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200000022

第22章

“去!除了不去西天取经,哪儿都去。”

“多少钱?”

“300元。”

“怎么这么贵,不就是190公里路吗?”

“嫌贵?那你找便宜的去吧!”

“不,不,同志,我就坐你的车……”

王海峰追了上去。他边走边摸着衣兜,也许跑一个单程就把他身上带的钱花光了。他不想那么多了,上山要紧。

他来到昆仑山口泵站已经是中午,泵站的同志早等在门口了,他们把王海峰直接引进了水泵房。他做了认真地检查,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个疑点都不放过。一切都明白了,他对泵站的同志说:

“中间的泵轴断裂了,轴头的叶轮已经磨坏。”

他还是一贯的“老规程”,分析了出现故障的原因:“水泵安装得不平,不稳,振动太历害。”

泵站的同志问:怎么办呢?

王海峰胸有成竹地说:我带着材料,马上拆下来,换新的。

腊月29日王海峰回到了机关。他到家后,妻子故意问他:

“你怎么不大年三十回来,那样才有纪念意义呢!”

王海峰回答得也很幽默:“腊月二十九,家家蒸馒头。这不,我好些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回来专消灭你蒸的白馒头!”

妻子给了他一拳。

我想在这里离开王海峰的专业司泵工,讲一段他抢修输油管线的故事。我曾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各种场合给并不完全是文学爱好者讲过它,但是把它变成文字,还是头一次。这个故事材料的来源,有别人给我提供的,也有王海峰本人后来补充的。

1999年盛夏,从纳赤台上行15公里处,跨河而过的67米长的输油管线,被少见的一场山洪冲坏了防腐层。谁都知道,管线失去防腐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特别是在青藏高原这种多风多雪、酷寒暴晒的环境里,很快会锈蚀、烂掉的。而格尔木至拉萨的输油管线必须随时都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王海峰带着排长邓磊、战士翟宗益和吴金明,奉命去维修这段裸露的管线。他们的任务说来很简单:先除锈,再做防腐层。

可是真要干起来,这两件事一件比一件不容易。67米管线悬在半空中,高者2米有余,低处也有1.5米。中间地段的河道里奔腾着咆哮的浊浪,河面有10米柬宽,两边是铺满鹅卵石的河滩。

王海峰站在河滩用双眼瞄划了好一阵,才对三位伙伴说:“管线悬在半空中,我们只有搭起脚手架才可能进行作业。可是,正儿八经的脚手架我们搭不起——没有那一套设备,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我细嚼慢咽地摆弄这架势。最简便可行的办法是找些空油桶,权当支架,我们就站在上面作业。”

哪里自空油桶呢?

王海峰对邓磊说:你到泵站去找5个空油桶来,给咱们每个人当个“工作台”。

泵站离作业现场18公里,那是他们的大本营。邓磊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拉来了油桶。

王海峰和伙伴们所做的第一件工作是:给管线除锈。他们弓腰站在油桶上,用砂纸打着管线上的锈斑。一点一点地磨,一下一下地打……

海峰在除锈过程中才发现了一个问题:站在油桶上并不能把管线最上面的锈除掉,一是胳膊的长度有限,够不着。二是有些地段地势高,手完全够得着,视线却搜索不到。他灵机一动:咱们来个骑马踩蹬式操作。

于是,他们便不时地骑在管线上除锈。

盛夏的天气,太阳好毒。他们骑在晒得发烫的管线上,双手磨擦着发烫的管线,浑身都不是滋味。没有几天,他们的脸上、脖子上就晒得暴起皮了,手被烫得起泡了。

那天突然而来的那场冰雹夹雨,可把他们害苦了。躲没处躲,藏没地方藏,只得无可奈何地站在露天任雨浇任冰雹打。

王海峰在“吃堑”中“长智”了,他用准备包管线的铁皮拼凑着搭了个小房子,名副其实的小房子,5个人只能站着才能容纳得下,如果有1个人坐下,那就得有另外两个人被挤出小房子。正是这间山野里的小房子,给他们遮风遮雨挡日晒,是他们在野外两个月工作中温暖的家。

最难当数做防腐层。

这层防腐的结构有如下的层次:沥青→布→玻璃丝→塑料薄膜纸→布→玻璃丝→塑料薄膜纸→铁皮这么多的层次,沥青是它们的粘合剂。一共要剧8层沥青。

刷沥青是王海峰和战友们最感到头疼的工作,烧沥青时他们5个人轮流去烧,那真是个“熬煎”人的画。熊熊烈焰烤得你身上像着了火般的难受,特别是那被烈日暴晒得起了皮的脸,在这带着浓浓沥青味的大火的烤炙下,钻心的疼如果在你搅拌沥青时不小心让沥青溅到脸上,那就不是疼的问题了,烫掉一块皮都是很有可能的。刷沥青时——不管是给管线上刷还是给防腐层的任何一层上刷,都不是容易的事。应该说用毛刷去刷是最理想的了,可是,沥青太烫,刷不了几次,刷子上的毛就被烫着了,粘乎乎的连成一片。

无奈,他们又换成布刷子去刷,没想到,仍然如故。别的任何办法都没有了,只能就这样一会儿毛刷、一会儿布刷地去刷沥青。谁也记不清他们换了多少毛刷,又换了多少布刷。当满是鹅卵石的河滩上堆起一人多高的、锈着黑乎乎的沥青刷子时,王海峰和他的战友们才宣告67米管线的防腐层胜利完成。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他们的工作服上也包了一层“防腐层”。

本来这件事写到这儿该结束了。可是,后来王海峰补充了个情节,又使故事得以延续。他们刷沥青的工作眼看就要收尾了,沥青用完了,只得停工待料。去格尔木买吧,最少也得两三天时间,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王海峰想到了纳赤台养路段,人家是长年修路养路的,还能没有沥青?再说我们缺的又不是很多,这个忙他们总会帮的。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找到了养路段。谁知,他把来意向外一抖露,人家就两个字:不给。王海峰没想到他们会以这样坚决而又冰冷的态度对待自己。人情世故的冷寞在这青藏高原的深山里也概没例外地繁衍着。他带着几分扫兴的心情出了养路段的门。没走出几步,却被人喊住了,他回头一看,藏族养路工多吉才让追着他走来。这位憨厚的年轻人很坦率地对他说:海峰大哥,请你不要见怪。我们养路工人现存都搞承包了,谁也不愿意割自己身上的肉给别人。不过,总还是有人心甘情愿地为金珠玛米效力的。我手头只剩下20多斤沥青了,如果你不嫌少,就收下它!

王海峰望着面前这位因为跑了一段路而气喘吁吁地减族青年,心里涌动着暖流,他对多吉才让说:“谢谢你!其实我们就差十来斤沥青了。”他本来还想说他是要用钱买这些沥青的,却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他认为在一个真诚的人而前把钱作为交流的惟一条件,那是对对方的亵渎。尽管生活中物欲横流,他仍然相信圣洁总是有的。

王海峰正是用这位藏族道班工人进来的沥青收尾了那段输油管线防腐层的工程。他当时以手指当笔,在管线的沥青上重重地写下了多吉才让4个字,他相信这是个不朽的名字。

公路边的“夫妻店”一个时期来,我在青藏线上不断地听到一些不法分了从输油管线上偷油的事情,我们并不排除“家贼”,但是更多的是流窜到青藏地区的“云游四方,来无踪去无影”的不明身份的人。他们披着夜幕偷油时是“鬼”,把油偷到手后又变成了“人”。什么人?卖油人。

兵站部和管线团曾下狠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确实逮住了几个贼,但是多数“油贼”还是溜之大吉了!

这些年,我年年都跑青藏线,总免不了会看到一些奇观异景,“路边加油站”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加油站”不堪设想的简陋程度是常人绝对想象不到的。

同类推荐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两个李白

    两个李白

    此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的散文自选集,选取了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中的代表作,主要分为文人、帝王、政要、女性四类,如《两个李白》《情在不能醒》《马嵬坡下的三场辩论》《李师师的真爱》《欲望的神话》《灵魂的拷问》等篇什,这些散文多从人物命运的角度切入,进而折射当时历史、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状况,以点带面。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文字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形成了朴实厚重的艺术风格,是当下散文中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 海滨文集

    海滨文集

    《海滨文集》系崇明近代文化名人王春林生前作品集,集中收录其文章90余篇。多半反映其倡导新学,进步的思想意识,集中也保存了大量地方掌故。1928年汇辑历年文稿,由《崇民报》馆印行,此次由徐兵、唐圣勤、王妍点校整理,列入崇明历代文献丛书第六辑。
  • 幻化的蝴蝶:王蒙传

    幻化的蝴蝶:王蒙传

    於可训,一九四七年出生于湖北黄梅,一九七七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一九八二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文艺新观察》丛刊主编,《长江学术》执行主编。著有《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小说的新变》、《批评的视界》、《新诗体艺术论》、《当代诗学》、《新诗史论与小说批评》,主编《中国现当代小说名著导读》(上、下)、《小说家档案》等论著。很多人说过,给一位仍然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的当代作家作传,是一件很不明智甚至是十分冒险的事。
  • 从“最后的人”开始

    从“最后的人”开始

    杨庆祥:我们现在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本次活动是联合文学课堂的专题研讨,讨论内容是科幻文学。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专题研讨,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最近几年科幻文学不仅得到了国内的关注,也在国际上为整个中国的当代文学赢得了特别重要的声誉,刘慈欣和郝景芳先后获雨果奖。更重要的是,中国当代写作中,科幻文学提供了特别重要的创作队伍和特别重要的作品。而且,我觉得它有可能会改写当代文学的面貌。
热门推荐
  • 神级铸剑师

    神级铸剑师

    重生武侠世界,以铸剑为基,以练武为辅,以平天下为兴趣,喝最香的酒,恋最美的人,逍遥于天下。
  • 花落剑相依

    花落剑相依

    花弄月身世坎坷,幸得盖世武学秘籍,遭遇各色江湖浪子,征服绝色女侠,荡尽世间不平。青龙剑号称江湖第一神剑,一出世便引发腥风血雨!玄武刀,千年不传神兵,一刀斩尽天下利器!当两柄绝世神兵的主人傲然相遇之时,是否能惊起无穷涟漪!
  • 大知漾的情感论

    大知漾的情感论

    这里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在某个时刻,可能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其实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就只是单纯的突悟,想要表达的自己内心想法的念头十分急切,而过后可能又会很迷茫,面对这样的自己,我只能慢慢等待。
  • 魔王在路上

    魔王在路上

    女魔法师卡瑟琳意外进入地下世界的封印之地,与封印万年的地狱魔王的灵魂相融合。为逃脱魔王宿敌恶魔大领主的追杀,女法师迷失在神秘的地下世界。自此,新生的女魔王踏上了寻找归路的旅途。异世大陆,奇幻探险,女法师卡瑟琳的魔王之路。新书《末世之虚拟主宰》已经发布,科幻题材,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 昼夜之行

    昼夜之行

    立志于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唐晓,总是能以不一样的世界观出现在他人的世界里。在青春成长的路上,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遇到了那些出现在生命中弥足珍贵的人:永远支持她的何序、仗义出头的程瑶、以及默默无声但却细腻的张皙.....或许,一些故事总能和你的青春有几分相似,引发你的共鸣,其实,唐晓,就是你青春的缩影。对于我来说,青春,不光是时间问题,还有的便是思想的成长。我希望唐晓能代表一类人,一类自己向往着与众不同,而正在变得出类拔萃的人。终会有一天,你可能便放弃了原来的模样,肯定现在的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一位写作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 Villette(II) 维莱特(英文版)
  • 包容:成就人生的智慧

    包容:成就人生的智慧

    《包容:成就人生的智慧》讲述了包容是生活的艺术,是圆融通达的智慧,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之后所具有的从容、自信和超然。懂得包容的人,往往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包容既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包容心就像润滑剂,能融洽关系,消除隔阂,使你的人生更具张力。包容的智慧就是一堵墙,隔开了快乐与哀愁、幸福与苦难、光明与黑暗,越过去,就是天堂。
  • 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

    市文化局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要说是什么样子也不是什么样子,不过就是爱吵架,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叫做穷吵。但也不是人人爱穷吵,常常是文化市场管理站站长钟光景和群文股股长刘立新穷吵引起其他人都穷吵。清河市是县级市,属老少边穷地区,经济不发达,财政情况比别的地方更吃紧,工资常常是上月搭下月,就别说其它的福利待遇了。那些有条件的单位都发挥自身的优势,叫做堤内不足堤外补。市文化局是搞精神文明建设的,对下面没有什么硬指标,人家就可以不上你的门,文化局也就成了个清水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