶分别就涉农收费、报刊摊派、水电收费、教育收费诸方面的检查情况反馈给在座的县上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我重申了有关报刊征订的规定,强调报刊征订应自愿、实用,通报了省上正在采取措施压缩整顿报刊情况。按规定,内部资料是不能征订的,而检查中发现乡村分配的被摊派的报刊中不少是内部资料。这是违规违法的。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减负大局出发,放弃有关报刊社的小恩小惠,抵制非党报党刊的强行摊派,从报刊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通报会结束时已7点多,吃过晚饭即奔汉中,至汉园宾馆刚好9点,一住下便与在汉中广电报工作的黄鹏程联系。黄为我大学同学,洋县人,好吃米,当年上大学时限制吃米,凭票供应,每一发票,黄即收票而去。不久,黄至,相见甚欢,互问情况,黄更多地问在西安的各位同学的近况,我一一答之。他告我大学同学徐志军电话,徐现在南郑县统战部工作,与徐联系上,约明天去南郑检查之余会见。夜11点多,黄告辞,送拙作集《书友贾平凹》给他作念。

10月19日

上午8点出发,约9点钟,至南郑县政府接头后即驱车到青树镇石桥沟村检查,尽管雨已停下,但乡间小路仍很泥泞,踩着车辙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据王育才支书讲,村里订报刊费用达2200元,而人均年收入仅1200余元。一栽上果树即收特产税,一般果树3年才挂果,应于3年后再收税,而现在是栽树当年即征收,即农民未受益却要交税,对此,民怨甚大,望予以纠正。随后去的沙河村和爱国村均存在此类问题,俩村的报刊费用高达3000余元和4000余元。

在镇办初级中学检查时,和校长谈及素质教育,校长感叹现在的教辅书太多太滥,质量高的不多,实用性不够,比如,语文辅导书缺乏课文的背景介绍,所以学生看后受益有限,遇到涉及背景的考题仍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当然这也与现在功课作业多、学生读的书太少有关。记得小时候,业余借阅了不少名著和当红的小说,对语文尤其是作文裨益匪浅。如今的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也不大,更感兴趣的是看电视、打电游、玩电脑和上网。

下午5点钟在南郑县政府会议室座谈,戴组长和我们一行先后通报了检查情况。之前,县委许副书记也汇报了自查的情况,与我们检查了解的略有出入。会场秩序不好,时有打手机的,最引人瞩目的是县财政局长邱某,打完手机,又声色俱厉,大放厥词,一再借口说据实征收特产税难,是不可行的,若真要他据实征收,他只好辞职不干。语气之强硬,态度之恶劣,连许副书记和市农业局的赵副局长也难以忍受,纷纷呵斥制止。

戴组长在总结时针对上述状况提出要求:其一,提高认识,减轻农民负担关乎国家稳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有些地方负担过重造成农民自杀,影响极为恶劣,有损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其二,各地各级政府应严格执行政策,加强督促检查;其三,尽快调查处理案件,给农民一个明白,也还干部一个清白。

7点吃晚饭,饭前,南郑县办公室的某工作人员阳奉阴违,听说我想见任该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徐志军,忙打电话给徐,不久,又来说徐打电话给他说有事一会儿再来。为了逃酒,也为见徐志军,我到餐厅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未见徐的踪影。当我在回汉中市的车上接到黄鹏程电话得知徐志军也乘车向汉中赶时,我明白了一二。待在汉园宾馆见到徐志军时一问,果然其中有诈。据徐讲,那位工作人员后打电话给他说我们正在座谈,谎称一小时才能结束,致使徐赶到汉中见我这久违的同学,因亲戚明天做手术又得连夜搭出租车回南郑。小人害人不浅。送徐一册《书友贾平凹》,以纪念同学之谊。

10月20日

上午8点半在汉中市汉园宾馆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检查组全体成员和汉中市副市长朱静芝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会。与在南郑县的座谈会程序相似,朱副市长汇报了汉中市减轻农民负担自查情况,戴组长概括评介了检查情况并提出三点要求:首先提高对减轻农民负担的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改善会风;第二,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更加深入地搞好专项检查。各位检查组成员从不同方面通报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就报刊征订中摊派问题指出以下三点:其一,违反政策规定强行摊派非党报党刊,所检查的两县6乡18个村分配摊派的报刊种数远远超出了有关文件所规定的党报党刊的范围,而且基本上都是由这些报刊社及其主办、主管单位通过电话、通知、会议、文件诸种行政命令手段定指标定任务甚至作为达标考核内容强行摊派的,而非基层单位自愿订购的。有的报刊与农民和农村无甚关系,没有实用价值;有些报刊内容重复,大同小异,纯属浪费,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其二,突破了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陕新出报字【2001】72号文件规定: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行政村的报刊费用(含党报党刊)不得突破300元,而检查发现,作为省级贫困县的洋县的3个乡镇9个村的报刊费用都远远突破了所规定的标准,一般都上了千元。其三,违反报刊管理法规分配摊派内部资料。上述72号文件规定:凡持有“准印证”编印的内部资料,只能免费交流,一律不得刊登广告,收取费用,不得在社会上特别是农村发行。但检查中发现《民声报》、《时事资料手册》等内部资料已上山下乡,遍布乡镇。此外,报刊投递不到位,不按时,有的被上级截留。总之,报刊摊派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尽管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症结在于政企不分,报刊社与其主办或主管单位混在一起荣辱利益与共。地市、县、乡镇有关部门也受利益驱动,为虎作伥,致使报刊摊派之害猛于虎,严重地损害了农民乃至干部的利益,成为反映强烈的热点话题。目前,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正在开展报刊治理整顿工作。希望汉中市委、市政府予以支持和督促,也希望县、乡镇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和配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报刊摊派进行逐一清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纠正,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在报刊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朱副市长笑着说:“我也需要减负啊,送我的报刊多达50种左右,好多未看,也与工作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关键是有些报刊要停刊。众所周知,报刊征订都有回扣,有的恐怕涉及腐败,报刊尤其是行业报刊的不正之风该到了纠正的时候了。”

同类推荐
  •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是散文作家鲁先圣积数年之力完成的一部随笔断章作品集,全书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禅意浓郁,讲述了在面对不公和不平等以及人世间的冷暖时,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仇视身边的人和事。书中大量列举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心灵读本。
  • 春到田野百草青:夕阳杂俎

    春到田野百草青:夕阳杂俎

    我的前半生,在故乡生活不过二十来年,长期在杭州、金华和台州工作,1973年才回离故乡横溪仅20千米的宁波落脚,我对故乡的那份感情永远不会淡薄和磨灭,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进入耄耋之年,思乡之情更为浓烈。在拙作《春风吹酷溪边草》中有“故乡”的栏目,本书又设“故乡新颜胜旧貌”一栏。故乡,在我的写作中犹如“爱情”一样,成了永恒的主题。
  • 翱翔在天空

    翱翔在天空

    刘心俭,空军政治部某部部长,大校。现已退休。回忆了中国空军的成长史。从1964年8月到1969年年底,国民党的美制无人驾驶飞机又侵入大陆领空97架次,先后被我军击落了20架;其中,空军航空兵击落14架,地空导弹部队击落3架,海军航空兵击落3架。空军是保卫国家的利器,建国多年来,中国空军一直翱翔在天空。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追忆张逸生

    追忆张逸生

    张逸生是冀东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军人,忠诚的共产党员,1973年任柏各庄农场党委书记。2016年是柏各庄农场建场60周年,张逸生诞辰100周年。本书收入20多篇富有真情实感的追忆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见证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不平凡的人格和精神。此书既是对他的纪念和缅怀,也是以史鉴今的重要文史资料。
热门推荐
  • 朝辞道

    朝辞道

    前世她是亲生姐姐上位的牺牲品,今生,她重活于人世,定要手握乾坤,再也不要别人拿捏自己的命运。但......
  • ON FRACTURES

    ON FRACTU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引神录

    引神录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本书是以易经为纲如同猪脚名字“夏白澈”一样作者自不量力来跟大家瞎掰扯一下把自己的一些浅见寡识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一下易经64卦384爻辞能扯到哪儿算哪儿恍惚记得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心不正则性不明性不明则所见偏所见偏则行相左行相左则与道失与道失则性命绝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这也算是这本小说的出发点有兴趣的可以看两眼我也不知道这么写简介对不对嗯……就这样吧……
  • 星际黑处

    星际黑处

    他是星际联盟军的远征兵,探索宇宙最边缘,最黑暗,最鸟无人烟之地。宇宙的边缘远不是世界尽头,尽头的后面是另一个尽头。超光速旅行,暗物质星系,人类基因改造,中微子技术瞬间移动,星际联盟军与异教徒。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他组队寻找答案。
  • 夫君是个宝

    夫君是个宝

    本书原名《美男,要不要?第二部》现正式更名为《夫君个个都是宝》亲亲们要多多支持哦!!!小影在此鞠躬谢过。。。。。呵呵。。。。。我——上官锦儿,凤祥国的太女殿下,母皇与父后唯一的宝贝女儿,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为了得到美人心,经历情路坎坷,抱得十位美男归,羡煞众人。本以为能过上公主与王子般的幸福日子,奈何那只有一面之缘的美男们却找上门来。看着夫君们的凛冽眼神,我怕怕的缩起头来,哀声连连。这真的不怪我啦,人家才不是那种处处留情的花花小姐好不好?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安排?偶的桃花却不断开放~~~~~~我的心又为谁轻轻荡漾出一圈圈的涟漪?桀骜不驯的他?妖艳妩媚的他?唯美清纯的他?飘渺虚幻的他~~~~~~~此文为《美男,要不要?》的第二部,继承了以往的优点,又添加了许多不同的元素。女尊+NP+搞笑+虐恋+悲情+~~~~~~~欣赏本文的同时,亲亲们记得收藏+投票+留言噢!小影在此鞠躬谢过~~~~~~推荐偶的完结作品《美男,要不要?》的第一部江山如画,美人多娇!看我凤祥国皇太女--上官锦儿,如何智勇双全,征服众美男,坐拥江山美人。如水的他纯净可人,如泽的他轻灵脱俗,如火的他美艳妖娆,如风的他神秘难策......还有他,他,他......美男,要不要?我的答案当然是......不要白不要!此文为女尊+1女N男走的是轻松搞笑路线,随着情节的发展会有一些小悲。小影非常感谢亲亲们喜欢偶的文,请亲亲们继续支持,记得收藏+留言+投票推荐噢。小影在此鞠躬谢过~~~~~~推荐偶的完结作品《爱上恶魔小夫君》喜欢的感觉可以无限的加深无限之后会变成了爱吗?平凡的生活是她最喜欢的,人生之中谈个小小的恋爱则是最幸福的。当一切的美好与甜蜜在一时间被打破,面对着残酷的现实与编织的谎言让她情何以堪?带着这份痛她彷徨失措,却不能对落入水中的孩子视而不见,这是作为护士的她在人世间完成的最后一次值得欣慰的事了。但是……手被你轻轻地抓住黑色印在了蓝色中命运转动中的齿轮没有人可以逃得开神灵对她很是眷顾,给了她一次重新展开人生的机会,但又像是给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她刚刚醒来就得知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事实。
  • 多少往事堪重数

    多少往事堪重数

    《多少往事堪重数》选取晚清多位文苑名流的生活,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还原了这些名士的情感经历与人生悲欢,从一个全新的视域审视这些名流鲜为人知的有趣的另一面。该书是“述往”丛书中的一部文学作品,“述往”丛书是一套历史类图书,对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重新做了梳理,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史海钩沉,探寻事件的由来或渊源。本丛书不仅有对名人、旧闻、旧物的叙述,还有助于还原被那些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历史现场。
  • 大叔,么么哒

    大叔,么么哒

    世界上有比江寄白更不解风情的男朋友吗?机场初遇,他问:“小朋友,难道你练过无影脚?”再度重逢,他说:“你这小姑娘,长得挺漂亮,就是智商有点让人着急。”当影视公司实习生兼精分女的尤念一不小心招惹到了这位毒舌又小气的大叔,这“悲剧”的人生该如何逆袭?尤念觉得,自己惹不起总能躲得起,可为什么他总是在她狼狈的时候出现?在她每次险些出事的时候伸出援手?却又偏偏不肯对她表白?她写着剧中人的悲欢离合,却讲不出自己的故事。也许,真的要到落幕时她才发现,原来,她的“大白”一直都在身边。
  •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22岁,男人一生的分水岭。22岁以前,你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22岁以后,你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开始向往胜利、追求成功!开始更具意志力和创造力,开始酣畅淋漓地展现青春的活力。这是一个使青春由青涩懵懂、无知莽撞,走向成熟稳重、魅力理智的阶段,沉寂了二十余年,只等待此刻热血的沸腾,生命的奔放。本书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针对二十几岁男人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给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教给大家如何选择前进的路,开创属于自己的天。
  • 海外寄霓君

    海外寄霓君

    本书讲述了朱湘于1927年留学美国,1930年没有拿到学位就回国了。他在美国期间,给妻子刘霓君写了90封情书,每一封信都有编号。在这些情书中,他写谋生之艰辛,为钱所困的尴尬,更多的是如水的柔情,有日常生活的关照叮咛,夫妻间的体贴呵护。读之温暖。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