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1500000030

第30章 飞机上听见什么

成都人的幽默,不仅出类拔萃,而且顺手拈来,往往出奇制胜,又仿佛浑然天成。足球场上响彻全场的“雄起”之声,既形象贴切又不乏幽默,那是成都人首创。谁要是身临其境,听见这整齐而雄壮的“雄起”之声,没有不捧腹大笑的。有一次我去看足球赛,全兴队一队员在近距离射门时用力不狠,被对方守门员轻舒猿臂,将球接住。

此时观众席上冷不丁有人领唱起“只怪你心太软,心太软……”,一声刚起万人应和,竟变成全场合唱《心太软》,将赵丽蓉在小品中演唱的歌曲“移植”到足球场上来,与当时的场景、情绪珠联璧合,令人忍俊不禁,叹为“唱”止。在一片宏亮而整齐的《心太软》合唱声中,我随大家一起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出来了,也开心极了。这便是幽默的效果,或日成都人幽默感的又一显例。

幽默的三个要素,一是机智的搞笑,二是含蓄的讽谕,三是夸张的戏谑。就说与坐飞机相关的幽默吧。说到办事“走后门”,成都人有一句口头禅:“只要有关系、有熟人,天上的飞机都可以刹一脚!”(指在空中“刹车”停一停),够夸张了吧?渠县在改革开放前是著名的穷县,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即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虚报浮夸,高额征粮,老百姓吃不起饭,饿死了不少人。成都人便换了种说法:“坐飞机路过渠县,听见下面一片呼呼呼的声音;问乘务员,说是渠县人喝稀饭发出的响声!”不过细想起来,这幽默中带有揶揄的成分,辛酸的况味,很有点像幽默大师卓别林扮演的乞丐、偷儿、苦力,在逗笑之余使人体味到世事的艰辛与生活的苦涩。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现在又换了种说法:“坐飞机路过成都,听见下面一片哗哗哗的声音;问乘务员,说是成都人打麻将发出的响声!”同样是坐飞机“听见”什么,前后却大相径庭,也大异其趣。同样是夸张的幽默,或日幽默的夸张,二者却宏旨各别,内涵迥异。然而在幽默的效果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成都人的麻将是“打”出了名的,据说就其广泛性、普及性而论,省与省比,四川乃全国第一;城与城论,成都乃都市之冠。如果拿纵向的历史来比较,当今蓉城蜀地的“麻”风之盛为有史以来之“最”。于是才有“飞机上听见一片麻将声”之戏说。此事孰是孰非,报纸上讨论过,电视台评议过;此风不可长也,各级党委“干预”过,政府部门“明令”过。是禁?是开?主禁者说,赌博恶习,社会痼疾;玩物丧志,干部大忌;夜深扰民,影响休息;打牌成瘾,败坏风气……主“开”者说,方城之战,小赌恰隋;重在娱乐,有益身心;潜心牌桌,一础会安定;麻坛兴旺,盛世升平……

持论偏颇,各执一端,我看正方、反方都有点片面性,姑且不去妄作定论。还是回到飞机上“听见”什么这个题目上来。若要讲大实话,喝稀饭的呼呼声和打麻将的哗哗声,在万米高空,在密封舱内,在飞行途中,是万万听不到的。然而经过夸张的幽默或日幽默的夸张,人们却“相信”这两种声音听得见。假如换成坐汽车路过渠县听见喝稀饭的呼呼声,或坐火车路过成都听见打麻将的哗哗声,便索然无味了。夸张,即抓住其本质特征使之漫画化并极而言之。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是极言其大,“白发三千丈”是极言其长—样,“在飞机上听见喝稀饭的呼呼声”是极言其穷,听见打麻将哗哗声是极言其“众”,极言其“乐”。这夸张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而后加以“合理夸大”之后的典型。说它典型,是因为这两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现实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不同的世象景观,不同的社会形态。

笔者和许多五、六十岁的人一样,曾亲历了上个世纪中叶年饥荒的苦难年代。对那个特定年代更准确的界定,应当按照***主席在一九六二年七千人大会上讲的那句真话,叫做“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下乡支农,亲见乡下大人小孩都因饥饿而普遍得了浮肿病,我们寄宿的村庄几乎已经没有了壮劳动力……据后来的报刊透露,仅河南信阳地区,“1960年,100多万人成饿殍,尸横遍野,有的地方死人没有活人掩埋”(转引自《随笔》2002年1期第140页)。在那两三年内,由于浮夸风、高征购等造成全中国到底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至今仍无确切的统计,或统计之后未予公布。

对此若不为尊者讳的话,当时的各级领导乃至最高领导是负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的。据说渠县就是四川境内死人最多的县份之一。用“飞机上听见一片喝稀饭的呼呼声”来形容当时的缺粮与贫困,只不过是一种温柔的讽刺,一种宽容的幽默罢了。好在渠县在改革开放年代已脱贫致富,“喝稀饭”之说早已成为历史,这是值得庆幸的。

所以,说到当今的打麻将成风,持平而论,虽然弊端甚多,若不加以引导也会泛滥成“灾”,成为社会一“病”;但此灾此病却与当年的浮夸风之灾与浮肿病之病有着本质的区别。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到处都是牌局,到处都是痴迷迷笑呵呵的麻老麻少麻男麻女们,一片麻文明的欢乐祥和!”在麻将声声的后面,至少有这么一些背景因素:一是生活好了,人们有了余钱余闲;二是政治清明了,环境宽松了,人们不再担心政治运动挨批挨整;三是生活丰富多彩了,人们有了消闲娱乐的心境与情致……麻将声中的升平景象,比之当年忍饥挨饿,担惊受怕,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双重匮乏甚至双重苦难,真不知要好之百倍、千倍呢!如此看来,飞机上“听见”什么,还真是大有文章可做呢。换句文诌诌的话说,细品个中内涵,则大有深意在焉。

同类推荐
  • 露水的世

    露水的世

    这是一本回忆性质的散文集,作者忠实记载了他从两岁到九岁的一段时光,将幼时情景和明治风俗,娓娓道来,文字朴素,但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天真温暖的回忆。书中所写大多是温馨的事,幼时即使有诸多不愉快,也在暖色的滤镜下,多了柔性的调子。父亲带我去看的活人形展览,隔了四十年回忆起来依然清晰。古屋氏叔父的腌菜店,英夫哥的风筝,一个人在山野里呆过的时光,在温泉沐浴时偶然遇到的艺妓雪白的裸体......这些都被记忆完整地保存,隔了几十年后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往事如昨。故乡、渔村、蚕豆田,系成了文泉子心中一根扯不断的线。那里是他记忆中的童年,在那个有着带木槿的篱笆,有着古旧瓦屋顶的大门,有带着凌霄花的老樟树的小城寓所,那个有着绢姑、阿幸、多代……也有着雏人形、酒颠童子、鱼鲊……的童年。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他的生命里穿行,又渐渐淡去。通过“我”的眼睛,把市井描绘得热闹又别具温情,质朴中道尽纷繁众生百态。这是主人公纯真温暖的童年。平中见喜,淡定舒缓。洋灯、昆布、单衣,这是透在骨子里的温润。流淌在血液里的诗意,变得和老房子一样浑身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引人向往本书虽然描写儿童生活,但它不是儿童文学,是写给大人看的。如同中国的《城南旧事》,它也不是儿童自己来写自己,而是一个成年人回望童年时留下的一点回忆。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文章传达出的趣味是一种经过历练、经过省察的趣味,如果说这里面也有童趣的话,那它也是一位三十六岁的成年人的童趣。
  •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自选集

    刘醒龙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本书精选和节选了刘醒龙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天行者》,中篇小说《分享艰难》、《挑担茶叶上北京》,以及散文《天香》、《去南海在一棵树》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醒龙三十余年的创作成就。
  •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这本书中的文字,大多是洪子诚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洪子诚老师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文集包含了洪子诚老师对于新诗的阅读,像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的诗歌阅读经验,也包括对文学的阅读,像巴金、契诃夫、《鼠疫》的阅读经验,等等。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我的书(9):破壁之书

    我的书(9):破壁之书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9),节选了不同的作者谈创作的故事。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热门推荐
  • 温情深似海

    温情深似海

    一年前,莫子期和柳言琢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甚至于惊动了这座城市,因为作为富豪的他,迎娶的柳言琢还是个大学学生,社会舆论对于柳言琢是十分的巨大,甚至于影响到了柳言琢正常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去了……
  • 史上最弱作弊器

    史上最弱作弊器

    别人的作弊器有各种吊炸天的功能,而陆天的作弊器却有些过于低调。妖魔纵横,鬼怪无常,拳破妖邪,乱世纷争。作弊器虽然低调,但主人似乎有些太高调了。
  • 科学育儿0—6岁(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科学育儿0—6岁(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在内容方面秉持专业品味,在时间跨度上从孕前一直到儿童满6周岁,专家们将他们多年的经验与科学孕产、育儿、早教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百忙的工作中笔耕不辍,为读者奉献出了最好的作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子要抱抱

    太子要抱抱

    曾因看错人而惨死,却意外重生。 她要曾经背叛她的人没有好下场,一个都跑不了。某太子却邪笑道:“爱妃,本太子要抱抱。”1vs1,男强女强,无虐。
  • 奈何言之有礼

    奈何言之有礼

    关奈奈:“我怎么觉得有点愧疚。”陆言之:“???”关奈奈将吸管插进可乐,喝了一口,含糊不清:“毕竟现在塑料污染那么严重。”陆言之:“那我明白了。”然后……关奈奈就看着他将另外一杯可乐的新吸管扔进垃圾桶。她气得眉毛都要竖起来,“你这是浪费资源。”
  • 继承一座巫师学院

    继承一座巫师学院

    意外继承了一座来自异位面的巫师学院,梅林原本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人生。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整个学院除了一个并不是特别靠谱的学院之心外竟然一个活人都没有。更尴尬的是,如果学院一个月内没办法拥有十个以上巫师学徒的话,那么学院将会被巫师协会除名。没有办法,梅林只能把主意打到他的地球同袍们的身上。
  •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一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想象并非铁板一块,它随着运动、思潮在变化,它在欧风美雨的家族天下之间摇摆挣扎,国家机器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获求统治的正当性,而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器对于“中国”的理解,也左右着我们普通人对国家、对个人的认同。 《家国天下》的意图,就是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最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孟婆情缘

    孟婆情缘

    《孟婆情缘》讲述的是孟婆由一个柔弱的女子经历了人生的七情六欲、酸甜苦辣,最终成长为地府的一大主管的故事。其中,她遇见了对她一见钟情的瀚海二皇子——宋跖,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发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百万年前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 完美声音征集令

    完美声音征集令

    极度缺乏自信的麦星重逢贫嘴贱舌的儿时好友元理理,没想一见面,麦星就受到侮辱,这简直不可原谅!于是,她发誓一定要进入萤川皇家音乐学院,让元理理知道,我麦星可不是当年“被绝交”的下等人。而麦星在初次进入仲夏部当天,便被误以为是近期破坏声音程序的“R”,并且阴差阳错的上了十大危险分子榜单。为了方便监管,又被迫成为了部长腾七海的跟班。“理理,我、恨、你!”麦星仰头冲天,爆发出痛心疾首的呐喊。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为“R”的神秘人出现了!他不断地引导着麦星去发现她内心深处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