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6100000008

第8章 元婚礼贡举考

至元婚礼

《易》重咸恒,《诗》,《关雎》,婚姻之道,其来尚矣。国朝以礼防民,至元八年,聊印颁降龙制,自议婚、过婿、见妇之父母凡七条,并斟酌文公婚聘,立为定式,以诏天下后世。今具卷首,俾四方士庶举行嘉礼者,有所据依焉。

至元八年九月,尚书礼部契勘人伦之道,婚姻为大,即今聘财筵会,已有定例。外据拜门一节,系女直风俗,遍行合属革去。外据汉儿人旧来体例,照得朱文公《家礼》内婚礼,酌古准今,拟到下项事理。呈奉尚书省【礼】 【札】付【[一] 据行文体例改。】,再送翰林院兼国史院,披详相应,移中书省咨:议得:登车乘马,设次之礼,亦贫家不能办。外据其余事,依准所拟,遍下合属,依上施行,仍关各部照会。

议婚。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使女氏许之,然后纳采。前件议得:其诸议婚之家,合依此例而行。

纳采。【系今之下定。】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祠堂,【人之大伦,于礼为重,必当告庙而后行,【示】 【[二] 据《通制条格》卷三《户令囗婚姻礼制》补。】不忘祖。而今往往俱无祠堂,或画影,或写立位牌,亦是。】及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上之【女氏主人】 【[三] 据同上补。】,出见使者,遂奉书以告于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者复命,婚主复以告于祠堂。或婚主人等亲往纳采者,听。前件议得:婚姻之礼,人之大伦,于礼为重,必当告庙而后行,示不忘于祖先,拟合依上施行。

纳币。【系今之下财礼。】具书遣使如女,授书,而复书,礼宾,使者复命,并同纳采之仪。前件议得:拟合酌古准今,照依已定筵会,以男家为主,会请女氏诸亲为客,先入坐。男家至门外,陈例币物等,令媒氏通报,女氏主人出门迎接。相揖,俟女氏先入,男家以次随币而入,举酒,谓纳币,饮酒,受币讫,女氏主人回礼,婚家饮酒。毕,主人待宾如常礼,许婿氏、女子各各出见,并去世俗出羞之币。【[四] 「拟合………出羞之弊」,《通制条格》卷三《户令囗婚姻礼制》纳币项下作正文。】

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婚之室,质明,婿家设位于室中,女家设次于外。初婚,【姻】 【婿】 【[五] 据同[二]改。】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乘】 【[六] 据同[二]改。】马至女家,俟婿次女家,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婿入奠雁,姆奉女出登车,【婿】 【[七] 据同[二]补。】乘马先行。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婿妇交拜,就坐饮食。毕,婿出,复入,脱服,烛出,主人礼赞。

前件议得:拟照依此例而行,所据登车乘马,设次奠雁之礼,近下贫穷之家不能办者,从其所便。

妇见舅姑:明日夙兴,妇见舅姑,次见于诸尊长。若【妇家】 【冢妇】,【[八] 据以下《文公婚礼》条改。】则馈于舅姑,舅姑飨之。前件议得:合依此例而行。

庙见: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前件议得:合依此例而行,如无祠堂,或悬影像及写位牌,亦是。

婿见妇之父母:明日,婿往见妇之父母,次见妇党诸亲,【妇】 【[九] 据同[二]补。】家礼婿如常仪也。前件议得:酌古准今,妇之父母受婿拜礼,余依上仪。窃见自今作赘召婿之家,往往盖是贫穷不能娶妇,故使作赘,虽非古礼,亦难拟革。此等之家,拟合今权依时俗见行之礼而行。

至元聘礼

至元八年二月,据中书省奏定民间嫁娶婚姻聘财等事,仰遍行诸路,照会一体施行。婚姻聘财表里头面诸物在内,并以宝钞为财,以财畜折充者,德君和同不拘此例。

品官:一品、二品,五伯贯。三品,四伯贯。

四品、五品,三伯贯。六品、七品,二伯贯。

八品、九品,一伯二十贯。

庶人:上户,一伯贯。中户,五十贯。

下户,三十贯。

筵会高下,男家为主。

品官:不过四味。

庶人:上户、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为婚已定,若女年十五已上,无故五年不成,【故谓男女未及婚年甲,或服制之类。】其间有故,以前后年月并之,及夫逃亡五年不还,并听离,不还聘财。

同姓不得为婚,截自至元八年正月二十五日为始,已前者,准已婚为定,已后者,依法断罪,听离之。

有妻更娶妻者,虽会赦,犹离之。

妇人夫亡服阕守志,并欲归宗者,听。其舅姑不得一面改嫁。

大德聘礼

大德八年正月一款:男女居室,人之大伦。近年聘财无法,奢靡日增,至有倾资破产,不能成礼,甚则争讼不已,以致嫁娶失时。除蒙古、色目人各依本俗,品官别行定夺,其民间聘财,令中书省从宜定立等第,以男家为主,愿减者听,亲礼筵会,【务】 【[一○]据同[二]补。】从省约。上户:金一两,银五两,彩段六表里,杂用绢四十疋。中户:金五钱,银四两,彩段四表里,杂用绢三十疋。下户:银三两,彩段二表里,杂用绢十五疋。

文公婚礼

议婚: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纳采: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于祠堂,乃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见使者,遂奉书以告于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者复命婿氏,主人复以告于祠堂。

纳币:纳币具书,遣使如女氏,女氏受书,复书,礼宾,使者复命,并同纳采之仪。

亲迎:先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厥明,婿家设位于室中,女家设次于外。初婚,婿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乘马至女家,俟于次,女氏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婿入奠雁,姆奉女出登车,婿乘马先。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就坐饮食。毕,婿出后入,脱服,烛出,主人礼宾。

妇见舅姑:明日夙兴,妇见于舅姑,舅姑礼之。妇见于诸尊长,若冢妇,则馈于舅姑,舅姑飨之。

庙见: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

婿见妇之父母:明日,婿往见妇之父母,次见妇党诸亲,妇家礼婿如常仪。

皇庆开科

皇庆天子,作新文治,革万代科举之弊。圣朝宗世之规,凡所取士,崇尚德行,禁绝浮华,得贤立太平之基,猗欤盛哉。今将颁降条制并文公贡举私议开列于后,并诵一封天子诏「四海状元心」之诗,以为天下学士勉。幸鉴。

皇庆科举诏

皇庆二年,诏行科举,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

一、科场。每三年一次开试,举人从本贯官司于路、府、州、县学及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举,以礼敦遣贡。诸路、府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

一、考试程序。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义理精明、文辞典雅为中选,用朱氏《章句集注》。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书》以蔡氏为主,《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已上三经并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告】 【[一一]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囗科举》删。】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参用古体四六。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一、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

一、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

一、流官子孙荫囗,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升一等。

一、在官未入流品之人,愿试者,听,若中选,已有九品以上资级,比附一高加一等注授,若无品级,止依试例【后】 【从】 【[一二]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囗科举》删。】优铨注。

中书省续降条画

一、乡试。中选者各给解据,录连取中科文,行省所辖去处移咨都省送礼部,腹里宣慰司及各路关申礼部,拘该监察御史、廉访司依上录连科文,申台转呈都省,以凭照勘会试。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二十三日,蒙古、色目人试策一道;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二十六日,汉人、南人试策一道。

一、会试。次年,省部依乡试例,于二月初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试第二场,初五日试第三场。

一、御试。三月初七日,前期奏委考举官二员、监试御史二员、读卷官二员入殿庭考试。每试子一名委怯薛歹一人看守。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一、乡试,行省一十一处:河【东】 【南】 【[一五]据《元史》卷五九《地理志二》改。】,陕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宣慰司二处:河东冀宁路,山东济南路;直隶中书省部路分四处:【直】 【真】 【[一六]据《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改。】定路,【河间路、保定路、顺德路、大名路、广平路、彰德路、卫辉路、怀孟路。】东平路,【济宁路、高唐州、曹州、濮州、恩州、泰安州、东昌路、冠州、德州。】大都路,【大都、永平路。】上都路,【上都、兴和路。】

一、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蒙古、色目人、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蒙古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一十五人,】上都【六人,】河东【五人,】真定等【五人,】东平等【五人,】山东【四人,】辽阳【五人,】河南【五人,】陕西【五人,】甘肃【三人,】岭北【三人,】江浙【五人,】江西【三人,】湖广【三人,】四川【一人,】云南【一人,】征东【一人,】色目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河东【四人,】东平等【四人,】河南【五人,】真定等【五人,】山东【五人,】四川【三人,】甘肃【二人,】陕西【三人,】巅北【二人,】辽阳【二人,】云南【二人,】征东【一人,】江浙【一十人,】湖广【七人,】江西【六人,】汉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真定等【十一人,】东平等【九人,】山东【七人,】河东【七人,】河南【九人,】四川【五人,】云南【二人,】甘肃【二人,】岭北【一人,】陕西【五人,】辽阳【二人,】征东【一人。】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广一十八人,江浙二十八人,河南【七人】,江西【二十二人。】

一、乡会等试,许将《礼部韵略》外,余并无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无军人处差巡军。

一、提点擗掠试院,差廉干官一员,度地安置席舍,务令隔远,仍自试官入院后,常川防职,监押外门。

一、乡会等试,弥封、誊录、对读官下吏人,于各衙门从便差设。

一、试卷不考格,犯御名、庙讳,偏犯者非,及文理纰缪,涂注乙五十字以上。

一、誊录所承试卷,并用朱书誊录正文,实【针】 【计】 【[一七]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囗科举》删。】涂注乙字数,标写对读无差,将朱卷逐旋送考试所;如朱卷有涂注乙字,亦皆照写字数;誊录官书押,俟考校合格、中选人数已定,抄录字号,索上元卷,请监试官、同试官对号开拆。

一、举人试卷,各人自备三场文卷并草卷一十二幅,于卷首书三代、籍贯、年甲,前期半月于印卷所投纳,置簿收附,用印钤缝讫,各还举人。

一、就试之日,日未出入场,黄昏纳卷,受卷官送封弥所,撰字号封弥讫,送誊录所。

一、科举既行之后,若有各路岁贡及保举儒人等文字到部,并今还赴本乡应试。

一、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许应试。

一、举人于试场内,毋得諠哗,违者治罪,仍殿二举。

一、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一举。

一、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程文及代之者,汉人、南人居父母丧服应举者,殿二举。

一、国子监、学岁贡生员及伴读出身,并依旧制,愿试者,听,中选者,于监、学合得资品上从优铨注。

一、别路附籍蒙古、色目、汉人,大都、上都有恒产住经年深者,从【西】 【两】 【[一八]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囗科举》删。】都官【私】 【司】 【[一九]据《通制条格》卷五《学令囗科举》删。】依上例推举就试,其余去处,冒贯者治罪。

中书省部定到乡试程序【【佑延】 【延佑】 【[二○]元无佑延年号,据《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改。】元年】

(一)家状式:

一、乡【贾】 【贯】 【[二一]据文义改。】 【某】路【某】州县【某】乡【某】里,应乡贡进士举【某】,人年若干。

一、习经:疑、义、古赋、诏诰、章表策。

一、三代、曾祖讳【某,有官则云某官,在则云见任,不在则云故仕,无官则云未仕,不在则云故不仕。】

祖讳【某。】

父讳【某。】并同前。

一合家口若干,【有祖父、母、父、母则云合家口五,父母在则云合家口三,偏侍则云合家口二,俱亡则云合家口一。】

祖年【若干。】

祖母【某】氏,年【若干。】

父年【若干。】

母【某】氏,年【若干。】

一今举。

一见住【某处。】

右具如前。

(一)试程序:

第一场

试经疑二问。

第一问。【云云。】

限三百字以上。

对【云云。】谨对。

涂注乙【若干】字。

第二问。【仿此。】

试【某】经义一道。

限五百字以上。

对【云云。】谨对。

涂注乙【若干】字。

第二场

试古赋一道。【诏诰、章表仿此。】

又【云云。】谨对。

涂注乙【若干】字。

第三场

试策一道。

限一千字以上。

对【云云。】谨对。

涂注乙【若干】字。

(一)草卷一十二幅,用印钤缝。

(一)凈卷一十二幅,用印钤缝,依式凈写科举文字,以上并用朱笔界画。

右家状并草卷黏作一通。

会试程序【延佑二年二月日。】

试院于翰林院东至公堂设席分舍。

正月十五日,于中书礼部印卷。【卷面用印钤缝。】

正月二十八日,中书礼部榜示。

二月初一日,黎明,举人入院、搜检怀挟讫,班立堂下,各再拜,知贡举官答跪,试官以下各答拜,毕,受题,各就本席,午后,相次于受卷所投卷而出。

二月初三日,如前。

二月初五日,如前。

御试程序

三月初一日,于中书礼部印卷。【卷背用印钤缝。】

三月初七日,黎明,入试,拜受策题,各就席,至晚进卷而出。

二月十一日,各于国子监关栏帽。

三月十三日,赴阙,听候唱名。

进士受恩例

延佑二年四月日,中书礼部呈奉中书省札付该:来呈「策试举人,今将各二姓名、年甲、籍贯具呈照详」,得此,延佑二年四月初四日奏过事内一件:前者为这应举的人每,依礼部拟来的典故里赐了际授时分,上表谢恩,参见省官,文庙里烧香行礼,立石题名。的依囗礼部拟将来的,省官人每商量了再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有来。俺商量来:赐恩、荣宴于翰林国史院,中书省官押宴,御史台、翰林、集贤两院摘官预宴、预宴官及进士簪花,至所居;进士受官:择日,具公服,侍仪司引赴殿廷,上谢恩表;次便服诣都堂参见;择日,进土谒先圣,行舍菜礼,第一名具祀文行事,有司于宣圣庙前刻石题名呵,怎生?奏呵,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四月十七日,赐恩、荣宴、押宴,押宴官及进士各簪花。

四月二十七【日】 【[二二]据文义补。】于中书省祇受敕牒。

四月二十九日,各具公服,诣殿廷谢恩。

四月三十日,便服诣都堂参谢。

五月初二日,谒先圣庙,行舍菜礼。

朱文公学校贡举私议

古者学校选举之法,始于乡党而达于国都,教之以德行道艺,而兴其贤者能者。盖其所以居之者无异处,所以官之者无异术,所以取之者无异略,是以士有定志而无外慕,蚤夜孜孜,唯惧德业之不修,而不忧爵禄之未至。夫子所谓「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孟子所谓「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盖谓此也。今之谓法,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其弊,则所谓空言者,又皆囗妄无稽,而适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朝廷、州、县每有一事之可疑,则公卿、大夫、官人、百吏愕眙相顾而不知所出,是亦可验其为教之得失矣。议者不知其病源所在,反以程试文字之不工为患。夫空言本非所以教人,亦不足以取士。而诗赋又空言之尤者,其无益于设教取士,章章明矣。然熙宁罢之,而议者不以为是者,非罢诗赋之不善,乃专主王氏经义之不善也。今必罢诗赋而分经、诸子、史、时务之大者。古者大学之教,以格物致知为先,而其考校之法,又以九年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为大成。盖天下之物事,皆学者所当知,而其理之载于经者,则各有所主。若诸子之学,同出于圣人,各有所长而不能无所短,其长者固不可以不学,而其所短亦不可不辨也。至于诸史,则该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变。时务之大者,如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世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今欲以《易》、《书》、《诗》为一科,而子年午年试之,《周礼》、《仪礼》及二戴之《礼》为一科,而卯年试之,《春秋》及三传为一科,而酉年试之,诸经皆兼《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论则分诸子为四科,而分年以附焉。策则诸史,时务亦然。则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而皆可为当世之用矣。草茅之虑,偶及于此,故敢私记其说,以为当路之君子其或将有取焉。

同类推荐
  • 张炎词全集

    张炎词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ystem of Economical Contradictions

    System of Economical Contradic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易牙遗意

    续易牙遗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

    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方外奇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残王毒妃

    穿越之残王毒妃

    她相府嫡出五小姐,刚出生脸上就带有一块巴掌大得黑色胎记,拖自己母亲的福,从小与尊贵无比的太子订婚……她现代医学世家第一百二十代传人医毒双绝天之骄女,一朝穿越,被退婚?被毒杀?被暗杀?被各种杀?且看本小姐如何虐太子,虐白莲花姐姐。只是被硬凑一对的某男?能不能不要无耻的总往这边凑?本小姐跟你不熟。某男:“摸也摸了,看也看了,不准备负责?”“……”
  • 五四班的毕业歌(五四班那些事儿)

    五四班的毕业歌(五四班那些事儿)

    五四班升为六四班了,可大家还是叫顺了五四班。最后一个学年,五四班仍是精彩纷呈:团体操训练认识了杏仁茶和芝麻糊两个大帅哥,舞跳得超级棒;学校举行集体舞比赛,五四班的华尔兹艳惊四座;在学农基地,汤司令那三个坏小子差点惹了大祸,绿绿第一次失控大发脾气;苏剑老师得了癌症,同学们积极地为他义卖募捐……无论和绿绿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快乐和不寻常,分别的一天还是来到了。小蜡烛们不舍地朝绿绿扑去,一一和他拥抱告别。
  • 穿越之腹黑世子妃

    穿越之腹黑世子妃

    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何以处之?原玥的答案是:你便辱她,蔑她,欺她,压她,看准时机弄死她!金牌卧底一朝穿越,往日里呆傻的自闭儿,忽变聪慧无双,扮猪吃老虎,将挑衅的人放倒!一朝重生,破茧化蝶,惹来天下美男追逐,却不知何时惹来一只腹黑妖孽,一朵朵的掐掉她的桃花!
  • 萌宝快递:总裁爹地请签收

    萌宝快递:总裁爹地请签收

    成人礼那晚,她被她的继妹和未婚夫陷害,与他缠绵了一夜,黑暗的房间里除了喘息声,什么也听不见和看不见。五年后她高调回国,还附带了一只萌宝。成为了世界上人人皆知的漫画家,小说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可是不料一个男人突然闯进了她的生活。“女人,解释一下,你什么时候偷了我种。”“什么和什么啊?”“我帮你回忆回忆。”从今以后她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大霸道鬼和小霸道鬼。欢迎大家入坑哦。。
  • 蜀山剑侠传(第七卷)

    蜀山剑侠传(第七卷)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的重要代表之一。
  • 邂逅

    邂逅

    《邂逅/汪曾祺经典文集》精选了汪曾祺经典小说22篇,包括代表作《邂逅》《岁寒三友》《七里茶坊》等作品,全面展现了其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
  • 那年我们不曾笑过

    那年我们不曾笑过

    初三分班,男孩在女孩隔壁班,男孩暑假经常带女孩打游戏,引起女孩的注意。一次女孩和别人争吵,男孩看到帮女孩解围……女孩和男孩相处了几天,因为自尊心强大和男孩绝交了,此时女孩已经喜欢上男孩……后来的每天都很平静,女孩每次碰见男孩假装看不到,男孩笑着看着女孩……有天男孩传来了纸条,女孩很开心,打开看却……男孩打破了昔日的宁静……中考前几天因为一件事又拉近了他们的关系……男孩陪女孩中考完,女孩在毕业那天将准备已久的礼物送给了男孩……后来的相遇……女主:夏芷。男主:杨泽辰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浪漫古典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综合卷,写了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过无声

    剑过无声

    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只有力量,与智商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