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0000000008

第8章 补上古考信录(1)

(原本无此序;今依《三代考信录》例,由《考信录提要》下卷录出补此。)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伪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孔子睹史籍之烦文,惧览者之不一,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後之儒者皆尊其说;余独以为不然。夫古帝王之书果传於後,孔子得之,当何如而表章之,其肯无故而删之乎!《论语》屡称尧、舜,无一言及於黄、炎者;孟子溯道统亦始於尧、舜;然则尧、舜以前之无书也明矣。《周官》一书所载制度皆与经传不合,而文亦多排比,显为战国以後所作,先儒固多疑之,不足据也。《春秋》传云:“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杜氏注云:“皆古书名,悉不言为何人所作。使此序果出于安国,杜氏岂容不见。而林氏尧叟乃取《伪序》之文以释《左传》,甚矣宋儒之不能阙疑也!《虞书》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又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是知尧、舜之世已有五典之名;盖即五伦之义,书之策以教民,所谓“敬敷五教”者也。不得舍《经》所有之五典而别求五典以实之也。

典籍之兴,必有其渐。仓颉始制文字;至于大挠,然後作甲子以纪日;至于羲、和,然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以纪年:必无甫有文字即有史官之理。以情度之,亦当至唐、虞以降然後有史书也。

自《易》、《春秋》传始颇言羲、农、黄帝时事,盖皆得之传闻,或後人所追记,然但因事及之,未尝盛有所铺张也。及《国语》、《大戴记》,遂以铺张上古为事;因缘附会,舛驳不可胜纪。加以杨、墨之徒欲绌唐、虞、三代之治,藉其荒远无征,乃妄造名号,伪撰事迹,以申其邪说;而阴阳、神仙之徒亦因以之。由是司马氏作《史记》遂始于黄帝;然犹颇删其不雅驯者,亦未敢上溯于羲、农也。逮谯周《古史考》、皇甫谧《帝王世纪》,所采益杂,又推而上之,及于燧人、包羲。至《河图》、《三五历》、《外纪》、《皇王大纪》以降,且有始于天皇氏、盘古氏者矣。於是邪说讠皮词杂陈混列,世代族系紊乱庞杂,不可复问,而唐、虞、三代之事亦遂为其所淆。窃谓谈上古者惟《易》、《春秋》传为近古,而其事理亦为近正,以此证百家之谬或亦有不可废者,故余杂取《易》、《春秋》传文以补上古之事。司马氏曰:“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是余之志也夫!

前论一则

古无三皇五帝之说

三皇、五帝之文见於《周官》,而其说各不同。《吕氏春秋》以黄帝、炎帝、太、少、颛顼为五帝,盖本之《春秋》传;而月令因之。《大戴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盖本之《国语》;而《史记》因之。至《三统历》则又以包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其说以《易传》为据,而近代五峰、双湖两胡氏并用之。《秦本纪》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而郑康成则以女娲配羲、农为三皇;谯周易以燧人;宋均又易以祝融;惟《三五历》本《秦本纪》为说,而易泰皇为人皇,其语尤荒唐不经(郑康成以下,并本《补三皇本纪》)。後之编古史者,各从所信,至今未有定说。余按《书》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是“帝”亦称“皇”也。《诗》云“皇王惟辟”,“皇王哉”,是“王”亦称“皇”也。《书》云“惟皇作极”,又云“皇後凭玉几”,《诗》云“皇尸载起”,又云“献之皇祖”,《传》云“皇祖文王”,又云“皇祖伯父昆吾”,《离骚》云“朕皇考曰伯庸”,然则“皇”乃尊大之称,王侯祖考皆可加之,非“帝”“王”之外别有所谓“皇”者也。且经传述上古皆无三皇之号,《春秋传》,仅溯至黄帝,《易传》亦仅至伏羲,则谓羲、农以前别有三皇者妄也。燧人不见於“《传》”,祝融乃颛顼氏臣,女娲虽见於《记》而文亦不类天子,则以此三人配羲、农以足三皇之数者亦妄也。《春秋》传云:“黄帝氏以囗纪;炎帝氏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太氏以龙纪;少挚之立也,凤鸟至,故纪於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於近。”此但历叙古帝纪官不同耳,初无五帝之名,亦无五德之说也。吕氏缘此,遂删共工氏而以五德分属之,失《传》之本意矣。《国语》云:“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但序此五人之功,为下郊张本耳,亦不称为五帝而谓帝必限以五也。《大戴记》遂独取此为五帝而他不与焉,亦非《国语》意也。至於《易传》五帝,亦偶举之,而刘歆遂附会其说,以为少、颛顼诸帝,周迁其乐,故《易》不载,诬矣!《伪孔传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颛顼、帝喾、尧、舜之书谓之《五典》。”其意盖以“坟”为皇书,“典”为帝史。然黄帝以帝称而反为皇,名实迕矣!少与太、炎帝均列於《春秋》传、《吕纪》、《月令》,而去彼存此,可乎!作此《序》者亦为刘歆所误,而以炎帝、太为即羲、农,故独取少以代黄帝而为五,然则《序》之出於刘歆以後而非安国所撰明矣!盖三皇、五帝之名本起於战国以後;《周官》後人所撰,是以从而述之。学者不求其始,习於其名,遂若断不可增减者;虽或觉其不通,亦必别为之说以曲合其数,是以各据传注,互相诋讠其。不知古者本无皇称,而帝亦不以五限,又何必夺彼以与此也哉!故今但取古天子之见於传者次第列之,而绝不以三五约其数焉。“五德”之谬,三皇、女娲、炎帝、太之误,说并见後篇中。

开辟之初

驳邵雍元会运世之说

宋邵尧夫作《皇极经世书》,谓“天地之一终始为一元,元十二会,会各万八百年。天开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尧、舜当巳、午会之间。自会而下,为运,为世,为年,为月,为日,为时,皆以十二与三十递乘之。”後之儒者奉为玉律,莫有异辞矣。余独以为不然。夫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以其有礼义也。夫妇之道,自生民之初而已然矣。有夫妇於是乎有父子,有父子於是乎有君臣,有君臣於是乎有书契、政事、宫室、粒食、冠裳、葬埋之制。此数者,皆人道之不可废者,而皆始於羲、农以後,然则羲、农之上距开之初,固无几时也。若如《经世书》之言,则是生民仅有九会,而前四会之人养生送死初无以大异於禽兽,及其稍知礼义而天地之化已将半矣,岂不诬哉!日三十而为月,月十二而为岁,其偶然者耳,然且有朔虚,有闰馀,不能齐也。至於三十年为一世以父子相继之岁约略计之耳,日有十二时,历家随意分之以辨刻漏耳,非如日之有出入,月之有朔望,为一终始而不可增减者也。《春秋传》云“日有十时”,今又分时为二十四,时岂有定数乎!今因是二者之偶同,遂皆以此两数乘之,其亦凿矣!且历法十九年而闰馀一终始,二万数千馀年而岁差一终始,与元、会、运、世之说皆不合,则《经世书》之不足信也明矣。曰:尧、舜不为中天,然则何以独盛?曰:物之良者,皆於其朔,不於其中也。是故,日莫良於旦,岁莫良於春,人莫良於孺子。尧、舜之时其犹平旦乎!是天地清明之候也。自尧、舜以後,生聚之蕃,文物之盛未必不过於昔,而其气益昏而杂,其治益卑而淆,犹之自春徂夏,物生日众而毒螫亦日多,自少及庄,人知日开而变诈亦日甚也。是故,西汉之午在孝武,而孝文则其平旦也;李唐之午在天宝,而贞观则其平旦也。故孟子亦以平旦之气为性善之验。吾故曰:“羲、农之上距开辟之初固无几时”也。

【补】“有天地,然後有万物。有万物,然後有男女。朋男女,然後有夫妇。有夫妇,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易序卦传》)

【存参】“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於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咕嘬之;其颡有Г,睨而不视。夫Г也,非为人Г,中心达於面目。盖归,反{艹累}里而掩之。”(《孟子》)

驳三皇及十纪之说

《史记秦本纪》云:“古者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封禅书》云:“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此言上古者之所始也。《春秋纬》称:“自开辟至於《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流讫当黄帝时。《河图》及《三五历》称:“天皇氏十六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春秋纬》以下,并本唐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所采文。)後世序古史者往往采之。以余观之,谬莫甚焉。《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後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世又传仓颉始作书契,然则书契之起於羲、农以後,必也。羲、农以前未有书契,所谓三皇、十纪帝王之名号,後人何由知之?且其历年如此之久,圣人为天子者如此之多,其间名臣、贤相哲人、知士,且不知凡几,必无至於羲、农之世而书契犹未兴,生者犹无衣服,死者犹无棺椁之理也。夫《尚书》但始於唐、虞,及司马迁作《史记》乃起於黄帝,谯周、皇甫谧又推之以至於伏羲氏,而徐整以後诸家遂上溯於开辟之初,岂非以其识愈下则其称引愈远,其世愈後则其传闻愈繁乎!且《左氏春秋传》最好称引上古事,然黄、炎以前事皆不载,其时在焚书之前,不应後人所知乃反详於古人如是也。又按:《史记》邹衍始为闳大不经之言,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终始,治各有宜;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如赤县神州者九,有裨海环之,莫能相通;如此又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然则其说本出於衍而後世学者又各以其意增饰之耳。当衍之时,列国分争,疆理不远,故莫能穷其妄。自隋、唐以降,征伐所及,海贾所通,至於夜不能熟羊胛,目可以尽南极,何尝有所谓“裨海九区、天地之际”者!衍言之妄,居可睹矣。则其所谓“天地剖判、五德转移”者,亦如是而已矣。鸣呼,《史记》犹以其言为不经,奈何後人自命为儒学者反取之以补经之缺乎!故余於包羲氏之前,但取《易序卦传》文冠之篇首,附以《孟子》上世葬亲之语,以见太古之大凡。其馀三皇、十纪之说概不载也。

包牺氏

包牺,一作伏羲,一作庖羲,一作宓羲。今《传》既作包牺,当从之。包牺非太,说见後《炎帝》、《太》篇中。

【补】“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传》。按唐、虞以前未闻有称“王”者。“王天下”云者,据三代之称而加之上古者也。此《传》之所以不逮《经》,学者不可以辞害意也。)

驳龙马负图之说

朱子《论语集注》云:“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余求其所本,经传皆无之。《书》云:“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易大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皆未言为龙马所负,亦不言圣人为谁何也。《春秋传》、《史记》皆不及伏羲时事,无可证其真伪者。惟《汉书五行志》引刘歆语,以为伏羲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八卦》,《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亦以《河图》为《八卦》,而皆不言所本何书。(《书孔传》有“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以画八卦”之语,此系後人伪撰,故不引。)孔氏颖达《周易正义》云:《礼纬含文嘉》曰:“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则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国等并云伏羲得《河图》而作《易》。”又云:“《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然则龙马负图之事乃出纬书而孔、刘采之者。纬书者,异端方士之言耳,朱子何为而信之哉?且如纬书之言,则《河图》、《洛书》同出於伏羲之世;而孔、刘乃以《八卦》、《九畴》分属之,尤不可解。不知後儒何以皆用之也?《传》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於是始作《八卦》。”不言则《河图》以为卦也。使画卦果本於《河图》,则此乃当时大事,千古异祥,《传》当特举之,何得概等诸鸟兽之文而已乎!孔氏颖达固已疑及於此,但以前人旧说不敢驳证,乃为扶同迁就之词,以为《易》理宽宏,何妨更法《河图》,亦可谓游移而失据矣!《外纪》又谓伏羲氏有龙马负图之瑞,故以龙纪官,盖见《补本纪》有龙瑞之文,因附会之以为巧合。不知以龙名官者乃太,非伏羲也,见其诬而已矣!故今於伏羲氏不载龙马负图之事。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余惟孔子之言是从焉耳。

同类推荐
  • 画墁录

    画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念佛三昧经

    菩萨念佛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修

    权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靖海纪略

    靖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宅法举隅

    宅法举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叶罗丽战士

    快穿之叶罗丽战士

    西橙本只是一个天天窝在家混日的死宅,却天降横祸,被一个辣鸡叶罗丽系统傻宝强行绑定。辣鸡系统沙包“……”PS:此非原剧cp
  • 末世竹马崩坏日常

    末世竹马崩坏日常

    一次次的重新开始,阮棉依已经习惯了如此折腾,反正她也不在意。只是,为什么这次有点不一样?这个青梅竹马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好吗!能不能按正常剧情来!以为她会同情吗!不可能!“可是依依,这里疼。”“疼疼疼,就知道喊疼,以前怎么没见你叫唤?”第一百零一次打脸后,再次迎来了与她的相遇。反正,这次也肯定和以前一样,只是,可惜了她的同情心。阮棉依心里微疼,但是想到从始至终“那些人”的义无反顾,她选择了缄默不语。只是——“依依,你干嘛抛弃我!”“呜呜呜,依依你不要人家了,你是不是嫌弃我了?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阮棉依:……这个竹马似乎,有点不一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最强大boss

    异界最强大boss

    我活腻了,所以我穿越了。本文前期走同人流后期走无敌流,前期可能有些繁琐望谅解。
  • 提剑雪消融

    提剑雪消融

    天下很大,大如瀚海,七支墨签却能在这瀚海中,掀起惊涛骇浪。江湖很大,故事很多,多如稠雨打池塘,泛起的那阵阵涟漪。
  • 汉室瑶光(下)

    汉室瑶光(下)

    上个时空,她是明艳的人气演员,演绎着“貂蝉和吕布的绝恋”;这个时空,她却依旧无法握住幸福,眼看着那个疼惜她的男人一步步转变成历史上那一代霸主。而她却也落得个容颜尽毁、颠沛流离的惨境,受尽了苦难。原不想卷入历史,却终究逃不过历史巨轮的碾压。那个叫貂蝉的女子偷天换日,李代桃僵,顶着她的名义嫁于董卓为妻。而她,却无处容身,并被设计差点死于董卓之手。当历史不可逆转,当未来已被局限,她要如何面对所爱之人必死的下场?
  • 皇妃有点儿小手段

    皇妃有点儿小手段

    “海上潮生连月言,对镜相度几生愁。”她,前半生是朔州小霸王,后半生是寓州五皇子的皇子妃,前半生的恣意随性都是给后半生挖的坑。他,前半生是朔州纸商的长子,后半生是寓州夺嫡称帝的不二人选,前半生的逍遥自在都是在给后半生填坑。“你相信吗,被掩盖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重新翻出来。”总总回回,来来往往,有时月亮圆,有时月亮缺。据说,那东枝府的三小姐落水后,醒来便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嘴里喃喃着:“海上潮生连月言,对镜相度几生愁。”宫中传出,寓帝五子周曙言射覆举中琴棋善属,却是被一杯毒酒误了身子。原本属于他的储君之位,寓帝也只好在再三斟酌。“九月,本王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明明我还记得那些场景,却是记不得和谁在一起了。”苏九月盈盈端上银杯清酒。“殿下久思伤身,且饮下这杯清酒就眠罢了。”周曙言叹了口气,推开木窗,清风徐来,酒香萦绕,月光皎洁。“幼蓝。你相信吗,你越是想忘记的事情,这件事情就越是抹不去。”东枝家的三小姐揉着额头,不知不觉头昏昏沉沉的,她抬眸看向了月亮。一场寒食节,将两个人的前尘往事,重新翻出水面。相忆浅浅。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 狼性诱惑

    狼性诱惑

    传说金狼王族是一个被诅咒的国家,成为金狼王妃的女子都会在月圆之夜香消玉殒,剖腹挖心,死状甚惨。传说金狼王是扶摇双生,可是为什么不能同时出现在人前?千年的诅咒,是否因为一个女子的出现而改变?男子说,她就是那令人着魔的罂粟花,明明知道是剧毒,却让人欲罢不能。#拥有绿色妖异眼眸的金狼王,邪恶如恶魔,黄金面具下是怎样一颗痛苦的心?拥有明媚笑容的二王子,单纯如天使,却只能出现在暗夜中,见不得天光。暝的魔魅,日的纯真,扶摇双生,还是日夜一体?魔鬼与天使的交战,到底谁才是主宰!拥有狐狸笑容的三王子,处心积虑的背后是觊觎那大王的位子还是另有所图?那金戈铁马,威武不凡的大将军幽夜罗神秘危险,却像极了她现代的恋人。一个站在风头浪尖上的小小丫鬟,却有着让人匪夷所思的身世,地位虽然卑微,却不向命运低头,聪明如她,勇敢如她,几次死里逃生,她,一个小丫鬟也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许多人要她死,她却偏要生存下来。她凭借着过人的智慧,超凡的胆量和家传的武功,在这个充满了阴谋,诡异,诅咒,命运的王宫中挣扎着。人说北方的狼族会在寒风起站城门外穿着腐蚀的铁衣呼唤城门外眼中含着泪…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城门还不开哈哈,芽芽终于来了!风云小妖的最新作品《替身王妃不承欢》好友远月的古文,超好看哦《狼笑》完结文文:《邪王的侍妾》小妖的唯一的一篇现代文《滥情总裁》《无盐王妃》小妖的半价文,亲一次性订阅只要三元到四元哦《色妃驾到》《调教太子妃》《天外飞仙》《美女保镖》《妖媚金陵》都是妖妖的文文哦,非常的精彩哦,亲亲们一定去看看哦!希望亲亲们喜欢,记得收藏推荐哦,呵呵,小妖谢谢啦<p>推荐影霜《邪肆郎君》嘿嘿,也不错哦<p>推荐好友冬青的文文《妖女爱上爸》很不错的哦,虽然是新人,呵呵,亲们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