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800000014

第14章 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青藏风景线系列之二(8)

金营长是带着遗憾而去的。

金再红的肩上落着父辈的责任。她多次说过,我要在爸爸倒下去的地方干下去,不能叫他在九泉之下永远遗憾。高原在召唤我。

那些年头,有些人把“烈属”的称谓,甚至连亲人在“文革”中受过迫害都作为资本或一种“跳板”,向组织伸手讨价还价,从而迈向所谓的“理想之岸”。

对于这种将神圣的革命事业亵渎得成为廉价买卖的低下做法,金再红十分腻味,她说:“父亲的鲜血是纯洁的,如同昆仑山上的白雪一样洁净,我没有任何权利去玷污它,而去换取个人的什么目的。”

她就这样放过了两次“跳槽”的机会,那完全是心甘情愿的,是令人自豪的。

第一次是:那年,她高中毕业了,凭她的学习成绩和品德,报考大学是十拿九稳的事。老师是这么想的,妈妈也希望女儿迈进大学的门槛,这样她就能在大学毕业时可以分配到内地去工作。可是,出乎老师和亲人们的意料,金再红却报名参了军,来到爸爸生前工作过的部队。有人为她惋惜:

“舍弃上大学的机会你就很难离开高原了。”她回答得十分干脆:“青藏高原也是祖国的疆土,我不下去,就在这里扎根。”

第二次是:正在她服兵役期间,妈妈暗中托人在北京给她找了个单位。她被蒙在鼓里,天塌下来也没有人告诉她。只是有一天,部队的领导对她说,来了个调令,要你到北京去工作。领导说这话时表现了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卑视。金再红受不了啦,她赶忙向领导作了说明,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哪儿也不去,我就在高原上当兵。于是这个调令变成了一张废纸。

妈妈生气了,数落她:“再红,你疯啦?北京那地方多少人砸破脑袋也钻不进呢!你不要忘了,你爸爸把命都撂在了高原上,你还嫌不够,也要在这儿赔上你的小命不成?”

她说:“正因为我记着爸爸,还有爸爸的遗嘱,我才下定决心不离开青藏线。”

她成熟了。她坚信自己的前途是充满着活力般圆满的结局。

冬天她总要摸摸索索地为儿子糊冬服

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在这个山旮旯里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青藏线。尽管这里有一长溜电线杆,家家的屋顶也插着鱼网似的天线,但我仍然不会相信它可以通到青藏高原。

30年前,从这个小山村走出一个18岁的青年人,到青藏高原当了兵,一年后他在一次大雪封山时英勇献身。山里人都知道了,那个最远最高最冷的地方真厉害,把他们一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吞噬了。

他的名字成为一种光荣、骄傲的象征,激励了山村一代人,还将激励下一代更多的人。

我有幸见到了他的母亲,这是一位双目失明、70高龄的老人,老伴5年前下世,她孤身度日。她生二男,老大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老二在中国西部献身。

她是一位英雄母亲,她擦干了失去亲生骨肉的泪水后,用女人的强悍不屈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的肩膀有凝重的痛苦和轻盈的欢乐。老伴过世后,她的日子更艰难。政府和邻里们对她的照顾使她吃穿用都不用发愁。

然而,失去儿子后心头的空虚和痛苦这是任何办法都无法填补的。

冬天的傍晚——她非常奇怪,仅仅在冬天的傍晚——常常站在村头向西眺望,她能看见什么呢,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可是她望着,望着,一动不动,像一座尊严的石头。

冬天,青藏高原上正落着铺天盖地的大雪。她的儿子躺在那冰天雪地里一定很冷很冷。

老人每年冬天都要让人买十元钱的纸,摸摸索索地糊成冬衣,为两个儿子烧了。她说:“天气这么冷,孩子们哪来钱添衣服啊!他们走时都还是兵,每月就6元钱的津贴,现在什么都涨价,经不住花销!”

年年冬天老人都不忘为儿子送衣,她的行为感动了乡亲们,大家都凑份儿买来纸做成衣为死者送去。儿子是肯定不缺穿的。

老人的身体明显地一年不如一年了,我见到她时她已经有两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人到了这把年纪大概思儿之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近年来老人逢人就是叨叨一件事:要设法把小儿子的坟迁回老家,她天年以后要和孩子躺在一起。

可是乡亲们谁也无法满足老人的这个要求。就那么容易吗?青藏线离这个山村多远呀,再说30年了,儿子在何处埋着,恐怕连最老的“老高原”也说不上来!

我见到老人时,果然她又提及此事,还说,如果迁娃儿的坟有困难,那就让她去一趟高原,车费她出,不麻烦公家,她这些年积攒的钱足可以买一张去高原的火车票。她到了高原就不回来了,闭眼、伸腿,全在那里,和儿子在一起,她心里才坦然。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赶忙阻止老人别再说下去,我只告诉她:

“现在青藏线上的情况好多了,路是柏油马路,营房是高层建筑,部队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我知道这些话对老人那受伤的心不会有多少安慰,所以我讲得并不理直气壮。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听了,那深深的眼眶里溢出了在我看来非常欣慰的笑,我相信这样的笑在老人脸上恐怕很久没有出现了。

我很后悔,一种心灵受到谴责的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告诉她老人家在青藏线上连个像样的烈士陵园都没有。还有,她的儿子照例是没有“资格”进烈士陵园的。我不知道,如果我这么讲了,老人家会作何表示,还会笑吗?

我想,青藏线精神应该包括这位孤寡老人的笑,还有千百个把亲人送到青藏高原的父母、妻子、儿女的苦涩。

是的,天下人永远都应该记着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

活着的青藏线人一定会为这位母亲而骄傲

我该住笔了。

还用得着再写下去吗?

青藏线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在死亡线上开拓出的人生里程是永恒的。历史也许不会记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决不会把他们的价值抹掉。

写完这篇报告文学初稿的那个早晨,格尔木地区突然下了一场六月雪,全世界仿佛都变得异常圣洁。我的心劲特别大,特地到茫茫的雪原上去漫步,是寻觅,也是思考。我知道草地的篝火已经熄灭,可是雪山上的脚印还在,吹响的军号还在回荡,歌声也没有中断。

这是世界屋脊上的声音。

我踏雪走出去好远好远了,我在寻觅……

雪原上的春天快要来了,小陈雁栽下的树必将变成林带,那是一个冻不僵的春天里的童话。

我在想:那些已经故去了的团长、营长、连长、排长、战士、职工……坟草青青,野花血红。中国西部这块不沉的高地上的最忠诚的儿子,他们僵硬的躯体是一座座石质的雕像。

我也在想:那些死者的妻子、儿子、父母,他们的日子也许十分艰难,可是他们的心音十分洪亮:死,不可怕,怕死还叫青藏线人吗?

我在积雪的荒原上漫步。昆仑山必将被我踩在脚下。但是我永远高不过昆仑山。

据说世界上有四大“死亡谷”,人们只要误入其中,就很难有生还的希望。一是在印尼爪哇岛,二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之间,三是在苏联堪察加半岛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四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瓦尔维诺湖附近。要我说,中国的青藏高原是否也算一个?不同的是,我们的战士走进这个“死亡谷”,不但没有被吞噬,还能顽强地活下去。当然也有被吞噬掉的,但是,他们死了,也直挺挺地站立着。

我在寻觅中理解了青藏线。这儿的每块石头都是一支歌,这里的每棵小草都是一个路标。

我在期待中相信自己。人生虽然这样匆忙,但我决不悲伤。

我希望再下场大雪。因为雪是春的门帘……

同类推荐
  •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系作者的自选集,分为“论文”、“书评”、“序跋”三编。从材料出发,重视考据,以文献带义理,学术研究与校注古典文献并重,构成作者的治学路向与方法。论文如《〈红楼梦影〉的作者及其他》,首次揭示署名“云槎外史”的《红楼梦影》作者就是晚清女词人顾太清。《寻诗与灵感——读钱钟书〈寻诗〉诗》一文,曾得到钱钟书先生的指教。《〈四溟诗话〉考补》、《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的融通意识》亦多发前人所未发之见。书评如《走近大师——写在《季羡林全集》出版之后》,意在廓清社会对季先生学术研究成就的错位模糊认识。
  • 新月集

    新月集

    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此外,诗集里也描写了孩子和母亲的感情。在诗人的笔下,诗中的母亲带有一种圣洁的光辉。《新月集》中,诗人时而化身天真可爱的孩子,时而变成温存和善的妈妈,通过儿童新奇活泼的想象和母亲真纯怜爱的话语,把这种爱化作美丽的具体形象,产生了一种掠人心魄的魅力。
  • 展望

    展望

    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在一九三六年八月到十一月底的三个月里所公开发表过的文字里选编而成的。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简朴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湖上泛舟,在岸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在卢梭看来,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及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着阻碍作用。
  • 皇帝的旧衣(中国故事)

    皇帝的旧衣(中国故事)

    如果有皇帝们那年有报刊杂志,会出现多少篇记录他们经历和心路的报道?想一想都巴不得赶紧读到呢。那么,就由时拾史事的记者,不,作者,高成,报道出这一切吧。“时拾史事”是由一群历史爱好者共同运营的历史自媒体,在微信公众号、网易云阅读、今日头条等平台都有账号。它专门关注正史当中的八卦事,用诙谐的语言讲历史的细节,把枯燥的历史还原成生活中的街谈巷议。
热门推荐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毒上九霄

    毒上九霄

    平静的古城里,随着“哇”的一声,一个浑身蓝色的小人降世,他让人暴乱的外表,也注定了要给这个世界引发新的暴乱,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历练,一次次的激发潜能,将这本已平静许久的大陆,拉向了高潮······
  • 卫星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卫星武器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前沿武器科技)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引发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不断产生着前沿武器。前沿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力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是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新型武器。
  • 快穿之帝姬传

    快穿之帝姬传

    琰姬,中央天帝之女。生来冰雪性情,不染尘埃。一日随父帝出游听布道,为一赌约,她踏入轮回,自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渐得人生真谛,而成真神,后有好事者将其轮回经历编印成册,是有“帝姬传”。
  • 网游之创界传说

    网游之创界传说

    网游《创界》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全世界的玩家。几年不敢碰游戏的杨琦,这一次也进入了游戏。从一开始毫无打算,只是随意玩玩,逐渐因为身边人而努力订下目标。杨琦,开始直面内心的梦魇。
  • 简单以学的现代修炼

    简单以学的现代修炼

    地球灵气复苏,又要面对宇宙人的威胁。华夏国倾国之力。开发出简单以学的修炼理论,让其变成了全国的必修课。也让全国的修炼体系变得五花八门。这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 音之都的特殊能力者们

    音之都的特殊能力者们

    平行世界的25°空间,一场由乐能爆发的战争,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鲁迅全集(全20卷)

    鲁迅全集(全20卷)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而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鲁迅全集(第五卷)-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续编;鲁迅全集(第七卷)-致许广平书信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域外小说集、现代小说译丛、现代日本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小约翰、表、俄罗斯的童话、药用植物;鲁迅全集(第十五卷)-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鲁迅全集(第十六卷)-壁下译丛、译丛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艺术论、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鲁迅全集(第十八卷)-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鲁迅全集(第十九卷)-竖琴、一天的工作;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死魂灵。
  •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