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46

第46章 前夜的阵痛——20世纪中国诗潮之二(2)

黄遵宪的贡献不同于此,他的确为原有格局的诗带来了新气息。他使用的还是文言,但已有新鲜的题材和境界,给沉闷的古典诗歌以变革的激动。所作《今别离》四首,分别描写产业革命兴起的轮船、火车、照相以及科学知识等,终于把古典诗推到了新世界的前面而与梁启超所批评的生硬搬用新词的现象截然不同。他的《今别离》其一咏轮船火车: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上犹自由。今日车与舟,并力生离愁。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望影倏不见,烟波香悠悠。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从这首诗看,不仅是题材的更新,引进了新时代科技发明所带来的新的机械和场景,它对中国诗贡献最大的是现代人心理感受的引入。古代那种永恒的田园诗的境界消失了,诗中充溢现代人对于速度和节奏的惊奇感。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这诗句与过去诗中那种缓慢而悠长的离愁,不啻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还是旧日的诗体、诗形,但内质已起了变化。从这里,我们感受到现代人的心理和情趣,而不是古典的。这就是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论》中倡导的那一种革其精神的试验。因为它在数千年使用的那只瓶子里,已经装进了一个速度和机械的酒,是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实践。因此,一种更为广泛深刻的变革就变得不是那么遥远了。

诗界革命初期,夏曾佑、谭嗣同等以新名词人诗,其试验并不成功。黄遵宪与此不同,他从改革内容人手,进而对改革形式提出主张。他身体力行,作品甚多。有些作品已经透露出新语言的萌芽。他的诗在当时拥有很多读者,人称诗世界之哥伦布。在旧诗将亡、新诗将出未出之时,这位诗人能够给旧格式以生命力,使它能够容纳新内容、新思想、新品质,是过渡时期的一种填补,同时,也开启了诗歌变革的先声。

从龚自珍到黄遵宪,第一代诗人所展现的道路,是一条弃旧觅新的道路。中国传统诗艺根基顽固,诗界的积习也深。在这所尽管是已处于末世颓败的大度里,想要掀动它的一片屋瓦,也会引发连绵不断的激动,更何况意在动摇这座大厦根基的变革?

与以改良旧体容纳新内容为宗旨的新派诗试验的同时,中国诗坛上的维护传统力量也在集结。以陈三立、陈衍为代表的同光体是清代宋诗运动的延续。其它还有名目不同的拟古诗派,以及词方面的常州派等。它们是强大传统力量的汇流,是变革时代新旧力量较量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同光体的出现是为了保古,想挽回宋诗运动的颓势。陈三立代表生涩奥衍一路诗风,主张避俗避熟、力求生涩。他们的诗内容空泛,但又热衷于追求晦涩。还有一个陈衍,专事模仿宋诗,也写阴奥聱牙的诗篇。他们不讳言自己爱艰深,薄平易的追求,生硬用典,堆砲词汇,那些作品令人生畏。还有王阖运,是一名著名的拟古家,他专事模拟汉魏六朝的诗文。也有一些诗人则模仿中晚唐诗风,跟随者也大有人在。常州诗派的活动也极一时之盛,他们的词也如那些古董诗派一样,并没能跳出旧有的窠臼。近代中国诗坛上的这种集结,说明了整个中国古典诗力量的顽健,尽管他们不断重复的弱点已经显示出无可挽回的衰落,但这种集结也仍然形成巨大的压力。

这些产生在晚清的诗歌现象乃是一种必然。中国诗歌已到了非要进行变革不可的境地。19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政治改良的要求而兴起的艺术改良的浪潮,足以使那些旧力量畏惧。但是不论是新派诗,还是诗界革命,除了引进一些新内容和改造一些旧境界以外,它们的确没有带来更大的震动。这些试验不能摇撼旧诗的根基的事实是极明显的。这样,随着戊戌维新的失败,本来就不曾形成力量的诗界革命也就很快地销声匿迹了。

三、南社的进步争取中国诗歌的期待

清王朝消失的前夜,新的共和政体建立的前夜,中国诗界南社的活动是值得纪念的大事。南社是一个进步的文学社团,它是在同盟会成立之后出现的,成立于辛亥革命前二年,其成员著名者如陈去病、高旭、柳亚子、苏曼殊、马君武、周实、宁调元等。柳亚子是其中创作最为丰富的诗人。他的创作时间跨度最大,直至当代,和毛泽东有过唱酬。

在清末民初,柳亚子和他的朋友们在南社的聚会,是被社会和诗歌的进步召唤而来的。柳亚子在《胡寄尘诗序》中说:余与同仁倡南社,思振唐音以斥伧楚,而尤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海内贤达,不非吾说,相与激清扬浊,赏奇析疑,其事颇乐。在这篇文章中,他还揭露当时复古诗潮甚炽的背景:盖自一二罢官废吏,身见放逐,利禄之怀,耿耿勿忘。既不得逞,则涂饰章句,附庸风雅,造为艰深以文浅陋。

最能体现柳亚子的进步文思的是他在《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中的一番话,这的确是传达了本世纪最初的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声音:张目四顾,山河如死:匪种之盘踞如故,国民之堕落如故;公德不修,团体无望;实力未充,空言何补;偌大中原,无好消息;牢落文人,中年万恨。于是他选择文学、诗歌和戏剧,以为唤起民众的利器。当他发现了现代戏剧的实际功用时,心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欣喜:南都乐部,独于黑暗世界,灼然放一线之光明,翠羽明铛,唤醒钧天之梦;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美洲三色之旗,其飘飘出现

于梨园革命军乎?

南社的诗歌贡献只限于进步理想的传达和诗风部分地走向畅快明达,他们反对墨守陈规和循着前人的脚印走,但他们在促进中国诗歌现代化方面并没有做出独特的贡献。他们中的大部分,可以说都能写一手好诗,但这种诗也只是在旧有的制度之下的一些能够描写自己真性情的创造。从整体上说,南社并没有在促进古典诗歌的进一步衰落和在寻找解脱中国诗歌发展的困境方面有更多的推动。

但南社所召唤的社会和艺术的精神,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强音。公元1904年,柳亚子有一首名作《咏万福华义士》:君权无上侠魂销,荆聂芳踪黯不豪。如此江山寥落甚,有人呼起大风潮。这四句诗,前两句传达失望情绪,后两句则是在寥落无边大地上听到了一个声音。这声音是如此的让人激奋,这好像千万人的等待,等待着那一声呐喊,那一个勇敢的行动。这就是南社诗歌所代表的最基本的艺术精神。作为一种争取和企望,他们望着那黑沉沉的天边,等待着那一点微茫的星火。康有为、梁启超一批维新主义者都和清末民初这些优秀的诗人保持了精神上的和谐。诗人和社会进步的争取者在暮气沉沉的世纪末都怀有一种青春振作的希望,他们有一种少年中国精神。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少年中国说》是这一精神的宣言书,这是20世纪第一个黎明的第一声呐喊: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日老大帝国,再则日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果其老大也乎?梁启超日: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大约快到一百年后我们重温这说在20世纪第一天的话,有一种既亲切又惊恐的感受。一百年将要过去,而一百年又仿佛没有动。那种对于老年心态的批判以及对于少年心态的礼赞,都仿佛是为今日而作。从那个时候起,中国人就开始了抗议和等待。他们在世纪的暮色之中寻求那一线光明,用一颗少年心,也用一颗诗心。但显然困难重重,就在南社诗友在南方集结,开始他们诗的交流和聚会之时,在北方,最保守的一批诗人也在集结。这些人普遍有一种失落感。他们想凭那已死的王朝但只是无可奈何的哀叹。中国的诗人显然在期待着什么,他们在期待那一声劈破层云的新雷。张维屏的一首题为《新雷》的诗也许最能够表达这种期待: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此诗作于道光四年,即1824年,是清王朝开始衰落的时代。现在已是19世纪的末叶,应该是寒尽春生的时节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雷声已在浓云深处滚动,中国的诗歌革命也在那时代的雷声中孕育。此后虽然尚有千辛万苦,但已迈出旧世纪门榄的中国诗歌,也就永远不会再迈回来。

(原载《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我的雪山圣杯(上)

    我的雪山圣杯(上)

    走在一条路上,在一条路上为另一条路见证“远方”和“梦想”;走在一条路上,在一条路上为另一条路,放飞“可能”与“希望”;走在一条路上,走在圣人走过的路上,走在凡夫走过的路上,走在山茶花盛开的路上,走在梅里一样让你屏息让你仰望让你跪祷让你热泪,让你心里每一块“宁静”与“平安”、都闪闪发亮金碧辉煌的雪山的路上……
  • 幸福的法则

    幸福的法则

    这是一本类似于《菜根谭》的书,书中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只是一则则充满哲理的小品,内容涵盖了自然、艺术、修养、生活甚至还有企业管理等各个层面。虽然它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但是它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告诉人们究竟如何才能幸福地生活。读这本书的感觉,有点像在看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浮生一日》节目,时而讲迪拜,时而讲菲律宾,时讲而父子亲情,时而讲乳酪美食,看似没有丝毫联系的事物之间,却又存在着相同的感动。总之,它的重点不在于陈述,而在于感受,然后就是伦理学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而行之。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零两个月的所思所想。在那里,他拥抱自然,过起了一段诗意的生活。他亲手搭建小木屋,开垦荒地,春种秋收,与湖水、森林、飞鸟对话,在船上吹笛,在湖边垂钓,用一只笔细致地描摹这方土地上的景物,甚至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妙笔生花。
  • 书之书

    书之书

    《书之书》是著名小说家张抗抗第一部有关书的序跋创作谈选编,写书、读书、论书,共收入作品三十二篇,分为四部分:自序跋、创作谈、书评、讲演。作家紧紧围绕“书”这个主题,从自身创作谈起,从经年读书出发,表现了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及女性的独特思考与体悟,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极富感性而不失理趣,字里行间彰显出女作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情感,耐人品读。此书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滴水恩骨肉情

    滴水恩骨肉情

    往事的记忆,让你我一同翻阅。我会将自己喜欢的电影续集一一写下,而今年就是《大鱼海棠2》,让你我共同见证
  • 时光里的原地

    时光里的原地

    她曾说,她喜欢他。他曾说,他会在原地等她回来。最终,她没有回来,他没有等到她。自始至终,他们都是生命旅程的过客,却苍白了整个年华的灵魂。
  • 大大泥垢了

    大大泥垢了

    原主名字叫云若烟,是A市大名鼎鼎的大小姐。但有一年,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找回来一个女生。说是原主的妹妹。从此叶玲就在云若烟的家里生活。
  • 饮马百川

    饮马百川

    生逢乱世、结交豪杰、广筑城寨、多积粮草,抗金、拒蒙,马踏四夷,建不世之强国,开太平之盛世。
  •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凯特挨板砖之前,老莫弯腰驼背地在古城墙上用木柄铁挠钩挖来刨去的像寻宝。老城墙外皮砌砖、内为夯土,老莫费了老劲埋在地下的“宝贝”才露出那么一小点点,顾不得松松垮垮的裤子,甩掉木柄铁钩,扬起手揪下头上那顶拉了圈的草帽,拽下瓶子底一样的近视眼镜擦了又擦,再戴上更模糊了。老莫干脆薅下眼镜扔到一边,差不多狗一样趴在地上觑着眼用手抠。古城墙经历了战火留下的也只能是残垣断壁,挂着“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表明有关部门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又终究难于抵御岁月的腐蚀,牌子旧了,城墙也渐渐不堪入目,也就是几百米的样子吧,有的地方出现了裂痕,摇摇欲坠一副不可救药的模样。
  • 99亿男神:独宠萌妻

    99亿男神:独宠萌妻

    "传闻中MG公司只手遮天,无所不能,一脸禁欲的总裁言徽爵一定阳痿、早泄,不然就是同性恋!另一个传闻中的西门芥大小姐在三年前被丈夫背叛,家破人亡,最后含恨自杀。直到有一天,言徽爵在各大媒体面前高调的把西门芥抱出精神病院。“女人,我给你“七次”,包你这辈子都不想再逃了!”"
  • 相思树下种红豆

    相思树下种红豆

    “这是什么鬼地方?”苏茗拿出手机一看,没有信号,没有网络,不见了高楼大厦,没有了汽车飞机……搞了半天,原来她穿越了,别人穿越都是重生在宫廷皇室,最不济也是个大家闺秀:天天山珍海味吃到吐,还有各种帅哥随便撩。但是她呢,陪伴她的只有十分丑陋的蚊子……“就你这直男一样的智商还想对我有想法?老娘上去就是一巴掌!”对面的男子英姿飒爽,身披战甲,手中的九尺长枪映着日光闪闪发光,宛如天神一般站在她的身前,嘴角上扬,抛来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目光。“你再说一遍?”“啪!”果真一个重重的耳光甩了过去。“你……”那男子看见苏茗再一次扬起手,识相地闭上了嘴巴,心想好歹也是三军统帅,怎么一点面子也不留……
  • 杜鸿伯的情谊

    杜鸿伯的情谊

    清晨时分,作家杜鸿伯和夫人刘思琪和往常一样,坐在食店的房檐下。天地间是朦胧如梦境的细雨,细雨飘逸着淡淡的忧郁,有打伞的人和没有打伞的人,匆匆地从忧郁中走过。五指山的夏季本来就充溢着朝气十足的凉爽,空气又十分洁净,雨丝洗涤了本来就十分洁净的空气,淡释了本来就不多的暑热,杜鸿伯夫妇感觉精神和肉体都凉爽,充盈着恬静的悠闲。手机一阵蜂鸣,杜鸿伯拿起手机,翻开盖子摁了信息接收键,看后淡淡一笑,对刘思琪说,手机又放屁啦,顺手把手机递给夫人。他把手机发来的黄段子称为手机放屁。
  • 国服女王

    国服女王

    莫小然在同学们眼里是一个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只有一个帅哥同桌的人。但在电竞圈看来,她是她们的信仰,是电竞女神!
  • 生字表

    生字表

    月亮挂上中天时,三羊还坐在夏老师的身边没有回家,他的怀里抱着纸牌子,眼睛跟着夏老师的眼睛,也在看着夏老师脚边那些黑色的梧桐树叶子。有人或者狗从夏老师家门前经过,夏老师嘿嘿地笑一会子,然后看着人或者狗走远的影子说:“你要凤凰叶子吗?”夏老师说完了,三羊看着路上走远的人和狗,也会跟着说一遍:“你要凤凰叶子吗?”没人也没狗的时候,三羊就抓着夏老师的一根手指,在月光里指着纸牌子上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小声地念道:“现—行—反—革—命—分—子—小—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