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1500000055

第55章 话说刘邦(4)

刘邦重用陈平,是“人才学”的又一个例证。刘邦认为陈平“盗嫂”是小事,偷鸡摸狗算不了啥,诚然有他本人好色、偷情的风流韵事作为将心比己的“参照系”,惺惺相惜,同气相投;他更从理论上认为,能否安邦定国、有无真才实学才是大德,而作风不检点只是“小节”。这种“宽宏”之论(或日“偏颇”之论)自然会引来一番争议。所以时人讥讽刘邦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亦不无道理。不过,何为大德,何为小节?不拘小节犯生活作风错误者是否可以一概原宥?或永远弃置不用?把“小节”略去不计或看得过重是否都会影响人才的选拔与重用?这些问题,砌!是留待当今的人才学家们去讨论吧。只是刘邦重用犯有“生活作风错误”的陈平,反使陈平尽力卖命,立下汗马功劳;作为用人方面的个案,倒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

刘邦在战败逃亡途中,为了减轻负担,轻车逃命,竞几次三番不顾骨肉之情,将一双儿女推下车去;夏侯婴每次都将他的儿女抱回,却反而受到他的训斥,甚至差点被斩杀。这个情节,把刘邦的自私、狠毒的一面刻划得淋漓尽致。支撑其极端自私的举动的思想基础,是帝王生命高于一切的极端利己主义。一般老百姓在兵荒马乱的年头,或是饥寒交迫的关头,往往是父母护着儿女,宁愿丢掉自己性命,或者宁愿饿死,也绝不舍弃儿女。这种亲子之情,骨肉之情,遍于民间,感人至深。然而号称龙种的刘邦,却完全办不到,他只信自己的“天子命”,而对他人的性命却视为草芥。对亲生儿女尚且如此,对别的生命何等践踏、轻视,可想而知。应当说,这是帝王的悲剧,“人主”的悲剧。刘邦虽然尚未入宫称帝,其残忍自私的本性,以及其中隐含着的悲剧因素,已初露端倪了。

戚姬和薄姬,都是刘邦的宠妾。在日后刘邦为帝之后,尤其是在吕雉专权之后,她二人的命运迥然不同,一个被吕后残害而为“人彘”,一个在吕党被诛之后贵为太后。她们虽然享尽荣华,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荣辱生死,全由帝王摆布,或全由宫廷斗争的形势决定。尤其是“倾国倾城”的戚姬,竞为吕后所忌,被极其残忍地砍掉四肢,挖去双目,扔进了厕所,变成了一个“人彘”,她惟一的独生子赵王如意亦死于吕后之手。此等命运,堪称悲惨。

所以民间有“红颜薄命”之说,有“高处不胜寒”之说,帝王宫宛的殊死厮杀,残酷争斗,连嫔妃们也难逃劫难。为争权夺位而导致的宫廷斗争殃及帝后嫔妃的事,在史册上屡见不鲜。这些“国色天香”的女性,不仅成为帝王的玩物,深锁内官,身不由己,而且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亦悲乎!倒不如民间女子,虽贫苦清寒,却大都能夫妻恩爱,儿女绕膝,于男耕女织、粗茶淡饭中得享天伦之乐,比之你拼我杀、残忍之极的宫苑悲剧,不亦幸乎!郦生(食其)扮演的角色,实际上是个幕僚。他不甘尸位素餐,想为主子出谋划策,有如说是出于责任感,还不如说是为了求得主子信任,求取更大的功名利禄。这种人总想一举成名,立功封侯,甚至青史留名。

所以,急功近利,表现欲是很强的。谁知胸中少了些货真价实的谋略,智商欠佳,结果适得其反,以馊主意惹恼了刘邦。所以,这是个可悲亦可怜的角色。这种人老是徘徊在功名进退之间,不甘“退”又不能“进”,最是苦煞人也。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之前,就要寒窗蕾读,努力成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他们知道肚子里的学问将来是会派上用场的。开科取士是一条路,即学而优则仕;在充当幕僚中显露才华求得主子重用又是一条路,郦生努力在刘邦面前挣表现,则为此路也。可惜郦生智力不逮,此路不通,他于是含恨悲歌,酒后狂啸,以渲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类知识分子退则为稻粱谋,进则为功名苦,其间掺杂着无尽的苦闷与惆怅。郦生之举,大抵符合这些规律。

两家交兵,最可怕的不是明火执仗,兵戎相见;而是暗使计谋,扰乱对方军心;尤其是施用“离间计”,夺其主帅,这一手最为毒辣。

陈平用离间计使范增失掉了项羽的信任,以至项羽夺其兵权,逼其告老还乡,此计无异于夺项羽三军之帅,断其臂膀。范增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却碰上项羽这个刚愎自用的昏君庸主,固然是范增的不幸,更是楚国之不幸也。范增一死,相当于项羽折失数万精兵强将;他失去惟一的智囊,等于失去了江山的大半!逆天而行的西楚霸王,从此离死期近矣!刘邦的三位爱将之死,值得一说。

大将纪信甘于假扮刘邦代他去死;荥阳城破之后,御史大夫周苛、裨将枞公不顾项羽的威胁利诱,至死不降,毅然捐驱。他们的忠勇侠义,竞使杀人不眨眼的项羽也感到震慑,何故?因为从他们的视死如归,可看出刘邦的感召力与亲和力,也可悟出人心所向、天下归心的道理。

项羽所惊、所怕者,即在此也。一般说来,不义之师,人心涣散,众叛亲离,军中多出降将、叛徒。而正义之师,则具有相当的凝聚力,使将领士卒愿为其效死卖命。项羽冥冥中悟出了其中道理,不禁感到后怕,意识到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对他构成了威胁。这实际上是末日来临之前的恐惧,对于对手强大力量的畏慑。至此,谁胜谁败,大抵已有定数也。

古话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说。刘邦在起事之初,还是遵奉这一信条的。后来见韩信的队伍一天天壮大,恐生异心,遂开始提防。刘邦突然“光临”韩营,趁韩信酣睡之际取其印信,升帐点兵,便是对韩信的一次警告,一次示威,也是他对韩信疑心之始,煞其威风之始。这一着,是将来刘邦剥夺韩信兵权的一场预演,而且在实际上不露声色地砍掉了韩信的一半人马。看来撕破脸灭除韩信的时日已为期不远了。

项羽挟持刘邦之父,以烹杀刘父相威胁;刘邦不仅毫无惧色,居然说出:“你我曾结拜兄弟,烹吾父即烹尔父,且分我一杯羹”的“奇谈”。这真是天下奇闻,不仅使项羽吃惊,还使千百年后的所有“听众”大吃一惊。世间有这样的事么?你用杀我老爹威胁我,我就拿“分老爹肉羹”的话“反威胁”你。刘邦没被项羽吓着,项羽却反而被刘邦吓着了。如此秉性,非刘邦莫属。前些年在鸿门宴上,项羽因念及”结拜兄弟”情分,而在刀口下放走了刘邦;如今,又由于刘邦这句“反刺激”的话,项羽又不得不从刀口下放走刘邦之父。以项羽的残忍和嗜杀成性,却不能对诛杀刘父下决心,何故?难道两国交兵、血流成河,刘、项还是当年的“弟兄”不成?难道项羽不知道,今日之天下,能与他抗衡并争个你死我活者,唯刘邦一人耳,此等仇敌还是当年的“弟兄”么?由是观之,项羽虽残暴成性,于此事却是残暴中的仁慈;刘邦以“仁厚”著称,于此事却是仁厚中的残忍,虽然他是出于不得已而说此话,虽然他是欲救其父而不能,但他确实无赖到了顶点,也将项羽的脾性摸了个透熟,方能有如此石破天惊的“发明创造”。刘邦“爆”出此语,不仅空前,而且绝后,为古今中外之“独例”耳。刘邦的无赖本性,嬉皮气质,于此一语便显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耐人咀嚼,耐人寻味。

刘邦被项羽飞箭射中,明明是射中胸部要害,却能佯装镇定,强忍疼痛,且仰天大笑高声告诉敌营:你只射中我的脚趾,命中注定非我敌手也!这是刘邦秉性的又一次袒露,不过这次应当说是他的“优秀”一面的袒露。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刘邦此时的表现相当不错。他知道主帅中箭,必然三军慌乱,大挫元气;必然大长他人威风、大灭自己锐气,甚至造成敌军乘胜追击,自己这一方溃不成军、阵脚大乱的局面。于是刘邦急中生智,来了个“即兴创作”,在一瞬间扭转了于己不利的混乱局面。刘邦此举,反使敌方感到丧气、晦气、泄气,从而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然后再捂着鲜血淋淋的伤口,悄悄退下去养伤。看来,我们认识刘邦,不仅要看到他嬉皮无赖、痞子气的一面,也应当看到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于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一面。刘邦之为刘邦,之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除了恶劣的“痞”性之外,也还是有他自身秉赋的优秀的一面的。

政治的残酷性,以及属于政治范畴的军事(战争)的残酷性,就在于有时为了政治(或军事)的需要,往往要以牺牲掉一些个体生命为代价。这不仅仅指战争中的大规模的伤亡,还包括并非兵戎相见然而又是必不可免的死亡在内。比如本节中的郦食其之死便是一例。眼见劝降齐国大功告成,却因韩信背信攻齐而被齐王烹了油锅。此等悲剧。

则未可料也。郦食其是一辈子不得志的潦倒儒生的典型,说他是才气短缺也好,说他是阴差阳错也好,说他是运气不佳也好,总之,生前未逞其志,几乎一事无成;七十衰翁,还落得个葬身沸鼎,油炸火烹的悲惨结局,确也着实可怜。谁之过?古时战乱中的知识分子,除非明哲保身,归隐山林;欲求功名利禄者,又有几个能封侯拜相,富贵善终?那烹煮郦生的噼噼啪啪的油爆声,听来骇人心魄,亦令人深长思之,禁不住生出许多感慨来。

从“四面楚歌”到“霸王别姬”,这二段颇富戏剧性(也被多次搬上戏剧舞台)的故事情节,哀婉动人而又悲壮凄切。项羽逞一世之雄,如今却众叛亲离,兵败垓下。不过项羽尽管英雄末路,仍不失壮士本色,有两点是值得一提的。一是他在乌江边无路可走时,遇江东老翁(乌江亭长)泊舟以待,欲渡而救之,并鼓励他另图东山再起;然项羽却声言“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掉头拼死沙场。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有诗赞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这种不肯苟活的“人杰”精神是赞美的。二是项羽临死之前,向乌江亭长赠马,向故人吕马童赠“头”,前者乃最后的人情味,后者是临终的幽默感,却也不失其堂堂正正的好汉本色。中国人往往容易同情弱者(战败者、落魄者),有“不以成败论英雄”之说,所以大都将失败的项羽视为英雄。然而项羽生前所为,特别是他一旦成为“强者”时,便杀人如麻,嗜血成性,屠城、焚宫、坑降卒,所以在“同情”这位勇猛刚烈的失败者的同时,亦不可忘记他的残忍暴虐一面,这才更符合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似乎更趋近于客观公允。

刘邦在“安邦定国”之后曾经纵论人才,他说:“运筹于帷帐之中,失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河;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关于用人问题的这段高论,经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加以记录、总结、,发挥,成为千古名言,传诸后世,直到今天,还被许多领导者奉为经典。这其中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即领导者不管职位多高、能力多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门门精通的全才;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即所谓知人善任。刘邦列举的三位“当世奇才”(张良、萧何、韩信)以及他们的长处(谋划、安邦、统军等),都是刘邦本人发现或者“发掘”出来的,这就叫领导者的慧眼。然而光有慧眼还所短,用其所长;要把他们安插到恰当的岗位,给予充分的信任。

同类推荐
  • 冰心散文

    冰心散文

    本书是中华散文珍藏版丛书之一,收录作者《笑》《往事》《寄小读者》等散文精品77篇,体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辉煌与成就。正文部分完全沿用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冰心散文2005年版本,封面重新设计包装,再次展现我社这套散文丛书的品牌魅力。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间文学名著。阅读《一千零一夜》可以培养孩子卓越的想像力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一千零一夜》是各界公认的优秀译本,由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翻译家翻译。
  • 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辽宁省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邀请王光中等老领导和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并编录出版《回顾与思考——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很有意义。这一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也是辽宁改革开放三十年奋斗历程的很好见证,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辽宁的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这本书是张中行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部编教材指定阅读系列之一。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的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在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于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人生、闲情,将一生感悟与情怀晕染在朴实的文字内,这是本书所选张中行散文的价值所在。
热门推荐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以文联的工作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报废》写换车,《报销》写还债,《报道》写修路,这三件事情在其他地方、其他部门和单位、甚至在其他个人,或许都不可能存在,或者说是“小菜一碟”,解决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在文联这样经费极其拮据的“前列腺”部门和龙骨村那样偏僻穷困的山村,则事关重大,关系到生计存亡,关系到民意民心,而解决起来则比登天还难……《同意报销》收录了红日曾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发表的三个中篇小说,《报废》《报销》《报道》。内容轻松幽默又充满积极豁达的态度,将制度、人性、处事智慧融于一炉,讲述知识分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文联生活。
  • 玄珠歌

    玄珠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终于爱情

    我们终于爱情

    六年后终于还是回来了,在席歌婷以为永远都不会踏进这里的时候。变了吧,一切都变了吧?六年过去了,席歌婷发现她还是喜欢他,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我们,始于亲情,终于爱情。六年前的那一场车祸,她失去了左耳,失去了弟弟,失去了这个名以上的家人的所有袒护和包容。她有罪,去法国的这六年她无时无刻不是在赎罪呢。孤独是什么,别人在等雨伞而她在等雨停。
  • 重生之弃妇皇妃

    重生之弃妇皇妃

    前世,为了扶他上位,她一身伤痛,被灭满门,最后却落了个囚禁冷宫,断手断脚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荣耀而归,发誓逆天改命,绝不再听天由命!再遇渣男,她深知他冷酷无情只为江山社稷!想利用?做梦!今生,她左有高贵太子,右有江湖侠客。只是夫君应该怎么选?前世凄凄惨惨戚戚,今生从头再活。是他,抑是他,还是他,将是她今生的良人。
  • 致灿若星辰的你

    致灿若星辰的你

    “铃铃……”一道闹钟的铃声在一间满是书籍,还有一张小床的房间响起。床上的被窝鼓鼓的,不……
  • 孤芳不自赏(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

    孤芳不自赏(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

    同名电视剧由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白娉婷一向不信“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她是小敬安王的侍女,却过得比一般小姐更加矜贵,所凭恃的不是容貌,而是比男子更睿智聪敏的头脑;她不需要旁人为她平庸的外在感到遗憾,她想要的是能够并驾齐驱、一较高下的心灵。因此,纵使那男人是敌国大将、纵使两人之间尽是谎言与阴谋,她依旧无法不为这个男人动心……
  • 重生暖婚甜如蜜

    重生暖婚甜如蜜

    阿绯新书《穿书后我被反派套路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众人皆知,莫轻寒是个残废,见不得光的私生子。传闻莫轻寒心狠手辣,生性狠戾。无论男女,凡是得罪过他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一天,传说中那个心狠手辣的男人小心翼翼的跟在一个女孩后面,怀里躺着一个白色的女式小书包,还时不时的在她耳边唠叨:“饿了没?我新研究的菜谱,都是你爱吃的……”众人:……前世痴心错付,换来的是无情的背叛。重生后才发现,他一直在原地。原本守他一生只是承诺,却发现在相处中渐渐沉沦。他说:“全世界都放弃了我,我不要全世界,只要你。”他说:“我可以忍受这世界所有不公,唯独忍受不了你不在我身边。”
  • 年少时光依旧蓝

    年少时光依旧蓝

    BE:每一次告别最好都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我真的很想你”“下辈子你娶我好不好”“如果我们还可以久别重逢,那么我真的希望你别来无恙”“你要幸福哦,要狠狠地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