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6500000004

第4章

李不器岳襄勤公(钟琪)督川、陕时,有湖广奸民卢宗造言诬其谋反,寻又有郴州谋叛逆犯曾静遣徒张熙投书,劝以同谋举事,具详国史《襄勤传》中。惟李不器一案,本传未载。恭读雍正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世宗宪皇帝谕旨:“据将军常色礼转奏,道士李不器诬捏岳钟琪谋叛一事,甚为荒谬。李不器向年因隆科多之荐,在内庭行走。圣祖仁皇帝广大包涵,天地覆载,无所不容,如喇嘛、西洋人以及僧道等类,畜养者甚多,圣祖仁皇帝皆不过以工匠杂艺人等视之。其中不肖之人,或借供奉名色,在外多事,而李不器尤为妄诞之甚,招摇不法。至圣祖仁皇帝宾天后,朕因李不器本籍陕西,故令发回原籍,交与年羹尧拘管。不意年羹尧将伊送往终南山内,厚加供养,每月给以多金。后闻李不器在彼怙恶不悛,仍肆为大言,希图惑众,且捏造朕旨有‘只要他在,不要他坏’之语,鄙俚妄诞,不知从何而来。今春朕向岳钟琪问及李不器,岳钟琪奏称‘李不器在陕,其每年供给,仍在通省存公银两内支给’等语。朕批谕云:”此事当日办理,甚为错误。李不器本系有罪之人,留其性命,已属宽典,岂可复加厚待!‘随谕令岳钟琪将伊看守,每日量给饮食。讵料李不器因此怨恨岳钟琪,竟敢造为无影之词,肆行诬蔑,深可痛恨。据李不器以西藏用兵为岳钟琪妄启边衅。夫西藏之用兵也,当日平定藏地之时,康济鼐效力甚多,蒙圣祖仁皇帝封为贝子,令其与阿尔布巴等总理西藏事务。乃阿尔布巴等因妒忌争权,心怀背向,擅将康济鼐杀害,其叛逆之罪,实不容诛。正欲声罪致讨,适颇罗鼐率众为康济鼐复仇,具奏恳请发兵,是以特遣大臣统师进剿,未烦一矢之劳,凶渠授首,西藏安帖。此事皆由阿尔布巴等逆天背命,自取灭亡,是以国家不得已而用兵。事事皆出于朕亲指授,岳钟琪遵奉办理,而谓岳钟琪为启衅藏地,其诬妄甚矣!又李不器以岳钟琪广造军器,心怀不测。夫枪炮系军中必需之要器,朕令内外大臣屡行详议酌定,行令各省督、抚、提、镇增添炮位、鸟枪,不时演习。车阵乃自古战守之良法,是以朕行令北方诸省商酌制造,募召兵丁,令其操演。此不独陕西一省为然,而乃以岳钟琪为私造私演,包藏异谋乎?又李不器谓岳钟琪滥费国帑。夫岳钟琪办理军需,购买骡头,一一俱经奏明,造具清册,送部查核,从无一毫浮冒。不知李不器何所据而指为滥费也。又李不器谓岳钟琪交结党与,讹言频兴,乃指奸民张熙投递逆书一事。前岳钟琪一见逆书,即严加审讯,穷究根株,张熙坚不吐供,岳钟琪百计询问,甚至设誓以诱之,伊始将谋逆党类尽行供出。今行文湖广、江、浙缉捕,无一漏网。且岳钟琪深知逆书中语诞幻已极,于朕毫无影响,无容隐讳,直将逆书陈奏。朕前嘉其识见远大,心地光明,为古大臣所莫及,即如王国栋、海兰等搜得逆书原稿,奏称书词悖逆,断不敢陈奏,其识见卑鄙无知,去岳钟琪何啻霄壤哉!且岳钟琪不将张熙严行监禁者,亦系奉朕密旨。而李不器乃以为岳钟琪交结党与,此醉梦中呓语也。又李不器以西安省城开挖街道,系雍州地方,与雍正年号干碍,谓是岳钟琪之咒诅公行。夫街道为居民出入之所必由,地方官修理平治,乃为政之要务。雍正四年有人条奏戊午系朕本命之年,京城不宜动土。朕谕以此等拘忌,皆庸夫俗见,毫无关系,仍令照常盖造房屋,修治街道。朕于辇毂之前,尚不以俗见为拘忌,况雍州之与雍正,有何干碍,而为此谬妄不经之语乎!至李不器所称岳钟琪搜伊居室时,有圣祖神牌,不知供奉何处等语。夫圣祖神牌,至尊至重,虽诸王之家亦不得私行供奉。李不器何等卑微下贱之人,乃敢以圣祖神牌供于私室,即此亵越僭逆,万死不足蔽其辜,何得以此诬加岳钟琪之罪?尤属狂悖之至矣。岳钟琪身任封疆,实心办事,公忠义勇,敬慎无私,精诚可贯金石,勋业著于旗常。朕素所深知笃信,朝野内外,无不共悉。李不器架空诬捏之词,原不足以损其毫末,但李不器所以敢肆诬蔑者,想因延信向为西安将军,平素溺于道教,习为妖邪,与李不器必相往来。西藏之事,延信推诿不愿前往,故李不器遂有擅启边衅之谤,亦未可定。至于捏造妖言,以反叛重罪污蔑国家柱石大臣,逞其私忿,如此丧心蔑理,乃天地神明所不容。是以自行败露,公然投递呈折,大干法纪。常色礼容此奉旨拘禁之人逃入将军署内,并令乘坐轿车,于辕门之外肆其狂悖之言,骇人观听。常色礼甚属无知,著常色礼会同巡抚西琳将朕此旨宣播于众,再将李不器严加刑讯,其种种妄言,是何意见。审明按律定罪,交三法司核拟具奏。钦此!“窃惟人臣功高震主,一经谣诼,鲜克令终。襄勤以大将专征,屡遭宵小播惑,非赖圣明洞鉴,其身顿成齑粉矣。于此益征大圣人保全勋庸,实超出寻常万万也。

微子面缚衔璧之诬“微子去之”,朱注:“微子见纣无道,去之,以存宗祀。”本何晏集解。《书》“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齐。”孔安国传:“今若不出逃难,我殷家宗庙乃陨坠无主。”故东坡先生于“人自献于先王”句注云:“人各自以其意贡于先王,微子以去之为续先王之国,箕子以为之奴为全先王之嗣,比干以谏而死为不负先王。”蔡沈集传,据《左传》逢伯答楚子问,许男面缚衔璧,衰舆榇,以武王克商,微子启如是,断为微子适周在克商之后。浚师按:成王既杀武庚,封微子于宋,以奉汤祀。是微子受封在成王时,安得有面缚衔璧等事?观《武成》所载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并未语及微子,可知其早已行遁也。当纣之荒淫,微子痛殷将亡,谋于箕、比,其辞悱恻,千百世下犹想见其忠君爱国之忱。得父师片言,而其志始决。何则?前之数谏,既不听从,今之民心,已成仇敌,惟有遁之一法,冀存殷家一线之遗。设当时民无离德,旅不倒戈,我知微子必能复煽王烬;声周武以不臣之罪,安九鼎而中兴。夷、齐何人乎?奋其孤忠,尚扣兴王之马,岂忠如微子甘为降卤,贻偷生隐忍之羞?盖天时人事,无可如何至此,实有不得不去之势矣。陈同父曰武庚之叛为孝子,吾亦曰微子之去为忠臣。迨其后作宾王家,宏乃烈祖,马仍殷旧,鹭振西雍,作《诗》者固以客礼待之,而明其非周之臣子也。抑更有说者,《左传。僖公六年》:“楚子围许,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微子,殷之宗室,位实子爵,无论不敢以君自居,即使面缚衔璧,而衰经与舆榇,孰为其大夫、士而相从以适周也?逢伯之说诬,蔡沈信逢伯之说,不愈诬耶?揖让之局,变而为征诛,虞宾之位,变而为衔璧,窃恐后世乱臣贼子,必有藉以为口实者,故不得不辩。若司马氏持祭器至军门之辞,则更不足论矣。

钱竹汀跋望溪集之谬李巨来督部书望溪侍郎《大父马溪府君墓志铭》后文,予已载入《随录》九卷中。近阅钱竹汀《研潜堂文集》跋侍郎文云:“望溪以古文自命,意不可一世,惟临川李巨来轻之。望溪常携所作曾祖墓铭示李,才阅一行,即还之。望溪恚曰:”某文竟不足一寓目乎?‘曰:“然。’望溪益恚,请其说。李曰:”今县以桐名者有五:桐乡、桐庐、桐柏、桐梓,不独桐城也。省桐城而曰桐,后世谁知为桐城者?此之不讲,何以言文?‘望溪默然者久之,卒不肯改,其护前如此。金坛王若霖言灵皋以古文为时文,以时文为古文,论者以为深中望溪之病。偶读望溪文,因记所闻于前辈者。“云云。此一则谬之极矣。《穆堂文集》与侍郎论文辨难者不一而足,桐城之议见于集中,且尚有论及所称副宪官阶、金陵地名者(已见九卷,不具录)。何钱于李集绝未寓目耶?跋中既曰”偶读望溪文“,何又不知《马溪府君墓志》起首一句即云”苞先世家桐城“耶?末以王若霖之言谓中侍郎作文之病,是犹王昶忌随园先生名,作《蒲褐山房诗话》拉吴嵩梁为证也。钱之经学、史学,较王为胜,不应轻率落笔如此。吁!可怪矣。

贬张留侯诗袁随园《咏史》云:“子房非正士,可传惟一椎。自见黄石公,阴险靡不为。为韩非其心,灭韩皆其计。不肯立六国,韩宗遂陨地。野雉幸辟阳,夫妻义已绝。立贤不立长,殷周有成迹。胡为召四皓,为之张羽翼?老人见厚币,来如飞鸟捷。龙准木强人,伤哉为所劫。长陵骨未寒,杀子及其妾。北门夺军时,四皓骨已朽。借使木未拱,能安刘氏否?报韩既不成,报汉复何有?所以子辟疆,竟请诸吕王。谁能为此谋?贻谋自子房。”后人读者都以为深文周内,于留侯尚如此,真三代下无完人矣。不知此议发于朱子也。朱子曰:“子房为韩报秦,撺掇高祖入关。及项羽杀韩王成,又使高祖平项羽。两次报仇,皆不自做。后来定太于事,他亦自处闲地,又只教四老人出来定之。”(见《御纂朱于全书》卷五十八)据此,则随园诗实为有本。予在京师,一日侍椒生先生座中,谈及之,先生曰:“随园亦喜读朱子书耶?”余对曰:“大约随园笃信程、朱处却在此等。”先生笑而不答。

张玉父子夺门明成祖靖难兵起,首用燕山左护卫张玉策,夺北平九门,抚谕城内外,三日而定。嗣进攻东昌,玉被创战殁。成祖即位,论靖难功第一,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中改谥忠武,与朱能、王真、姚广孝侑享成祖庙廷。子︷,当景泰帝不豫时,与石亨、曹吉祥迎英宗于南城,复以夺门功封太平侯。于谦、王文、范广之死,︷颇有力。纳贿乱政,亚于石亨。天顺二年卒,赠裕国公,谥勇襄。予尝谓成祖窃位,其罪浮于唐太宗,英宗复辟,其名亦不及唐太宗之正。何也?唐太宗杀建成、元吉,高祖尚在,陕以东建天子旌旗,夫固父命之矣。若成祖与建文帝,君臣分定也,分定则篡逆而已。庐陵王逼于牝朝,母子义绝,天复唐祚,诸武遂歼。若英宗北狩,祸由自取,轻弃其天下,而犹然谋复大位,兄弟有市行矣。善乎李贤之言曰:“如景帝不讳,群臣谁不愿请,门何必夺?且内府之门何可夺?而‘夺’之一字,何可训也!”若张玉父子,先后五十年间,均以夺门得爵,联姻帝室,富贵绵长,天道实有不可知者。后世臣工,与人国家,处人骨肉,使皆如张氏父子居心,三纲不几几沦灭耶(英宗用岳蒙泉为内阁,︷与石亨见之愕然,卒阻其吏部侍郎之擢,小人肺肝如见。︷兄辅、从兄信并著贤声,一门邪正不同如此)。

同类推荐
  • 感类篇

    感类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六十甲子本命元辰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宗八要直解

    相宗八要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罪惟录选辑

    罪惟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回到战国当掌门

    回到战国当掌门

    一门三圣,君子六艺传天下。鬼谷无双,唯有胜者留其名。非攻墨门,机关术至尊飞升。逍遥道家,陆地神仙冯虚御风。……林洛穿越成为赵国一末流衰微剑派的大弟子。眼下师傅暴毙身亡,门派仅剩他和师姐两人。外有强敌窥伺,内有未婚妻师姐对掌门之位虎视眈眈。好在有穿越者专属金手指,这下舒服了!【这是婉君2013年时候写的老书了,因为版权到期现在发到起点,大家喜欢的可以支持一下】
  • 独孤凤萧

    独孤凤萧

    传说中,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立在奈何桥边的三生石。不知从哪里传出的说法,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与记忆。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不断的轮回,缘起缘灭,都极为细致的刻在三生石上。对于三生石,无人知晓它的来历,千百年来,也无人去探求。人们对这个传说,渐渐的遗忘在脑海里。只有一些较为迷信的道士,三更半夜在街上喊着:灯火烛噫,人尽散灭哟,三生石噫,顾芸芸众生呵,一笔勾销……(第一次写文,如有不恰当之处请提出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Unusual Suspects (Sisters Grimm #2)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 宇宙最强美食家

    宇宙最强美食家

    身为大吃货国的一员,当发现自己莫名来到了只要能吃,就会变强的世界……
  • 爆笑囧事:驭蛇傻妃

    爆笑囧事:驭蛇傻妃

    洞房花烛夜,某拒婚的“痴傻”太子妃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爷,欺负一个傻女人你会有成就感吗?”“试试不就知道了。”某爷邪魅一笑,欺身上前。怎奈,门外骤然兵荒马乱。管家惊慌失色跑来报告,“主子,主子,不好了,太子府被群蛇包围了。”21世纪的天才美少女穿越到了一个人魔兽齐聚的玄幻时空,成了一个人人耻笑的痴傻废材。神蛇为宠,群蛇为伍,且看一个废材小姐如何扭转乾坤,叱咤风云。
  • 穿越全职法师之逆天

    穿越全职法师之逆天

    喧嚣的城市,纵横错杂的街道和座座屹立着的摩天大楼,构成城市的血管与骨骼。大楼上,店铺口的各色各样的广告,招牌再添加上几笔色彩。
  •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本书是一部识人、用人、管人的思想和方法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识人”,围绕识人观念,阐述了识人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提供了如何识别甄选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技巧;中篇“用人”,以“人尽其才”为基线,透彻地论述了用人的种种情形,阐明了如何用好人的秘笈;下篇“管人”,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解答了如何管好人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管人的若干原则和策略。书中中外管理思想熔于一炉,理论与案例相辅,原理和方法并重,既有操作原则又有操作方法,方便实用,易于掌握,适于各类管理者阅读。只要用心精研,灵活运用,必能突破管理瓶颈,让你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呼风唤雨,打开一扇全新的事业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