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32

第32章 诗的成功是悲哀——黄遵宪论(1)

浮沉于潮流中

戊戌年早春二月的一天,光绪皇帝想起了一件事,他急于要读到他身边人儿次推荐过的书,这就是史载的命枢臣进日本国志,继再索一部。前些时候,这位皇帝已经向他的老师翁同穌要过这本书来读,但翁同穌当时手头没有,皇帝不悦。据《翁文恭公日记》本年正月二十三日记载:上向臣索黄遵宪《日本国志》,臣对未洽,颇致诘难。酝酿着维新大业的皇帝,需要了解邻国进行改革的情况,其急切的心情从上述的继再索一部以及因未洽而颇致诘难的记载可以看出。

《日本国志》的作者是黄遵宪。他于1877年以驻日参赞的身份赴任。在日本任上的第二年便开始学日文,很快就能阅读日文书籍。所著《日本国志》是他在日本任中经过艰苦的研究、访问、翻译、积思,以后又摒除冗务,历时数年始告完成的一本史书。它成为当时皇帝励志改革最需要的一本参考书。黄遵宪《己亥杂记》中有一首诗记述这次皇帝索书之事:

三诏严催倍道驰,霸朝一集感恩如。

病中泣读维新诏,深恨锋车就召迟。

这首诗内容涉及这位诗人、外交家与当年这场政治改革以及随后发生的悲剧的关联。霸朝一集指的是光绪调阅《日本国志》之事。此典见《隋书,李德林传》:高祖谓德林日,我昨读霸朝集,方知感应之理,昨宵恨夜长,不能早见公面。三诏句指皇帝有黄遵宪无论行抵何处,着张之洞陈宝箴传令攒程迅速来京之谕。据诗人自己说:然余以久病,恨未能遽就道也。此时的光绪皇帝对康有为等颇有失望之意,欲委要任于黄遵宪以挽救时危。而不幸的是,时机已失,京变作矣。在北京城里发生的这场突发事变,不论是黄遵宪,还是皇帝本身,均已回天乏力。

黄遵宪是一位奇才,他以文人和外交家一身而兼二任(也许还要加上一个思想家的头衔)。他不仅诗艺精湛,且于政事亦甚通达,故深得皇帝之器重。他在人境庐诗笺己亥杂诗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一诗后的自注中披露:在日本时,与子峨星使言:中国必变从西法。其变法也,或如日本之自强,或如埃及之被逼,或如印度之受辖,或如波兰之瓜分,则吾不敢知。要之必变,将以藏之在函,三十年后,其言必验。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宽广的视野,对于国事的关心,以及判断的新锐。中国的变从西法,黄遵宪是说对了,她被瓜分过,被逼过,也受辖过,也想自强而终至发生悲剧和倒退过。这些,他的预言都应验了。只是他的诗中说的二十年以及当年和驻日大使何如璋说的三十年都没说对。诗人对于中国钟摆的缓慢和怠惰,显然估计不足。中国这种变从西法的觉悟大约是以百年为期。

皇帝索书之事发生在1898年政变尚未发生的2月间。这一年,黄遵宪五十一岁,在湖南按察使任上。他以盐法道拜湖南按察使是1897年。甲午战败,举国震惊,这时上上下下都深知非维新改革不足以救中国。朝廷于是乃诏告天下定国是变法度。各省奉行最力的是湖南巡抚陈宝箴,协力推进这工作的则是黄遵宪——

公度既主湖南,与陈戮力殚精,从事新政的建设。其中最主要为设立保卫局。是年十月,陈宝箴筹办时务堂,梁启超来和公度、熊秉三、江标等就学堂讲席。时谭嗣同亦归湘治乡治。群谋大聚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于是若内河水轮,商办矿务,湘、粵铁路,时务学堂,武备学堂,南学会等,皆次第举办。会中每七日一演说,巡抚学政等官吏咸临及,公度及谭、梁等轮流演说中外大势,政治原理,行政学等,其目的在激发保教爱国之热心,以养成地方自治之能力为归依。此外公度又锐意整顿裁判监狱之事,删淫刑之俗例,定作工之罚规。湘民甚感其德。

从这段论述看,当时的湖南,很有些改革先驱的味道。那里举行的7日一讲演,也好似后来的民主论坛。总之,一些先进的改革人物的集聚湘中,说明当时与陈宝箴、黄遵宪等有力人物的倡导有关。可是,事情的发展却与愿违。到了夏天,黄遵宪因长期生病解了按察使任,来到上海养病,那里的热度自然就减了。这一年清朝驻日公使裕庚任期满,日本政府预先以黄遵宪使日请于清廷,当局也以三品京堂拜出使日本大臣。但是这位大使先生没来得及到任,政变就发生了。

1898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对于黄遵宪来说,也是身心交瘁的一年。他虽然受到出任日本公使的重要任命,但却是心情怆然。这一年7月,上海时务报改为官报,命康有为督办其事,但又有诸多瓜葛,皇帝要黄遵宪道经上海查明原委。临行陈右铭送之上舟,洒泪满袖,云相见无时可见他心中早有某种不祥的预感。他7月抵沪,不觉病重,又患脾泻病,日泻数次,气喘而短,足弱几不能小立。医生或虑其不治。然从此日见减轻。在病中一切如梦,而京中政变已作。8月6日,他读到慈禧的训政令,8月13日,得杀士抄报。这是一连串的袭击与震荡。

杀人、通缉、囚禁、追捕,这大体上是一场政治动乱后的常态。黄遵宪这位思想先进的人物当然是政变当局监控的对象,他的未到任的驻日使节的任命自然是革除了。幸好他此前因病乞休已获准,去了公职,纠缠自然少些。但还是有别有用心之徒伺机害他,这时有人举报说被通缉的康、梁尚匿藏在他那里。有旨命两江总督查看。8月24日清晨,他尚未起床,上海道蔡均已奉命派兵入室搜查。初迎先生人城,继以兵二百名围守,棒枪鹄立,如临大敌。他们当然是落空了:康有为当时已到了香港,梁启超这时也在塘沽准备潜逃日本。但是黄遵宪却被无理地软禁了两个日夜。

这件事对黄遵宪的打击极大。他早年应举参政,准备以自己的才识报效社稷生民。又长期从事外交事务,先后出使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他学贯中西又有丰富的经验,正思奋发之际,却碰到了这场反改革的保守势力造成的大灾难和大倒退。黄遵宪对世事感到失望,于是决意南返。

这一年,他有《纪事》、《放归》、《到家》诸诗记载这次变后放归的经历和心情:十七史从何处说,百年债看后来偿。森森画戟重围柝,坐觉今宵漏较长。(《纪事》)绛帕焚香读道书,屡烦促报讯如何。佛前影怖栖枝鸽,海外波惊涸辙鱼。(《放归》)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僬悴尚能支。少眠易醒藏旧梦,多难仍逢剪韭时。(《到家》)这些诗用典甚多,不易读解,但从影怖、波惊、处处风波、少眠易醒等措辞看,这场疆梦对他来说,是永远难泯的可怕的记忆。这位青少年时代便立志报国,而才识谋略超人的成熟的知识者,在令人震惊的灾难面前,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以至于此生此世也难以平复。

写于己亥年的这些诗句表达了这场异常的动乱带给他的震撼和愁苦。目睹了这些变故,再加上体弱多疾,他是非常需要一个平静的环境来憩息他那个哀愁而悲苦的灵魂了。当年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便是为自己营造一个可供安息的居所。人境庐的旁边有屋数间,他买了下来。把那房屋略加修葺,有楼岿然,独立无壁,倒也令人欣然。己亥杂诗中自注说,此楼纵横不过数丈,邻居逼处,更无可展拓,偶有营造,辄来责言。可见这也不是多么宽裕的建筑。丘逢甲为他的新居题了一联,原文如下: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陆沈暗示了当日的天下大势,而天问则是以屈原被放逐的忧心愁悴作喻。据《人境庐诗草》卷八《长沙吊贾谊宅》诗,有楚庙欲呼天再问句意同此。后来,黄遵宪把这联嵌进他自己创作的律诗中,凑足一首,全诗是:

半世浮槎梦里过,归来随地觅行窝。

陆沈欲借舟权住,天问翻无壁受呵。

偶引雏孙问初月,且容时辈量汪波。

湾湾几曲清溪水,可有人寻到钓簑?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过去有一种不堪、也不愿回首的凄怆。以洞悉政局世务的他,当然知道中国当时处境的艰危。但他自知以他个人的力量,或者再加上那些业已失败的改革者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当时的形势有任何的改变的。眼前的事实对于半生宦海的诗人是非常清楚的严峻。即使他是多么的不甘,他也不能以意外的平静来面对眼前的处境。黄遵宪就这样开始了他半醒半醉的隐居生活。所幸此时他身体已逐渐康复,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到沪后停药。因水土已易,渐渐复原。九月到家,将养数月,即如常矣。这时正是公元1899年,距离京中巨变已过了快一年。

黄遵宪的病体是复原了,但心灵的创伤远未康复。他决心做一些切实的事以使他能够忘却那些不应忘却的。他以镇定自若的态度开始了他的新生活。这一年,他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学馆。这是一所很特别的学校,共收学生五人,有他的长子伯元和次子仲雍,一个他的嫡堂弟由甫,一个从堂侄之骏和外甥张资度,都是他的子侄晚辈。学馆设五门学科:掌故、史学、经学、格致和生理卫生。他的上课方式也很新颖,不是旧式私塾那种死记硬背,也不是由老师满堂灌搞填鸭式,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五个学生中,每人各负责一门,上课前各人将自己负责的科目先预习一遍,也就是现在说的备课。每日上午9点至11点半齐集讲座,各人将预习提出讨论,先生听后加以讲评,或引伸而阐发之。每人都做笔记,每次交一次作业,由先生批改。这样的学校的形态与这样的教学方式,再印证他先前在湖南按察使任上开展的各种讲座和活动,可以看出黄遵宪身上已具备了那时罕有也非常值得珍贵的新型知识分子的姿态与精神一虽然他是旧科举出身,也在封建王朝担任过官职。据说,黄遵宪此时家居常短衣楚制,独行山路间,可见当日潇洒行状。又有资料载:公度笃信科学,生活饮食,悉取法西人。解职乡居无事,常浏览汉译声光电化生物生理诸学。这个材料也可为上述判断做旁证。

无奈而悲怆的回归

19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899年。中国在这个世纪的最后一位伟大诗人黄遵宪,就这样在他的家乡开始了从政局中退出,回到诗人本位的角色中来的生涯。这一年,是他创作丰收的一年。除零星的创作外,主要诗作有《己亥杂诗》八十九首及《续怀人诗》二十四首。《己亥杂诗》无疑是这位诗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诗歌作品,身经危难,回首往事,感时怀人,有道不尽的凄楚与苍茫。当然,这些复杂和隐曲的心态,大体是从诗句背后的意绪中悟出,并非直接的倾诉。而在画面上出现的,一般都是有意造出的悠闲与潇洒。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首与反思的诗句:

跳珠雨乱黑云翻,事外闲云却自闲。

看到须臾图万变,终愁累却自家山。

天下英雄聊种菜,山中高士爱锄瓜。

无心我却如云懒,偶尔栽花偶看花。

这些诗句,在闲适之中隐藏着那种挥之不去的落寞与凄迷。主要表现形态还是平静和从容,当然也有可能掩饰的伤怀的流露,如:

梦回小坐泪潸然,已误流光五十年。

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寒灯说鬼鬼啾啾,夜雨言愁我欲愁。

只有蓬山万重隔,未容海客说瀛州。

《己亥杂诗》中最重要的一首是怀念谭嗣同的:颈血模糊似未干,中藏耿耿寸心丹。琅函锦箧深韬袭,留付松阴后辈看。松阴是日本维新志士吉田矩方的字,据此亦可断定此诗与怀念戊戌烈士有关。《己亥杂诗》作为一个巨大的诗组,始于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的自况,而结束也还是回到反顾自家身世的无限悲凉——

蜡余忽梦大同时,酒醒衾寒自叹衰。

与我周旋最亲我,关门还读自家诗。

与我周旋最亲我,关门还读自家诗,这是这位世纪诗人最后的醒悟和对于永恒家园的确认。在他的一生中,有过许多抱负与追求,但最终还是云烟飘散。给他的孤寂身世以安慰的,也只是伴随了他一生的诗歌。最多情的是诗歌,最永恒的也是诗歌。

发生在距今一百年前的那次争取社会开放进步的抗争,有它的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根据。而它的最后失败,也有它的必然。任何个体的力量,包括身为皇帝的载滟也无能为力。一场政治风波之后,被杀的被杀,流亡的流亡,坐牢的坐牢,罢官的罢官,对于熟谙世态人情的文人,黄遵宪当然有他的一份哀愁和迷惘。人们可以对他的消隐乡野发出疑问,然而,对他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也应有一份理解。也许一切都已过去,也许一切都依然存在,但作为中国具体的社会情势之中的个人,对于1898年的悲剧事件既无法负责,也无法改变。

时间是无情的,中国历史无疑是向后无限地延伸了。当世界在20世纪迅跑的时候,中国却陷在外侮和内战的沼泽中,身经这一切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此是十分熟悉的。但黄遵宪最终还是诗人,在他的一生中,功名、利禄、富贵,甚至苦难都是短暂,但诗歌是永恒。当一切都过去了的时候,诗歌却穿透郁结的云层,从它那浓密的缝隙中,进射出一线夺目的光焰。以至于在百年之后的今日,我们仍然在它的光焰的袭击中睁不开眼睛。

同类推荐
  • 渥太华夜未眠

    渥太华夜未眠

    从北京来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生活的陪读妈妈艾美,为排遣寂寞,开设了一个家庭旅馆,她因此看到在旅馆里进出的各式新移民的生活真相。在这里,既有“多活一种人生的庆幸”,也有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异己感;既有不分国界的美好人性与真爱,也有职场中更为严苛的竞争淘汰,异国婚姻中无法精神交融的孤独难耐。
  •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化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更为重要的,它是一部写满沧桑的心灵史。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如在眼前。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和反思,作者不自觉地会进行过滤,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作者极力描绘改朝换代前个人生活的闲适和富足,但绝不是为了炫耀,只要看一看作者那篇写得极为沉痛的自序,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沧桑和寄托,全书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字里行间,透出一种难以释怀的痛苦和忧伤。
  • 金奖这样炼成:55位书画摄影家的成长历程

    金奖这样炼成:55位书画摄影家的成长历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发表在《石景山报》京西文化专版、《首钢日报》副刊及《翠微文艺》和《京西文化》杂志上的人物专访选集。书中集中介绍的书画家、摄影家,多为专业领域的实力派,或群众文化团队的领军人,是一张一张地域文化名片。
  •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

    本书是张晓风最新人生美文集,精选张晓风数十年创作的心灵励志经典篇章,引导你寻求人生的答案。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作者用淡然柔和的笔触,道出生活中最细微的温暖与感动。生命中的每一刹那都是向永恒借来的片语,胸中的每一缕柔情都是无限天机所流泻的微光。生活无边漫长,而张晓风以知性慈悲的心灵,润物无声的言语,告诉人们,生活看似庸常实则处处光辉。看透人生的繁复与悲喜才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传奇叟的故事

    传奇叟的故事

    李承雨1959年生于韩国全南长兴。毕业于首尔神学大学。1981年《Erysichton的肖像》入选《韩国文学》新人奖。1993年长篇小说《人生的背面》获得第一届“大山文学奖”。2006年《传奇叟的故事》获得“现代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具平木氏的蟑螂》《关于日食》《推测对于迷宫》《木兰公园》《人类不知道在自己的家有什么东西》《我真长寿》《寻人广告》等,长篇小说《Erysichton的肖像》《我的里面又是谁》《人生的背面》《植物的私生活》等。重复相同的事或相似的事,这就是日常。人人都如此。那个时段,每日必做之事就是把五本生活情报杂志和两份免费新闻翻个遍,一边又画圆圈又画下划线,一边打去电话,确认登在情报纸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热门推荐
  • 寒武世代

    寒武世代

    别人穿越都是一路牛逼带闪电。我穿越之后奶奶的,这他喵的明明是废柴加配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捡了一个空间

    捡了一个空间

    从小期待着不平凡,长大了依旧人海中浮沉,无法抗拒现实,惟有随波逐流!直到有一天,我捡到了一个空间!
  •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知堂回想录(套装共两册)

    本书是周作人晚年回顾自己一生重要经历,细述亲历之近现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五卅、三一八、北伐、清党等,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必读之作,文学性与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旧录”数节,后受曹聚仁之邀开始“一生回想”,历时两年多,成文二〇七节。手稿总题为“药堂谈往”,出版时改名“知堂回想录”。曹聚仁先生说:“这么好的回忆录,如若埋没了不与世人相见,我怎么对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国文化界?”
  • 你好南同学

    你好南同学

    陈珏刚开始对南周的印象就是高岭之花,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男,谁知道机缘巧合让她发现了南周同学特别穷这件事情,这种隐私的事也不能和别人说啊,所以她就一个人暗搓搓的琢磨怎么能帮助南同学。早餐?放着我来带。午餐?要不来我家吃吧,我妈做饭特别好吃。晚餐?啥也别说了,顺嘴也吃了吧!最后睡觉的地方……“别,别我睡自己家就好了!”南周同学誓死捍卫自己的清白。被莫名其妙误会家里穷的要上不起学的南周表示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就被人包了一日三餐,如果不是他誓死反抗估计晚上睡觉的给他安排上了。最后南周只能叹了一口气,穷就穷吧,要是能养一辈子才好呢!
  • 蓦首,泪倾城

    蓦首,泪倾城

    校草加学霸江桥,为考入京都大学努力,他的付出终于成功了。但是这个时候他放弃了大学的通知书,放弃了大学安逸的生活,加入到了电竞行业,成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职业选手。三年磨一剑,他终于登上了世界之巅,陪着他的是身后的叶倾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生三世胭脂扣

    三生三世胭脂扣

    前尘往事不过大梦一场,不如梨花仙酿般清甜。
  • 黑暗深渊侵袭

    黑暗深渊侵袭

    蒸汽与元素之力的融合,灵气与机甲的合体,这是一个充满诡秘和未知的世界。深渊入侵,群魔乱舞。鲁小七醒了,只看到黑暗,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一本黎明时分会解开一篇日记记载的日记本,让他恢复记忆,以及……一架可以全地图轰炸的能量炮。于是,当邪神降临之后……人与魔交战的百里之外,不起眼的草丛中,一双淡漠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战场。“检测到战场有残血目标,系统已锁定目标,是否开炮?”“轰——”百里之外。“youhavebeenslayed!”邪魔:WTF?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