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00000066

第66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8)

另一方面,就目前情况而言,也没有什么物质利益促使某一部分想要脱离联邦而独立存在。

当铺开美国的地图时,看到从东北走向西南的阿勒格尼山脉穿过400里约(1000英里)国土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认为上帝的安排是要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海岸之间建立一道天然的屏障,以阻隔人们的往来以及好像是要为不同的民族划出必要的界线。

阿勒格尼山脉的平均高度不到800米[56]。它的一些圆形山巅,以及山间的宽敞谷地,方便人们从四面八方进去。注入大西洋的几条大河,即赫德森河、萨斯奎哈纳河、波托马克河,都发源于阿勒格尼山脉上的与密西西比河流域接壤的一片高原。这些河流经过这里[57],再钻过仿佛逼着它们向西流的屏峦,在流经的山区里为人们开辟出可供通行的数条天然道路。

所以现今英裔美国人居住的各个地区之间,没有任何天然屏障妨碍交通。阿勒格尼山脉不仅没有把他们隔离开,也未能阻碍各州的往来。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包围了这条山脉,并延展向它的西面和东面[58]。

美国24个州以及有居民但尚未取得州的资格的三个大区现在共拥有领土131144平方里约[59],相当于法国领土面积的五倍。这片领域土质不同,气候条件也各异,物产也是多种多样。

英裔美国人所建各州的土地辽阔,所以有人怀疑联邦能否维持下去。对此要进行分析。在领土辽阔的帝国内,各省或者各州之间利益的对立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冲突。国土的辽阔这时可能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害。但是,如果这样广大国土的人民没有利益冲突,国土的辽阔本身就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因为政府的统一为国内不同产品的交换提供了便利,也便于产品的流通,增加产品的价值。

我确实见到美国的不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但是我从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对立的利益。

南方各州大都以农业为主,北方各州专门从事制造业和商业,西部各州兼营制造业和农业。而在南方,则主要是烟草、棉花、水稻和甘蔗的种植。北方和西部种植小麦和玉米。虽然财源不同,但是联邦却能为人们提供这些财源的机会均等取得条件。

北方把英裔美国人的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把世界其他地方的产品又运回联邦;而为了让美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数保持平衡,它最希望联邦能按目前状况维持下去。北方既是联邦南方与西部的天然桥梁,又是联邦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中间人。所以,北方希望南方和西部继续留在联邦里共同繁荣,以便于给它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租用它的船舶。

在西部和南方,保留联邦和使北方繁荣也和人们的直接利益相关。一般南方的产品都要经由海上出口,南方和西部也因此需要得到北方商业的支援。它们希望联邦拥有强大的舰队,以便有效地保护它们。虽然南方和西部自己没有船舶,但一定也愿意出钱建

设海上力量,因为欧洲的舰队一旦封锁南方的港口和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那该如何处理南北卡罗来纳出产的大米,弗吉尼亚出产的烟草,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生产的糖和棉花呢?联邦预算的每一部分,可以说都有利于保护联邦各州的共同物质利益。

除了这种商业利益以外,联邦的南方和西部还能从它们继续结盟和与北方继续结盟当中获得重大的政治利益。

而今有大量的奴隶存在于南方境内,这部分人口正在威胁着现在,更加威胁着未来。

西部各州地处大河流域。流经其中的河流,发源于落基山脉和阿勒格尼山脉,汇入密西西比河后又流入了墨西哥湾。在西部各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呈现与欧洲传统和旧大陆文明的隔离状态。

因此,之所以南方居民愿意维护联邦,是为了让自己不在黑人面前显得孤立;而西部居民之所以愿意维护联邦,是想避免自己被封闭在美国中部,导致与世界其他各地往来不便。

北方之所以不希望联邦分裂,是因为它想把联邦作为纽带,以维系广大的国土与世界其余部分的联系。

因此就可以看出,在联邦的各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物质利益联系。

在这种联系当中产生的观点和感情,我们认为,同样能够产生人们之间的非物质利益联系。

美国居民对他们的爱国精神谈得很多;那我也愿意直说,我并不相信这是理智的爱国主义,因为它是建立在利害关系之上的,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利害关系也将随之变化。

对美国人经常表示的要把祖先采用的联邦制度维护下去时提出的论点,我并不怎么看重。

那种要把全部公民置于同一政府的保护之下的论点,主要不是出于人民自愿联合的理智,而是出于本能的同意,或者说是出于非自愿的一种同意,这是感情上的类似和看法上的接近所造成的结果。

我绝不认为只是由于承认同一个领袖和服从同样的法律就可以组成社会。只有当人们从同一个角度去考虑绝大多数问题时,只有他们对绝大多数问题具有同样看法时,只有一些事件给他们留下同样的印象和使他们产生同样的感想时,才能存在社会。

运用这一观点研究问题和考察美国现况的人,不难发现美国的居民虽然分散在24个拥有主权的州,但仍然能像统一民族那样继续生活下去。甚至这样的观察家可能认为,英裔美国人联邦的社会状况,比那些只拥有一个立法机构和只服从一个人领导的欧洲国家的社会情况还显得合理。

虽然美国人有好几个教派,但英裔美国人对所有教派都一视同仁。

他们治理国家并不总是采用同样的方法,而是时常改变方式以适应政府的工作,但关于治理人类社会所必要的普遍原则方面,他们却是意见一致的。从缅因州到佛罗里达州,从密苏里州到大西洋沿岸,依法成立的一切机关的权力都是来自于人民。在所有州中,对平等、自由、出版、结社权、陪审制和公务人员的责任,大家都有一致的看法或者观点。

如果从政治和宗教角度,去看制约他们日常生活的行动和指导他们全部活动的哲学和道德思想,我们依然会发现这种一致性。

英裔美国人[60]像承认全体公民是政治权威一样,也把公认的道理看做是道德权威。而且他们认为,必须由公意来判断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清楚自己的利益,就能走向公正和至善。他们确信,每个人从出生就有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强迫他人去追求幸福。他们一致相信,人生是可能达到至善的。他们断言,知识的传播会产生有益的结果这是必然的,导致可悲的致命后果的是无知。他们把社会视为不断进步的机体,把人生视为一幅不断变化的图画,没有一件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和应当永久不变的。他们承认,在他们看来今天是良好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被比它更好的东西所代替。

我不是说这一切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美国人都那样认识而已。

英裔美国人一方面因为这些共同的观点而团结起来,另一方面又因为骄傲的这种感情而与其他民族疏远起来。

50多年以来,曾经有人不断向美国居民宣告,说他们正在成为世界上最虔诚信教、最有知识和最自由的民族。他们认为,民主制度至今只在他们那里得到发展,在世界其他地方都遭受失败。他们因此而自视甚高,确信自己是人类中的突出人种。

所以我们认为,威胁美国联邦的危险,并不是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或者利害冲突,而是美国人的性格变化和激情。

在美国广大领土上居住的人,大都出于同一种族。然而久而久之,气候,尤其是蓄奴制,在性格上就使得美国南方的英裔与北方的英裔产生了特别显著的差别。

我们之间的有一些人认为,蓄奴制造成了美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歧。这种情况我没有发现。蓄奴制并没有在南方产生与北方对立的利益,南方居民的性格却因此而改变了,并且使得南方人养成了与北方不同的习惯。

我在前面已经指出蓄奴制对南方人的经商能力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了南方的民情。

奴隶是百依百顺和不敢吭声的仆人。虽然他们可以暗杀他们的主人,但是他们从来不敢公开反抗主人。没有一个南方家庭穷得没有奴隶。南方人从小就是家庭小霸王。他们所获得的首批人生观念中,就有他们生来就是发号施令者这个观念。他们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就是叫奴隶百依百顺地听从他们的指挥。教育因此就成功地把南方的美国人培养成高傲、狂暴、急躁、易怒的人。他们穷奢极欲,遇到障碍就不耐烦,一旦失败还容易泄气。

北方的美国人,在摇篮里就没有见过奴隶围在他们的周围转。甚至他们没有被雇用的仆人服侍过,因为他们通常都得自食其力。一进入社会,各种观念就从四面八方向他们的脑海袭来。因此他们很早就得学会判断自己权利的界限,以便自力更生。他们不想屈从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命令;他们还知道,要想得到他人的支持,就得赢得他人的信任。所以他们办事有耐心,思维缜密,对人宽容,行事从容不迫,制订出计划就会坚持到底。

在南方的各州,人们的各种迫切需要总能得到满足。南方的美国人不必为物质生活操心,因为有另一些人在为他们操劳。由于在这方面无忧无虑,所以他们将精力都用在了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南方的美国人生活奢侈,讲究排场,热衷于沽名钓誉、高谈阔论和寻欢作乐,尤其悠闲自在。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他们去操劳,并由于他们不必亲自劳动,所以整天睡大觉,从不关注有益的事情。

在北方,蓄奴制已经不复存在,平等的机遇让人们去奋斗,所以在这里人们整天在为南方的白人所瞧不起的实务活而操劳。从少年时期起他们就为生活奔波,并学会把奋斗致富放在精神和心灵的一切享乐之上。他们的想象力都集中在生活琐事上,他们的思想不够丰富和广泛,但是却比较清晰明确和切合实际。由于他们的唯一目标是致富,所以大家都绞尽脑汁全力以赴,希望尽早达成目的。他们令人钦佩,因为他们知道利用自然和人力去创造财富,并且了解使人人幸福和从个人奋斗中去汲取一切好东西的方法,这更令人赞叹。

北方人不仅有实际经验,而且还有学识。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学习科学当成消遣,而是认为科学是一种手段,并企盼科学早日得到有效的应用。

南方的美国人容易冲动,诙谐坦率,比较大方,也很有才华。

北方的美国人积极主动,办事比较理智,更有才干。

前者的兴趣、偏见、优点和弱点都是属于贵族阶级的。

后者的长处和短处都是中产阶级的特点。

假如让两人联合,并且使他们的利益和见解一致,但是却要使他们的性格、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保持不同。他们这时十有八九不会同意。这个看法也在国家或者民族的联合中适用。

因此蓄奴制并没有出于利害关系而直接危害美国的联邦。

1790年共有13个在联邦公约上签字的州。联邦今天已经有24个州。1790年人口有将近400万,经过40年就增加了两倍多,即在1830年达到1300万人[61]。

这样的巨大变化,不可能没有伴随危险。

由几个国家或者地方组成的社会,同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一样,也有三个主要机缘使它能够持久存在。这就是:成员要有理智,成员个体的力量要小,成员的数目要少。

离开大西洋海岸后深入西部地区的美国人都是冒险家。他们忍受不了任何束缚,渴望着发财,而且他们往往是被自己出生时所在的州驱逐出去的。他们到达荒地时都是初次见面,互不认识。既没有传统和家庭感情束缚他们,又没有范例可供效仿。对他们来说,法制的作用不大,而民情的作用更小。因此不断迁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人,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在原来的13个州内居住的美国人。但是他们在西部却对所在的乡镇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在学会管理自己之前,他们就已经着手建立起管理公共事务的政府了[62]。

成员越多,其成员个体的力量就越小;国家或者社会的力量越大,持久存在的可能就越大,因为各个成员的安全在这时全都依赖于它们的联合。1790年,美国各州的人口没有超过50万的[63]。每个州当时都觉得自己没有成为独立国家的资格,而这种思想促使它们服从联邦当局。但是当联邦的某个州,例如纽约这个面积相当于四分之一法国的州[64],达到200万人时,就会自恃强大,而如果它是由于自私而留在联邦之中的,那在它眼中联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并且在它同意留在联邦里的期间,就会很快要求占有优势地位。

只是联邦成员数目的增加,就将会加强已经够强的破坏联邦纽带的力量。持有一样观点的人,去观察同样的问题并不一定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如果观点不同,当然就更要如此了。因此,随着美国联邦成员数目的增加,成员之间在法制上联合一致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

今天,虽然美国各州之间的利益不是对立的;然而对一个每天都有新的城市建立,每五年就有一个新州加入的国家,它不远的未来的各种变化谁又能预见到呢?

从英国人在这里建立殖民地以来,大约每22年居民人数就翻一番。我不知道有什么因素能够在今后100年里阻止英裔美国人人口的这种激增。在这100年还没有过完时,美国的领土或者属地就将会有一亿多居民,划分为40多个州[65]。

同类推荐
  •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

    本书以时间为线,分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五个时期分别论述了国民党退台之后台湾政党政治演变的进程,对每个时期台湾政党政治展现的主要特点、发展变化的原因、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了解台湾今天的政治现状以及预测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1985-1991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985-1991苏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消除传统体制弊端的内在动因与西方的外在压力和援助共同影响了原苏联改革的走向和性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促使阶级价值观向全人类价值观转变,其左右摇摆、反复无常的改革立场,以及民主化、公开性催生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多元社会主义为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等反社会主义势力上台实施私有化、多党制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最终导致苏共信仰危机和苏联解体。利加乔夫、雷日科夫等采取的谨慎、稳妥的改革方案被排挤而胎死腹中,无缘实施。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是,改革领导者的理论素养和战略意识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统一的理论认识和明确的方向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澄清对社会主义的混乱认识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思想保障。
  •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讲学社丛书: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二辑,内容以2010年著名土耳其裔美国汉学家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扩充而成。德里克教授从“全球现代性”的视角对20世纪初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知识话语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批判性的反思。其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再到儒学与国学。在本书中,它们都被理解为进入一个根本问题的共同窗口,即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思想对文化与历史的调适。
  • 大国前途

    大国前途

    本书分为“国家前途与国家政治”、“国家前途与全面深化改革”、“国家前途与国家安全”、“国家前途与经济新常态”、“国家前途与社会民生”等5个专题,收入29位专家、学者有关上述问题的文章。
热门推荐
  •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特别收录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以及高考辅助阅读的《端午的鸭蛋》《金岳霖先生》《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一本书阅尽汪曾祺的散文精品。汪老先生写字、画画、做饭,把普通的日常活得有情、有趣、有味,并把他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一字一句传达给世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透过汪曾祺的独特视角,生活里每一处细小的平凡都变得美丽灿烂。
  • 盗贼王座

    盗贼王座

    我是一名盗贼。在这个宗门林立,世家繁杂的世界里,他们珍藏着的珍宝、丹药、高级战技,无一不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质疑我的实力?愚弄我是废物?一个冷血技能,就是100%的暴击效果,这可是双倍的伤害。一个潜行让我来去无踪影,让你对我毫无所觉。天才?妖孽?全都是我的垫脚石!
  • 南城吟

    南城吟

    大雨滂沱,淅淅沥沥的冲刷脏污的泥垢,天空电闪雷鸣,让漆黑暗沉的夜更显凄凉。一辆奥迪在高速公路上驰骋,就像没有理智的疯狗逮谁咬谁,毫无规章制度的疯狂飙车。车上的广播还在循环播放“今日沈氏集团小少爷沈珩与傅氏集团千金傅涵小姐宣布正式订婚,青梅竹马的爱情重跑让世人羡慕不已。。。。。。”,苏挽清冷的面容开始一点点破碎,双目充血,一行清泪悄无声息的滑落,油门一踩到底,甚至只是单手掌握方向盘,左手成拳……
  • 都市最强屠仙系统

    都市最强屠仙系统

    (最火百万字都市爽文,不看后悔,全网火热推荐,百万人点赞)开局系统,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天道今天作死了么

    天道今天作死了么

    “主人,我决定帮你突破九转序列了!”“真的吗?”“条件是以身相许。”“滚滚滚!本姑娘......不对,本掌门还没过上后宫三千的生活呢,就算你是天道也不行!”穿越异世,南宫瑾却被天道小奶狗黏上了,宇宙亿万生灵,皆以感悟一丝天道为荣,但这货却好好的万古独尊不当,非要在自己身边作死怎么办?还有这群徒弟是肿么肥四,在外面呼风唤雨,回来就好吃懒做?“东煌帝君,碗再洗不干净你今晚就卷铺盖走人!”“中洲霸主,拖个地会不会使点劲?平时移山填海的力气哪去了?”“魔尊夜枯,九重天精华制成的面膜还不给我拿上来?”不教不行,身为唯我独尊派的老大,南宫瑾觉得每天都很忙。
  • 原来是许先生一见倾心

    原来是许先生一见倾心

    【双向暗恋小甜文】那些年许先生深情说过的情话——你知道完全非弹性碰撞定律吗?寒柔摇头。你知道欧姆定律吗?寒柔说忘了。许先生只好换一种语言继续表白——你是我世界里的摩擦力,失去了你,我将天崩地裂。我和你的关系就像磁铁和磁场,初次相见就被你深深吸引。知道惯性吗?就是失去你的时候,我会一直等你出现。希望我们对彼此的爱,如同那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永远一样多。一旁的寒温实在看不下去了,把手中的奶茶递过去,寒柔瞬间就笑了。寒温指着许先生:她从小物理就没及格,你说这些她根本就听不懂。说完又看着寒柔:本来物理成绩就不好,还挑了个物理老师做老公,想终身免费补习吗?寒柔:听起来好像很不错……老顾读者群:910273634 系列甜文《原来是江先生情窦初开》《原来是顾先生医念如初》
  • 专属涩天使

    专属涩天使

    十年前,六岁的她们陷入了一场阴谋,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族。十年后,十六岁的她们已经是黑道的至尊,她们要报回曾经的仇。小时的阴谋,长大后的误解,仇恨、亲情、爱情的交织,她们究竟何时才能获得幸福?
  • 鬼先生的长情告白

    鬼先生的长情告白

    东宫御曦是条标准的咸鱼,然而有一天,一个能够具象化成人的帅哥系统戳在她面前。“咸鱼快起来,我的任务就是来帮你翻身的。”从此她就过上了(幸福--划掉)悲催的生活,天天被嘲讽,日日被鞭策。终于她这条咸鱼被鞭子赶着走上了人生巅峰,她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m ̄)夭寿了~所谓的系统居然是鬼变的!鬼的存在跟系统的存在,哪个更不靠谱?在线等,挺急的。
  •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运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帝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事件的记录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并加以有趣的故事相糅合而成。全书开始的基调都是以一种黑色幽默开始的,人生的主线是灰色的,到最后却变成了纯黑色。书中更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敏感话题,升学、早恋、沉溺网络、校园暴力、同居等……主人公董浩云,由一个懵懂好少年,变成了一个思想不稳定,性格双向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