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0800000044

第44章 猴子村长(5)

长社父亲气得用棍暾着地说,长社是想把这些猴关死呢,我得去找县上,让人来开锁放猴,长社他不听我的,不能不听县长的。

永良侄子说,大伯到县上去报告,断了咱们村的财路,衬里的人可是要怨呢。

长社父亲说,猴子的怨比人的怨不大?什么事就怕调过来想。

永良侄子说,随你老爷子的便。

第二天一大早,长社父亲就搭班车上了县。走时没跟任何人说,只托人给营盘梁的奉山老汉带了个话,让奉山老汉多关照这边的事。

发出去的快信没有回音,十几个动物园竟然没有一个表示要猴的。长社明显感到环节上出了问题,卡在了某个地方。

他还是不甘心。

晚上时候,长社刚吃完饭,想过去看看父亲,永良侄子慌慌张张进来告诉长社,猴子又死了五只。长社问怎的一下死这么多,永良侄子说是集体自杀。

长社说,猴还会自杀?

永良侄子说,它就自杀了呢。谁也没办法,拦也拦不住。

玉芝听了这话,手里的饭碗差点儿没掉到地上,她说,这些猴莫非都成了精,了不得了!

猴子会自杀,长社是头一回听说,他赶紧下了炕,趿上鞋,顾不得提,就跟着永良侄子出去了。

四周很黑,村路坑坑洼洼,长社深一脚浅一脚来到猴笼跟前,拿手电晃来晃去地照。他看到两个笼里的猴的确所剩无几,那只小猴脑壳碎裂,在笼子的边上脸朝下趴着,红白的脑浆染满了栏杆。长社问谁干的,永良侄子说,是母猴干的,小猴要捡投放的料,母猴管不住,就把小猴的脑袋在栏杆上撞碎了。

长社看那母猴,眼内无光,身体已经挺了。

另外三只不知什么时候一块儿咽了气,微闭着眼,半张着嘴,全身没有了一丝热气。

老猴仍是一动不动地坐在角落里,冷静地看着笼里发生的一切,仿佛这一切都与它无关。

长社示意永良侄子,将这个老猴单独关押,他看出,这老东西不是个省油的灯,它是这群猴子的主心骨,它不吃食,所有的猴子便都不敢吃,宁可饿死也不能坏了规矩,没有它在,这些猴子不至于如此。

永良侄子说用不着单独关押了,这个笼子里除了老猴以外,能喘气的还有一只,料也活不过今天半夜……

长社问另一个笼里还有多少。

永良侄子说,那个笼多一点儿,还有三只半。

长社问怎的还有半只。永良侄子说,是断了胳膊腿的。

永良侄子说,侯村长,要不咱们就……放?

长社还在犹豫,想的是明天万一有信来呢。

永良侄子说,这样的破猴,人家来了一看也不会要。

长杜说,再观察一个晚上,明天开村委会。

第二天一大早,长社就往村委会跑。几个委员早就在那里了,正围着笼子一筹莫展,见村长来了,大家都将目光转向他,朝他要主意。如永良侄子预料,大笼里的那个猴果然死了,就死在老猴的身边,匍匐着,像一个恭顺的臣民。长社叫人将死猴子拽出来,拖进办公室,将这只死猴和昨天的母猴剥皮、开膛,他到底要寻出个究竟来。

永良干这个是拿手,三下五除二地将皮剥了,刨出肚肠,两只猴胃里都是空的,一点儿食也没有。

人们吸了一口冷气。

没人说话。

长社对委员们说,吃罢早饭开会!

雪又下起来了,一开始就下得很猛,气温也降得厉害。长社心中暗自叫苦,这样的天气,那几只猴又饿又冻,大概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莫若早早放了。一想,放出去怎么办呢,放了它们,它们也是死,漫天大雪,饥寒交迫,伤病交加,孤单离群,哪里还有活路,在笼里还有人喂吃的,出去可是什么都没有了。

村委会还没有召开,营盘梁的奉山老汉让孙子们架着,跌跌撞撞,雪人似的来了。老汉进村先看猴,又来寻长社,一进门劈头盖脸地嚷嚷,长社,造孽呀你!你得不着好报!

长社赶紧把老爷子往火塘边让,让媳妇吊上一罐茶煮着。长社悄声问营盘粱的孙子们,吃过早饭了没有。孙子们说,昨天半夜的时候往这边赶,梁上雪太大,一路上连滚带爬的,摔了两跤,差点儿没掉到涧里去。

长社让老婆玉芝先撂下手里的活,快点儿做饭。

奉山老汉青着脸说,你也甭准备饭,我问你,死了几只?

长社掰着抬头算了半天也没算清楚,说,没几只。

奉山老汉说,没几只?你哄谁哩,侯家坪的腥气已经冲到梁顶上去了,我来的时候,十几只豺狗在围着村子转。

长社低着脑袋不说话。

奉山老汉说,怎能干下这事哩,猴子是有灵性的,我不止一回跟你说过,你爷爷死的时候,你们侯家的人谁也没来,是它们给你爷爷送的葬。你反过来想想,人还不如一群猴!现在,你又回过头来杀它们……

长社说,我没杀它们,它们是自杀。

奉山老汉说,你说这话不觉得亏心,你不关它们,它们能自杀!士可杀不可辱,你要是关我,我也自杀。

长社说,萝卜、包谷都喂了,我们花的代价也不小。侯家坪是小村、穷村……

奉山老汉说,小村、穷村才出红军,出有头脑,有理想的革命者,出能给后代增光添彩的祖宗,你这样做是羞先人哩。别的话再甭说了,你紧忙着把那几只猴给我放了。

长社说总得开了村委会,他一人做不了主。

老汉一听就火了,说,啥,还要开会,刻不容缓的事,你爹上县里告你去了,上边来人之前你放了它们是你的主动,来了人再放算你虐杀国家保护动物,哪个轻哪个重你难道还掂不来?我为啥冒着大雪半夜往这儿赶呢,还不是为了你个小兔崽子。

长社觉得脚跟底下有点儿发凉。

吊罐的水开了,噗噗的,滴进火塘里,激起一股股的烟灰。长社似乎没有看到,他这时才想起,这两天是没看见爹。

被奉山老汉押着,长社来到猴笼子跟前。

老猴还在笼子的一角茫然地坐着,近乎白色的长毛上面落了一层雪。不远处的另一个笼子里,半只猴已经咽了气,另外一公一母两只猴相拥相依在一起,在风雪中颤抖着,准备共同度过这艰难的最后时刻。

长社将笼门打开,老猴仍旧一动不动,巍然地坐着,眼睛盯着远处山峰,在想它的心事。长社用棍捅了捅它说,怎的,还闹脾气,不走?

永良侄子大着胆子用手推了老猴一把,回过头来对长社说,村长死了。

长社说,怎的会死了,早晨我见它眼睛还转哩。

永良侄子说,死不是一天了,都硬了。

长社说,这只死猴,坏了我一笼猴,早知道它是死的,掂出来不至于……

奉山老汉长长地叹了一声说,娃,你的梦还没醒吗?

另外两只猴被人从笼子里赶出来,并没有急于逃命的意思,它们木然地在笼子外头坐了一会儿,然后相跟着歪歪斜斜,踉踉跄跄地走过捕获它们的空地,向着林子不紧不慢地走去。它们的尾,又高高地竖了起来。

好像谁的心里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在涌动,说不出为什么,鼻子有点儿发酸。

奉山老汉看着越走越远的猴子对长社说,侯村长,你知道我和你爹为什么再不打猎了吗?

长社目光一直注视着那两只猴,他说,不知道。

奉山老汉讲了一人只有他和长社父亲才知道的故事。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为黑压压的人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时时地敲击响器,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精疲力竭,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向中间靠拢,以求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进行厮杀,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黄昏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被收敛在一起,各生产队按人头进行分配。

那天,奉山老汉和长社父亲没有参与分配,他们俩为追击一只母猴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背上背着抢出来的别的猴的崽,匆忙地沿着荒脊的山岭逃窜。奉山老汉和长社父亲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他们知道,拖着两个崽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兜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树太小了。几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紧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抠动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这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里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很多树叶子,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双眼。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

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嘻闹,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们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他们不能对母亲开枪。

听完了这个故事,半天,长社说:“奉山爷,什么时候你给我们村的小学生们也讲讲猴子的故事……”

笼子空了,长社的心也空了。

长社等待着父亲,他从没有觉得父亲对他是这般的重要。他有一种隐隐的希冀,希望在父亲身上找到一些平日被他忽略了的东西,跟父亲比,他太浅薄,太张扬,太没有根基。

父亲是山,沉默的大山;他呢,是杨树,是山上只会哗啦啦拍手,随风摇晃的杨树。

父亲回来了,带来了县长的亲笔批示,两个字:

放猴!

长社说,猴已经放了。

父亲说,放晚咧。

长社对父亲说,爹,你怎没给我讲过和奉山爷打猴的故事。

父亲说,我早就想告诉你,你不听。

没出一星期,县上开来一辆小车,白色的,闪着红灯,下来两个警察,将侯家坪村长侯长社用亮晶晶的铐子铐走了。闪着红灯的小白车其实就是个小笼子,比动物园拉猴的笼子更为精致,精致到你不注意就看不出来。这回侯家坪的人离得近,杷这辆“笼子车”看得很真切。侯村长在车里,隔着铁栏杆往外看,村民们往里看,大家都觉得这角度很新奇,就跟人看猴,猴看人似的。

村长侯长社走得很坦然,有人说是木然,村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跟笼里的猴很接近,大约被关了都是这样,无论人还是猴。长社脸刮得很干净,身上还是那件黑呢子制服,不过这回规规矩矩地穿着,连扣也齐齐地扣着,雪白的新化纤领子是才钉上去的,显得很扎眼,只是不知里面的裤衩是不是换了针织的。

村里人像前不久送猴一样将装村长的小笼子车送到村口,孩子们照旧追着车跑了一截子,直到车消失在山拐弯处。

不少人说村长到底是为了大伙,不就是死了几只猴吗,逮猴哪有不死猴的道理。村委会委员联名写材料,替村长承担责任,但是都不行,材料送到林业局就给打回来了。

村里娘们儿们说侯自成不像个爹,假积极到县上去告状,硬是将自个儿的儿子送进了公安局,堂堂的村长,上了大铐。现在老爷子踏实了,再不到县上去折腾了。红军的后代,大义灭亲,不是这种灭法。持这种观点的包括长社的媳妇玉芝,她披头散发地跟老公公闹了好几次,闹得婆婆一见她就往灶后头钻。长社父亲架不住儿媳妇的闹,以真正红军儿子的身份跟公安局做过几次交涉。公安局派专人,专车将老爷子恭恭敬敬地送回来,充分体现了对红军儿子的尊敬。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干长社父亲的事,是往各地动物园的信发坏了,那些信纷纷回到林业部门,成了定案的确凿证据。

总之,侯家坪的村长该着有此一劫。

长社被判处三年徒刑,监外执行,村长被抹了,党员也开除了。

山外人提起这段事往往笑着说,猴年,侯家坪人逮猴,侯村长犯了猴案。

后来说白了,侯村长就成了猴村长。

猴村长的媳妇玉芝,到现在也不和老公公过话。她至今不承认坡上红军坟底下埋的是侯家的先人,说指不定把谁的骨头弄回来了,从骨头下葬那一天开始就没给侯家带来半点儿好处,净是麻烦。

侯长社成了普通农民,倒是比以前厚道多了,是个孝子。

同类推荐
  • 吴三桂后代奇遇

    吴三桂后代奇遇

    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江苏省高邮市的六安镇孙姓宗族,跟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吴姓宗族,三百多年前是一个祖先——吴三桂。他的第十一代世孙吴中国,生于一九O一年,身高二米,长眉阔额,鼻直口方,膂力过人。小时候并无异样,常与同宗兄弟吴青年一起上狮子山玩耍。他们浏览父辈秘传的高邮吴氏家史、吴三桂和陈圆圆等先祖轶事、以及家传民间秘方。民国建立后,马家寨的吴族人确信汉族人的天下不会再被大清王朝夺去,于是,许多人家的中堂里挂起了吴三桂的画像,供上牌位,上写“吴宪公莲位”。这与千里之外的江苏高邮六安镇的吴氏族人做法相同。
  • 伊犁马

    伊犁马

    该书收有作者的《白房子》《马镫革》《诱惑》《伊犁马》和《大顺店》等短篇小说。除《大顺店》写一名惨遭过日军蹂躏的“慰安妇”茴香扭曲畸形的人生经历外,作品大多写一名边防战士复员前后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这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的一些重要的中篇小说。例如《白房子》,例如《雕像》,例如《大顺店》,它们在发表时都产生过大的影响,现在在网络上依然有着很高的点击率。评论家朋友们认为,这几个中篇都是代表中国转型时期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
  • 幸福还有多远

    幸福还有多远

    李萍跟她的名字一样,在那个年代里普通而义平凡。李萍一晃悠就高中毕业了,她顶了父亲的班,进了长春卷烟厂。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期上个世纪70年代还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李萍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几年前顶了母亲的班,在一家街道的副食品加工厂里上班,二哥和姐姐没有班可顶,只能上山下乡了。李萍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长得比其他几个孩子都纤细,也漂亮一些,她的漂亮是上高中之后体现出来的,人很白,又瘦,就显得有些病态。父母从心里往外疼李萍,都认为李萍不是上山下乡的料,只能留在城里,于是李萍高中一毕业,五十刚出头的父亲,便忍痛从卷烟厂退休了,让李萍顶了自己的班。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

    已改编成同名电影《活着》,由张艺谋导演执导,葛优、巩俐两大影帝影后主演,1994年,该片在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奖项,并还荣获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本书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余华本人则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 危楼记事

    危楼记事

    在S市Y大街J巷,有过一幢危险房屋。市政当局好像计划拆除,但也只是计划而已。亏得大家能够将就凑合,楼房里的二十家住户(自然也包括我),竟然在危楼里生活了许多年。谢天谢地,现在,谁也找不到这幢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楼房,它那破陋衰败的形象,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据说不会很久,S市的最高层建筑物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危楼不存在了,但危楼的居民还在。下面所讲的,也许正生活在你周围的,而原来却是我邻居的一些故事。
热门推荐
  • 离魂(前世今生系列)

    离魂(前世今生系列)

    即便紫菀知道吴菊人会得肺结核离世,也执意要守着他;即便爱得再深再浓,到第十三个年头来临时,一样地阻拦不住。这份感情,说大很大,说小又小到连女儿也挤不下。看着看着不由得潸然泪下,要怎样深沉的爱情才能支撑一个人度过漫长岁月?谢谢蓝紫青灰带来让人落下泪来的惊艳之作。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快穿之拯救那个倒霉蛋

    快穿之拯救那个倒霉蛋

    前世,楚千是魔界门前的一株要挂了的仙魔草,意外被仙帝的徒弟救了,仙帝看徒弟凡心不改,就罚他下界渡劫,没想到那株草也跟了下去,因为魔性不改,每一世都把那倒霉徒弟弄死,自己也不得善终,仙帝看不下去了,把现代的楚千揪了出来,再敢弄死我的宝贝徒弟,我就弄死你,于是楚千就开始了她的快穿生涯,到自己的前世拯救那个倒霉蛋。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都市之至凡仙尊

    都市之至凡仙尊

    【都市超爽文】至凡仙尊意外穿越,回到了高中时代随着实力的回归,越来越多的阴谋浮出水面。这里有抓鬼,这里有降妖,这里有服魔,还有修炼。这里有情,这里有爱,这里有伤,还有着别离。点开书籍,体验不一样的都市修仙。
  • 夫人今天又去见小可爱了

    夫人今天又去见小可爱了

    小可爱无罪,小可爱全对。君先生之所以失宠了,是因为千蓝的心中只有小可爱们。夫人愿意包容小可爱们的一切,对与错,好与坏。夫人愿意对一切女孩子无条件的好。君先生:夫人,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要什么?千蓝:我想要什么都给吗?君先生:(慵懒,宠溺)都给。千蓝:你的命?君先生皱眉。夏助理(狂喜):老大总算清醒过来了,看清了夫人的真面目。君先生:不是早给你了吗?千蓝:哦?我可不要你的命。我约了一群小可爱······
  • 皓展文集

    皓展文集

    用文字记录生活,回忆青春。我的作品或许不能够让大家所认同、所喜欢。但它记录着我的青春也记录着我的一些见闻。或许它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一点明悟。如果没有就当作笑话来看,为生活增添点乐趣。
  • 宝石时代

    宝石时代

    水宝石的现世让远古五行宝石的传说成为了现实,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成仙梦,为了那遥不可及的不死愿,整个世界都开始为之而疯狂,一个流血漂橹,百家争鸣的宝石时代,缓缓拉开帷幕,……杨瀚,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但是一次普通的清明祭祖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陷入了宝石时代这个大漩涡……
  • 废柴王妃和傻子王爷

    废柴王妃和傻子王爷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南宫落影生无可恋毫无形象的躺在床上,身体成一个大字形,这时一个庞大的身影覆了上来,嘴角勾起抺邪笑:“你是我媳妇,你现在在我床上,我们现在要亲亲抱抱举高高……”南宫落影无奈扶额,自己欠下的债只能自己还了还能怎么办
  • 只因慕君心

    只因慕君心

    就像那个游戏的那两个人物一样,你留生者时间,我留死者容颜。她眉间纹灵微亮,指尖画笔飞舞,温柔的描摹着死者的容颜。他轻轻暗下摄影机上的快门,“咔”一声轻响,一幅水墨画在映出的摄影中徐徐展开……(男主秀走位,女主回首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