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8500000007

第7章

胎前诸症论

妊妇应忌诸事已详,各条能遵而行之,自然易生易育,儿亦聪明多寿矣。然儿在腹中,为日又久,一切皆能致病。今举其最关紧要及所常有等症,摘列于右,以备采择。古云∶胎前无不足,产后无有余。此言其常也。然胎前谁多有余之症,亦当详察其,亦有不足之时。产后虽多不足之症,亦当详审其,每挟有余之症也。

胎前用药三禁

丹溪曰∶胎前当清热养血为主,恐伤阴血也。理脾脾健,则气血易生。疏气气顺,则气血调和。理脾疏气兼以清热养血,则胎自安矣。

三禁者汗,下,利小便也。盖恐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利小便伤津液也。

安胎有二法

安胎之道有二法,母病胎病当详分,而施治也。凡因母病,以致胎动者,但疗其母,母安则胎自安。或因胎病有所触动,以致母病者,但宜安胎,胎安则母自愈矣。

安胎活法

消瘦之人多火,过用温热,则伤阴血。肥盛之人多痰,过于补气,恐壅气动痰。白术消痰健脾,条芩清热养阴,二味为安胎要药。若有他症,则以药佐之,或减白术加条芩,或加白术减条芩,任其抽添。如火盛则当倍芩,以清火。痰盛则当倍术,以消痰。血虚则合四物汤,以补血。气虚则合四君,以补气。胎不安稳,更佐以杜仲,续断、阿胶、艾叶以安之。若气盛胎高,则加紫苏、大腹皮、枳壳、砂仁、陈皮以舒之。

四物汤治血虚肝肾不足之症。

熟地(四钱) 归身 白芍(各二钱) 川芎(一钱)四君子汤治气虚脾胃不足之症。

人参(三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炙草(五分) 加生姜(二片) 大枣(三枚)古方用人参,如无力以西党参代之。

八珍汤治气血并虚。

即四君四物相并。

十全大补汤治阴阳并虚而畏冷。

即八珍汤加炙黄 (二钱) 肉桂(六分)六君子汤治气虚挟痰。

即四君子汤加制半夏(钱半) 陈皮(二钱)香砂六君子汤治胃寒吐泻。

即六君子汤加藿香(一钱) 砂仁(二粒)阿胶汤治血热胎漏。

既四物汤加阿胶 黑山栀 侧柏叶 黄芩黄 汤治固胎补气血。

炙黄 (二两) 糯米(一合)

论孕妇呕吐

凡妇人受孕之后,思酸选食,头晕作呕,甚至食物既吐,此系胞宫气阻血滞,盖人以食为本,胞以胃为根,根蒂受伤,则枝叶萎黄,此自然之理也。凡虚弱之妇人,因此坠胎者,不可胜计。

其病根实由恶阻之甚者,使然耳。

恶阻

怀孕三月恶心,而阻隔饮食是也。

眉批∶妊娠禀受怯弱,便有阻病。如颜色如常脉息和顺,但觉肢体沉重,头目昏眩,择食恶食爱酸者,当以所思之食,任意食之。轻则勿药可愈,此症右脉必弦数,左脉必微弱。

亦有六七月,尚病呕者,治同然。肥人责之痰,瘦人责其火,俱宜二陈汤加白术,黄芩或加香附,砂仁,姜汁、竹茹与吐家同。

二陈汤制半夏 陈皮 茯苓(各一钱五分) 炙草(八分) 加生姜(二片) 枣(五枚)日久津液损,胃燥干哕,不纳汤水,用二陈汤和四物汤加竹沥,姜汁润以降之,昧者,谓半夏犯胎,地黄泥膈,乃知常而不达变也。如吐多脉弱,体倦不纳谷,用六君子汤加麦冬,黄柏、生姜,如左脉弦急,心下胀闷,恶心不止者,挟肝气上冲也。宜煎茯苓汤下抑青丸平之。胁胀或寒热往来,面色青黄,此木克土也。

宜六君子汤加柴胡,桔梗、枳壳。兼腰痛者,防胎欲坠,宜二陈汤合四物汤加白术、黄 、黄芩、阿胶。如胀闷加缩砂仁。吐而心烦用竹茹、麦冬、前胡、橘红、芦根煎汤徐服。

因食冷物及凉药,吐不止者,以丁香、泡姜加二陈汤煎服温之。恶阻渐退、则徐服后方补之。

抑青丸黄连(一钱为末)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眉批∶若吐虽定,而每食粥饭则口酸此肝火盛,宜用川芎、陈皮、黑山栀、茯苓、生姜 煎汤下抑青丸。

归苓参附汤当归(三钱五分) 川芎(一钱七分) 茯苓 党参 生地 香附(各二钱) 白术 麦冬(一钱五分) 黄芩(七分)姜枣饮单氏参橘饮治恶阻。

人参(一钱) 当归 白术(各二钱) 橘红 藿香 甘草(各四分) 半夏(八分) 砂仁(三分) 竹茹(四分) 如肥人加竹沥半匙。

胎痛

孕妇胎气不安,腹中不时微痛,或小腹重坠,饮食不美,宜服丹溪安胎饮,一二帖即安。如中气虚,补中益气汤亦效。

丹溪安胎饮当归 熟地 白术(各二钱) 人参(一钱) 川芎 条芩(各八分) 陈皮 紫苏 炙草(各五分) 砂仁(三分)姜枣饮,水煎。

补中益气汤当归(三钱) 人参 白术 黄 (各二钱) 柴胡(一钱) 陈皮(八分) 升麻(五分) 炙草(五分)

孩儿攻心

胎前孩儿攻心,不知人事,此妊妇过食椒姜热毒等物,积在胎中,辟如六月人盖絮被,受热难过,手足乱动,攻上心胞,母不能安也。宜用调中和气散同胜红丸,通利二三剂,母子俱安。

调中和气散大黄 石膏(各一钱) 槟榔 枳壳 黄芩 知母(各六分) 黄连(六分) 柴胡(三分) 黄柏(五分)空心服。

胜红丸红花籽(去油十粒) 百草霜(一钱)为末,早米糊丸,葱汤下七丸。

胎前气急不得卧

此乃过食生冷,兼有风寒中肺胃二经,因而生痰气急。

紫苏安胎散紫苏 枳实 桔梗 大腹皮 贝母 知母 当归(各八分) 甘草 石膏(各三分) 桑白皮(八分)研末冲服。

子悬

胎气不和,浊气举胎而上凑,胁腹胀满作痛,谓之子悬。宜顺气安胎。

紫苏饮紫苏 高丽参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白术 陈皮(去白) 甘草(各一钱) 当归(酒浸二钱) 姜(三片) 葱白(一根)空心服。

此症挟气者多,非紫苏,腹皮,陈皮,川芎,无以疏其气。非当归,白芍无以利其血。气利血流而胎自下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之,一补一泻,推陈而致新也。

子烦

心中烦满不宁者,是也。责之心虚有火,简易方以竹叶汤主之。

竹叶汤白茯苓(二钱) 防风(八分) 麦冬 黄芩(各一钱) 竹叶(九片)

子痫

孕妇痰涎壅盛阻塞,或时发搐,不省人事,名曰子痫。治宜清气化痰为主。盖此症因于气者多,治法与痫症同。眉批∶(痫者俗名羊癫风,皆痰水凝聚心胞,男女皆有,最难除根。孕妇子痫又当别论。)唯剂稍小耳,若恶心甚者,煎二陈汤探吐。吐定则理气化痰。兼用黄芩,白术保胎。古方羚羊角散,药味偏于辛散,治者当因时制宜可以。

子鸣

孕妇高举,儿口所含血管脱出,故啼。令母曲腰就地,如拾物状,仍令入儿口,既止。

子满

凡孕妇至七八个月,其胎长大,腹大胀满,逼迫子户,坐卧不安。宜服束胎饮二三剂。

束胎饮白术 黄芩 紫苏 枳壳 大腹皮(各一钱五分) 炙草(三分) 带壳砂仁(五分炒姜引)。

激经胎漏尿血三症总括

妇人受孕之后,仍复行经者,名曰激经。为血有余。若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腰腹不痛者,谓之胎漏。若其胎已伤,而下血者,其腰腹必疼。孕妇又有尿血一证,腹亦不痛然与胎漏之证又不同,盖尿血出于溺孔,漏血出于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有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三症辨治

激经无他症相兼者,不须用药。其胎壮,子大能食其血,而经自停。若胎漏下血,多属血热,宜阿胶汤清之。或漏下黄汁,或如豆汁甚多,其胎干枯,必倚而坠,宜用黄 汤煎服,或银苎酒煎服。若尿血,则是膀胱血热,宜生地四物加血余,白茅根以凉之。

胎前动红

此因失跌动伤,恶血破,来如水流不止,急用胶艾汤,以止其血。眉批∶(胎即欲坠,此方须一日频服二三帖,方可安固。)再服安胎散,以护其胎。

胶艾汤治妊妇下血不止。

阿胶(蛤粉炒) 白芍 熟地(各二钱) 艾叶(三钱) 川芎(八分) 枣(三枚)空心服安胎散阿胶 人参 茯苓 当归(各二钱) 生地(一钱) 川芎(八分) 甘草(五分) 小茴 八角茴(各八分)空心服。

胎动

孕妇下血,而腰痛腹重胎动,此胎欲坠也。治宜行气安胎,急服佛手散加砂仁,如脉大有火加黄芩、白术,腹痛下黄汁加黄 一两,糯米一合先煎,以米汤即煎服二三帖。

毒药伤胎

凡毒药伤胎,状类中风,牙关紧闭,口不能言,两手强直握拳,头低自汗,身微热,其脉浮而软,若作中风治必死,宜甘豆竹叶汤解毒。

甘豆竹叶汤甘草 黑豆 淡竹叶(各五钱) 眉批∶(宜加生扁豆二两,去皮为末,用甘豆竹叶汤送,立愈。)煎浓汁服。

胎漏

壮实妇人,两手脉平和,饮食如常,别无所苦,而经暗下,此血气旺,养胎之余血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然亦不可使之多下,当和血凉血健脾为主。用佛手散加黄 、白术,如不已加阿胶。去血多者,用八珍汤加胶艾。若因热用逍遥散,因肝火加山栀,因脾火用加味归脾汤。因气虚不能摄血,用补中益气汤。

陆氏胎漏下血方当归 川芎(各二钱) 人参(七分) 白术(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黄 (五钱炙) 升麻(五分) 香附(三钱)加姜枣引,若胎不动去白术加苏梗(五分)

跌仆伤胎

胎为跌仆所伤,以逐污生新为主,服佛手散神效。如腹痛加益母子,服下痛止。母子俱安。若胎已损,则污血频下,再加制香附、益母草、陈皮煎浓汁服。系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加生地、黄 补以安之。若腹内大痛下血,加老山高丽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砂仁研服,痛甚加五灵脂一钱加味归脾汤人参 白术 茯神 黄 枣仁(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 木香(各五分) 当归 远志(各一钱) 丹皮 山栀(各一钱) 加龙眼肉(二钱五分)姜枣引。

搐犯胎不安,腰腹痛,或下浆水血水,或上抢心气促,用四物汤加阿胶、黄 姜枣引。

陆氏伤胎方当归(三钱) 川芎 制香附 黄芩(各二钱) 升麻(一钱) 砂仁(一钱五分) 姜(三片) 枣(二个)救急方胎偶有所伤动、痛不可忍。

缩砂(连壳炒黑)为末,热酒调服二钱或米饮亦可,后腹中觉热胎即安,屡试验。

安胎方黄 (蜜炒) 杜仲(姜汁炒) 茯苓(各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白术(生用五分) 阿胶(一钱) 甘草(炙五分) 续断(八分)胸中胀满加紫苏,陈皮(各八分),下红加艾叶,地榆(各一钱),多加阿胶引中用糯米百粒,酒三杯,水二杯煎,若腹痛则用急火煎。

安胎银苎酒治孕妇胎动欲坠,腹痛不可忍,及胎漏下血。

苎根(二两) 纹银(五两) 酒一碗 如无苎之处,用茅草根(五两)加水煎之。

胎前小便不通

此症名曰转胞,医者多用车前八珍汤不效,宜服八味丸。(药铺有卖),空心下五钱,以愈为止。

胎前浮肿

此气血俱虚衰而致。切忌通泄之药,恐伤胎也。大腹皮汤大腹皮五加皮(各二钱) 青皮 陈皮(各一钱) 姜皮(五分)空心服。

胎前阴门肿

此胎气不能游动而致。用制柯子。水煎温服。

胎前乳肿

胎前两乳肿,生寒作热,名内吹乳。皂角两条烧灰,调酒服。

同类推荐
  • 十七史百将传

    十七史百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太子刷护经

    佛说太子刷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宣告的季节

    宣告的季节

    “温暖并不是夏季的特产,因为我们随处可见”因为两年前的一场宴会...它原本的样子已被打乱谁又能知道,我们彼此的未来......——【宣告的季节】
  • 醉美人:帝君的魔界小妻

    醉美人:帝君的魔界小妻

    他是天界帝君。却为了她放弃所有,来到地府,两次舍命相救,魂魄难全。她是魔界宫主的亲姐姐。一朝失忆,来到了他的世界所有人都说他们是为世人所不容的孽缘。唯有她相信,纵使所爱隔山海她亦可让山海皆平!
  •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英雄联盟之王者无敌

    无敌意识,神级操作,在世界总决赛中意外失误,与冠军失之交臂,从此沉寂沦为网吧网管。一次偶然的机会,英雄联盟强势袭来,迫于家庭经济,杨逸又一次踏入游戏,以其外挂般的意识一局封神,曾经的上帝之眼苏醒了,且看杨逸征战英雄联盟路。
  • 已完结圣域天主

    已完结圣域天主

    世间众生以本源为本,吾有一经,可掌天下源。(ps:本书慢热,偶尔热血,不喜勿喷。)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超级全职生活玩家

    超级全职生活玩家

    大靖刚刚毕业,机缘巧合转入一个神奇的网游之中并且选择做一名生活玩家“恭喜玩家获得天赋:选定目标+1”“有什么用?”“采集目标+1”“攻击目标+1”“技能目标+1”“选择选项+1”……那我岂不是要牛逼坏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女主她钱程似锦

    快穿女主她钱程似锦

    捡钱被车撞死了怎么办?沈浮夏,一个生活在“包办婚姻”下的小可怜。就在她好不容易逃婚跑出来后,又因为见钱眼开,被撞死了(死的真憋屈)就这样被一个系统绑定完成任务赚取钞票,抱走美男,走上人生巅峰!!!沈浮夏:”说好的人生巅峰呢,为什么我成了乞丐?”咬牙切齿系统:”……您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沈浮夏:“……说好的抱走美男呢,为什么我成了瞎子?”手上青筋暴起系统:“……抱美男和成为瞎子有什么关系嘛,又不用眼睛抱”委屈沈浮夏:“……”总之这就是一个不靠谱女主和不靠谱系统的敛财顺便抱走美男之路
  • 我在万界抽红包

    我在万界抽红包

    想要咸鱼翻身的陈风突然被红包系统丢到一片草原,看到远处而来的道士,只见一个大大的红包在对方胸口浮现。“叮!恭喜抽中全真教基础内功!”至此,陈风踏上了万界修炼之路,射雕、不良、一人、天行、仙剑、狐妖、诛仙、斗罗、斗破、凡人、遮天、莽荒、超神……都能看到他在薅羊毛(抽红包)新书《我在万界做老祖》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