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800000003

第3章

释曰。此之四句。正明序分。就此序分。复分两段。一归敬序。二发起序。即前三句。是归敬序。第四句是发起序。就前三句。初两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归敬 初诸字明所归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诸者谓诸佛。故论云。诸言所表。谓佛世尊。后十三字中。前有六字。明自利德。后七字明利他德。一切种诸冥灭者。自利德也。冥有二种。一者一切种冥。二者诸冥。一切种冥名不染无知。诸冥是染污无知。此二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为冥(外境名实义内心名真见)一切种者。不染无知。种类无边。名一切种。障一切法。不能悟解。是不染无知。故种类多也 不染无知。劣慧为体。三性门中。善无记摄。体非烦恼。故名不染。于境不悟。称曰无知。无知即不染。名不染无知持业释也。亦名习气。数习烦恼。所成气分。习之气故。名为习气。唯佛永断。二乘犹有。故论云声闻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智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由于佛法极远时处。及诸义类。无边差别。不染无知。犹未断故 解云。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极远时等是也。八万劫外。名极远时。三千界外。名极远处也 诸冥者是染污无知。诸谓诸境。即四谛修道。五部境也。五部非一。故名诸境。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以此烦恼覆障诸境。故说为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烦恼不净。名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也 颂言灭者。灭有二灭。一择灭。二非择灭 一切种冥灭。是非择灭。由佛世尊断一切种冥。证不生法。故名非择灭。此言证者。是不染无知。胜缘阙位。得非择灭。名为证也。由断此冥。获一切智。能知一切种类法。故智德圆满 诸冥灭者。即是择灭。由佛世尊断烦恼冥。证不生法。名为择灭。断德圆满故。颂灭字通二灭也。智德是佛身中。智慧为体。断德是佛所证。择灭为体。灭名为断。由断显故 拔众生出生死泥者。叹利他德也。一切众生。于生死泥。沦没无救。世尊哀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此是恩德。大悲为体 言众生者。有众多生死故也。言泥者。有漏业。烦恼异熟果为体。烦恼如水。业异熟如土。由此相参。成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者。指德归敬。稽首接足。故称敬礼。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即如是者。指前三德也 如理师者显利他德。益物为胜。故别标敬 由佛世尊能方便说如理正教。拔济众生。名如理师。上来归敬序竟。

对法藏论我当说者。是发起序。为发起论端故也 教诫学徒。故称为论。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其对法藏。邻次当辨。我当说者。五蕴假者。目之为我。当说之言简已正说。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此复分三。一释对法。二释藏。三明说意说人。且初第一。释对法者。颂曰。

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

释曰。净慧随行名对法者。明胜义对法也。净慧者。谓无漏慧。离缚名净。简择称慧。净慧眷属。名曰随行。慧相应心。及受想等。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无表。此等诸法。是慧眷属。随慧行故。名曰随行。如是净慧。及与随行。通摄五蕴。名为胜义阿毗达磨。此五蕴中。言色蕴者。道共戒也。受想蕴者。随行中受想心所也。行蕴者。除受想外诸余心所。四相及得也。识蕴者。慧相应心也 言胜义者。无漏名胜。实体称义。胜即是义。名为胜义。胜义即对法。名胜义对法。持业释也 及能得此诸慧论者。此明世俗对法。颂文诸字。通在两处。一则诸慧。二则诸论。慧论非一。故名为诸。此诸慧论是有漏法。名为世俗。此者无漏净慧也由彼诸慧诸论。方能得此无漏净慧。名能得此也。非但净慧随行。名为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亦名对法。故云及也。言诸慧者慧有四种。一者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者闻慧。闻教成故。三者思慧。因思起故。四者修慧。从定生故。定名为修。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 言诸论者谓六足论等。一舍利子。造集异门足论。二大目犍连造法蕴足论。三迦多演那。造施设足论。已上三论。佛在世造 佛涅槃后。一百年中。提婆设磨。造识身足论。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类足论。又造界身足论。至三百年末。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前六足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后代论师。多宗发智。大毗婆娑依之而造。无漏净慧。是真对法。有漏慧论。非真对法 言对法者。谓为无漏作资粮故。亦名对法。故论云。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言资粮者。先因论教。次有生得。从生得后方有闻慧。从闻慧后次起思慧。从思慧后始生修慧。从修慧后起无漏慧。故诸慧论。是净慧资粮也 释此法名者。能持自性。故名为法。且如色法。变碍为性。能持此性。故名色法。略举此一。余法例然。法有二种。一胜义法。二法相法。胜义法者。谓是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有实体故。复名为义。即胜名义。即胜义名法。故名胜义法。持业释也。二法相法者。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望自体边名性。望他缘边名相。此四谛法。是法相故。故名法相法。法相即法持业释也。对有二义。一则对向。谓无漏慧。对向涅槃。二则对观。谓无漏慧。对观四谛。前言对向。以因对果。因即净慧。果即涅槃 后言对观。以心对境。心即净慧。境即四谛 无漏净慧。但是其对。是能对故。而非是法。非所对故 言对法者。是法之对故。依主释也。光法师云。能对对胜。且与对名。理实而言。亦名为法。持自性故 所对法胜。且立法名。理实而言。亦名为对。是所对故。由此对法。俱通能所 总有六种。一自性对法。谓净慧也。二随行对法。谓净慧眷属也。三方便对法。谓有漏四慧也。四资粮对法。谓论教也。五境界对法。谓四谛也。六果对法。谓涅槃也。前四能对。名对法。后二所对名对法也 此能所对。各有三释。且能对法。有三释者。一能对名对。所对名法。法之对故。名为对法。依主释也。二能对非对法。所对名对法。能对名对法者。有对法故。名为对法。有财释也。三能对名对。是能对故 亦名为法。持自性故。对即是法。名为对法。持业释也。所对法中。亦有三释。准能对说。依宝法师。唯说能对。名为对法。释对法名。唯依主释也。此解甚佳。妙符论矣。

从此第二释藏名。论云已释对法。何谓此论名对法藏。颂曰。

摄彼胜义依彼故  此立对法俱舍名

释曰上句释藏。下句释名。摄彼胜义依彼故者。以二义释藏也。一摄彼胜义故。二依彼故 摄彼胜义者。包含名藏。谓此俱舍。摄彼对法。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对法之藏。名对法藏。依主释也。依彼者。所依名藏。谓此俱舍。依彼对法发智论等。从彼引生。彼是所依故名为藏。发智论等。是对法藏。今此俱舍。有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有财释也。此立对法俱舍名者。结成也。

从此第三。明说意说人。论云。何因说彼阿毗达磨(问说意也)。谁复先说阿毗达磨(问说人也)。颂曰。

若离择法定无余  能灭诸惑胜方便

由惑世间漂有海  因此传佛说对法

释曰从若离择法。乃至第四句。因此。传说对法者。明说论意也。传佛说对法者。明说论人也。故第四句。说对法三字。通两处也。择法者慧也。慧能灭惑。为胜方便。若离于慧。定无有余能灭诸惑胜方便也 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故说对法。以对法中诠慧故也。论虽明戒定兼非正也 传佛说对法者。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迦多演尼子等。结集安置。犹如大德法救。所集无常品等。邬陀南颂(已上论文也)邬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说义。散施有情。名邬陀南。言法救者。以法救人故也。法救大德。佛说无常义。集为无常颂。乃至无我义集。为无我颂。上来明序分竟。

从此已下。明论正宗。就中有二。一总标纲要。二别释体性。且初标纲要者。论云何法。名为彼所简择。因此传佛说对法耶。颂曰。

有漏无漏法  除道余有为

于彼漏随增  故说名有漏

无漏谓道谛  及三种无为

谓虚空二灭  此中空无碍

择灭谓离系  随系事各别

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

释曰初一句总标。后十一句别释。就别释中。前三句别。释有漏法。后八句别释无漏法。有漏无漏法者。标也。谓一切法。不过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除道余有为者。明有漏体也。除道者除道谛也。谛有四种。苦集灭道。苦集道三。是有为法。道虽有为。是无漏法。今明有漏。故除道也。余有为者。即苦集谛。道谛外故。称之为余。故余有为。即苦集谛。于彼漏随增者。解有漏义。于彼者。彼前苦集。漏谓烦恼。泄过无穷。烦恼名漏。诸漏于彼苦集谛中。等随顺增长故。苦集谛名为有漏。有彼漏故。故论云。诸漏于中。等随增故(漏于苦集相应法中所缘法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相望力齐故名等) 又论云。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不随增义。随眠品中。自当广释。故说名有漏者。结也。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者。别释无漏也。道谛者。有为无漏也。三种无为者。无为无漏也。谓虚空二灭者。列三无为也。二灭者。择灭非择灭也。此中空无碍者。释虚空体。此中者。于略所说三无为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 择灭谓离系者。出择灭体。择灭以离系为性。系者。缚也。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然此二缚。随眠品明。此略不释。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随系事各别者。明择灭数量。谓择灭随所系事。体各别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品择灭。乃至断八十一品。证得八十一品择灭。故体各别也。又论云。依何义。说灭无同类(问也。择灭体多。应有同类。依何义说择灭无同类耶)。依灭自无同类因义。亦不与他。故作是说。非无同类(答也。依灭自无同类因义者。显择灭不从同类因生也。亦不与他者。择灭亦不与他作同类因也。故作是说者。经依无同类因义。故作是说。灭无同类也。非无同类者。显择灭有多体同类也)。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者。释非择灭。言当生者。当来生法。此当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解云如眼与意识专一色时。所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也。于专一色时。合有一类五识。缘彼已谢五境。缘正专一色故。余五识不得起。此未起五识。毕竟不生。谓五境已谢故。五识唯缘现在。不合缘过去境故。未来五识得非择灭。言触等等取法界中。有与能缘同时为所缘境。谓他心智。所缘心所也。五识等等取意识中。亦有缘同时境。谓他心智也。以他心智。唯缘现在 缘心。不缘心所。缘心所不缘心。正缘心时。缘心所他心智。得非择灭。正缘心所时。缘心他心智。得非择灭此约同时。合缘者说也) 亦论云于法得灭。应作四句。或于诸法。唯得择灭。谓诸有漏。过现生法。以有漏故。唯得择灭。以过现生法故。不得非择灭。或于诸法。唯得非择灭。谓不生法。无漏有为。以不生故。得非择灭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 或于诸法。俱得二灭。谓彼不生。诸有漏法。以不生故。得非择灭。以有漏故。亦得择灭 或于诸法。不得二灭。谓诸无漏。过现生法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以过现生。故亦不得非择灭。

从此第二。别释诸法体。于中有二。一辨诸法异名。二明诸法体。就辨异名中分二。一明有为异名。二明有漏异名。且初明有为异名者论云。前言除道余有为法是名有漏何谓有为。颂曰。

又诸有为法  谓色等五蕴

亦世路言依  有离有事等

同类推荐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经纂要义

    大乘经纂要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鄱阳记

    鄱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算命先生讲故事

    算命先生讲故事

    一本无字天书,写满了一位青衣道人一生的都市奇闻。本该在24岁就走向生命尽头的算命世家独子,却因背负着使命,被召唤回来。本已得道升仙的世外高人,却因残念停留于人世。这原是一个人的故事,现在由两个人共同讲述。你或许不相信魑魅魍魉,不相信狐仙神灵,但你得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着自己的苦情与悲愿。夜深了,人静了,就让算命先生为你一一道来。
  • 封印时光静待流年

    封印时光静待流年

    大部分事情为作者亲身经历,无主角光环,由于亲身经历,所以,少年,我劝你善良!重要的事说三遍,不喜勿喷,不喜勿喷,不喜勿喷!
  • 帅小子别逃:飙车女霸王

    帅小子别逃:飙车女霸王

    “轰!”车摔落地面,爆炸。我抬头,只见他温柔地笑着,紧紧地搂着我。我们终于被拉上了“陆地”,双脚着地的一刻,才感到心脏猛烈的跳动,全身已被冷汗浸渍,四肢颤抖无法克制。“你……输了?”我不安地问。“对,输给你了……”
  • 金鱼之粪

    金鱼之粪

    “插播一则最新新闻。2015年8月11日晚九点,位于江城某小区的居民宋美仪女士于家中挥刀砍死其配偶季先生,并对其养子实施残忍的家暴。其邻居张先生在察觉到事态不对之后,及时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赶到现场时,宋美仪已畏罪潜逃,季某虽被警察及时解救,身上却有多处疤痕淤青,有些疤痕甚至能追溯到四年前。据悉此次案件的受害人季某已被送往孤儿院暂时安顿,而畏罪潜逃的宋美仪仍下落不明,警方目前仍在对其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中。以上是警方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宋美仪的照片,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以及治安,如有市民见到宋美仪,请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 农门弃妇当自强

    农门弃妇当自强

    穿越架空时代,莫名被坑爹空间绑定,来了都有几年的时间了,极品亲戚刚斗的差不多,生意也是风生水起,它居然告诉她,她结局设定不好要重来???只是这重来之后,世界更加玄幻了,她居然从农女变成了异国皇女,还是她爹生出来的???皇帝老娘为了跟她爹周游世界,说让她继承皇位???不不不,她可不干,他国皇后之位她都不要了,竟然让她做一国皇帝,开什么玩笑,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做生意,顺便带着孩子游览的大好世界。
  • 见自己

    见自己

    电影《一代宗师》中说:见天地,见众生,最终是为了去见自己。看过繁花似锦,见过枯藤老树;走过万水千山,行过小桥流水;体会过万千宠爱,经历过形单影只;沐浴过灿烂阳光,淋湿过瓢泊大雨......这一生,不断向前,不论成败,不论得失,只为见自己,见到更好的自己。偶尔回眸,是否见到了天地?见到了众生?见到了自己?
  • 歆秘

    歆秘

    是恶梦还是美梦,身在其中的人根本不会在乎;是深情还是无情,不在她的身边只能独在伤情;她是噩运,是毒药,是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云;她握紧手指又松开手指,曾落入她掌心的人却再也不愿离去。
  • 情深入骨:萌妻难招架

    情深入骨:萌妻难招架

    一场意外让他们相遇。“因为被一个地痞无赖用车撞了,不过不严重,谢总经理关心!”楚流年一听嘴角不由的抽搐了一下,什么叫做地痞无赖?他堂堂楚氏集团的总经理居然被这个女人说成了地痞无赖?“季安好,你死定了!”时光流梭,人生变故她是否还是她?时光的街角他是否还在等待?他是她无处可逃的时光隧道中最后的亮光,若爱要消耗时光,她宁愿付出双倍,换回他双倍的爱。我们错过了时光,只能安好流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巫山志

    巫山志

    本文灵感来自巫山神女,第一坑望各位书友多多关照。(本文纯属虚构)九天之中,天降异象,祥云密布天城之上,金光逼人。百鸟朝凤,大祥之兆,六合八荒无一不惊。她是天帝的第二十三个女儿,拥有金凰之躯,自出生,就注定了这世界的星辰运势。向往自由,与不愿被命运束缚的性格也造成了她的死亡,一个小小的灵芝化仙需要上千年,她没想到那个高洁如雪山之莲的人竟生生等了她上千年。而她也可为了他改星辰,死涅槃。“师傅,你信天命吗?”瑶姬问着抬头望星辰的他。“……并不是都是注定的是嘛?曾经我信过,现在……我信你。”他回过头注视着她嵌满星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