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5500000005

第5章 答殷时训

夫万物皆备于我,而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则者非他也,良知是是非非,其则不远。

答梅纯甫

夫守法信度,节用爱人,必不心翼翼而后能与斯民和平安静,非自致其喜怒哀乐之中和,不足以及此。此正格物致知之实学。

答沈思畏侍御

古之欲明明德者,其志意诚切,真如恶恶臭好好色,故虽用力困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皆心之所自慊,未尝费力。故凡费力撑支,只是此志未能诚切之故。费力撑支其病小,所以费力由未能诚切,其病大,最宜精察。

天理即是良知,良知即是独知。独知不欺心、常惺惺之谓敬。独知惺惺、私欲不杂之谓一。凡读书作文,专心致志,独知惺惺,更无私欲之杂,是为格物致知。稍惺惺,私意萌动,乃是逐物,乃是有所著而蔽其知。非专心致志便为逐物也。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处事之就度规矩,达之天下,更古今而不易者也。宠于日用间亦只凭此作主,然其所为之事,有昨以为是,今则觉其为非;己以为是,因人讲论则又以为非者。若谓或为毁誉得失之念所蔽,则如迎送宾客、发落事务细行小事,其得丧毁誉亦无上念,然亦有见得前后不同者,何也?又如一事自见未尝,必须考证讲求,然后停妥,则良知犹有不足,乃待于外面帮补耶?且伯夷伊尹柳下惠已造圣人之域,良知岂不能全?却各见一偏者,何也?(答)良知无方无体,变动不居,故有昨以为是而今觉其非,有己以为是而因人觉其为非,亦有自见未当,必考证讲求而后停妥,皆良知自然如此,故致知亦当如此,然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本无今昨愉外之分也。......(诸圣)虽未纯乎天道,然不害其为圣,然不得为纯乎天道之圣。假之以年,功深力到,则亦纯乎天道也。

来书云,克己功夫,必拔欲根,方为实学。是矣,然自有此身,则有此根。故佛老之学因其根之难拔,将一切人事俱从断灭。今圣贤之学,正要人事上用功,则饮食男女俱不可去者。既为此事,欲拔此根,则实不能也。如何则可?(答)要去此欲之根,便将此事断灭,......恐未必如此。欲亦是七情之一。循良知,则为性之欲;不循良知,则为私欲。如饥欲食,渴欲饮,良知之本然也。甘食甘饮,则动于气而不循其良知矣。故拔去欲根,在致良知,而不动于气,其要只在慎独。

来书云,......事物纷扰,不免挠乱。纵使用心省察,亦不能虚明平妥。且如临深蹈险,或意外变故,心即不免惊动,必是强制。虽则强制,亦难安稳。况强制又非致知之道耶?若曰死生得丧俱有定命,何必如此,则又自为解说,自生枝节,非良知本体。不知何如而后可?(答)良知有不思不虑时,亦自有千思万虑时。但千思万虑,而此心是是非非文理密察。察则纷扰亦是精明灵爽,亦是虚明平妥。......

来书云,......不知好善恶恶如何能如好好色恶恶臭之不费力也。(答)用力与费力,恳切与迫切,相去只毫厘之间。......此等处,良知一一明白,则自了然矣。

来书云,......孔子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圣人心与造化为一,其无过固不待学易而后能。然学者欲寡其过,不在此心天理人欲上用功,如何学易便能寡得?......

答项瓯东

......程门论格物,有谓物物致察,宛转归己。如察天行以自强,察地势以厚德。来教正亦想似。然物在彼而格在我,犹有彼此之分也。夫意用仰观,则仰观为一物,意用于俯察,则俯察为一物。同一观察也,而用心不。有卤莽灭裂者,有沉溺倚着者,有以尽职业者,有以谋功利者,有以为暴者,有以御暴者,有如来教反身以修德者。盖敬怠善恶异。而格与不格由分。其心之独知,有昭然不可掩者。即观察之事而格之,主敬胜怠,改恶从善,正其不正,以尽其当然之则,然后知至而意诚,是观天察地亦莫非日用身心性情之学。

......意用于播谷种树、芟草斩木,则播谷种树、芟草斩木为一物,即播种芟斩之物而格之,则草木之荣瘁开落、始终本末,一一用心讲究,以尽吾播种芟斩当然之则,然后吾之知始自慊而意无不诚。如此则讲究草木,亦是诚意正心之功,非不求于内而求于外、不求诸心而求诸物者。盖所主不同,作用自别。推而至于士之读书作文、商之通功易事、仕之事君治民、童之洒扫应对,莫不皆然。

来教云,若指物字为视听言动,便属身字,若指为喜怒哀乐,便属意字,指为身之所以接乎天下国家者,便属知字矣。(答)身心意知物,虽各有所指,其实一好恶而已矣。......名言虽殊,实体无二。若泥名执言,则无由得其实矣。

来教谓,......盖学问宗旨在先德行而后文艺,学问工夫必先讲学而后自修。(答)......夫圣人之学,精一于人心道心而已矣。故必一念之中发强刚毅足以有执,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乃为知行合一之功。夫执事与人必有讲论,必有文艺。讲论文艺亦必与人。盖莫非吾心视听言动之用,而岂有知行之分哉?惟讲论文艺时,吾之用心或纯乎道,或杂以人,必于二者之间致其发强刚毅、文理密察知行合一之功,然后讲论之物格,讲论文艺之知致,然后念念精而不杂,一而不二,意诚心正而身修。如此,则文艺亦即是德行,讲论亦即是自修。不然,则未免于二之,非精一之学矣。

来教谓,......中庸、、如何却举好学而归之智,举力行而归之仁也?

答聂双江

......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不事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务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知觉固是发,然非别有未发;固未必皆良,然良知亦不外于知觉。知觉之无欲者,即良知也,未发之中也。......未发非时也,言乎知之体也。......即喜怒哀乐之发,而有未发者在,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故心无时而不知,知无时而不发,发而过焉、不及焉,其独知必不慊矣。......不可以动静分分者也。......以知觉为已发,以良知为未发,以发上用功为安排,以未发用功为涵养,却似微分动静,幸更察之。......盖考亭分心与理为二,以主敬为静养,为存心,以讲究思索为格物致知,为穷理,以诚意正心修身为反躬实践,为力行,其本原功夫已自不同......以发与未发为二,亦非所谓一原无间者也。盖先师之所默契往圣而异于诸儒者,正在于此。......独知其本体也,慎独其功夫也,中和则其效验也。......以为未发不可浅言也,必若所谓寂然不动、无声无臭云者而后谓之本体......凿之使深......遂使圣门明白不易之学,反成晦僻难晓。故先师于答问中发其义曰,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正欲人知致知即是致中,破前此深求之蔽,易为通晓。......念念慎其独知,文理密察,无自欺而求自慊。纵令清诣深造,亦只是于独知精诣深造。......此盖愚不肖可以与知与能,而圣人所不能尽者矣。......来教谓,定体炯然在中,寂然不动而万化攸基。此是涵养所得,非若空想虚谈者,乃略不言及感通,却是专主静养,鄙意微有未协耳。......内外两忘,不见有炯然之体,则真炯然矣,允执厥中矣。......居处执事与人,何处无视听言动,何处无喜怒哀乐,何处非格物致知,何处非存养未发之中也?......自大贤以下,学固未必尽是,不善固未必尽知,过固未必能尽见而内自讼。......

来教谓,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心主乎内,应乎外,而后有外,不可以其外应者为心,而遂逐外以求心。故学问之道自其主乎内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则感无不通,外无不该,动静无不制。譬之鉴悬于此,而物来自照,此谓无内外动静而一之者也。是非愚之见也,先师云,良知是未发之中,寂然大公的本体,便自能感而遂通,便自能物来顺应。又云祛除思虑,令此心光光地,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寂然不动。(答)......心之良知,无间可息,惟动于欲,而后不良。不良知为不寂、不通、不虚、不灵、不中、不和。精一其知,不动于欲,斯复其良。良者为寂为通为虚为灵为中为和。......师以思虑无邪,光光是心之本体,为中为寂为公。尊教以祛除思虑,心光光地为中为寂为公。然既曰心光光地,则有光光地之心。有心则必有知,则中寂不得为无知,知非感物而后有矣。师尝云,无有作好作恶,方是心之本体,有所忿好乐,则不得其正。......则中不当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矣。师答汪石潭书谓,君子之学,因用以求体,谓非别有寂然不动、静而存养之时,谓且于动上加功,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而所谓寂然不动之体当自知之。此可见致中功夫不离乎喜怒哀乐,而所谓中产和出者,体用一原,非若标本源委,有彼此之可言也。来教谓,某良知感应变化之说,似以源泉为江淮河汉之所出,然非江淮河汉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源泉者,此非鄙人意也。夫源委与体用稍异。谓源者委所从出可也,谓非委则无以见源,源岂待委而而后见乎?盖源与委犹二也。若夫知之感应变化,则体之用,感应变化之知,则用之体。犹水之流,流之水,水外无流,流外无水,非若源水委委之源,源外无委,委外无源,首尾相资而非体用无间者也。

......性之七情,更互而发。无一刻无性,则无一刻无情,无一刻非发。......故未发言其体,发言其用,其实一知也。此知无形无声,故谓之不睹不闻,非他人所与,而各各自知,故谓之独。......

来教云,归寂之功,本无间动静,而动静一以归寂为主。......寂而感者,是从规矩出方圆也,安有所谓过与不及哉?......今不求天则于规矩,而即方圆以求之,宜其傅愈讹而失愈远也。(答)......杂念不作,闲静虚融者,知之静,盖感于静境而静应也;思虑变化,纷纭交错者,知之动,盖感于动境而动应也。......精明不欺于五官为用不用之时,是为格静之物,大学所谓瑟恂,中庸所谓斋明者也;精明不欺于五官并用之时,是为格动之物,大学所谓赫喧威仪,中庸所谓非礼不动者也。盖动静皆有事,皆即此知之感应变化而用其精明不欺之功,格物以致知也。规矩方圆之喻诚然,......然此喻犹未也,规矩方圆有彼此者也。方圆有时乎不为,规矩有时乎不用也。若知之感应变化,如水之流,......无彼无此,无时不然者也。

答贺龙冈

良知本虚,致知即是致虚。真实而无一毫邪妄自欺者。致虚之功也。故格物致知,由至虚至灵皆我固有。若有见于虚而求之,恐或离却事物安排一个虚的本体,以为良知本来如是,事事物物皆从中流出,习久得效,反成障蔽。程子谓,横渠言清虚一大,使人向别处走,此亦不可不精察也。

凡事讨求格子,固是舍本求末,然心之良知怵惕必于入井,惭愤必于呼蹴,恭敬必于宾祭,虽屡变而不乱,至于凡事,莫不皆然。谓之有格子,可也。所谓有物有则者也。然变易无常......谓之无定格子可也,所谓无方无体者也。

夫动静有无,亦是良知变易之名。纷然而错扰者,良知之动而有,然未尝增也;凝然而专一者,良知之静而无,然未尝灭也。......有见于动静,则动时无静,静时无动,物则不通者也;有悟于良知,则常动常静,而无动无静,神妙万物者也。......

夫良知本自知爱,本自知敬,然必扩而充之,然后能火燃泉达。故自本体而言,平旦之好恶、小人之厌然,何尝不浑成?自扩充而言,则尧之兢兢,舜之业业,何尝无功夫?不用功夫,即昏即放,所谓浑成者安在?然离却浑成则亦何从而用其功也?

答曾双溪二

来教谓,尝闻先师有云,不睹不闻是良知的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始有着落。......先师有云,本体要虚,功夫要实。......近时同志有谓良知是虚,格物是实,虚实相生,天则乃见,似以良知、格物、天则分为三事......事当冗剧,亦容有照管未到处。......由功夫不能常用,是以良知未得纯一耳。、、(答)......语虽未莹,然其意本谓用格物致知功夫,则良知日精日莹,似未尝分为三事。......冗剧照管不到,只是不照管,未有照管不到者。

同类推荐
  • 庄子内篇订正

    庄子内篇订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了本生死经

    佛说了本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olden Age

    The Golden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om Brown's Schooldays

    Tom Brown's Schoold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卡伦·霍妮作品集)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卡伦·霍妮作品集)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经典力作。本书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系统批判,阐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内容包括: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观念的一般前提;力比多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女性心理学;文化与神经症;神经质的内疚感;精神分析疗法等。
  •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本书阐述了低调做人和和高标做事的方向和方法,旨在让读者对二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用做自己的人生指导,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想走向成功,可是你学会低头了吗?每个人都高傲着支付着自己的尊严,从而把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给堵死了。
  • 绝色凤妃逆天下

    绝色凤妃逆天下

    [已弃勿入]她——苏浅浅,21世纪金牌杀手,招人暗算,悲剧穿越。他——南宫傲,集冷漠智慧于一身天才修炼师,专情一人。双眸倏然睁开,浑身无力……虾米?废材?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了!废材逆袭!绝世天赋!回眸一笑百媚生,倾国倾城,失了多少男人的心。她嚣张,她狂妄;他纵容,他成全。欺她?辱她?你确定你们够格?终有一日,待她站在神天巅峰,冷眼睥睨众生,朱唇轻启——我的男人吗……比我强,哪怕孑然一身,也能护我周全!且,承诺过爱我到海枯石烂,绝不变心,弱水三千只取我一瓢!【简介无力,坑品保证!】【柒落新文开更,求亲们勾搭眼熟!月票打赏礼物虾米的,来者不拒呀!】
  • 腹黑萌妻

    腹黑萌妻

    撒得了泼,还得起数亿欠款,可我为什么会从了唐骁这小子?
  • 黑莲花进化日记

    黑莲花进化日记

    林浅,一个普通的女生。却不知为何,感情每每都不得善终。初恋,相守三年却抵不过异地恋的寂寞。第二任,在一起半年却从未承认过她的存在。第三任,好看的皮囊下却藏着龌龊的灵魂。第四任,以为终于找到了良人,却不想竟然还是一个渣男……林浅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可以那么脆弱。为什么付出了真心却不得善终?为什么抱着不认真的态度他们却欲罢不能?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认真的呢?那些伤害我的人,我没办法原谅。那就做一朵黑莲花吧。纵然万劫不复,也绝不心软动心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初乱世

    天初乱世

    天初大陆,七大势力尔虞我诈。异世重生,三皇九帝谁与争锋。作为大boss,楚沧更喜欢用脑子,当三脚猫的算计被拆穿时,恼羞成怒的楚沧说:“我还是更喜欢用实力说话。
  • 东汉枭雄路

    东汉枭雄路

    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际。一个现代人穿越千年,回到群雄逐鹿的时代。这里是世族的天下,看这平凡人如何在乱世苟存如何寻得真爱,如何看遍人世冷暖成为一代枭雄。
  • 年华催人老

    年华催人老

    已逝的年华,岁月的脚印。风不止,树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