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0700000015

第15章

上来所说。信行地中。合十六住处。依八住处。摄之为四。一发心名摄住处。二波罗蜜净住处。三欲住处。四离障碍十二住处。合为第四。今总合为三。初摄住处。是十住位。次波罗蜜净住处。及欲住处是十行位。后离障碍住处。是十回向位。所以者何。依华严经。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第一处中。诸菩萨请说十住十行十藏十回向十地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后至第二处。佛在天帝释忉利天宫妙胜殿上。加法慧菩萨。方说十住。至第三处。佛在夜摩天宫庄严殿上。加功德华菩萨。方说十行。至第四处佛在兜率天宫一切宝庄严殿上。加金刚幢菩萨。方说十回向。至第五处。佛在他化自在天王最上摩尼宝藏殿。加金刚藏菩萨。方说十地。此上四种是别阶位。余五十种是彼位中修法。十藏是十行位中别修法。十行第八名尊重行。此位成就诸尊重事。乃至广说。尊重佛法。利众生事。行无尽功德。入净法界。譬如火珠出火。不可穷尽。如是菩萨诸功德藏不可穷尽。教化众生。生亦不可穷尽。自后十种无尽功德藏。方始成满。依十地论。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皆是十地。别所修法。故说因中但四十二位。依璎珞经上卷说。四十二贤圣。地前凡夫有三十位。十住名铜宝璎珞。十行名银宝。十回向名金宝。十地圣人名琉璃宝。前四十人名为学行。入法流水中。以自灌注。等觉菩萨名摩尼宝。其名金刚慧。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已。入金刚定。后住千劫。学佛威仪象王视顾师子游步神通化法。故诸佛法皆现在前。入佛行处。坐佛道场。超度三魔。复住万劫化现成佛。入大寂定。等觉诸佛二谛等法。二习无余。乃至现同古佛。常行中道大乐。无为而生灭为异。勿实而非佛。现佛神通。常住本境。观此文意。金刚三昧乃经多劫。住佛位中。名水精宝璎珞。内外明显。妙觉常住性湛然明净。名一切智地。超过四魔。彼位各以功德璎珞。严持其身。故以为名。以前诸位名六种性。谓习性道圣。等觉妙觉。亦名六坚。谓智信法修德顶愿。亦名六忍。谓信法修正无垢一切智。亦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亦名六观。谓住行向地无相一切种智。

于十住中。初发心住。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修行是心。若迳一劫二劫三劫。乃至入初住位中。住是住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姓中。彼经既以十住位。名习种姓。修信念等。经三大劫。方入十住。修行百法。即显十信。是初住摄。未入僧祇。此在外凡发求大意。若二乘等发向大心。涅槃经八万劫等应说其相。彼经又说。初发心住。于四谛中如次发四弘愿。二住作四念住观。三住作十一切处观。四住作八胜处观。五住作八大人觉观。六住作八解脱观。七住作六和敬观。八住作三空观空无作无相。九住作四等观。十住作六念观。十行中初行作四正勤。二行作四神足。三行作五根。四行作五分法身。五行作八正道。六行道作七觉。七行作五善根。正观暖观顶观忍观三界空世第一法观。八行作四辨观。九行作十二因缘观。十行作三宝观。十回向中。初向作二谛观。二向作五神通观。三向作四不坏信观。四向作三有为相空观。五向作五阴不异空观。六向作十二入我不在内外中间观。七向作十八界观。八向作因果假观。九向作二谛非空有观。十向作中道第一义谛般若观。而非真中道。初地以上有三观心。入一切地。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前三十心入一乘位。因法华经。同地前所修不名一乘。六住已前犹退作五逆恶等罪。无恶不造。至第七住。常住不退。广说相状。观彼经文。大违诸教。无和会理。且以仁王。恐成非。则但是诸位随增且说。不尔道理甚为乖误。依仁王经上卷。复与诸教不同。彼云。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下。为诸菩萨。修般若波罗蜜。意说地前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伏忍。以有漏智。伏烦恼故。初二三地名信忍。相同世间。修三福业。证净信故。四五六地名顺忍。顺同二乘。作菩提分等出世道观。故七八九地名无生忍。长时相续作彼观智故。十地佛地名寂灭忍。因果满故。初发相心生习种姓。有十心。一信。二精进。三念。四慧。五定。六施。七戒。八护。九愿。十回向。是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长养十心。为圣胎也。璎珞经中。念后说勤。彼既非也。六名不退。彼文是也。从此次第起于慧性种姓。有十心四意止。即四念住观身受等。又三意止。即三善根慈施惠。止三意止即观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能过我人众生等相及外道想。复有十道种姓。谓观色识想受行。得戒忍。智见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观三界因果空忍。无愿忍。无相忍。观二谛虚实一切法无常。名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作转轮王化四天下。生一切众生善根。初二三地名信忍。所谓善达明断三界色烦恼缚。常以十五心为首。四摄四无量四弘愿三解脱门。以此为本。乃至佛位。四五六地名顺忍。见胜现法。能断三界心等烦恼缚。七八九地名无生忍。远不动观慧亦断三界心色等习烦恼。现不可说不可说功德神通。十地佛地同寂灭忍。入金刚定。下忍行名菩萨。上忍名萨婆若。共观第一义谛。断三界心习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无相为萨婆若。超度二谛为第十一地。三界外无别众生。佛之三身亦无出三界。三界外无别众生。佛有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依此经准。题目下自注之云。鸠摩罗什集出佛语。不可和会。令与诸经论同。依此仁王即说十信。以为十住十行十回向。仍名不同。皆成乖角。今依华严。不说十信。假复许有。是初住中离出十信。仍言三劫行十信故。方得入初住。大庄严论及对法说。四善根在第十回向位。彼云。一大阿僧祇劫修习满已。方作持任镜明。依暖顶忍世第一法观。更无别位。故华严经但说地前有三十心。不说四十及四善根。然诸论中。以观行别故。离别说经中。以无别位次故合一处。论亦不相违。依华严。但说地前有三十心。此摄住处即是十住。华严十住品亦说十住名。一发心住。创总发心。二治地住。净行自业地。三修行住。胜修理观。起上妙行。四生贵住。从诸圣法正教中生。五方便具足住。所行善根为救众生。六正心住。所闻赞毁心定不动。七不退住。闻十法心。以坚固不动转。八童真住。心得安立。成童真行。九法王子住。学法王十法。当成法王。十灌顶住。如王太子。堪受王位。行渐胜故。初发心住。由见佛相好。尊重难遇。或睹神变说法教诫。见生受苦等。

发菩提心。如前说相。得十力分。学十种法。一恭敬供养佛。二赞叹菩萨。三护众生心。四亲近贤。五赞已退法。六修佛功德。七欲生佛前。八修寂静定。九欲远生死。十为苦生依持。治地住中。于众生所。发十种心。一大慈。二悲。三利乐。四安住。五欢喜。六度脱。七念众生。八无我所。九深心。十如来心学十法。一专求多闻。二修离欲定。三近善知识。不逆其教。四能知时语。五学无所畏。六明解深义。七了达正法。八知坚法行。九舍离痴嗔。十安住不动。修行住中。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不自在。六不可乐。七无集散。八无所处。九离分别。十无坚实。和合坚固学十法。生贵住中修十法。学十法。乃至灌顶住成十智。学十智。初发胜心。求大菩提。既在初住起大慈悲。度脱众生。既在二住。此上二住。即广大心。第一心是。初欲愿知空无我等。在第三住。所闻赞毁。心定不动。在第六住。合此二种。总是常心。不见身外有众生故。无分别三昧。三住已后六住已前。合是常心。知一切无性无相。在第七住中。是不颠倒心。即摄伏散时。七住已后。皆是不倒心。故知发心是十住摄。由十住中。解行尚少。所知当浅。故略说之。摄多住行。十行已后解行所知。皆渐胜故。尚以广说。其次二住处。谓波罗蜜净住处。及欲住处。是十行位。依华严经之明法品中。精进慧菩萨。问法慧菩萨。发心菩萨云何能令功德转胜诸佛欢喜。法慧答言。发心菩萨应灭放逸。有十种法得不放逸。何等为十。一持戒清净。二远离愚痴净菩提心。三离谄曲心慈愍众生。四劝修不退。五常乐寂静远离凡夫。六不乐世乐。七精修胜善。八舍离二乘。九修功德心无染。十善分别自他身。次修十净法。乃至满诸愿。得十种无尽法藏。发心菩萨功德转胜诸佛欢喜。

次方说十行。波罗蜜净住处。是初六行。然分为二。初不住施五行。不住相想是第六行。其欲住处是后四行。不住施度中。初檀波罗蜜是初欢喜行。欢喜行中为大施主。悉舍所有等。以惠施三时无悔。不望果报。不求名誉。不求生胜处。不求利益。凡行施时。有十所为。一但欲救众生。二摄受众生。三饶益众生。四学佛本行。五忆佛本行。六净佛本行。七持佛本行。八显佛本行。九说佛本行。十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乃至广说。所生之处。常行施行。令一切众生欢喜爱敬。名欢喜行故。施波罗蜜即是初行。二饶益行。常持净戒。不染五欲。说无染法。不求生人天尊贵胜处。不乐利养端正帝王。但持净戒。恶魔以五欲。惑乱菩萨。菩萨终不起一念爱欲之心。宁舍千命不加恶法。于一切众生每念。众生长夜爱欲水。没其中。我今当学令魔王等及一切众生。立无上戒。乃至正学。入无余涅槃。常持净戒。饶益自他。名饶益行。故戒波罗蜜多是第二行。三无恚行。常修忍辱谦卑恭敬。和颜爱语。无自他害。无自他俱举。无自他俱是。不自赞叹。念常说法。离一切恶。大忍安立。复为无量恶骂毁辱刀杖捶打。思惟忍受种种观行。思我解空无常。为人说故。虽遭怨害。愍念应忍。令成菩提。遭一切苦。不恚不恨。名无恚行故。忍波罗蜜是第三行。四无尽行。常行精进。不为一切烦恼所乱。乃至广说。精进所为。念言。假使多劫受苦。后成菩提。亦行精进。广说譬喻。无量世界破为微尘。如是念念常不废忘大菩提心。若闻是语。不退不悔。欢喜勤修。因我精进。令无量众生永离众苦。常代受苦。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涅槃乐。我然后成无上正觉。常行精进。心无尽故。名无尽行。故精进波罗蜜是第四行。五离痴行。常住正念。恒无散乱。坚固不坏。乃至死此生彼。处胎出胎。无有痴乱。广说其相。常住正念。离痴散乱。故名离痴行。其禅定智慧二波罗蜜。是第五行。未能别修胜定慧故。所以合修初四易行。故能别作。六善现行。成就寂灭。三业所有。示现三业无缚无脱。乃至解一切世间悉皆寂灭。世出世法无分别。乃至不舍化众生心。我不化生。当谁化之。我不令欢喜。谁令欢喜。众生受苦。起诸烦恼。舍取正觉。是所不应。故我修行未成令成。未调令调。未度令度。解寂灭法。及利众生。诸善根显现。名善现行。故不住相想。是第六行。合前六行。是波罗蜜净住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九雷

    九雷

    一个不一样的斗气世界。一部绝世的《九雷功法》。注定要让这名少年,遨游九天之上,俯瞰天下。
  • 无仙

    无仙

    万古修真天地间,一人一剑铸法仙!无情无念三千道,痴笑疯泪淌红尘!天要遮我眼,地要埋我躯,仙要灭我意,道要毁我情。既如此,我以雷轰鸣这天,要他再也黑不了我的世界!既如此,我以火燃尽这地,要他再也盖不住我的手足!既如此,我以念撼动这道,要他再也斩不断我的情!既如此,我愿,天下,无仙......
  •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年养生智慧:身边的《黄帝内经》

    千年养生智慧:身边的《黄帝内经》

    千年养生智慧:身边的《黄帝内经》是中华传统医药之圣经,千年养生文化之精粹,全方位深入揭示千年养生精髓,顺时养生法、阶段养生法、时辰养生法、脏腑养生法、情志养生法、环境养生法、起居养生法、运动养生法、休闲养生法等等。
  • 世界的咸鱼观察者

    世界的咸鱼观察者

    我,心云帝国观察者当年神明上司告诉过我——无论是异域生物,智能机械,基因病毒,寄生文明,破灭世界还是混沌的暗影主宰,你们都归我管!一个被忽悠进组织的少年,终于成为了随时都能摸鱼的老油条
  • 小民江湖

    小民江湖

    侠客步入现代,注定是落寞的。仗义任侠,是少年的梦,中年的念,晚年的遐想。世俗牵绊之下,侠之道如同“鸡肋”。一个愣头少年偏要扎进侠客的道里,几经波折最终成就了“侠客”之名。著名时评人夏白藿评价说:“他是现代社会唯一一名能够将侠客之道贯彻始终的人。”然而,故事的开头,最后的侠客是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未来,侠之道何去何从,暂未可知。或许他代表着传统侠客的终结,或许他将引领侠客精神的中兴……(故事可能是小众的,读者大大若能因文中无厘头的冷笑话展颜一笑,若能因其中女性角色的颦笑而小心动,那便是极好的。)
  • 平遥往事

    平遥往事

    以故乡平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平遥往事》脱稿,各方面的反响都很不错,将在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前正式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内心感到莫大的宽慰。踏实做事,造福桑梓。平遥商会以这本书的出版,再次践行了立会的宗旨。尤其在人们热衷物质利益的时下,关注纯文学创作,并能以切实的帮助促其开花结果,努力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属难能可贵。商会诸多同仁的努力终结善果,作者的心血也得到回报,夫复何求?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语文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语文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