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3000000020

第20章

鞞世师人言。第一义中有时。法自体为了因故。譬如灯。若无时云何得有了因。譬如龟毛衣。由有物体故。以时为了因。是故有时。论者言。世谛之中诸行若起。即名为作。此起但是诸物体起。更无别起。此诸行因果已起名过去时。因灭果起名现在时。因果俱未起名未来时。作有分齐故。约物为时。无有别时。世谛中亦假说有时。如言构乳时来。然外人分别执言有时。第一义中应作如是观察。鞞世师人言。有为法外别说有时。而是常论者言。今遮此时故。第一义中有为法外不别。有时有体故。譬如有为自体。第一义中无有。常时可识故。譬如瓶。鞞世师人言。如虚空等。非是一向无常。论者言。彼虚空异分无体。亦如是遮故。鞞世师人言。色体外有时与色。和合缘现在时。有识起故。譬如人与杖合。如识见提婆达多境界与杖合者亦如是。于色上起现在现在识。此色之外有别体者名为时。是故别有时论者言。汝言有识起为因者缘杖之识。于非时相境界起故。时相则坏。执杖者非常故。常义则坏。自体法差别法。如是等皆破故。是汝立义出因等过。与杖和合者譬喻无体。第一义中执杖者不成故为喻不然。缘色之觉与时和合。此觉不能显了。是故无时。复次三时别成者。为有相待。为无相待。若立时有待成者。其过如论偈说。

现在及未来若待过去时

现在及未来过去时已有

释曰。此谓时有待。时有待故。譬如过去时。复次若待过去时有现在未来时者。应过去时中有现在未来时。何以故。因过去时成现在未来时故。亦应现在未来时住过去时中。如是现在未来尽名过去时。若一切时尽名过去时者。则无现在未来时。尽过去故。若无现在未来时。亦应无过去时。何以故。现在未来时已在过去时中故。复次若时有待者。或彼同时有。不与待相违故。譬如父子异。若不立时有待者。现在未来有别起过。其义如论偈说。

现在与未来过去时中无

现在与未来待何而得有

释曰。此谓过去时中无现在未来时。若谓过去时中无现在未来时。而因过去时成现在未来时。此二云何得成。若无现在未来时。有何等过。此下说验。第一义中无现在未来时。自体时有待故。譬如过去时。复次鞞婆沙人言。现在未来于过去中。得同时故。而有相待。论者言。亦有别时相待。如兄弟。非是一向汝语非也。如是有时相待不成。复次若无时相待得成者。其过如论偈说。

不待过去时彼二则不成

现在及未来是则无有时

释曰。彼二者谓现在未来为二。不待过去时则不成现在未来时。何以故。若不待过去时有现在未来时者。于何处有现在未来时。以无相待故。现在未来时亦不成。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与过去无别余二次第转

及上中下品一体等应观

释曰。以此方便应展转说。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未来又过去若待现在时

未来及过去现在时中有

未来及过去现在时中无

未来及过去待何而得有

不待现在时彼二则不成

未来及过去是则无有时

现在及过去若待未来时

现在及过去未来时中有

现在及过去未来时中无

现在及过去待何而得有

不待未来时彼二则不成

现在及过去是则无有时

释曰。此是释论偈。如前自成立。与外人过。云何为上中下品次第乃至一体等。譬如人类。同名为人。于中而有差别。功德具足名上品人。稍减者名中品人。全无者名下品人。如是等为待故成。为不待故成。且有上者。非上自体有相待故。譬如中自体。如是中亦非中。自体有相待故。譬如下自体。下亦非下。自体有相待故譬如上自体。复次以有相待为因。欲令汝解上中下等无自体故。汝不欲得无自体耶。若欲得有自体者。待中故唤为上。是亦不然。如是一数体及一二等亦如前遮。一数者今当说。第一义中一非一数体。何以故。是数有待故。譬如二数等。如是二非二数体。多非多数体。应如一数说。第一义中。不欲于法体外而有彼数。云何欲得谓一者。无二及无异故。名为一。无一及无异故名为二。无二及无异故名为三。自三已后总名为多。亦如前遮。而令开解今当更说。第一义中一亦非一。是可数故。譬如异。如是二亦非二。多亦非多。亦如一数说。应作是验。等者云何。谓一尘非一尘。是可数故。譬如异如是二尘非二尘。多尘非多尘。亦如上说。及长短远近前后因果。非长短远近前后因果。乃至有为无为。非有为非无为亦如是说。鞞世师人言。第一义中有如是时。何以故。有分量故。若无时则无分量。如马无角。不可说有分量。由有时故则有刹那罗婆摸呼多昼夜半月一月时行年双等分量。若有分量。是则有时。譬如稻谷等。有故则有分量故知有时。论者言。汝之所说义不相应。何以故。如论偈说。

不取不住时住时亦不有

可取不可取云何可施设

释曰。不住者。谓诸行聚是起灭法。名为不住。世谛中行聚等名时。是时名不可取。住时者亦不于法体外有非色时可取。是名住时。云何可取不可取。云何施设。时若可取即能施设。时不可取不能施设。以是故。诸行如是。曰行等作有分齐。诸行生住灭。摸呼[口栗]多等法。有分量故名为时。如汝所说。因者其义不成何以故。无所依故譬如无体。鞞世师人言。有常时。以有刹那罗婆摸呼[口栗]多过去未来等种种差别。譬如净摩尼珠。因彼众色而有种种相现。论者言。此体待彼体得有刹那等名。我义如是。如论偈说。

此彼体相待世谛法如是

第一义无体离体何有时

释曰。相待者。谓外人于世谛中立有相待。我义亦尔。第一义中无有常时。如我所说过者。汝不能免。鞞世师人言。第一义中有实时体。如非他及他一时及非一时迟疾等。即是时相。非无体而有相。论者言。第一义中无少许体。世谛之中有诸行差别相待相续。非他及他等识起一时者。谓诸行无差别刹那相待非一时者。有迟有疾。迟者谓后时相续随转。疾者谓下相续随转。非他识起者。但是诸行无别有时。汝所立因无体。何处有时体可得。若外人意谓。他等识起缘诸行法非是时者。何处可得时耶。论者言。汝以时是常是一令他解者。此验无有。我今说验。于世谛中常一之时。非是起他等识因识故。譬如色等识。鞞世师人复言。定有实时。有假设体故。论者问言。似何等物。鞞世师答言。如色等。论者言。第一义中色等体不成。如先已说。能令物解。色相无体。色相无体故。譬喻无体。譬喻无体故时亦不成。我亦无而说有。譬如车军林等。虽无实体而有施设。故非是一向。有人意谓。依诸行法施设有时。如说昼日住摸呼[口栗]多住。作此说者。应如是答。如论偈说。

因物故有时离物无有时

亦无少物体何处时可得

释曰。此谓因物生故则名为时。离此行法无别时体。执有时者。言定有时。有起差别。言说因故。不见无法。能起言说。因见有已作今作当作瓶故。即知有时。论者言。汝语不善已作瓶等能起言说因者。是诸行法亦非是时。汝因不成。有相违过。能起言说因者。是世谛法。汝种种说时皆不成故。如先说了因者。义亦不成。此品初已来与外人成立过。自说成立无过。遮空所对治时无有自体。为令信解。此品义意如是。以是故。此下引经显成。如放光经佛说。佛告须菩提。时非色法非无色法。非受想行识法。非无受想行识法。非生法。非无生法。非住法。非无住法。非异法。非无异法。非坏法。非无坏法。非受法。非住法。非出法。非无受无住无出法。乃至非老相。非病相。非死相。非青相。非啖相。非坏相。非散相。非无老无病无死无青无啖无坏无散相。须菩提。若非色非生非住非异非坏相者。是名般若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若非色非非色。乃至非受想行识非非受想行识者。时即非时亦非非时。若时非时非非时不可言说者。是名般若波罗蜜。又如妙臂经中所说。菩萨摩诃萨了知三世所有诸行。已起故。说名过去世。未起故。说名未来世。起时故说名现在世。此现在世阴界入等住者。了知不住。何以故。一刹那时不住故。此一刹那即有起时。住时差别。以刹那不住速灭故。定无有时。

释观时品竟。

般若灯论释卷第十二

释观因果和合品第二十

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以鞞世师等于前品中立时不成故说。鞞婆沙人及僧佉人等言。第一义中有如是时。果有生灭故。如种子与水土和合。以时节有体故而芽得生。若无因者。果则不生。以是故如前所说。因有力故。当知有时。论者言。若有说言因缘和合有果生者。今当答之。如论偈说。

若谓众因缘和合而果生

是果先已有何须和合生

释曰。和合中若有果者。得如是过。何以故。有不生故。若有而从和合中生者。有云何生。若言生者。和合中则无。何以故。有之与生二法相违。复次若有果则不生。已有故。果若已有不须更生。何以故。生与不生此二相违。若有言因缘和合中无果而能生果者。今当答之。如论偈说。

若谓众因缘和合而果生

和合中无果何须和合生

释曰。此谓果不生。无有生故。譬如兔角。若无生者。生法体坏。是汝立义等过。若立因缘和合中有果者。今当重破。如论偈说。

若谓众因缘和合而有果

是果应可取而实不可取

释曰。此谓果不可取。何以故。一心欲取而不能取。以果无故。此下作验和合中有芽名果亦不可取。何以故。和合中无果故不可取。若不可取者。是中则无。譬如种中无有瓶绢。如是于和合中无芽名果故不可取。僧佉人言。彼说和合中不可取者。亦有是义。所谓极远极近及诸根损患。心迷闷时。有隔障等。能障于取。虽有物体而不可取。非一向无故不可取。若言无者。是彼出因立义之过。复次更有异僧佉人言。如前所说过者。今当更说。彼上出因言不可取者。此因有何等义。为是现量不可取耶。如诸根识而实是有。亦不为现量所取故。彼立因者。非是一向。若以验量不可取者。因义不成。犹如验因中果。有取可量故。若可量者。因则不空。譬如有果体。如是苦乐二种能为贪嗔诸见三烦恼因。色声五种亦能为贪嗔等三烦恼因。以是因等有验量故。因中果有取。汝虽言现量不可取。然今验量。有可取故。彼出因义不成。若现量及验量俱不可取者。此违我义。及因不成。论者言。我道不可取者。谓于因缘和合中毕竟无果故不可取。汝言极远等亦不可取。非一向无者。世谛之中亦无此理。何况第一义耶。于第一义中亦无极远等物。如上苦乐色声等于第一义中亦无。是则因义不成。所言果者。果亦自体空故。若因中无果者。世谛中果亦不生。譬如拒不能生拒因亦不能生因。汝言因能生果者。于世谛中亦已被破。复有异僧佉人言。若因未生时先无因体。果亦先无。而后方生。论者言。今当说验。若先无因后亦不生无有故。譬如空华石女等。广如前说验。今更总答修多罗人及鞞世师等计因中无果者。如论偈说。

若谓众因缘和合无果者

是则众因缘与非因缘同

释曰。此言无果者谓果空故。因之与果云何差别。因相者谓自果生无间生自分生等差别。是为因相。缘相者。谓通生种种果能长养他令他相续。乃至远处通生诸果。非自分生能广饶益。如是等名为因缘差别相。与非因缘同者。谓非因缘不生于果。何以故。果空故。以是故因缘与非因缘同。复次今为执因中无果者。出验第一义中种子等诸因缘不能生果。何以故。果空故。譬如非因缘。复次修多罗人言。缘能生果。何以故。有决定缘能生果故。若果空者。义不相应。论者言。第一义中无如是验。还同上非因缘过。欲令他信解者。汝验无力。修多罗人复言。见麦种子能生麦芽以是故。彼出因者无有义理。论者言。世谛之中实见麦种能生麦芽。非第一义。若于第一义中麦生芽者。是义不然。如是观察有果生者。不然。如先答。汝立果生灭。以为因者。果有生义。不然。复次今问。执因中无果者。因为生果已而灭。为未生果而先灭耶。执者答言。我有何过为此二问。论者言。义不相应。如论偈说。

与果作能已而因方灭者

与因及灭因则便有二体

释曰。此谓于世谛中亦不欲令与者灭者一法有二体过。复次若未与果作能而先灭者。今当欲答。如论偈说。

若因未与能而因先灭者

因灭而果起此果则无因

释曰。此谓不欲无因而有果。以是故非因灭已而果方生。何以故。已灭故。譬如久已灭者。此义一切世间之所共解。亦复不须更令物解。修多罗人复言。和合法起有同时能生果。如灯与光同时而起。是义应尔。论者言。若谓同时而生果者。是亦不然。如论偈说。

若同时和合而能生果者

能生及所生堕在一时中

释曰。此谓有同时过而不欲令能生所生二法。如父子二同时而起。有如上过。复次云何别时起。谓所生及能生因果为二。今次作验。非果与因和合同时俱起。何以故。所生及能生二故。譬如父子二。如先所说有器炷油等和合有力故。世谛中灯共光同时起。非灯与光相望为因果。是故汝说不善。复更有异僧佉人言。未和合前果已先起。后和合时方乃显了。论者答言。无有是义。如论偈说。

若未和合前已有果起者

离彼因缘已果起则无因

释曰。此谓离和合因缘而先有果者。世谛之中实亦不见有如此事。以是故。我佛法中无果先起。汝言后显了者。先已答讫。更有异僧佉人言。因法虽已灭至果起时犹有因体住。论者言。若因灭已而体不舍。即住为果体者。无如是义。何以故。如论偈说。

若因变为果因即有向去

先有而复生则堕重生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火影忍者檀月篇

    火影忍者檀月篇

    《火影之鬼灯檀月》 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天罗士兵在火影世界中寻找自我的故事。 余琦在称为天罗的最终兵器前到底经历了什么……我都会在这本书中一一解答。 ps:因为主角的介入故事肯定不会和原著一样,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留言评论……本书的主旨是“追求和理想”阅读时注意书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最后……如果你不知道余琦是谁请阅读作者的前一本书。独立世界观作品《神裔黎殇录》衍生人物余琦的故事。
  • 泽乡之腾龙

    泽乡之腾龙

    江南水乡人家,十六岁少年某一天,脑海里多了一件物品,一段记忆,一段不属于本时空的记忆,从此开始了装逼人生。
  • 小人物之修仙

    小人物之修仙

    路在何方?看透迷雾,飞越迷雾就是道!一代仙君意外回到了地球,这一切让他很吃惊。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好似什么都没看到。习惯了大人物的眼光看世界,如今我要做个小人物换个角度来看世界。原来这样才能成仙,原来仙路是这样的崎岖艰难。当知道了真相他也是无奈,因为:道不可轻传!但是他依然向前,不为其他只为心中所爱!
  • 魔帝绝宠:爆萌小妖妃

    魔帝绝宠:爆萌小妖妃

    “我会娶你为妻!”那一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亦留下了这句如千金之重的承诺。醒来后的冥小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着怎么弄死对方。堂堂冥王,被一个男人吃干抹净不说,对方居然还一声不响的就走了。这绝对是对她莫大的侮辱,于是她跟着那个男人去了人间,势必要一雪前耻。要知道整个冥界都是她说了算,就算到了人间,照样横着走,那些在人间欺了她的,咱们到了地府好好算,刀山火海下油锅任君选。可自从遇到那个男人后,冥小七不干了,逃了几世,最后还是被那个男人逮到。说好的报仇,却突然多出来了一个娃是怎么回事?(轻松宠文,男强女强一对一)
  • 神奇城市制造商

    神奇城市制造商

    一个全能的公司系统,制造出让人惊叹的顶尖科技,梦幻般的建筑,奇迹的创造,仙界一般的风景和让人噩梦般的恐怖屋,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成就,成为最神奇的制造商,
  • 辅政

    辅政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建不世之功,且全身而退。姚广孝法名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学家。年轻时在苏州出家,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并担任《永乐大典》总编纂官,世称“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生活细节,全景展示姚广孝人生发展轨迹,通过姚广孝胸怀中所寓之对人世的深挚情感、对宇宙的知性观照昭显一代谋臣的宏志雄心。
  • 房子啊房子

    房子啊房子

    天已黑透。温月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慵懒地把身体摊在沙发上,死鱼样的眼呆呆地盯着对面的影视墙,半天不动。影视墙是用锃亮的铝塑板做的,方块的红、白铝塑板相间,造型新颖独特,就是在黑暗中,也闪着别样的光。当时的装修工人听说他们家要用铝塑板做影视墙,笑得把头拨浪鼓样摇着,不客气地指责他们说你们到底懂不懂装修啊?是头一次住这么大的新房子吧?我们做了这几年的装修,影视墙有搞石膏的,木线的,就是没有搞你们这种的。先说好了啊,这可是你们自己的创意,出来效果不好我们拆可是要钱的,而且墙给凿得乱七八糟,再改别的都不好弄的。
  • 寂灭星河

    寂灭星河

    宇宙争斗拉开帷幕,佣兵团团员林宇迎战浩瀚宇宙,逐渐揭开无垠地神秘面纱.在联邦和其他种族的夹缝中生存。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那成为强者磐石般的信念!
  • 今日此生当属谁

    今日此生当属谁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万界之爆炸天王

    万界之爆炸天王

    漂流孤岛的李明,饥饿难耐下,无意间吃了一颗紫色果实,成为了超人系爆炸果实能力者。本以为李明的目标,是成为海贼王世界最强的男人。却没想到,脖子的上古朴玉佩,再次发光。这是又穿越了?生化危机、动漫、武侠、小说,仙侠无尽位面穿越,看李明成为诸天万界,最强爆炸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