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9300000004

第4章

传卫第八

书家之盛,莫如季汉。刘昭、师宜官、张芝、邯郸淳诸人,并辔齐驱,虽中郎洞达,莫或先焉。于是卫敬侯出,古文实与邯郸齐名,笔赜精熟。今《受禅表》遗笔独存(闻人牟准《卫敬侯碑》以为觊书,按闻人魏人致可信据,若真卿以为钟繇,刘禹锡欧阳修以为梁鹄者,不足据)。鸱视虎顾,雄伟冠时。论者乃谓中郎派别有钟鼎,实非确论。考元常之得蔡法,掘韦诞冢而后得之。韦诞师邯郸淳,卫敬侯还淳古文,淳不能自别,则卫笔无异诞师,元常后学,岂谓能过?梁鹄得法于宜官,非传绪于伯喈。《孔羡》一碑,亦岂能逾《受禅》欤?伯玉、巨山,世传妙笔。伯玉藁书,为简札宗;巨山书势,为书家法。王侍中谓张芝、索靖、韦诞、钟繇、二卫书,无以辨其优劣,惟见其笔力惊异。斯论致公,袁昴、梁武、肩吾、怀瓘、嗣真、吕总诸品,必欲强为甲乙,随意轩轾,滋增妄矣。

夫典午中衰,书家北渡,卢家谌偃,嗣法元常,崔氏悦、潜,继音卫氏。以《魏书》考之,卢玄父邈,实传偃业;崔浩父宏,实缵潜书。北朝书法实分导二派,然崔潜诔兄之草,王遵业得之,宝其书迹。宏善草隶,自非朝廷文诰,四方书檄,未尝妄染。魏初重崔、卢之书,而卢后无人,崔宗自浩、简兄弟外,尚有崔衡、崔光、崔高客、崔亮、崔挺,家业尤盛。宏既为世模楷,而郭祚、黎广、黎景熙皆习浩法,于时有江式者,集古今文字,其六世祖琼,实从卫觊受古文,强兄顺并擅八体,盖亦世传精法者。由斯而谈,然则钟派盛于南,卫派盛于北矣。后世之书,皆此二派,只可称为钟、卫,慎伯称钟、瓘,未当也。按卫觊草体微瘦,瓘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然则北宗之书,自当以筋骨无上,其风韵之逊于南,亦其祖师之法然也。《孝文吊比干文》是崔浩书,亦以筋骨瘦硬为长。

元常之获盛名,以二王所师。嗣是王、庾品书,皆主南人,未及北派。唐承隋祚,会合南北,本可发挥北宗,而太宗尊尚右军,举世更无异论,故使张、李续品,皆未评及北宗。夫钟、卫北流,崔、江完绪,孝文好学,隶、草弥工,家擅银钩,人工虿尾。史传之名家斯著,碑版之轨迹可寻,较之南士,夫岂多让!而诸家书品,一无见传,窦皋《述书》,乃采万一,如斯论古,岂为公欤!

《述书》所称,皆亲见笔迹。晋六十三人,宋二十五人,齐十五人,梁二十一人,隙二十一人,而北朝数百年,崔、卢之后,工书者多,绝无一纸流传,惟有赵文深兄弟,附见陈人而已,岂北士之笔迹尽湮耶?得无秘阁所藏,用太宗之意,摈北人而不取邪!

唐宋论书,绝无称及北碑者。惟永叔《集古》乃曰:“南朝士人,气尚卑弱,率以纤劲清媚为佳。自隋以前,碑志文辞鄙浅,又多言浮屠,然其字画往往工妙。”欧公多见北碑,故能作是语,此千年学者所不知也。

北碑《杨大眼》《始平公》《郑长猷》《魏灵藏》,气象挥霍,体裁凝重,似《受禅碑》,《张猛龙》《杨翚》《贾思伯》《李宪》《张黑女》《高贞》《温泉颂》等碑,皆其法裔。欧师北齐刘珉,颜师穆子容,亦其云来。《吊比干文》之后,统一齐风,褚、薛扬波,柳、沈继轨。然则卫氏之法,几如皇帝子孙,散布海宇于万千年矣。况右军本卫漪所传,后虽改学,师法犹在,故卫家为书学大宗,直谓之统合南北亦可也。

宝南第九

书以晋人为最工。盖姿制散逸,谈锋要妙,风流相扇,其俗然也。夷考其时,去汉不远,中郎、太傅,笔迹多传。阁帖王、谢、桓、郗及诸帝书,虽多赝杂,然当时文采,固自异人。盖隶、楷之新变,分、草之初发,遮当其会,加以崇尚清虚,雅工笔札,故冠绝后古,无与抗行。王僧虔之答孝武曰:“陛下书帝王第一,臣书人臣第一。”其君臣相争誉在此。右军、大令,独出其间,惟时为然也。二王真迹,流传惟帖,宋明仿效,宜其大盛。方今帖刻日坏,缝汝佳拓,既不可得,且所传之帖,又率唐宋人钩临,展转失真,盖不可据云来为高曾面目矣。而南朝碑树立既少,裴世期表言:“碑铭之作,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俗敝伪兴,华烦已久,不加禁裁,其敝无已。”《文选》之任彦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卒寝不行。以子良盛德懿亲,犹不得立,况其余哉!夫晋、宋风流,斯文将坠,欲求雅迹,惟有遗碑。然而南碑又绝难得,其有流传,最可宝贵。

阮文达《南北书派》专以帖法属南,以南派有婉丽高浑之笔,寡雄奇方朴之遗,其意以王廙渡江而南,卢谌越河而北,自兹之后,画若鸿沟。故考论欧、虞,辨原南北,其论至详。以今考之,北碑中若《郑文公》之神韵,《灵庙碑阴》《晖福寺》之高简,《石门铭》之疏逸,《刁遵》《高湛》《法生》《刘懿》《敬德騕》《龙藏寺》之虚和婉丽,何尝与南碑有异?南碑所传绝少,然《始兴王碑》戈戟森然,出锋布势,为率更所出,何尝与《张猛龙》《杨大眼》笔法有异哉!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

南碑当溯于吴。吴碑四种,篆、分则有《封禅国山》之浑劲无伦,《天发神谶》之奇伟惊世,《谷朗》古厚,而《葛府君碑》尤为正书鼻祖。四碑皆为篆、隶、真、楷之极,抑亦异矣。晋碑如《郛休》《爨宝子》二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源流。《枳杨府君》茂重,为元常正脉,亦体出《谷朗》者,诚非常之瑰宝也。宋碑则有《爨龙颜碑》,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宋碑《晋丰县造像》《高勾丽故城刻石》,亦高古有异态。齐碑则有《吴郡造维卫尊佛记》。梁碑则《瘗鹤铭》为贞白之书,最著人间。江宁十八种中,《石阙》之清和朴美。贝义渊书《始兴王碑》则长枪大戟,实启率更。其碑千余字,完好者三分之二,尤为异宝。其余若萧衍之造像,《慧影造像》《石井阑题字》,皆有奇逸。又云阳之《鄱阳王益州军府题记》,下及《绵州造像记》五种。陈碑之《赵和造像记》浑雅绝俗,尤为难得。又《新罗真兴天王巡狩管境碑》,奇逸古厚,乃出自异域,裔夷染被汉风,同文伟制,尤称瑰异。南碑存于人间者止此。

南碑数十种,只字片石,皆世希有,既流传绝少,又书皆神妙,较之魏碑,尚觉高逸过之,况隋碑以下乎!大约得隋人一碑,胜唐人十种;得梁一碑,胜齐、隋百种。宋、元以下,自郐无讥,此自有至鉴,非以时代论古也。

南碑今所见者,二爨出于滇蛮,造像发于川蜀。若高丽故城之刻,新罗巡狩之碑,启自远夷,来从外国,然其高美,已冠古今。夫以蛮夷笔迹,犹尚如是,而其时裙屐高流,令仆雅望,骋乐、卫之谈,擢袁、萧之秀者,笔札奇丽,当复何如。缅思风流,真有五云楼阁想像虚无之致,不可企已!

备魏第十

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盖乘晋、宋之末运,兼齐、梁之流风,享国既永,艺业自兴。孝文黼黻,笃好文术,润色鸿业,故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延昌正光,染被斯畅。考其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晋、宋禁碑,周、齐短祚,故言碑者,必称魏也。

孝文以前,文学无称,碑版亦不著。今所要者,惟有三碑,道武时则有《秦从造像》,王银堂题名,太武时则有《巩伏龙造像》《赵褵造像》皆新出土者也。虽草昧初构,已有王风矣。

太和之后,诸家角出,奇逸则有若《石门铭》,古朴则有若《灵庙》《鞠彦云》,古茂则有若《晖福寺》,瘦硬则有若《吊比干文》,高美则有若《灵庙碑阴》《郑道昭碑》《六十人造像》,峻美则有若《李超》《司马元兴》,奇古则有若《刘玉》《皇甫騑》,精能则有若《张猛龙》《贾思伯》《杨翚》,峻宕则有若《张黑女》《马鸣寺》,虚和则有若《刁遵》《司马昇》《高湛》,圆静则有若《法生》《刘懿》《敬使君》,亢夷则有若《李仲璇》,庄茂则有若《孙秋生》《长乐王》《太妃侯》《温泉颂》,丰厚则有若《吕望》,方重则有若《杨大眼》《魏灵藏》《始平公》,靡逸则有若《元详造像》《优填王》。统观诸碑,若游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

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虽南碑之绵丽,齐碑之逋峭,隋碑之洞达,皆涵盖渟蓄,蕴于其中。故言魏碑,虽无南碑及齐、周、隋碑,亦无不可。

何言有魏碑可无南碑也?南碑奇古之《宝子》,则有《灵庙碑》似之;高美之《爨龙颜》,峻整之《始兴王碑》,则有《灵庙碑阴》《张猛龙》《温泉颂》当之;安茂之《枳杨府君》《梁石阙》,则有《晖福寺》当之;奇逸之《瘗鹤铭》,则有《石门铭》当之。自余魏碑所有,南碑无之,故曰莫备于魏碑。

何言有魏碑可无齐碑也?齐碑之佳者,峻朴莫若《鋋修罗》,则《张黑女》《杨大眼》近之;奇逸莫如《朱君山》,则岂若《石门铭》《刁遵》也?瘦硬之《武平五年造像》,岂若《吊比干墓》也?洞达之《报德像》,岂若《李仲璇》也?丰厚之《定国寺》,岂若《晖福寺》也?安稚之《王僧》,岂若《皇甫摐》《高湛》也?

何言有魏碑可无周碑也?古朴之《曹恪》,不如《灵庙》;奇质之《时珍》,不如《皇甫摐》;精美之《强独乐》,不如《杨翚》;峻整之《贺屯植》,不如《温泉颂》。

何言有魏碑可无隋碑也?瘦美之《豆卢通造像》,则《吊比干》有之;丰庄之《赵芬》,则《温泉颂》有之;洞达之《仲思那》,则《杨大眼》有之;开整之《贺若谊》,则《高贞》有之;秀美之《美人董氏》,则《刁遵》有之;奇古之《臧质》,则《灵庙》有之;朴雅之《宋永贵》《宁赞》,则《李超》有之;庄美之《舍利塔》《苏慈》,则《贾思伯》《李仲璇》有之;朴雅之《吴俨》《龙华寺》,则不足比数也。

故有魏碑可无齐、周、隋碑。然则三朝碑真无绝出新体者乎?曰:齐碑之《鋋修罗》《朱君山》,隋之《龙藏寺碑》《曹子建》,四者皆有古质奇趣,新体异态,乘时独出,变化生新,承魏开唐,独标俊异。四碑真可出魏碑之外,建标千古者也。

后世称碑之盛者莫若有唐,名家杰出,诸体并立。然自吾观之,未若魏世也。唐人最讲结构,然向背往来伸缩之法,唐世之碑,孰能比《杨翚》《贾思伯》《张猛龙》也?其笔气浑厚,意态跳宕;长短大小,各因其体;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皆极精采。作字工夫,斯为第一,可谓人巧极而天工错矣。以视欧、褚、颜、柳,断凫续鹤以为工,真成可笑。永兴登善,颇存古意,然实出于魏。各家皆然,略详《导源篇》。

取隋第十一

何朝碑不足取,何独取于隋?隋碑无绝佳者,隋人无以书名冠世者,又何足取?不知此古今之故也。吾爱古碑,莫如《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碑》《鞠彦云》,以其由隶变楷,足考源流也。爱精丽之碑,莫若《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石门铭》《郑文公》《张猛龙》,以其为隶楷之极则也。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譬之骈文之有彦昇、休文,诗家之有玄晖、兰成,皆薈萃六朝之美,成其风会者也。

隋碑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唐世欧、虞及王行满、李怀琳诸家,皆是隋人。今人难免干禄,唐碑未能弃也,而浅薄漓古甚矣,莫如择隋书之近唐,而古意未尽漓者取之。昔人称中郎书曰“笔势洞达”,通观古碑,得洞达之意,莫若隋世。盖中郎承汉之末运,隋世集六朝之余风也。

统观《豆卢通造像》《赵芬残石》《仲思那造像》《巩宾墓志》《贺若谊碑》《惠云法师墓志》《苏慈碑》《舍利塔》《宋永贵墓志》《吴俨墓志》《龙华寺》,莫不有洞达之风,即《龙藏寺》安简浑穆,亦有洞达之意。而快刀斫阵,雄快峻劲者,莫若《曹子建碑》矣。吾收隋世佛经造像记颇多,中有甚肖《曹子建碑》者,盖当时有此风尚。其余亦峻爽。造像记太多,不暇别白论之,附叙其概,然爱其峻爽之美,亦嫌其古厚渐失,不能无稍抑之。吾尝有诗曰:“欧体盛行无魏法,隋人变古有唐风。”犹取其不至如唐之散朴太甚耳。

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文》《郑文公》《敬使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薈萃为一,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虞、褚、薛、陆,传其遗法,唐世惟有此耳。中唐以后,斯派渐泯,后世遂无嗣音者,此则颜、柳丑恶之风败之欤!观此碑真足当古今之变者矣。

《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画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于是翰林之写白摺者,举子之写大卷者,人购一本,期月而纸贵洛阳,信哉其足取也。然气势薄弱,行间亦无雄强茂密之象。沈刑部子培以为赝作,或者以时人能书者比之,未能迫近,无从作赝。子培曰:“笔法不易赝古,刀法赝古最易,厂肆优为之。”黄编修仲弢,以其中叙葬处乐邑里数字行气不接,字体不类,为后来填上,若赝作必手笔一律,因尊信之。吾观梁《吴平忠侯》,贞观时《于孝显碑》,匀净相近,盖梁、隋间有是书体。学者好古从长,临写有益,中原采菽,无事苛求,信以传信可也。《姚辨志》虽为率更书,以石本不传,仅有宋人翻本,故不叙焉。

《舍利塔》运笔爽达,结体雍容茂密,而有疏朗之致,诚为《醴泉》之先声。上可学古,下可干禄,莫若是碑。《龙藏寺》气体相似,但稍次矣。《贺若谊》峻整略同,雍容不及,然亦致佳者也。《赵芬残石》字小数分,甚茂重,与魏碑《惠辅造像》同,字小而体画密厚,可见古人用笔必丰,毫铺纸上,岂若《温大雅碑》之薄弱乎!

唐人深于隋碑,得洞达之意者,有《裴镜民》《灵庆池》二碑,清丰端美,笔画亦完好,当为佳本。《裴镜民》匀粹秀整,态度安和。《灵庆池》则有腾掷之势,略见龙跳虎卧气象,尤为妙品。《九成》《皇甫》,佳拓不可得,得二碑可代兴矣。

《臧质》古厚而宽博,犹有《龙颜》《晖福》遗风。《宁甗》严密而峻拔,犹是《修罗》《定国》余派。《龙山公》为虞、颜先声,《钦江谏议》为率更前导,其与《龙藏》,皆为隋世鼎足佳碑也。书至于隋、齐、周,名手若赵文深、李德林,梁、陈隽彦若王褒、庾信,咸集长安,故善书尤众。永叔跋《丁道护碑》曰:“隋之晚年,书家尤盛,吾家率更与虞世南,皆当时人。余所集录开皇、仁寿、大业时碑颇多,其笔画率皆精劲。”盖隋碑之足赏久矣。

卑唐第十二

殷、周以前,文字新创,虽有工拙,莫可考稽。南、北朝诸家,则春秋群贤,战国诸子,当殷、周之末运,极学术之异变,九流并出,万马齐鸣,人才之奇,后世无有。自汉以后,皆度内之人,言理不深,言才不肆,进比战国,倜乎已远,不足复为辜较。书有南、北朝,隶、楷、行、草,体变各极,奇伟婉丽,意态斯备,至矣,观斯止矣!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米元章讥鲁公书丑怪恶札,未免太过,然出牙布爪,无复古人渊永浑厚之意,譬宣帝用魏相、赵广汉辈,虽综核名实,而求文帝、张释之、东阳侯长者之风,则已渺绝。即求武帝杂用仲舒、相如、卫、霍、严、朱之徒,才能并展,亦不可得也。不然,以信本之天才,河南之人巧,而窦皋必贬欧以“不顾偏丑,<幽页>翘缩爽,了臬黝纠”,讥褚“画虎效颦,浇漓后学”,岂无故哉!唐人解讲结构,自贤于宋、明,然以古为师,以魏、晋绳之,则卑薄已甚。若从唐人入手,则终身浅薄,无复有窥见古人之日。古文家谓画今之界不严,学古之辞不类。学者若欲学书,亦请严画界限,无从唐人入也。

韩昌黎论作古文,谓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谢茂秦、李於鳞论诗,谓自天宝、大历以下可不学。皆断代为限,好古过甚,论者诮之。然学以法古为贵,故古文断至两汉,书法限至六朝。若唐后之书,譬之骈文至四杰而下,散文至曾、苏而后,吾不欲观之矣。操此而谈,虽终身不见一唐碑可也。

唐碑中最有六朝法度者,莫如包文该《衮公颂》,体意质厚,然唐人不甚称之。又范的《阿育王碑》,亦有南朝茂密之意,亦不见称。其见称诸家,皆最能变古者,当时以此得名,犹之辅嗣之《易》,武功之思,其得名处,即其下处。彼自成名则可,后人安可为所欺邪!

唐碑古意未漓者尚不少,《等慈寺》《诸葛丞相新庙碑》,博大浑厚,有《晖福》之遗。《许洛仁碑》,极似《贺若谊》。贾膺福《大云寺》亦有六朝遗意。《灵琛禅师灰身塔文》,笔画丰厚古朴,结体亦大小有趣。《郝贵造像》,峻朴是魏法。《马君起浮图》,分行结字,变态无尽。《韦利涉造像》,遒媚俊逸。《顺陵残碑》,浑古有法。若《华山精享碑题名》,王绍宗《王徵君临终口授铭》,《独孤仁政碑》《张宗碑》《敬善寺碑》《於孝显碑》《法藏禅师铭塔》,皆步趋隋碑,为《宁甗》《舍利塔》《苏慈碑》之嗣法者。至小碑中若《王仲堪墓志》,体裁峻绝。《王留墓志》,精秀无匹。《李夫人》《贾嫔墓志》,劲折在《刘玉》《衮公颂》之间。《常流残石》,朴茂在《吕望》《敬显俊》之间。《韦夫人志》,超浑在《王偃》《李仲璇》之间。《一切如来心真言》,神似《刁遵》。《太常寺丞张锐志》,圆劲在《刁遵》《曹子建》之间。《张氏墓志》,骨血峻秀。《张君起浮图》,体峻而美。《焦璀墓志》,茂密有魏风。此类甚多,皆工绝,不失六朝矩矱,然皆不见称于时,亦可见唐时风气。如今论治然,有守旧开新二党,然时尚开新,其党繁盛,守旧党率为所灭。盖天下世变既成,人心趋变,以变为主,则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而书亦其一端也。夫理无大小,因微知著,一线之点有限,而线之所引,亿兆京陔而无穷,岂不然哉!故有宋之世,苏、米大变唐风,专主意态,此开新党也。端明笃守唐法,此守旧党也。而苏、米盛而蔡亡,此亦开新胜守旧之证也。近世邓石如、包慎伯、赵蒨叔变六朝体,亦开新党也,阮文达决其必盛,有见夫!

论书不取唐碑,非独以其浅薄也。平心而论,欧、虞入唐,年已垂暮,此实六朝人也。褚、薛笔法,清虚高简,若《伊阙石龛铭》《石浣序》《大周封禅坛碑》,亦何所恶?良以世所盛行,欧、虞、颜、柳诸家碑,磨翻已坏,名虽尊唐,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若欲得旧拓,动需露台数倍之金,此是藏家之珍玩,岂学子人人可得而临摹哉!况求宋拓,已若汉高之剑,孔子之履,希世罕有,况宋以上乎!然即得信本墨迹,不如古人,况六朝拓本,皆完好无恙,出土日新,略如初拓,从此入手,便与欧、虞争道,岂与终身寄唐人篱下,局促无所成哉!识者审时通变,自不以吾说为妄陈高论,好翻前人也。

自宋、明以来皆尚唐碑,宋、元、明多师两晋,然千年以来,法唐碑者无人名家。南、北碑兴,邓顽伯、包慎伯、张廉卿即以书雄视千古。故学者适逢世变,推陈出新,业尤易成。举此为证,尤易悟也。

唐人名手,诚未能出欧、虞外者,今昭陵二十四种可见也。吾最爱殷令名书《裴镜民碑》,血肉丰泽。《马周》《褚亮》二碑次之矣。余若王知敬之《李卫公碑》,郭俨之《陆让碑》,赵模之《兰陵公主碑》,《高士廉莹兆记》《崔敦福碑》,体皆相近,皆清朗爽劲,与欧、虞近者也。若权怀素《平百济碑》,间架严整,一变六朝之体,已开颜、柳之先。《崔筠》《刘遵礼志》,方劲亦开柳派者。此唐碑之沿革,学唐碑者当知之。中间韦纵《灵庆池》《高元裕碑》,有龙跳虎卧之气,张颠《郎官石柱题名》有廉直劲正之体,皆唐碑之可学者。必若学唐碑,从事于诸家可也。

同类推荐
  • 苑里志

    苑里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生无生论

    净土生无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岭海兰言

    岭海兰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养育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养育一个自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是西尔斯夫妇根据自己养育第四个孩子海登的经历写成的,海登是典型的高需求宝宝,她易哭闹,爱挑剔,需要父母一刻不离的照顾,所以也需要高度亲密抚育,西尔斯夫妇的核心育儿观——“亲密育儿法”也是从海登这样的孩子身上学来的。高需求孩子虽然让人恼火,但也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一个非常善于生气、喜欢争论的孩子,也非常善于爱;一个情感充沛、内心敏感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高需求的,都需要我们更加亲密的抚养。
  •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一直以来,口才作为每一位哈佛学生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它时刻强调精英的思维习惯,倡导真正实用的人际交往理念,让哈佛学生自然发挥潜在的表达实力,在各种场合下挥洒自如。我们希望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哈佛课程中阐述的沟通理念,能够成为成功的演说者、有效的判断者、人见人爱的交际家。
  • Euthydemus

    Euthydem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系统是个BUG

    我的系统是个BUG

    一个对于生活没有臆想的废物大学生的无聊幻想。不太监但是更新不定时,全凭天意。游戏什么时候打完,或者有空(我自己觉得)就会更新。以上,反正也就是消磨时间的。(报复社会的)注:千万不要在意小说里的设定,那都是用来吃的。
  • 致命关系

    致命关系

    雨夜连环杀人案,恐怖碎尸案,连续灭门案,无端投毒案和变态爆破案。形形色色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心理扭曲,而犯下了一桩桩惨绝人寰的案件。
  • 回家的燕子

    回家的燕子

    21世纪已越过第一个10年。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21世纪是希望的世纪。亲爱的孩子,你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了吗?稀里糊涂闯进21世纪可不行,没有科学知识,你可别想在21世纪站住脚。科学知识不是药片,要用的时候,不能像吃药一样咕噜噜喝一杯水吞下去就解决问题了。科学知识要从小慢慢学,才学得多、学得好。谁想用懒人吃药片的办法,一口就把所有的科学知识通通吞进肚子里,那可办不到!课本里有许多科学知识。可是叫你天天啃干巴巴的课本,背着又大又重的书包,从早到晚啃得头昏脑涨也不行呀!丢掉大书包,从刘兴诗编著的《回家的燕子》里学科学知识吧!
  • 至尊鸿途

    至尊鸿途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万千种族,无尽位面,数不尽的天才不过世间一粒。尘埃天武大陆,无尽位面之一;一个妖孽般的少年,从贫瘠的世俗走来,一路饮血高歌。药武双修,绝世霸途;踩最强的敌人,战最强的种族;统领人族,踏上巅峰之路!
  • 钓鱼

    钓鱼

    我爱上的一个男人,给我讲了他的一段人生故事。我有个发小,一个村里的,一起上学,一起玩,真正的出屁股朋友。我们村前条小河,一到春天就涨水,很多鱼都在水面乱跳。我和发小一起去捉鱼,装鱼的脸盆就放在岸边。每捉到一条鱼,我们就奋力游回来,放进盆里。我们从放晚学一直捉到天黑,直到脸盆满了,才回家去。村里传来爹妈吆喝回家吃饭的声音,我们在岸上匆匆分鱼。发小拨了河边的草,将两个裤腿扎了,将鱼捉进裤管,又灌进水。我端着脸盆,发小背着两条灌成猪大肠模样的裤腿,飞快往家跑。
  • 水样的春愁

    水样的春愁

    浪漫才子郁达夫的作品自成一派,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本书以郁达夫生前写的“自传”为基础,后加入了他参与创造社,与王映霞的书信和抗战后发表的爱国作品,用郁达夫的作品记录了他的一生,也是喜爱郁达夫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作品。另外,书中所藏的30幅照片,很多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定会让读者认识一个更完整的郁达夫。
  • 若有来生,我许你一世繁华

    若有来生,我许你一世繁华

    “啊啊啊!鬼啊!”敛亿站在停尸房外大叫起来。“闭嘴!”穿着白大褂的御寒一脸冰寒的从停尸房走出来,手上的手术刀闪闪发光流过一丝鲜红的血液。“你在干嘛”敛亿问。“当然是趁血液还没有凝固,解刨过把瘾了,不过现在有了活物,正好……”敛亿双腿发软,拼命向电梯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