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90

第90章 小说的预告——刘鹗论(4)

梁启超在政变失败流亡国外做的第一件事是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在创刊的《清议报》第一册上,就发表了提倡、推荐、译印政治小说的文章,不用说,这种小说在他的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了。但也很明显,梁启超的着眼点和康有为的小说观是完全一致的。他指出:

在昔,政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于是彼中缀学之子,夤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往往每书一出,而全国之议论为之一变。彼美、英、德、法、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英名士某君日:小说为国民之魂。

岂不然哉!岂不然哉!今特釆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今日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附于报末,爱国之士,或庶览焉。

从严复、夏曾佑在《国闻报》附印说部,到梁启超在《清议报》上译印小说附于报末,都意在引进外国新式小说,借助报纸的传播,深人各界民众,唤醒他们的觉悟,以期达到社会改革上的、亦即梁启超所说政治的目的。这种小说观念的形成,以及通过小说以达到社会效果的想法,成熟于1898年。基于这样的事实,再来看看陈平原的说法,觉得他的判断是对的:

20世纪初年,一场号为小说界革命的文学运动,揭开了中国小说史上新的一页。小说界革命的口号,虽然直到1902年才由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正式提出,但戊戍前后文学界对西洋小说的介绍、对小说社会价值的强调,以及别具特色的新小说的呼唤,都是小说界革命的前奏。因此,新小说的诞生必须从1898年讲起。也就是说,戊戌变法在把康、梁等维新派志士推上政治舞台的同时,也把新小说推上了文学舞台。

不论是新小说的呼唤,还是小说界革命的提倡,这些文学方面的题目,都紧紧地联结着变法维新的设计。可以说,早在一百年前,中国维新派改革家们,早已把文艺这个部门,作为一个零部件放置在关于改造社会的总体设计中了。这种思路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内忧外患非常严重的上一个世纪末,用这样的思路来考虑中国的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假如不作如是想,那反倒是令人惊诧的。

在这样的理论提倡下,1898年的灾难刚刚过去,到了1899年,就出现了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及其它儿部翻译小说。关于林纾的译事,本书在别处另有论述。这里不妨着重强调一下,即以一位受到旧学极深影响的旧式文人,在不懂外文的情况下,通过他人的帮助,从事西洋文学名著的翻译,而且为数多达百余部,从事这样的工作,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日中国知识界急迫的使命感,积极顽强的工作精神和不折的毅力。在外国小说翻译的带动下,次年,即1900年,就出现了国人创作的新小说。

但当时的小说创作受理论的提倡影响极大。理论着眼点是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强调新小说对于改良群治和新民的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阿英说的其内容,仍不外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阐明,因此,晚清的小说,遂有了几个特征。第一,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情况,广泛的从各方面刻划出社会每一个角度。第二,当时作家有意识的以小说作为了武器,不断对政府和一切社会恶现象抨击。

鲁迅根据当日小说创作的理论指导、创作动机和实践的效果,作了迄今为止仍有强大概括力的判断,这就是谴责小说概念的提出:

光绪庚子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阍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

因思想而忽视艺术

当时的小说迅速地从娱乐消遣中拔足而出,因感时忧世而深深地向现实的官场腐朽和社会黑暗打入批判的楔子。谴责小说于是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忧患的深广和急切的功利意图,使这类小说往往因专注于对事物的描写、批判、讽刺,而疏远了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这表现在疏于结构和布局,对细节的描写和神态的刻划不够精心。用现在的话说,往往因为内容而忘记形式,为了思想而忽视技巧。所以,不能说晚清小说创作高潮中不曾有艺术性较高的作品,伹因为注重实用而轻忽了艺术的精湛则是相当普遍的倾向。正如鲁迅说的:虽命意在于匡时,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夏晓虹在她的《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中说——

小说的革新关系到社会政治革新的成败,小说的重要性由此显现出来。这一论断也成为一时公论,在其后出现的小说论文中不断被重复。甚至当时比较注重艺术性的小说林同人,在出版广告中仍需声明:本社刊行各种小说,以稗官野史之记载,寓诱智革俗之深心。(《谨告小说林社最近之趣意》)《新世界小说社报》发表的《读新小说法》,更提出新小说宜作史读、宜作子读、宜作志读、宜作经读,读新小说者必须具备格致学、警察学、生理学、音律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种知识。

她据此最后推断说:强烈的政治色彩,使得政治小说以外的小说样式也努力向其靠拢,力求有所寄托。小说界革命论者对小说尤其是对政治小说的推崇,也因功利主义地利用文学,使理论与创作潜伏着危机。作品失去艺术性而减弱感染力,结果会离本来的目标更远。政治小说的时过境迁,很快丧失了吸引力,原因在此。这都是非常切实的见解。

这样的缺陷在早期的新小说中表现很突出。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作于1902年,是他把自己的小说理论化为创作的实践。其间自然就留下了许多理念化的痕迹。梁启超创作这篇小说充满自信,确信此类之书,于中国前途,大有稗助,夙夜志此不衰(绪言一:)。但写作的结果则是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绪言四)。由于编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毫无趣味,因此阿英对此评论说,故实际上,《新中国未来记》只是一部对话体的发表政见,商榷国计的书而已。至于阿英认为此书最精采的部分的政治辩论,如第三回求新学三大洲环游,论时局两名士舌战,全文约二万言,涉及辩论的内容竟至一万六千余言,恐怕并非优点。

《老残游记》的超前性

由此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鹗的《老残游记》,它与梁启超写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几乎同时,但却有极大的差别。应当说梁著只是把小说作为运载和传导言论的工具;而刘著则是艺术。它有思想,却非赤裸地显示,而是经过艺术。这种差别,看似简单,其实有天地之隔。正是这种差别使梁著受到遗忘,而刘著却得以留存。

读《老残游记》,它的章回体让人感到了浓重的旧小说的形式感,但展读一过,弥漫心间的却是一种新小说的氛围。它的展开不是以往那种的陈套,而是个人漫游式的即目所见的讲述。这种讲述的特点,是写景和抒情的浑成一体。在旧小说类似江景非常,观之不足或是一路上风光异常,不必细表的地方,它却有极细微而精彩的图画般的映现。例如,写初冻的黄河,那一派跃动凜冽的景象非常具体动人——

同类推荐
  • 假证件

    假证件

    《假证件》收录了路易塞利出道时所写的十篇随笔作品:有的文段记录了她漫游(或骑行)于城市与国家之间对于自我、空间的思索;有的文段则探究了阅读与写作所及边界。“假证件”一词取自开篇与结尾中她往复于威尼斯,探访布罗茨基墓地的旅途中“因缘巧合”获得一张威尼斯永居身份的经历,也暗喻着作者自身经历中流动的复杂与多变。随笔式写作中抽离的视角、优美的笔触里有路易塞利身为作家的野心与坦诚,同时也为读者认清周遭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之道。
  • 新诗讲义

    新诗讲义

    《新诗讲义》为废名抗战前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所开“现代文艺”课的讲稿,有油印本,题为“新诗讲义”,后由黄雨提供所藏付印,易题“谈新诗”。包括对《尝试集》《扬鞭集》,以及冰心、郭沫若、沈尹默等人的现代新诗的赏析等。要讲现代文艺,就应该先从新诗讲起,首先就是光荣的《尝试集》。即是说从新文艺创作本身上考察,不是注重新文学运动怎么起来的。废名的诗具有散文化倾向,往往是兴笔所致,挥洒自如,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同时,废名的作品又与其禅学思想相关,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也是因其禅学思想转变的影响。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2012年岁末,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先生之邀,我第三次来中研院进行学术访问。此次访问除参加由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座谈会为“规定动作”外,其余时间均属“自选动作”了。“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如此闲适的学术之旅不仅使人感到摆脱喧嚣日常后的放松,而且似乎体味到了那种信马由缰思绪飞扬的内中自由。随谢先生一起去台南考察民俗、到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诚品书店购书、再去台湾大学及台大周围数不清的小书店看看,再就是在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近代史所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看书了。
热门推荐
  • 农家俏媳来掌家

    农家俏媳来掌家

    梁俏俏没有想到一朝穿越白得个夫君,白得个儿子。看着父子二人还有身旁的包袱,他们这是被撵出来了?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愿有时光收藏爱

    愿有时光收藏爱

    12个爱情故事,12种寂寞柔软人生。张爱玲、戴望舒、胡适、顾城、林徽因、冰心、三毛、沈从文......有的爱情伤痛的令人崩溃,有的爱情坚定若磐石般令人感动,有的爱情许你岁月静好,有的爱情给你一世寂寞。品味不同的爱情,体会不同的辛酸苦楚、哀怨情愁。看他们的爱情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哲学。愿他们的眼泪,成为你爱的力量。
  • 盛世烟花

    盛世烟花

    连若水一脸清高孤傲的牵起了儿子的手就要离开,皇甫修却一把抱走了连若水的儿子,霸气难挡的警告连若水道:“这是我的儿子,本王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流落在外!”“皇甫修,能不这么不要脸吗?这是我的儿子,而我,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连若水满脸黑线的强调着,与皇甫修僵持不下。你的确是和本王一点关系也没有,本王也不认得你,但,这就是本王的儿子,你若是觉得你和本王之间毫无关系,那你便走吧!”皇甫修一边下着逐客令,一边心里不要脸的想着,现在这种时候敢要脸吗?一要脸了,老婆没了,孩子也没了,这损失太大了,所以,还是不要脸的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摄政王听旨:猫妃要反穿

    摄政王听旨:猫妃要反穿

    洪荒山,有天才神祇后裔三枚,荣任现神器守护三家族族长。你以为他们最大的卖点是天才?大错特错。他们唯一的特色是,无聊。很无聊。无聊到想玩命。不然何以解释他们为了追一只奶猫,而把自己搞到穿越的事实?!什么?因为奶猫是他们的至死不渝?又错了,一半。某无聊玩命族长淡漠脸:没有她,会死。另一无聊族长暴躁脸:没有他,我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最后一无聊族长温和脸:没有它,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注意!以上统统不是告白。而那只据说被三位天才族长齐追的奶猫,看着眼前真实版的古代,久久悲恸!她不就过个生日么?不就准备了个三米豪华蛋糕么?不就收了面古董镜做礼物么?为什么她要在即将迈向美好新时代的二十岁穿越?!奶妈!速度过来解释下!奶妈扶额:我累死累活扛面大镜让你们穿过来又穿过去,我容易么我!人生极乐采访组:“摄政王,请问人生之极乐是什么?”某王大手一捞,笑而不语。“???”富二代奶妈啧声,“没看人家在用行动告诉你?”“……所以,人生之极乐就是,给猫喂糕?!”“轩辕皇,请问人生之极乐是……”某皇也手一捞,一晶莹剔透的玫瑰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喵!”某猫眼尖腿儿利索,纵情一跃!扑向玫瑰糖的怀抱。某皇,笑了。某王的脸,黑了。人生极苦采访组:“奶猫,人生之极苦是什么?”“不要叫我奶猫!嗯……冷不丁一穿越,发现自己成了人家的绑定装备!”是啊,就是绑了个高个脸酷外加心全在你这的……你告诉我这是人生极苦?!“出门左转,你大概是走错采访组了,谢谢!”“奶妈,人生之极苦是什么?”“冷不丁一穿越,发现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奶猫成了别人的绑定装备!”终于有个知民间疾苦的同僚了,摸狗头,“嗯,节哀。”1v1,甜宠暖文!
  • 40位世界著名参谋长

    40位世界著名参谋长

    军中参谋长,在古代称“谋士”、“军师”,甚至被称为“智神”。现代社会则被称作智囊或者叫“智多星”。无论古今,由于其“足智多谋”,尤为人们所敬慕与崇拜。学习、研究并力求具备参谋长那样的智慧和能力,如果说在战场上是为了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话,那么在和平时期,或许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重大的科技发明、上乘的文化产品等,也可能可以轻松战胜与其竞争的行业对手。当今社会,转瞬即变的形势,纷繁复杂的矛盾,使得任何一项决策都相当艰难,带有极大的风险。因此,智囊的地位就日益提高,其作用也与日俱增。正缘于此,我们以外国著名参谋长为题出书,以发掘其运筹策划、施计用谋之奥秘,探讨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真谛,以期给人们启迪与感化。
  • 追踪神秘光盘

    追踪神秘光盘

    张军是洪城晚报的记者,这天快下班的时候,手机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张军的电话号码就印在晚报上,经常有读者打电话来曝料,所以电话号码陌生并不奇怪,但这次,话筒里传来的却是一个小孩的声音,像念课本一样问:“请问您是新华社特约通讯员张军先生吗?”张军愣了一下。他的确是新华社驻洪城站的站长,但一般给他曝料的读者都是冲他晚报记者的身份来的,很少开口就问他是不是新华社的。张军作了肯定的回答,然后紧接着问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如果是搞恶作剧的小孩,被他这样一问,肯定会吓得露出原形来。
  • 修真送死流

    修真送死流

    “赤鹤道长,求求你打死我吧!”林哲抱着一个道袍青年苦苦哀求。“不可能,你死了这条心吧。”“道长,我刚刚把你的仙鹤炖了。”“一……一只仙鹤而已,炖了就炖了!”青年一阵肉痛,言不由衷道。“好吧。”林哲叹了口气,“这只鹤腿特意给你留着的。”“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