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700000073

第73章 戶政二十七錢幣上(3)

今乾隆三十八年。三十九年。皆以一千二百數十萬告。此滇銅極盛之時。未嘗減於他日耳。然而不能給者。惟取之者多也。嚮時江安閩浙買滇銅以代洋銅。議者以滇銅衰盛靡常。當多為之備。仍責江浙官收商買洋銅。以冀充裕。及請滇銅徑運京師。以其餘溢湖廣開鑄。而商辦洋銅。則聽江浙收買鑄錢。議者又以滇銅雖有餘。尚須籌備以供京局。若遽楚供鑄。設令將來京銅有缺。所關不細。又議浙江收買洋銅。亦須存貯。滇銅或缺。仍可運京接濟。即近歲截京銅。部議亦以滇銅實有缺乏情形。當即通籌酌劑。是皆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為天下計。非獨為滇計也。至於今日而京師之運額。既無可缺。而自江南江西以外。尚有浙閩黔粵秦楚諸路開鑄。紛綸舉。一則曰此民之用也。饟錢也。不可少也。再則曰鑪且停矣。待鑄極矣。不可遲也。而滇之銅政騷然矣。夫以雲南之產。不能供雲南之用。而裁鑄錢以畀諸路。諸路之用銅者。均被其利。而產銅之雲南。獨受其害。其產愈多。則求之益眾。而責之益急。然則雲南之銅。何時足乎。故曰取用之數不能議減也。供辦之難此其二也。一曰大廠之逋累。積重莫蘇也。謹按楊文定公奏陳銅政利弊疏云。運戶多出夷猓。或山行野宿。中道被竊。或馬牛病斃。棄銅而走。或姦民盜買。無可追償。又硐民皆五方無業之人。領本到手。往往私費。無力開採。亦有開硐無成。虛費工本。更或採銅既有。而偷賣私銷。貧乏逃亡。懸項累累。名曰廠欠。由此觀之。自有官廠。即有廠欠。非一日矣。然其時凡有無追之廠欠。得乞  恩貸免。故歲歲採銅。數倍於前。而廠民之逋欠。亦復數倍。司廠之員。懼遭苛譴。少其數以報上官。而每至數年。輒有巨萬之積欠。則有不可以豁除請者矣。上官以其實欠而莫能豁也。於是委曲遷就。以姑補其闕。乾隆二十三年。奏請預備湯丹等廠工本銀十二萬五千兩。所以償廠欠也。三十三年。逮治綜理銅政。及司廠之員。著賠銀七萬五千餘兩。所以釐廠欠也。三十七年。除豁免之令。而於發價時。每以百兩收銀一兩。大約歲發七十萬兩。可收七千餘兩。藉而貯之。以備逃亡。亦所以減廠欠也。至於開採之遠。工費之多。官本之不足。則莫有為之計者。故不數年。而廠欠又復如舊。三十七年冬。鉤考廠庫。以稽廠欠。前後廠官。賠補數萬觔外。仍有民欠十三萬餘兩。重蒙  皇恩。特下指揮。俾籌利便。然後廠銅得以十一通商。而以鑄息代之償欠。今之東川局加鑄是也。然加鑄之息。悉以償廠欠。通商之銅。又以輸局供鑄。至於未足之工本。依然無措也。是以舊逋方去。新欠已來。兩年間又不可貲算矣。自頃定議。每以歲終責取無欠結狀。由所隸上司加之保結。由是連歲無廠欠之名。然工本之不足。廠民不能徙手枵腹而致採也。則為之量借油米爐炭以資工作。而責其輸銅於官。以此羈縻廠民。曰爾第力採。我能爾濟。廠民亦以此餌其上。曰官幸活我。我且力採以贖前負。上下相蒙。不過覬倖於萬有一遇之堂礦。是誰諱避廠欠。而積其欠借不歸之油米爐炭。亦復不下巨萬之值。要之皆出公帑也。蚩蚩之氓。何知大義。彼其所以俯首受役。敝形體而不辭者。孳孳為利耳。至於利之莫圖。而官帑之逋負。且日迫其後。而廠民始無望矣。夫廠以出銅。民以廠為業。民無所望。廠何有焉。區區三五官吏之請求。其於銅政庸有濟乎。故曰大廠之逋累。積重莫蘇也。採辦之難此其三也。

一曰小廠之收買。渙散莫紀也。雲南礦廠。其舊且大者。湯丹碌碌大水茂麓為最。而甯臺金釵義都次之。新廠之大者。獅子山大功為最。而發古山九度萬象諸廠次之。至如青龍山日見汛。鳳凰坡紅日巖大風嶺諸廠。處僻遠。礦硐深窅。常在叢山亂箐之間。而如大屯白凹人老箭竹金沙小巖。又皆界連黔蜀。徑路雜出。姦頑無藉。貪利細民。往往潛伏其間。盜採盜鑄。選踞高岡深林。預為走路。一遇地方兵役。縱跡勾捕。則紛然駭散。莫可尋追。其在廠地採礦。又皆游惰窮民。苟圖謀食。既無貲力。深開遠入。僅就山膚尋苗。而取礦經採之處。比之雞窩。採獲之礦。謂之草皮菜。是雖名為採銅。實皆僥倖嘗試。一引既斷。又覓他引。一處不獲。又易他處。往來紛藉。莫知定方。是故一廠之所。而採者動有數十。區地之相去。近者數里。遠者一二十里。或數十里。雖官吏之善察者。固有不能周盡矣。加以此曹不領官本。無所統一。其自為計也。本出無聊。既非恆業。何所顧惜。有則取之。無則去之。便於就則取之。不便於就則去之。如是而繩以官法。課以常科。則有散而走耳。何能縻乎。官廠者見其然也。故常莫可誰何。而惟一二客長錫頭是倚。廠民得礦。皆由客長平其多寡而輸之。錫頭爐房。因其礦質。幾鍛幾揭而成銅焉。每以一爐之銅。納官二三十觔。酬客長錫頭幾觔。餘則聽其懷攜。遠賈他方。核其實數。曾不及湯丹廠之百一。夫以滇南礦廠之多。諸路取求之廣。而惟二三大廠是資。其餘小廠。環布森列。以幾十數。而合計幾十廠之銅。比之二三大廠。不能半焉。則大廠安得不困。故曰小廠之收買渙散莫紀也。採辦之難此其四也。

若夫轉運之難。又可略言矣。夫滇僻壤也。著籍之戶。纔四十萬。其畜馬牛者十一二耳。此四十萬戶。分隸八十七郡邑。其在通途。而為轉運所必由者十二三耳。由此言之。滇之馬牛。不過六七萬。而運銅之馬牛。不過二三萬。其大較矣。滇既有歲運京銅六百三十萬。又益諸路之採買。與滇之鼓鑄。歲運銅千二百萬。計馬牛之所任。牛可載八十觔。馬力倍之。一千餘萬之銅。非十萬匹頭不辦矣。然民間馬牛。止供田作。不能多畜。以待應官歲。一受雇可運銅三四百萬。其餘八九百萬觔者。尚須馬牛七八萬。而滇固已窮矣。乾隆三年 廷議廣西府局。發運京錢。陸用牛一萬四千頭。馬九千匹。水用船三千隻。念其雇集不易。恐更擾民。輒許停鑄。是年雲南奏言滇銅運京。事在經始。江安閩浙之二百萬。未能一時發運。准戶部議。運京許寬至明年。而江浙諸路之銅。且需後命。凡以規時審勢。不欲強以所必不能也。又前件議云。戶部有現銅三百萬。工部稍不足。可且借撥。又乾隆三十五年議云。戶工兩局庫。有現銅四百五十萬。雲南尚有兩年運銅。計可銜接抵局者。仍八百餘萬。自後滇之發運。源源無絕。以供京局鑄錢。有盈無絀。其截發掛欠銅三百五十餘萬。均可著緩補解。此其為滇之官民計者。持論何恕。而其為國用計者。論事又何詳也。今則不然。戶局有銅二百五十萬。合工部之銅三四百萬。滇銅之發運在道。歲內均可繼至者。千有餘萬。其視往時略無所減。而議者且切切焉。有不繼之憂。於是雲南歲又加運舊欠銅八十萬觔。通前為七百一十餘萬。而滇益困矣。且夫轉運之法。著令固已甚詳矣。初時京銅改由滇運。起運之日。必咨經過地方。令防衛催稽。守風守水守凍。又令所在官司。核實轉報咨部。其後以運官或有買貨重載。淹遲運。兼責沿途官弁。驅促遄行。徇隱有罰。其後又以納銅不如本數。議請申用雍正二年。採辦洋銅之例。運不依限者。褫職戴罪管運。委解之上官。奪其官。領職如故。其有盜賣諸弊。本官按治如律。責上官分賠。又改定運限。自永甯至通州。限以九月。其在漢口儀徵換簍換船。限以六十日。自守凍外守風阻水之限。不復計除。運銅入境。由所在官弁。依期申報奏聞。而滇蜀亦復會商以永甯瀘州搬銅打包。限五十五日。其由永甯抵合江。由重慶府抵江津。聽所在鎮道稽查。委官催督。或有無故逗遛。地方官弁。匿不實報者。予糾劾。其後以銅船停泊。阻塞輓漕。又議緣江道路。委遊擊都司押運。自儀徵以下。聽巡漕御史催趕。運官雖欲飾詐遷延。固不得矣。又積疲之後。戶部方日月考課。於是巡撫與布政使。躬歷諸廠。以求採運之宜。而責巡道周環按視。以課轉運之勤怠。而察其停寄盜匿。其自守丞以下。州縣之長。與簿尉巡檢之官。往來相屬。符檄交馳。弁役四出。所在官吏。日惴惴焉捄過之不暇。而傳騷然矣。嘗考乾隆二年。滇有餘銅三百七十四萬。故能籌洋銅之停買。十七年有積銅一千八九百餘萬。故能給諸路之取求。二十四年以後。有大興大銅二廠。驟增銅四百餘萬。故能貼運京錢。歲無缺滯。此如水利。其積不厚。而日疏抉之。則涸可立待。勢固然也。今司運之官。懼罹罪責。既皆增價雇募。然猶不免以人易畜。官司責之吏役。吏役責之鄉保里民。每籯數日之糧。以應一日之役。中間科索抑派。重為民擾。喜事之吏。驅率老幼。橫施鞭打。瘁民生而虧政體。非小故也。故曰轉運之難此其五也。

銅政議下

王太岳

具此五難。是以滇之銅政。有救荒無奇策之喻。雖然。荒固不可不救。而銅固不可不辦。不可不運也。竊嘗求前人之論議。厝注得失之所由。其有[已](己)效於昔。而可試行於今日者。曰多籌息錢以益銅價也。通計有無以限買銅也。稍寬考成以舒廠困也。實給工本以廣開採也。預借雇值以集牛馬也。雲南之銅。供戶工二部。供浙閩諸路。供本路州郡餼餉。其為用也大矣。故銅政之要。必寬給價。給價足而後廠眾集。廠眾集而後開採廣。廣採則銅多。銅多則用裕。前巡撫愛必達疏云。湯丹大小等廠。開採之初。辦銅無多。迨後歲辦銅六七百萬。及八九百萬。今幾三十年。課耗餘息。不下數百萬金。近年礦砂漸薄。窩路日遠。近廠柴薪伐盡。炭價倍增。聚集人多。油米益貴。每年京外鼓鑄。需銅一千萬餘觔。爐民工本不敷。歲出之銅。勢必日減。洋銅既難採辦。滇銅倘復缺少。京外鼓鑄。何所取資。前巡撫劉藻以湯丹大碌不敷工本。兩經奏  允加價。廠民感奮。大銅廠本年辦銅六十萬。大興廠夏秋雨集停工。尚有銅三百七八十萬。各廠總計共銅一千二百餘萬。歷歲辦銅之多。無逾於此。實蒙  特允。初未見有不許也。今之去昔。近者十年。遠者二十餘年。所云硐日遠。改採日難者。又益甚矣。而顧云發棠之請。不可數嘗者何也。有銅本斯有銅息。有鑄錢斯有鑄息。故曰有益下而不損上者。不可不講也。按乾隆十八年。東川增設新局五十座。加鑄錢二十二萬餘千。備給銀船工本之外。歲贏息銀四萬三千餘兩。九年之間。遂有積息四十餘萬。自是以後。雲南始有公貯之錢。而銅本不足。亦稍稍知有取給矣。二十二年。東川加半卯之鑄。歲收息銀三萬七千餘兩。以補湯丹大水四廠工本之不足。二十五年。以東川鑄息不敷加價。又請於會城臨安兩局。各加鑄半卯。二十八年。再請加給銅價。則又於東川新舊局。冬季三月旬加半卯。三十年又以銅廠採獲加多。東川鑄息尚少。則又請每月每旬。各加鑄半卯。以加湯丹諸廠之銅價。而大理亦開錢局。歲獲息八千餘兩。以資大興大銅義都三廠之戽水採銅。先後十二年間。加鑄增局。至五六而未已。滇之錢法與銅政相為表裹。已久矣。以廠民之銅鑄錢。即以鑄錢之息與廠。費不他籌。澤不泛及。而此數十廠百千萬眾。皆有以蘇困窮而謀飽煖。積其懽呼翔踴之氣。銅即不增。亦斷無減。於以維持銅政。綿衍泉流。所謂多鑄息錢以益銅本者此也。取給之數。誠不可議減矣。諸路之所自有。與其緩急之實。不可不察也。往者江南江西浙江福建陜西湖北廣東廣西貴州九路之銅。皆買諸滇。沓至迭來。滇是以日不暇給。夫 聖朝天下一家。其在諸路者。與在滇之備貯。固無異也。竊見去年陜西奏開甯羌礦硐。越兩月餘。已獲現銅二千四百觔。仍有生砂。又可煉銅五六千觔。由此追鑿深入。真脈顯露。久大可期。又湖北奏開咸豐宣恩兩縣礦廠。先後煉銅已得一萬五千餘觔。將來獲利必倍。見之郵報者如此。今秦楚開採皆年餘矣。其獲銅也。少亦當有數萬。而採買之滇銅如故。必核其自有之數。則此二邦者固可減買也。貴州本設二十爐。繼而減鑄二十三卯。採買滇銅亦減十萬。頃歲又減五爐。議以銅四十四萬七千觔。歲為常率。而滇銅仍實買三十九萬六百六十觔。至於黔銅。則減七萬。將以易且安者自予。而勞且費者予滇。非平情之論也。是故黔之採買亦可減也。又今年陜西奏言局銅。現有二十五萬一千四百餘觔。加以商運洋銅五萬。當有三十餘萬矣。委官領買之滇銅六十二萬六千二百觔。且當繼至。以此計之。是陝西已有銅九十餘萬。而又有新開之礦廠。產銅方未可量。此一路之採買。非惟可減。抑亦可停矣。

同类推荐
  • 宁古塔山水记

    宁古塔山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州百问

    青州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浴佛功德经

    浴佛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氏宝卷

    黄氏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灰烬之城

    灰烬之城

    连我自己也说不清那一天跑去贫民窟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官方词典中没有“贫民窟”这个词,诺亚把灰烬之城分为两个区域:中心区和边缘区。前者是我一直生活着的地方,笔直的建筑如木桩般整齐地钉在地上,人造光源在建筑的缝隙间投出冷清却又不刺眼的光,偶尔人工天幕也会转换心情模拟阴天和雨天,配合着空气循环系统里释放出的臭氧和负离子,带着很舒服的清新气息,据说那是雨后泥土特有的味道,但我不知道是真是假——大灾变后306年,最后一批地表移民也已死去,阳光、森林、河流、自然、野生动物等等旧时代的一切统统沦为历史课本上的名词解释题。
  • 断水封刀

    断水封刀

    惟谋的小粉粉到这里来看,在这里,别找错地方哦。
  • 开局一条超凡狗

    开局一条超凡狗

    穿越到有着超凡和神秘的异世界,如何能甘心默默无闻。本以为踏足神秘世界需要种种机缘,不想第一步的机缘就在身边。走向超凡的道路的巅峰,高举那至高的王座,成为永恒的神圣。不过这一切得先由与自家狗的交易开始。(群号941802910-哈克的小窝,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进来看一看。)
  • 狂魔焚天

    狂魔焚天

    太古洪荒,凶灵遍地。然,洪荒的核心之地,迷雾重重。传说其中隐藏无数至宝,甚至有永生之秘。无数强者因此闯进核心之地,意图夺取至宝和永生之秘,可都尽数陨落。唯有一人以微末之力走出核心,但却被人判下通敌叛族。为此他强破禁锢,从头开始,只为洗清罪名!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混沌之貌

    混沌之貌

    不可名状的恐怖,无以轮比的至极体验,一切尽在世界游戏《混沌之貌》。
  • 超极致人类

    超极致人类

    原本身为普通人的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次意外,使得他的人生轨迹走上全新的道路。特殊的能力!全新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下所隐藏的黑暗,正在一点一点的侵蚀这里,带着爷爷的期望,朋友的祝福!在这残酷的世界下,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吧!
  • 天书志异

    天书志异

    秦始皇为求长生,派遣徐福东渡寻仙,却在海外天上寻得天书三卷。后因秦末战乱,天书失传。千百年后,江湖血腥又起,洛阳白虎灭门一案,朝廷派遣官员追查,蛛丝马迹之中,天书身影,亦隐亦幻……
  •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

    威廉·曼彻斯特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描绘了一幅多彩的图画,展现了家族四代人的生活,从在北达科他州兜售药品的“草药医生”大个子比尔·洛克菲勒,内向冷酷、沉默寡言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到扭转家族声誉的腼腆、热情、博爱的小洛克菲勒及活泼开朗、极具说服力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他们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并将继续创造辉煌的历史。
  • 重生之明星攻略

    重生之明星攻略

    上官月儿直到生产的时候,才知道嫁给了一个混蛋,害她惨死产房。重生后,她再也不想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消沉下去,努力奋进丑女变身美女,遇见上辈子最崇拜的偶像明星。13岁的女孩,27岁的明星大叔,前世的混账老公...会有怎样的交集?会发生怎样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