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900000005

第5章 资政育人的将军教授邵维正(4)

与前面所有的考证工作一样,缩写大事记也如同蜜蜂采蜜。据说,蜜蜂每酿制一斤蜜,需要采几百万个花朵。为了这部书,他何止读过几百万字材料,不知费去多少精力,只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邵维正组织撰写了其中12年的大事。从1937年7月到1949年9月,4400多个日夜的历史,即使一天一件大事,也是4400多件大事,何况有时一天就有几件大事。

那么多的大事,都是他们在三年零八个月时间收集、综合、提炼、考证、辑录的。这其中要问每天看多少材料、写多少文字、花去多少心血……都恐怕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

1991年,《中国共产党创业三十年》出版了。全书共205万宇,其中邵维正组织编写的就有83万字。

近20年来,邵维正就是这么一步步地向前走,研究了党的创建之后,再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时间进入90年代,邵维正崭露锋芒、成果甚丰,先后已主编、参编专著、教材26本,发表论文100多篇。

这些,是他对中共党史的贡献;同时,也成为他资政育人的雄厚基础。

从50年代初入伍,到今天,邵维正已整整在军营战斗了50个春秋。从士兵到将军,从一个文化教员到著名教授,真正使邵维正人生发生变化的是近20年。20年来,从“一大”考证这个点进入,再到取得多方面的丰硕成果,邵维正可谓半路出家,大器晚成。

许多时候,年轻的学者喜欢向邵维正讨教成功的秘诀。而每每这时,邵维正总是声称他没有秘诀,只是面对工作要执著。

单是一个“执著”,并不是将军的全部。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执著中包含着做人的真实、对事业的真切和对工作的严肃认真,并赋有追求真理的牺牲精神。

一位与邵维正堪称好友的学者曾记得,当年听说邵维正要考证“一大”,心里便一愣。因为“一大”的日期是毛泽东提出来的,继而经过中央定论,并用文件公布,在党内已形成几十年的习惯,弄不好,是要出麻烦的。

那时,两个老友聚在一起,提起邵维正的打算,便有了下面的话:

“‘一大’这个考证不必去搞。有那么多的选题,何必要去碰这个‘禁区’。弄得好,也是引起‘混乱’,弄不好,就是政治错误。好不容易调到北京,还是稳稳当当做点儿学问。”

“正因为是‘禁区’,我才去搞。做学问这也怕,那也怕,就不要搞了!”

“搞这类东西,有几个有好结果的?‘文化大革命’打倒那么多,开始不都是这样整的吗?”

这位好友所说是真的。“文革”中,往往一句话说得不妥,就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一篇文章有不慎之处,就会被“踏上一只脚”。远的不说,何干之、胡华和李新当时搞党史,哪一个没有挨过整。当时,何干之几乎命都不保……

“‘文革’是‘文革’。但我相信这次中央真是下决心解放思想了。”

凭着对历史的洞察,邵维正的话没有错。20年来,他研究历史,巨著选出;他资政应用,成为中央、国家和军队领导机关器重的学者;他育人不倦,成为挂着将军军衔的政治教授……

时间进入了新的世纪,将军以花甲之年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同将军访谈,面对他成堆的荣誉证书,一大串诸如将军、委员、理事的职衔,而他还是把教学和育人谈得最多。

前不久,邵维正听说学院青年学术论坛缺乏资金,便从稿费中拿出一万元资助青年人进行学术活动。由此可见将军的用心和他对军事教育事业的浓厚感情。

他说:我从事研究和教学几十年,从研究历史的角度讲,似乎在向后看,而本质还是向前看!

作为一个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研究历史是“向后看”,但“向后看”的目的是为了“向前看”。历史为现实服务是一项基本方针,中共党史更是如此,要真正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必须总结历史经验,面对现实问题,预测未来发展。

他经常说:只有了解昨天,着眼今天,展望明天,立足于战略思考和历史的深厚感,从国情、军情、社情出发,才能正确地分析形势,直面现实,鼓舞信心,增强斗志,把握前进方向。

当他说到改革时,很严肃地重复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的复杂性、艰巨性、深刻性不亚于夺取政权的第一次革命,也不亚于改变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他认为,改革开放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变化甚至震荡。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各种各样的难点疑惑摆在人们的面前。

他表示,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当是思想理论战线的战士,不能钻到研究的“金字塔”里,也不能埋在历史的“旧纸堆”中,而要勇于面对现实,敢于冲锋陷阵。

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邓小平视察南方各地,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影响深远的“南方谈话”,成为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动力,后来来了《邓小平文选》,作为“压轴篇”;1992年6月,江泽民发表《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定了基调;1992年10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举行,谱写了继往开来的新篇章。

也就在这一年,邵维正来到总后勤部干部轮训大队,承担起军师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负党委中心组的辅导工作,参与了总后讲师团的活动,团以上领导干部和科技干部的讲课等。

领导干部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是现实问题,教学必须以中央的指导方针为依据,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保持一致,解疑释惑,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执政领导能力。

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他深感要回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必须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首先是历史与现实结合。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要又非常艰难,不少人往往受到历史形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用军事共产主义生活和计划经济模式的眼光来看改革开放,难免会有许多“看不惯”、“不理解”甚至认为“离经叛道”,“改革改掉了社会主义”,“开放引进了资本主义”等等,还有的感叹“出生人死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针对这些现实的思想反映,他先后经过精心的准备,然后结合历史讲了几个专题: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式、发展及主要内容》;《改革开放的辩证思考》;《中国共产党高举旗帜的历史考察》: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的战略策略思想》……

同时,他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检验出是否正确,才能显示出真理的力量。针对一些同志在学习和实际生活中对市场经济、现行政策及某些社会现象的困惑,先后讲过一些专题:

《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后勤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江泽民论现代化建设的十二个关系》;《“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他作过一些精心的调查,力争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回答问题。

一堂课下来,大家围在他身边一致反映:抽象的理论推断难以回答思想上的疑虑,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分析才“解渴”。为驻京一个单位团以上干部办班时,曾有过一位“权威”来讲课,听课同志反映“讲了一大篇,与我们思想不沾边”,还是喜欢听邵维正这样针对性强的课,知道我们想什么,有理论有实际,能解开认识上的疙瘩。

他在讲课中,一直注意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没有继承谈不到创新,创新要有基础,而且是相对继承来说的;没有创新就不能有真正的继承,客观形势在不断变化,不创新就不可能发展,也谈不上对传统的继承。这个问题在军队建设上,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先后也讲过几个专题: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军队建设论述的指导地位》;《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提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江主席重要讲话,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9年间,先后讲授过28个课题,大多是现实性较强的新问题。难度大,时间紧,要求高,虽有压力,但不畏缩,直面现实,知难而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了教学任务。

除给高干班、本院培训班讲课外,还给总部机关、军区、武警师干班、驻京单位、北京市以及部分京外单位讲课上百场次;制作或复制讲课录像、录音近千盘(盒);听课或观看的各级干部达数万人次。

他还受中央国家机关委托,先后参与建党7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改革开放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等重大庆典活动的筹备工作。并参与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的评审工作,担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委,并曾代表评委在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庄重颁奖大会上发言。

近20年来,先后参加或承担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活动或交给的任务。一位部长说:我们经常邀请你参加重大活动,你对全国理论宣传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还连续参加三届全军政治理论编审委员会工作;总政于1987、1991、1998年三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均参加,并担任评委会副主任;1988年担任首届全军政治理论教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除此外,他个人还主编过6本全军政治理论统编教材,主持过3次全军性教学研讨会,总政宣传部曾专门致函向学院表示感谢!

对此,一位中央军委委员对他恳切地说:你的文章和讲课很有思想,很有见地,也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咨询意见,为全军政治理论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

21世纪的帷幕已经拉起,纪念中国其产党成立80周年的活动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新世纪开局之年,邵维正分外繁忙。他一方面要完成师干班的教学和研究生导师组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参与纪念建党8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由他主编的近百万言的新颖党史读物《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事聚焦》已经出版,又有一些新的任务接踵而来。他一如既往,又投入了新的跋涉……

同类推荐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包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谈修养》。分别写于朱光潜的青年和中年时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青年们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修身、谈社会运动、谈爱恋,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培养能力,要有理想,勿随了世俗贪图近利。《谈修养》是作者十年后,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体验而总结出的做人的道理,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剖析和谆谆引导。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如沐春风。
  • 邹韬奋作品集(1939)

    邹韬奋作品集(1939)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呼兰河传(1940年初刊还原版)

    本书收录了萧红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

    《法国和比利时游记》是雨果在法国和比利时,以及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一带旅行时的书信、札记合集。作者经历名城、乡野,流连于古代建筑、教堂和博物院,探寻了无数城堡遗址,举几山川形胜,朝晖夕阳,雾气弥漫的涧谷,波涛汹涌的大海,他都一一加以描绘。在这些记述中,诗人雨果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与宇宙意识,超凡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呈现了大自然中无可比拟的壮丽。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古昆仑决

    万古昆仑决

    我若生,则天地生。我若去,则天地与我同去。历经万世万劫,永生不灭。且看一个废人的辛酸成长史。
  • 田园辣妻

    田园辣妻

    大喜之日跟着情郎跑了,被娘家人五花大绑抓回来塞进了花轿,一进洞房就看到自家夫君那张阴沉的俊颜,正如歌中唱到: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姜楚讪笑两声:“那,那啥,兄弟,我真的不是成心想绿你的!”QAQ~姜楚觉得自己肯定是上辈子亏心事做太多,这辈子才会倒霉的一穿越就落得如此凄惨境地。
  • 黄月英有一身毛病

    黄月英有一身毛病

    诸葛亮:”月英,我家主公名字其实挺好听的,你就不能考虑一下?“黄月英:”姓名控不管,让他改名。“
  • 星际异界构建师

    星际异界构建师

    在各级文明林立的星际时代,一款全息游戏横空出世,以其绝对的真实度广受好评。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么一款全系游戏,却引出了跨时代的技术——构建异界。从虚空中打捞世界碎片,用世界碎片构建出一个小型异界,星际中数不清的没有天赋,无法得到强大力量的普通人因此受益,他们可以进入到异界当中,寻找其中蕴含的规则,在通关之后,获取这个世界化成的卡片,如此,便可以成为星际中,手段最为诡谲的咒卡师。而能够构建异界的,则被人称之为异界构建师。
  • 莫默无闻祭吾生

    莫默无闻祭吾生

    身为天族的公主,自然是受家族宠爱,世人仰慕。当有一天,期望变成失望,“天才”变成“平庸”时,她不顾世人轻蔑的目光,毅然决然地踏上重拾信仰的道路……看似平静无波的大陆却有暗流涌动,一切从哪里始,一切又往何处去……小片段:“不管世人如何看待,你永远是我的女儿,我永远为此感到骄傲!”他站在凌阁的最高处,守望着那小小的身影,永远坚韧挺拔……“即使刀山火海,我也陪你一起闯!”她豪气一笑……“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了。”他注视着她,轻轻的笑了……“为什么你们愿意放弃一切,也要护着那个人?”“因为她是我们的信仰啊!没有信仰,活着有何意义?”看着漫天血光,他们坦然向前……
  • 征战之崛起

    征战之崛起

    姬骁穿越到异世大陆人族姬氏部落,利用现代科技带领姬氏部落走上巅峰。结交矮人族,联合黑暗精灵,拉拢比蒙巨兽;驱兽人,屠龙族,战海族,灭羽族。为人族崛起而征战……
  • 六道夜主

    六道夜主

    寻夜出生不知所踪,童年更亲眼目睹自己父王战死沙场。因缘巧合入魔界成魔,自学成才,技压群雄。她掌六道,学八系,入天界为母报仇,玩转六界,手握重宝无数,日子滋润逍遥。本来是没什么烦恼的,但是机缘巧合,遇上了同样混血的某男子。他为了她,甘愿放弃整个天下。她却为了他,甘愿重掌整个天下。某男搂着她莞尔一笑:“娘子,天下和你比起来,真是了无滋味。”她抬起了某男俊秀细腻的下巴,吻了上去:“此生能够遇到你,我无憾。”
  •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是塞缪尔·斯迈尔斯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晶,作者如同一位失散多年的挚友,与我们畅谈人生、追逐快乐。书中,他从教育、家庭、气质修炼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阐述了良好心态培养的重要性,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将那些曾在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读者面前,力图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该书自问世以来,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畅销130多年而不衰,直到今天,仍然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 爆宠小狐妃

    爆宠小狐妃

    仙界都当紫微星君是不苟言笑的上仙,只有她知道,面具下面他是个多闷骚的神仙。世人都当李元昊是嗜血的霸道帝王,只有她知道,转身之后他的孤独无人能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相遇。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重生。“一定是这一千年你对我太好了。所以这一世,终究要我拿命来偿还你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