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7600000013

第13章

後即下略指類別子期云喪等者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云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善得其意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音曲每奏鍾子期輙窮其趣伯牙乃捨琴而歎曰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於吾心也吾於何以逃聲哉莊子加云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文選云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明人之道術在遇知音知音即聽者。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潤內無德本外豈能談然唯約說者前人此法故。

第八依德本文三初標大意次略有二類下正顯示後若感者下揀疑濫初中疏川有珠下二句喻次內無下合後然唯約說者下揀定劉子云山抱玉而草木潤焉川貯珠而岸不枯焉口納滋味而百節肥焉心受典誥而五性通焉紫玉精歌曰風凄凄雲容容水潺潺兮不息山蒼蒼兮萬重。

略有二類一者智慧最為首故十方諸佛告金剛幢言及由汝智慧清淨故告金剛藏言亦是汝勝智力故二者餘行願力故十方諸佛告普賢言亦以汝修一切諸行願力故十方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

次略有二類下正顯示也。

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願皆屬說因。

後若感者下揀疑濫。

第九依請人者若約慈悲深厚亦有無問自談若約敬法重人要順誠請後說初心識昧未解諮求上智慈悲騰疑啟請。

第九依請者文二先舉無顯有。

然有二類一者言請二者念請諸會有無現相品當辨。

後然有二下別示請儀。

第十依能加者夫聖無常應應於克誠。

第十依能加亦二先總明大意後然若佛下別釋所以今初先立理後指陳前中借尚書意故彼第四云民罔常懷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

心冥至極故得佛加。

心冥至極下指陳也以入定契理故佛加耳故下文中以三昧力感十方諸佛現前等。

然若佛自說則不俟加如第七會因人有說要假上加其第八會行依法修不異前故略無有加又不入定故無有加餘皆具有。

別釋中四一總彰有無二所以加者下出加所以三若爾僧祗隨好下釋通妨難四加有下就類彰別。

所以加者。

二中先徵後釋。

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一說一切說故亦顯果海無言故因相可說故。

釋有三意言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者即第一意若佛自說不可言加則但名自說耳今由同加皆與智勸說即顯同說也一說一切說故者第二意也上顯通方之法此顯圓融之教然一經中總具四句今但舉一以順同加義故言四句者一者一說是一說如僧祗等二一說一切說如向所明三一切說是一說如一切處文殊同遍法界同聲說偈顯法無異故四者一切說是一切說如十方來證皆自敘云我等諸佛亦如是說餘三不順同加故疏不明耳亦顯果海下第三意也佛表果海菩薩表因故故十地經云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論經云一分論釋云果分不可說但說因分因分於果為一分耳。

若爾僧祗隨好應非一切。

疏若爾僧祗下三釋通妨難於中三初設難二釋難三遮難今初也。

表微細難知故超出因果故。

疏表微細下二釋難也略舉二意對前三意言微細難知者對前同說及一切說前菩薩說以受加故表佛同說今以僧祗數量重重微細唯佛能知隨好光明功德一好一光能破地獄三重頓圓故亦難知唯佛能了故佛自說言超出因果故者對前果海不可說也前難中意云若以菩薩表因今佛自說應可表果可說故今答云對果說因言因可說因無果外之因沒同果海故因亦叵說如鳥跡同空跡亦叵說因既非因果亦非果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說。

然施設不同不應一准。

然施設等者三遮難也恐有難言若今佛說即表微細餘應是麤此言超出前應繫著故此遮云聖教施設千差萬別各取一表不應尅定受加表於同說亦非麤非著佛說表細顯超亦不礙於同說約表小異大旨全同何不亡言觸途生滯故云不應一准。

加有二種一者顯加具於三業二者冥加但與智令說。

加有二種下第四就類彰別於中二先顯別後指文前中顯加具於三業者口業勸說以益辯意業與智以益智身業摩頂以增威然意與智雖則是冥以與身語同時此二顯彰以少從多故三皆稱顯冥唯與智故有不同。

普光法界無顯有冥餘皆具二顯必有冥故餘至下明。

普光法界等者後指文也普光攝三會謂二七八也法界即是第九故此四會並唯有冥由二七兩會不入定故故無顯加而文殊師利普賢菩薩皆言承佛神力故是冥加第八會普賢雖入三昧無有加分但有作用發起故無顯加亦言承佛神力故有冥加法界品如來自入三昧不可有加第七普賢第二文殊有說無定故闕顯加皆承佛力能說能證故有冥加言餘皆具二者即餘五會顯必有冥者釋具所以冥即未必有顯顯即必有於冥以如來有力有慈常冥加故未定緣闕不容有顯故唯有冥顯加之時冥常不捨又有意加故言必有言餘至下明者謂冥顯加相有多義門隨文具顯也。

教起因緣竟。

結前十因十緣也。

第二藏教所攝中二先藏攝後教攝前中亦二先藏後攝今初藏謂三藏二藏通稱藏者以含攝故世親攝論第一莊嚴論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攝即包含。

第二藏教所攝今初下疏文分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先總科後通稱藏者下牒釋總名引世親攝論者然攝大乘論本論即無著菩薩所造釋有多家此方有二即世親無性二菩薩也大唐三藏俱譯二本各有十卷梁朝真諦譯世親釋有十五卷今稱梁攝論是釋義大同小異疏家隨便引之恐濫三本故各以異名揀之然依古德多引梁論若今自取多引無性世親言謂攝一切所應知義者即彼論自釋攝義所應知者然論無別釋下廣顯論所明即十勝相謂一應知依止勝相二應知相勝相三應知入勝相等十相皆言應知即理事等法皆應知也攝即包含者疏家轉將攝義復釋於含以前標云以含攝故故牒釋也。

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麼藏言三藏下第二別釋分二先三藏後二藏前中三初總列次初中下別釋後然此三藏下總顯所詮。

初中先辨名後顯相今初亦名修妬路亦名素呾纜此皆梵音楚夏。

二中三藏即為三別皆先標後釋今初亦名下釋也於中四一會梵音二敘古譯三敘古破四會順違今初言梵音楚夏者秦洛謂之中華亦云華夏亦云中夏淮南楚地非是中方楚洛言音呼召輕重今西域梵語有似於斯中天如中夏餘四如楚蜀西來三藏或有南天或有北天或有中天東西各異素呾纜者唐三藏譯云是中天什公多譯為修多羅亦云修妬路多通諸天什公是龜茲人近於東天實叉三藏于闐國人多近東北然什公亦遊五天隨時所受小有輕重語其大旨理則無乖然前後三藏多云修多羅也。

古譯為契經。

古譯等者第二敘古譯也於中五一標名。

智論之中名為經藏。

二智論下引證。

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

三契謂契理下釋義。

即契理合機之經依主受名契經即藏持業釋也。

四即契理合機下會六釋以契對經即名依主以契經對藏便名持業。

復云正翻為線線能貫華經能持緯此方不貴線稱故存於經。

五復云下會傍正。

有云案五印度呼線席經井索聖教皆曰修多羅則經正是敵對斥於古德經非敵對。

有云等者第三敘古破此古即是靜法苑公刊定記中義也但言有云即是刊定記主若云古德多是藏和尚亦有此前諸德此中總舉先古諸德又此中疏撮略刊定之意耳刊定記敘古義竟便云今詳諸論及以梵言良恐不爾所以者何此中通辨有三失故一敵對翻名失二以義為名失三總別不分失今疏所明即第一失謂修多羅一名既含四實線既敵對經何得非經是敵對言非敵對故云敵對翻名失故疏云斥於古德經非敵對二以義為名失者意云經字是名契字是義以經有契理合機之義故借契義以助經名而呼契經兩字全作名者即是以義為名失也若全名者應云欲底修多羅欲底之言有其三義一者契義二順古所行三依正道理今取契義既無欲底之言明知名無契字也又舉例云如質多名心集起為義詎翻集起亦作名耶意云集起既非心名契理豈是經目也三總別不分失者彼云但藏部立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為總名修多羅等為別稱二謂修多羅為總號毗奈耶應頌等為別目古來相傳唯辨前門不論於後今修多羅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何修多羅業能貫攝故餘藏餘部所詮所化由此貫攝彼方成故故涅槃十五云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釋曰刊定記文猶似難見今更為釋言各有兩重總別者如三藏中兩重者一云三藏是總經律論為別二云修多羅是總稱調伏對法為別稱故三藏中修多羅即是總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故云今修多羅依三藏中總相業用古人不知此從總相得名但謂為別故云總別不分失也如十二部亦有兩重總別者一云十二部經總也謂修多羅祗夜等即為別稱二云修多羅是總名祇夜等十一為別稱不取修多羅以修多羅為總故亦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是則三藏中修多羅通於二藏十二分中修多羅通餘十一故若不通者修多羅既稱契理合機餘無此名應不契理合機既俱契理合機明知修多羅是從總相立名耳三藏十二部皆有兩重總別故云各有也刊定之意亦有理在今謂若十二部中修多羅則通十一及於三藏若三藏中修多羅名唯通十二不通二藏二藏之中有契合者自屬十二分中修多羅耳思之以非至要故疏略不敘唯明初一恐欲知根本故鈔具敘耳彼復破於遠公三修多羅至十藏品當說。

今更詳之若一名四實皆為敵對則古如所破。

今更詳之者第四會順違也於中三初全縱次半奪後出古意今初言古如所破者經線俱為敵對而言線是經非故如所破。

若兼順義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故梁攝論譯為聖教彼論云有阿毗達磨非是聖教為成聖教故加修多羅名。

若兼順義下二半奪也縱其經是敵對奪其不名聖教故一名含於多實應須順義立名如僊陀婆一名四實若譯經中五味之處應譯為鹽若譯經中王之所乘僊陀婆者應譯為馬不可言水言器今譯佛經云修多羅合名聖教也言線言索非全愜當故云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梁攝已下引文為證即第一論然此所引上兩句全是論文為成聖教下乃取義釋以彼本論云攝大乘論即阿毗達磨教及修多羅釋論云此言大乘者欲揀小乘阿毗達磨何不但說阿毗達磨名復說修多羅名有阿毗達磨非是聖教故此中意云若但言阿毗達磨揀濫不盡故加修多羅言揀異凡夫所造之論明是聖教之論故今引意者本論牒修多羅釋論之中乃云聖教明是譯修多羅為聖教也。

古德見此儒墨皆稱為經遂借彼席經以目聖教則雙含二義俱順兩方借義助名更加契字揀異席經甚為允當。

古德見此下出古意也席經不順本義是故借耳儒即儒教夫子為主墨即墨教墨翟為主以忘身益物是其所宗如夏禹之勤用斯意也儒有九經五經等皆稱為經經者常也典也聖人之言方得稱經此方既以聖人之言為經故譯聖教亦名經也言雙含二義者即聖教及經緯義也俱順兩方者順此方夫子等經順西域經緯聖教之經也恐濫席經故加契字以揀之耳古人既以敵對為線明知言契經半從義耳故為允當。

二顯相者西域四名所目雖殊意義相似故同稱修多羅而聖教多含具上三義。

二顯相下此中大意取其一名四實以會雜心五義便是顯修多羅之相文中三初舉總包含二故雜心下正會五義二總上五義下以義貫通。

故雜心云經有五義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顯示四曰繩墨五曰結鬘涌泉則注而無竭出生則展轉滋多義同井索有汲引故顯示正是聖教顯事理故繩墨則楷定正邪亦是繩之為經能持於緯同席經義結鬘同線線能貫華結成鬘故。

同类推荐
  • 商虫篇

    商虫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sanova

    Casanov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游记

    北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EGINALD

    REGINA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别叫我富二代

    别叫我富二代

    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但对身为富二代的宁鸣来说,他认为自己这方面的技术不太好……
  • 谷雨三候

    谷雨三候

    又是一年霜降时节,我爱的你依旧眉眼如初。向来春暖,夏炎,秋凉,冬寒,于人世繁华,于尘世浮华。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女主:泊雪男主:傅西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有狐狸总裁

    家有狐狸总裁

    这个世界玄幻了吗?为什么自己偶然救下的小狐狸竟然能幻化成人的模样?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是自己公司的总裁!当外面的人动用一切办法找他的时候,他却我在自己家里,对自己呼来唤去!可是有一天回到家,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时,才发现自己竟然习惯了他的存在。
  • 三洞众戒文

    三洞众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革鼎记

    革鼎记

    力量?智慧?信仰?意志?欲望?命运?还是长生?在念术的世界创造规则吧!每一位迷茫的信徒都将找到归宿,你,来不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昨日事,今日祠,春残花落人老时。
  • 厉狂澜

    厉狂澜

    她是南疆大山走出的妖女他是一心复仇的鹿家弃子机缘巧合下相遇,搅弄红尘苦海远古龙神,南疆秘术,神秘黑衣人……一路前行,披荆斩棘,拨开重重迷雾
  • 养肺食谱

    养肺食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养肺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味美的养肺菜肴。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 秩序剑主

    秩序剑主

    总有一日,要让那漫天诸神,都在剑下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