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800000017

第17章

北风把他们的尖叫吹到此刻

此刻,我坐在南风里,整齐的南风

吹乱了我的头发

我问道:“你在哪儿?”

一个人消逝了,如果是在中午

他的影子会收留他,像利剑归鞘

如果是在午夜,又没有少年白

而他又拒绝将自己还给泥土、火焰或河流

他能去哪儿?

8

那一年,我穿30码的解放鞋,绿色已经褪了

那一年,我步行上天

在供销合作社买了一挂鞭,在铁轨旁

捡到半截“圆球”牌香烟

来似乎总要比去快,因为急于结果

桃树连花也来不及盛开了

麻雀们低徊着,从屋檐到楼顶

当我看不见它们的时候,天空在裁员

而父母在繁殖,奇数变成了偶数

他们想用多余的笑声掩饰穷困

但额头被汗水勒出了皱纹,皱纹出卖了他们

那一年,我的大拇指率先对鞋子发难

不合时宜的小动物们

在阴暗处越走越急,最后四处乱窜

9

火车终于钻出了隧道,蜈蚣仍然在石缝里面爬

挖防空洞的人整夜不回家,他们

在家底下,在越挖越深的洞里

逐步断绝了与天空的关系

我们叠了一堆飞机、坦克和驳壳枪

我们剜去纸老虎的眼睛

在泥坯墙上刷写白标语。我们心情复杂

眺望西方

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人民

亲爱的肢体,我用镰刀收割你们

我用弹弓瞄准,打落别人的月亮

10

晨星是这样被看见的:先是你发现了一颗

然后是我们找到了一堆

先是寂静,布谷鸟的叫声像一粒粒

豆荚炸裂;然后是失火的地平线,太阳

这个身强力壮的铁匠破门而入,一把掀开

盖在我们身上的破絮

把你和我带到露水前,汗水中

11

钟声响了。刺槐树摇晃

一群人被高音喇叭震得嘴唇乌紫

我看见父亲摘下草帽,举起握紧的右拳

现在是北京时间,是普通话时间

我们不得不放弃方言

你可以把苕叫做红薯,可以将土豆

当成他们的马铃薯,你还可以

说,“丰收在望,形势大好!”

一手拿番茄,一手拿起西红柿

但是,你不能谅解晚霞里打牙祭的人

铁锅在沸腾,他们捞光牛骨后又大口喝汤

一派幸福的嘴脸和心肠

你不敢回头看

那双悲愤的、无助的、水汪汪的牛眼

你们同病相怜,尽管它有角

你有刀

12

割韭菜,为了让死者复活

父亲用拇指肚擦拭刀锋,磨刀石

比昨天更薄了

一只癞蛤蟆在天井一角转圈

它丑陋,旁若无人

使我们皮肤紧绷,空气也被迫收缩

乌云压下来。稻草人无家可归

其中一个还穿着我的海魂衫

投河的人过了三天才浮起来

又过了三天,一个人去河里炸鱼

被一声巨响带走了

死亡全是近距离的,平易,速朽

为了看得更远,我们经常爬上坟头

叫唤在另一个坟头上睡午觉的伙伴

13

这不是牧歌,是哀嚎。一只幼兽

顺着河谷奔豸,凌乱的梅花趾印在崭新的

雪地上

他有恐血症,他扛着枪

他一辈子的理想

是不开一枪,但必须尾随猎物

14

松林。黑松林。走不穿的黄泥路

松菌金黄,雾蒙蒙

一个黑衣人身着蓑衣呲牙咧嘴

昨晚的一个恶梦,直到现在

还没有结束,我的手还搭在胸口

毛毛雨打湿了青春痘

映山红耷拉着

恶梦重复三遍就成了事实

在一片犁耙声中,最早醒来的不是

报晓的公鸡,而是我

凸出的喉结,“咕噜”一声

惊动了局部的欢乐

15

今夜,多好的月亮啊,可云翳

像一块块出土的丝绸,风一碰就碎了

月光里抽烟的人

再也没有见过“圆球”牌烟盒

我坐在烟雾里,用粉笔

在水泥地板上画一条河

我知道它哪儿也不会去,消逝的你

仍然会回来,迷藏终止了

我们发现世界原本是个圆锥物

我从你的左边绕到你的右边

我们像两个陀螺,旋转不休

那些抽打过我的也必将抽打你

2005、5、7—14

身边的丘陵

——给修文

如果我热爱起伏,你就要不断绵延

从少年到中年

这些山越长越矮,止息于

现在:一座坟茔升起,一位母亲蹲下去

在门前的菜园里

红薯藤、豆角架、南瓜秧串连起

悲伤和喜悦

如果我还有缅怀,你就要

在竹林深处举起一把炊烟

从中年到少年

我一边弹烟灰,一边抚摸

你的骨灰脸

这灰中之灰吸干了我所有的泪水

这脸中之脸让我终生不敢易容

2005、4、5

呈堂证供

因为爱,我小心侍侯恶

唾液是苦的,舌尖怎么也够不着蜜

一条路被我们反复修理

已经偏离了初衷。因为春天

一闪即逝,酒后的驾驶员面带侥幸

你把肉埋进我的肉里

将头发混迹于我的体毛

唉,需要多少细胞

才能排列出一个新人

可我仅存一颗被誓言腐化的心脏

它虚弱地跳荡,因为虚弱

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春来冬去

爱不是爱,恶也不再是恶

2005、4、29

终结者

你之后我不会再爱别人。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你之后我将安度晚年,重新学习平静

一条河在你脚踝处拐弯,你知道答案

在哪儿,你知道,所有的浪花必死无疑

曾经溃堤的我也会化成畚箕,铁锹,或

你脸颊上的汗水、热泪

我之后你将成为女人中的女人

多少儿女绕膝,多少星宿云集

而河水喧哗,死去的浪花将再度复活

死后如我者,在地底,也将踝骨轻轻挪动

2005、2、27

黄鹤楼下

我在黄鹤楼下居住了将近二十年。推开门窗,星月皆无,惟有这样一座高楼雄踞于视野之内,作展翅欲飞状。黄鹤楼,你甚至不是建筑,不是传说中的大鸟,不是李白的沮丧,和我此刻的迷惘,那么,你是什么?二十年来,我从湍急的青年逐渐向平缓的中年过渡,你见证了一个写作者无以名状、难以遣怀的悲伤和喜悦。你不说话,我却能够听到你的呼告和吁求;你没有眼睛,我却被重视和盯踪。黄鹤楼,这么多年来,我搬过七次家,但无论我怎样试图躲避你,你都会以各种方式与我内心构成一种紧张的对峙关系。屈指算来,我总共登临过三次黄鹤楼,一次是1984年秋天,我以一介学子的身份膜拜在你的面前,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第二次是1998年夏天,我陪一位来自越南的年轻汉学家爬到楼顶,气喘吁吁。我问她登临斯楼有何感受,她笑道,以前只知道中国人多,但从高处望下去,我才发现,中国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多;第三次是2004年夏天,我陪一位从李白故里来的诗人拾级而上,绕梁数圈,俯瞰荆楚,心中涌荡着浑浊的江流……

“连江水都改变了颜色,我们干吗还要写诗?”你拍打着这一切,仿佛灰尘需要安慰,大地上全是你的亲人。

这是我1999年写给小说家李修文的一首名为《黄鹤楼》的诗中的几句,那时他刚从东瀛转道东北,回到武汉。我清楚地记得,那几年我们一干人在一起度过的那些个荒唐的夜晚:凌晨过后的电话铃声,以及清澈的啤酒、干净的牌局。“我们干吗还要写诗?”这是个问题。但只有当我逼近四十岁时,这个问题的严峻性才如此真实具体地凸现出来。

不久前,我写过一篇题名为《说爱》的随笔,在那篇文章中,我对自己这么多年的写作动机进行了真诚的检索,最后我发现,惟有爱才是促使我以“写作者”的姿势走到今天的原因(请注意,是姿势而非名义)。爱什么、为什么爱、如何爱?这些本来早已被人回答过无数遍的问题,一次次摆到了我的面前,迫使我直面生活并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

我曾经一度以为爱就是善与美,但现在我认识到,善是好的,美是好的,然而,它们只是爱散发出来的光晕。爱在更多的时候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她并不循规蹈矩,她偏执,任性,甚至有时是坏的。爱从来不依附于他物,如同一个独立的、有自决能力的人,即便你斫去她的双足,她依然会不顾一切地爬向自己命定的目的地。“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无法打败他。”同理,你可以剥夺他爱的权力,但你无法终止他去爱。爱的复杂性就体现在这里,因其无限近似于死却又不甘心于死,爱有时会与死建立起某种同盟关系,从而与“生之幸福”的人类终极理想形成难以调和的悖论。

不得不承认,日常生活的磨蚀对一个写作者的才能会产生巨大的耗损。在生活这个嘈杂的现场里,写作者没有豁免权,他所扮演的角色与任何人没有二致,他是父亲、儿子和丈夫,是家长、纳税人、洗碗工、采购员、烟民、酒徒,也是“新闻联播”或“足球之夜”的忠实观众……他是若干人的混合体,沉重,沮丧,亢奋,仿佛一只鸣器,只有当万籁俱寂尘埃落定之时,属于他个人的那座隐秘的蓄洪闸才会悄悄打开。这就是为什么我始终倾向于将写作者当作“地下工作者”来看待的原因。我一直难以将自己的写作置于“光天化日”之下,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拼死捍卫那个专属于我一个人的角落,它幽密,慎独,安静,同时又进退自如——必须有一条值得信赖的通道,让我与日常生活保持从容的对接关系。这通道就是写作者的肚脐,一再提醒着我的来历和出处。所以,在我这里,写作从来不是炫技之术,也不是简单的抵抗,甚至不是庸常意义上的“揭露”和“批判”,它是耐心地守候,和闪电般地突然一击,是一次次奇迹的光临,更是对隐藏在这些“奇迹”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的好奇之心。如同婴儿对母乳的依赖一样,我依赖生活,时常饶有兴致、得寸进尺地把玩它的每一个部位,并试着说爱。有了爱,写作者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有了根据地。接下来才是如何提升自己爱的能力的问题。在我个人的词典中,爱远不止是一件防御武器,她是一块磁石,一块海绵,她能吸纳许多敌对的事物,并予以消化,变成心灵的给养。你若爱亲人,他们会化为你身边的空气;若爱家园,它们会化成你的灵魂;若爱敌人,你便具备了抗击打的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来说,爱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表达,不是简单的索取和给予,甚至不是古典意义上的“海枯石烂”,而是寂寞的耐心,是怀着感恩去承接,为了理想而隐忍,是绝望中的自救,是“向死而生”,是“心中有美却苦于赞美”。有时,爱还与恶交织在一起,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搏斗,使我们即便远离硝烟,也能够时刻感受到人性之复杂。如是,文学的丰富性才得以彰显,写作者才得以愈来愈强大,成为真正独立的“这一个”。

那么,没有爱,还剩下什么呢?是不是只剩下了恨呢?答案是否定的,恨作为爱的对立面,并不是爱最可怕的敌人,无数事实已经一再证明,爱的主要敌人是虚情假意。虚情假意对爱的伤害远大于恨,它借助爱的外壳来蒙蔽受爱者,以期逃脱属于自己的担当;它通过量的积累来折磨爱的精力,最终使爱加入到了恨的行列。而恨的因子一旦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冷酷便会大行其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由于爱的缺席而招致了文本力量的丧失,作者和读者几乎同时变成了生活的旁观者。当爱成为稀罕之物后,物质化、技术主义便不断对我们的心灵施压和围剿,它们使写作变成了一种拓展自我疆域和领地的手段,要么,沦落打发时光的玩具。这种写作表现为:抖勇讲狠,不说人话,代神立言,或者甘愿与禽兽为伍。文学不再是用来凸显与揭示生活意义的利器,而写作者也一步步沦落为人群中最为软弱的“那一个”。

我始终认为,当“写什么”和“为什么写”都不再是问题,当我们只剩下了“怎样写”的时候,文学就走到了自己的末日。没有人怀疑形式主义能够带来“诗意”,但我怀疑,诗意与诗之间的距离,如同月光不是月亮一样,那些抛撒在我们身边的灰尘也不是泥土本身。

“刀子捅进去,为什么没有血?”这是多年前我在一首诗歌中所发出的感叹,如今这样的感叹依然成立。如今,我依旧徘徊在黄鹤楼下,但我心中不再畏惧,我清楚,尽管已经有那么多的崔颢、李白“题诗在前”,但我已经把自己纳入传统的一份子,也将爱视为全人类最深厚、最有活力的传统的源头。

出版一本诗集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热望。尽管有过这样的机会,但每次当我整理作品时,都不禁心怀忐忑,终于作罢。现在想来,我是一个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诗歌写作不断怀有新的期待的人,总是担心一旦将过往的作品结集成书,也许就会离开诗歌写作现场。另外一个顾虑是,我觉得一个诗人毕生都是隶属于他的那么几个词根的仆从,无论他多么优秀,他的诗集都难以逃脱“自我重复”的命运,叶芝如此,卡瓦菲斯、阿米亥亦然。所幸的是,我最近终于想通了,既然这是命运,那么我就该担当起来。

这本集子跨度达15年之久,《糖纸》是最早的一首,《无题十六弄》是最晚的。我决定将它们打乱成册,像洗过的扑克一样摊放在亲爱的读者面前,它们不再与我有关。而作为这些作品的始作庸者,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你们打开某一页前,要尽量使自己相信:这个写字的人是一个有爱的人,这些字没有说谎。

感谢武汉出版社。感谢这些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仍然与诗歌同在的人。

张执浩

2005年8月1日两湖书院

同类推荐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学生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散文集,涉及文艺理论、创作实践、美学、哲学以及日常生活和处世态度,记录了歌德晚年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热门推荐
  • 易经战略

    易经战略

    历史上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这些著名的战略家,都精通《易经》,并利用易经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实也暗合着易学规律之道。《易经战略》,是张松先生穷十几年之精力,寻师问道、潜心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本书的精要所在,是阐发了易学规律的精华,将之用于战略实践的指导。
  • 杠上绝色腹黑王

    杠上绝色腹黑王

    某王爷:请问姑娘芳名?某豆儿:唐——豆儿。某王爷:这名字很甜啊,某豆儿:嘿嘿,那是自然,本小姐长得也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甜美可人,人如其名!某王爷戏谑:确实人如其名啊,吃货一头!果然是个祸害,难怪自从你进了王府以后,就鸡飞狗跳,祸事连连!来人哪,把这个神棍拖出去喂猪!一个最怂的特种兵,一粒最傻的豆子,却偏偏杠上了以狡猾闻名天下的腹黑王爷。斗智斗勇,机关算尽,推来推去,到底是谁吃了谁?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 红楼商道营销学:十三型人格看红楼

    红楼商道营销学:十三型人格看红楼

    在今天的商战中,如何分析、了解客户,从而打开客户心扉,是营销成败的关键。《红楼梦》是一部认人、识人的经典教课书。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红楼梦》那样,对人性的挖掘如此全面、立体,入木三分。本书独辟蹊径,用十三型人格理论的探照镜、放大镜、显微镜来分析红楼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便于我们在营销过程中,对目标客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由情入礼,将以往生硬的“盲人摸象”式营销变成“情理交融” 式营销。
  • 混元天师

    混元天师

    一语御万妖,双拳战神明,看一代混元之祖重返巅峰踏上与天战的破晓征途
  • 21岁的女孩

    21岁的女孩

    谁愿意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城堡里,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天独自一人无人靠近,孤零零的没朋友。这就是贺之书的日常,从出生开始,她的人生就镀了金,妈妈沈楠是赫赫有名的音乐家,爸爸贺胜桥是K市顶尖公司贺氏集团董事长。明明可以很幸福的一家,却为了不让女儿跟外头人学坏,整天禁闭在家,望着天花板,对生活越来越没期待的时候,一次意外,那个男孩拯救了她……
  • 快穿:拯救反派手册

    快穿:拯救反派手册

    目标————拯救反派boss!清冷学霸,战神太子,精分影帝…都给我洗干净等着!清冷学霸微微一笑:“我不是你的哥哥,我们没有血缘关系。”洛凝表示:所以我可以追了你吗?战神太子轻哼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夫人需上下而求索。”洛凝微笑:连夫人都叫了,别傲娇了成么!……(拯救反派boss,总是拯救不成,反被睡……)
  • 天香

    天香

    这是一个男人缺席而由女性立户持家的故事,究竟三代女人具备何种功夫,使香火得以延续?天香园中的“好男好女”各自经历怎样的曲折,方顿悟出生命自在花开花落的平凡幸福?
  • 夫人们(一)

    夫人们(一)

    色彩缤纷的商品时代,政界商界的男人们无疑是时代的弄潮儿,然而男人们的身后是那些国色天香的夫人们,她们左右着丈夫,左右着生活,也左右着权势,她们在欲望的大海鼓风扬帆,利用丈夫的权势将自己引向常人不可抵达的彼岸。市委副书记的夫人郝从容和副县长的夫人邢小美浪漫无度又贪欲无边,省委副书记的夫人祁有音却又冰清玉洁。同为大学哲学系毕业的三位女性,在嫁作人妇成了夫人们后,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 位面春秋之流浪公民

    位面春秋之流浪公民

    流落异晶壁,随身携带的身份证让黄成获得了这里人族公民身份。啥是公民?公民就是统治阶层。从驴友到未知学校的普通学生,从平头百姓到统帅华夏一支在多元晶壁系奋战的贵公子、大家族族长。战土著夺取位面,战众神殿夺晶壁系,战众多力量体系势力夺话语权,战精灵斗斗恶魔拓人族生存空间。战天斗地,唯一不敢忘的唯有泱泱华夏荣光不容轻辱,尔等多元霸业必有我华夏一族位面春秋,以位面为舞台演绎风云大争之世,华夏公民虽流浪亦扬华夏名。
  •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空中奇景(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