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300000012

第12章 杨绛及其“怀人忆旧之作”

单打一的散文写作能否成为一种职业,也许是值得怀疑的。一些老作家时常感慨写散文比写小说难,不知现时的散文写家信不信。反正我信。我觉得,这不仅是“跋山涉水”之后的经验之谈,而且是对散文的高要求或高期待。无论怎样说,散文创作之难已成为一种共识。怎样才能写出好散文,我们通常可以列举很多因素,如作家丰富的阅历、独树一帜的见解、敏锐的感受力(或所谓的悟性)、博采众长的创造精神,以及足够的知识准备或不重复他人的品格,等等。但在我看来,倘想创造有质量的散文,前提的前提还在于作家必须是一个有质量的人。我想,这也是“文如其人”这一说法的重要含意之一。不过,“文如其人”这四个字,从逻辑上析述也许不难,但要以此诠释一个作家的创作,便让人感到难而又难:释“文”已属不易,何谈更为复杂的“人”?不知“其人”,也就难下“文如其人”的结论。虽说“新批评”可以谈“文”而不涉“其人”,但要从创作角度深究作家的创造才能,对“其人”的理解也就显得必不可少了。

当然,就阅读而言,读“文”是读“人”的重要构成;“文”与“人”总是相辅相成。我读杨绛先生的散文,就是这样穿梭往来于由文字营构的时空之中,历史的或现实的,且由“文”而“人”,由“人”而“文”,并以此造就了我的阅读印象。

杨绛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且不论其他,就说那几篇被选入《杨绛散文选集》的作品,如《艺术与克服困难》、《事实.故事——真实》、《有什么好?》、《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便是见解迭出、文笔优美的“论文”(或阐释中外文学的随笔就我的感觉而言,读这些论述型的随笔,要比读其他散文更能享受到启迪情智的乐趣。当然,在众多读者的心目中,杨绛先生的名字是与她的中篇散文《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联系在一起的。而为许多读者不知的是,杨绛先生还是出色的剧作家与翻译家,她的喜剧作品《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悲剧作品《风絮》等,都在中国戏剧史上产生过影响,而她翻译的《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西班牙小说《小癞子》、《堂吉诃德》等,曾起到了或还将起到滋润中国文学的作用(可我们在读这些作品时,往往记住了着者而忽略了译者我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杨绛先生因翻译《堂吉诃德》而获得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授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

止庵所写的《杨绛散文选集.序言》说道:“我们考察杨绛散文,需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其本身的成就,一是在散文史上的成就,这两者乃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以为,这是一种很可靠的、富有实事求是精神的评价思路。就阅读体验或个人偏好来说,我更喜欢杨绛先生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散文。这些作品大都属于“怀人忆旧之作”,但不同的读者却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或多元的满足:可以是人生的智慧,可以是精神的陶冶,可以是对于相应历史过程的极为形象的感知,甚至可以是一份份中国百年文化史或文学史的“补充资料”……对于我们这些后辈读者,无疑可以起到一种梳理或澄清的特别功能,起码能使我们的情感与理性趋于健全或可靠……

杨绛先生的“怀人忆旧之作”虽则写得严谨沉重,但又能给人以平和亲近之感;而时常呈现的那种叙述的轻松与幽默,也以含蓄的苦涩沟通了读者的感情(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写忧而造艺”的审美规律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赢得读者的“心心相印”,而且可能突破所怀之人及所忆之事距今遥远的时空障蔽,自然还因了一些更为具体的抒写特点。譬如,这些怀忆之作基本上都以第一人称叙述,而“我”的介入与所见所闻所感的“亲历性”结合在一起,也就极大地强化了“记录”(《记钱钟书与(围城)》中则称“一一记下”)的真实感一所谓“琐事历历,犹如在目前”(《干校六记》),也同样是读者的一种感受。又如,怀忆人事的态度很客观,显现出一种如实公允的“叙述表情”,极容易被读者接受或认同。她在《杂忆与杂写—自序》中说:“怀念的人,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不言而喻,无论是人还是事,前提则是其中的意味或价值。在杨绛先生所怀念的人中,既有至亲至爱的亲人,也有感情淡漠、但又值得追忆的亲戚;既有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或已载入史册的名家,也有命运惨淡的底层平民百姓。我想,这种“怀人忆旧”的选择,十分真实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性、即沧桑变迁中的“平常心”。

在我看来,无论怀忆怎样的人,写人便是记事。所谓人事物理,首先是人事,而人与事是一体而不可分离的。杨绛先生的“怀人忆旧”,所写虽大都是“琐事”,但其间却体现了极为出色的捕捉与描写生活细节的才能,于是记事的传神,尤其是写人所呈显的对象的复杂性或多面性,也就让读者感到十分自然,如(《(傅译传记五种)代序》、《记杨必》、《回忆我的姑母》、《纪念温德先生》、《老王》、《林奶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怀人忆旧之作”。其实,《干校六记》也属写人记事的作品:主要人物便是“我”与钱钟书先生,而内中的生活细节及“琐事历历”,不仅传达了个人的“神”,也涵括了一个荒唐时代的“神”。因此,我们读杨绛先生的散文,不仅可以感受到被忆之人的斑斓情性及复杂的精神状态,而且可以读出活生生的时代,可以倾听到历史前行的足音,或急促,或缓慢,或沉重,甚至可以领略到特定的纷繁驳杂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底蕴,或感悟到人的精神悲剧的真正含义……这些作品写得很朴素,但结结足足却是显着的特征,即没有时下一些散文所流行的那种被“抒情水分”泡涨的感觉,也没有那种弯来绕去故作哲学状的空洞议论。一句话,简洁实在,含而不露,但容量很大。一篇《回忆我的父亲》,几乎就是一部小型传记,可作品又没有因了篇幅而只顾枝干的交代,相反,“父亲”被写得有血有肉、有形有神,既是人的情性或品格的体现,又是岁月或时代的生动写照。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也同样在局限的框架中写出了钱先生的、“为人”与“为文”,不仅情理兼备,而且生活与文学相映成趣一一我甚至奇怪地想到,对于无力理解钱先生学问着述的传记作家来说,这篇容量很大,且又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细节或创作内幕的散文,岂不是现成的、可供“放大”的范本或纲要吗?当然,这是戏言。但读杨绛先生的这些“怀人忆旧之作”一作为生动、细腻、真实的往昔岁月的“记录”,确实使我们在感受人的精神旅程及情感面貌的同时,也读出了那些正在变得越来越遥远、也越来越模糊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在杨绛先生的散文中,绝不是教科书上的那种抽象的演绎,而是各式各样的人,是那些为作者所熟悉所理解的神态各异、履历及命运不同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历史”。这是我读杨绛先生散文的最大收获。

一九九七年四月

同类推荐
  • 故乡花事

    故乡花事

    由50种花卉组成的50篇散文,每篇散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且温柔地描写了一种江南花卉,并寓言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怀,全书文笔流畅,文风朴实,语言精练,文字优美,真是花美、字美、文更美。具有很好的阅读性。
  • 你我

    你我

    《你我》散文集,共收录1925年至1934年秋所作的29篇文章,分甲、乙两辑,甲辑共13篇,除《自序》外本书全收;乙辑为书评序跋集,共16篇。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

    《流动的飨宴/海明威全集》是海明威生前写成并经他亲自修改的后一部作品。在书中,海明威回忆了1921-1926年他和一任妻子在巴黎的一段艰辛而又愉悦的生活:初涉作家生涯、窝咖啡馆写作、与文友闲扯、赌马、忍饥受饿、逛塞纳河畔旧书摊、在莎士比亚书店借书,与菲茨杰拉德邂逅并和乔伊斯、庞德等人擦身而过……
  • 见证光荣

    见证光荣

    2012年5月3日,中国,北京,地坛体育馆门前。上午8点,写有“神华集团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的巨幅红色背景板,赫然矗立,高高的台阶铺着鲜艳的红地毯,耀眼而夺目。那天的天空格外湛蓝,太阳闪着金色的光芒,一大早就把体育馆妆点得出奇的艳丽,似乎老天也知道,神华集团,作为世界煤炭最大的经销商,作为中国能源企业的超级“航母”,今天,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表彰典礼,天公也给足了面子……这是神华集团成立以来,为劳动模范、先进集体首次举行如此盛大的表彰典礼。
热门推荐
  • 天隐子

    天隐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猎杀第四号

    猎杀第四号

    我们有九个人逃了出来…一号已被杀死在马来西亚二号死在英国,三号在肯尼亚中伏身亡。在找其他人之前,他们会先来找我因为我是关键第4号。我们不是人我们可能正经过你身旁,我们正望着你读这本书,我们可能就在你的城市。你的小镇我们隐姓埋名地活着我们在等待那一天我们将找到彼此我们将背水一战我们赢了我们就能下来,而你,也能同时获教ー旦我们输了,一切都将终结!
  • 战神凰妃

    战神凰妃

    轻松热血1V1,喜剧甜宠无误会,结局圆满,全文he,标签错误,不要被误导。低垂着眉眼,夜轻羽飞起一脚,将某个接骨还不忘耍流氓的混蛋给踹了出去。前世,她是一国战神,拼尽一切,只想要守护自己的亲人,最后,却被至亲背叛,落得惨死,国破家亡,亲人同胞为奴为仆。重生为邻国傻白丑,某女本想着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顺道搅动一下这天下风云。不曾想,天上掉下个绝色邪帝。霸道腹黑各种撩,撒娇卖萌爱粘人。“你最近怎么这么冷淡,是不是在外面有别的小白脸了?”勾起女人的下巴,某妖孽眸光微眯。“天地良心,我这个辈子养过的小白脸只有你一个!”某女一秒挺直腰板,信誓旦旦,非常正直!
  •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生死场》主要讲述北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上演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故事。萧红以悲悯的笔调,展现了当时黑土地上的农民的生存现状,对旧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此外,本书还精选了十八篇萧红所著的短篇小说,可说篇篇精彩,语言质朴却又内蕴深藏,字里行间表现出对旧社会的深切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无限同情。
  • 妖怪食肆

    妖怪食肆

    上古大神为何沦落为饭店老板?玉皇大帝如何成为上市公司老板?太上老君是如何忽悠发家致富?为何众妖歧视凡人?是众神的陨落,还是众妖的沦丧?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路神仙,妖魔鬼怪不得不另寻发展,发家致富。深巷中开了一家食肆,只有夜晚才会灯火通明,是众神妖和平共处的栖身之地。“老板,您的妖王已送到。”“....拒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 最强人皇之路

    最强人皇之路

    一次因缘际会,李东就莫名地许了愿望,然后这个愿望还实现了。
  • 侠羁

    侠羁

    习善知道这是一个残酷血腥的江湖,好人不长命。但经历了这些风风雨雨,又怎能不拼命就放弃?做好人难,做一个真正的侠士更难,知道,我会死。但吾有神佑!人生总是会有很多错过、失去、遗憾,虽然这些促使我们成长,但回首过去,仍是希望从未经历过这些苦难。因为懵懂幼稚时失去的,是最珍贵与刻骨铭心的。一路跌跌撞撞,一路走下来,无论是开心多些或是痛苦多些,心中定有所坚持,有所执着,甚至是执念。当我们跟随一位少年历尽艰辛站在高处后,他那双从纯真变得沧桑的眼中,又刻满了什么……
  • 人间飞仙

    人间飞仙

    我本山鬼,借尸为鬼仙,于人间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