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3900000005

第5章

《易》、《书》、《诗》、《春秋》、《仪礼》、《周礼》、《孝经》、《论语》今、古之分,古人有成说矣;唯《戴记》两书中诸篇目有今古,则无人能分别其说。盖《戴记》所传八十余篇,皆汉初求书官私所得,有先师经说,有子史杂钞,最为驳杂。其采自今学者,则为今学家言;采自古学者,则为古学家言。汉人以其书出在古文之先,立有博士,遂同以为今学。此今古所以混淆之始,非郑康成之过也。然考《异义》,虽以《戴礼》为今说,而杜、贾诸家注《周礼》、《左传》,于《戴记》有引用之篇,有不引用之篇。是当时虽以《戴礼》为今学,而古文家未尝不用其说,足见其书之今、古并存矣。今之分别今古,得力尤在将《戴礼》中各篇今古不同者归还本家,《戴记》今古定,群经之今古无不定矣。予以《王制》为今学之祖,取《祭统》、《千乘》、《虞戴德》、《冠义》、《昏义》、《射义》、《聘义》、《乡饮酒义》、《燕义》等篇注之,附于今派。取《祭法》篇为古《国语》说;又取《玉藻》、《盛德》、《朝事》等篇为古《周礼》说;又以《曲礼》、《檀弓》、《杂记》为古《春秋左氏》说。[详见《礼记今古篇目表》]至于其余,或为《仪礼》说,或为《诗》、《礼》、《孝经》说,阴阳五行说。学问派、子史派、阴阳五行派,无今古之分及今古杂用者,都为考订。每篇各自为注,以类相从。再不求通别家,牵混异解。《戴记》一明,则群经无不大明。盖以《记》中诸篇经说居十之七八,自别入《记》中,经不得记不能明,记不得经无以证,仳离两伤。甚至援引异说以相比附,故注解愈多,经意愈晦,经学亦愈乱。今为合之,如母得子,如石引针,瓜分系别,门户改观,群经因此大明。故云得力处全在解得《戴记》。予以《王制》解《春秋》,无一字不合,自胡、董以来绝无此说。至以《戴记》分隶诸经,分其今古,此亦二千年不传之绝学。微言大义,幸得粗窥,故急欲成之。或以此说为过奇,不知皆有所本,无自创之条,特初说浅而不深,偏而不全,心有余而力不足。形近是而实则非。久乃包罗小大,贯穿终始。采花为蜜,集腋成裘,无一说不本前人,无一义仍袭旧说,积劳苦思,历数年之久。于盘根错节,外侮内忧,初得弥缝完善,而其得力尤在分隶《戴记》。观前表及《两戴章句凡例》可见。

或问:《王制》制度,孔子全用殷礼,抑亦别有所本?曰:孔子答颜子参用四代,《王制》言巡狩与《尧典》合,则不独殷礼矣。又《纬》云殷五庙,周七庙;尹更始说《穀梁》七庙,据周;天子称崩,刘向说亦云据周;是《王制》参用四代之证。然《中庸》云:「吾说夏礼,杞不足征;吾说殷礼,有宋存焉。」是春秋时,夏以前礼制皆残缺不可考。大约孔子意在改制救弊,而虞乐、夏时以外多不可考,故建国立官,多用殷制。《纬》云《春秋》用殷制,是也。《说苑》引伊尹说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事,与董子同,是立官用殷礼也。《纬》云: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今爵五而地三,是亦用殷礼也。《春秋》有故宋之说;《穀梁》主王后其先殷人二义;孔子卒,殡用殷礼。故《春秋》见司马、司城二官,明改制用殷礼三公也。《殷本纪》:伊尹说汤以素王之法,与《春秋》素王义同。史公素王妙论,亦以伊尹为主,岂素王二字亦从伊尹来耶?说者以素为从质之意,史公论范、计,亦质家意,岂素王为伊尹说朴质之教,孔子欲改周文,仿于伊尹从质之意而取素王,故《春秋》多用殷礼耶?

或以今、古为新派。曰:此两汉经师之旧法也。[详见前卷]以《王制》主今学无据。曰:俞荫甫先生有成说矣。以《国语》在《左传》先为无考。曰:此二书为二人作,赵瓯北等早言之矣。《戴记》有今有古,郑、马注《周礼》、《左传》已有此决择矣。今古二家各不相蒙,今古先师早有此泾渭矣。以今古分别礼说,陈左海、陈卓人已立此宗旨矣。解经各还家法,不可混乱,则段玉裁、陈奂、王劼注《毛诗》已删去郑笺矣。以《礼记》分篇治之,则《隋志》已有《中庸》、《丧服》、《月令》单行之解矣。今与今合,古与古合,不相通,许君《异义》早以类相从矣。考订《戴记》简篇,则刘子政、郑康成已有分别矣。今之为说,无往非因,亦无往非创;举汉至今家法融会而贯通之,以求得其主宰。举今古存佚群经,博览而会通,务还其门面,并行而不害,一视而同仁。彼群经今古之乱,不尽由康成一人。今欲探抉悬解,直接卜、左,则举凡经学蒙混之处。皆欲积精累力以通之,此作《今古考》之意也。

今、古之分,于经传以《王制》、《周礼》、《三传》、《戴记》为证,于礼制以宗庙、禘祫、田税、命官、制禄为证,可谓详明。然此别其异同,试以「会同」明其意旨。《论语》有会同,是当时本有会同,故公西举之。此《论语》据古学之证也。《周礼》有会同,合于《论语》,是《周礼》用旧仪典册之证也。《春秋》无同,是孔子不守周礼,自立新制之证也。《左传》无同,是《左传》缘经立说,经所无者不能有之证也。《书·禹》、《诗·车攻》有会同,此夏周有会同之旁证也。《国语》、《孝经》无会同,此别派异于《周礼》之证也。即此一事考之,前后沿革,本原派别,皆可由之而悟。语简事繁,学者当举一反三也。予撰今、古礼制分类钞,以徐、秦《通考》为蓝本,分今为五派,古为六派。[详见前《流派表》中]以为正宗。凡古有今无、今古同、今古杂者,别立三门收之。子、纬亦附焉。至《易》、《书》、《诗》,旧皆同列,既无明文,惟据注疏分隶;今尽削落,不以为据,其有明文者,分为四代制,以入《沿革表》。《论语》今古兼有,亦如《礼记》分篇例,各从其类。汉人《易》、《书》、《诗》、《孝经》皆分今古,误说也。以《易》、《诗》证礼制,亦误据也。《礼记》兼有今古,以隶今学,误也。《论语》今古杂,今古二家立二派,各为家法说之,亦误也。今尽汰误说,别立新门。学者据此分钞,分说礼制,泾渭判然,不啻江河。执此治经,庶有澄清之效。

《司马法》司马主兵,《王制》之传也。其言兵制出师,与《周礼》不合,盖全主《王制》也。《孔丛子·军制》篇间于今古之间,有用《周礼》之文,有用《司马法》之文。今凡与《王制》、《司马法》同者,则以入《王制》;与《周礼》同者,入古学也。[又考《司马》逸文与《王制》同见于孔、贾诸疏所引者,今本乃无之。岂孔、贾所引别一书,今存本乃《穰苴书》欤?]

三统循环,由周而夏,此质家矫枉之言,孔子不主此义。周末名流,竞欲救文。老、尹、桑、庄,厌弃文敝,至于排仁义,不衣冠。矫枉者必过其正,此诸贤之苦心,救世之良药也。然风气日开,文明渐备,宜俗所安,君子不改,情文交尽,来往为宜,若欲改周从夏,不惟明备可惜,亦势所不行。继周不能夏制,亦如继唐虞之不能用羲、轩也。子桑伯子,欲复夏礼者也。《说苑》言孔子往见论文质之事。《论语》所谓「简」,谓夏制也;「敬」,谓殷制也。孔子许伯子之质,仲弓以继周不能用夏,惟当用殷,小参夏意,深明损益,洞达治体,与孔子语颜子意粗合。故夫子以南面嘉之,谓可与言继周之事。《王制》用殷礼,仲弓有启予之助。又孔子言服周冕,非独取一冕,凡仪注等威、章、服、文藻之事,皆从冕推之,故仪礼以及威仪皆不改也。「乘殷辂」、「辂」取实用,务于致远,凡制官、爵命《王制》所改之事,皆其太甚,有害无益者也。至于夏制,所取者少,人事日文,不能复古。惟天道尚质,行时郊祀,大约皆夏正也,假时、辂、冕以示其例而已。四科之中,颜子、仲弓以德行见。制作精意,二子得闻,以下偏才,舍大谋细矣。所改者今,不改者古,观其因革之原,而今古之事思过半矣。

周制到晚末,积弊最多。孔子以继周当改,故寓其事于《王制》。如因尹、崔世卿之事,乃立选举之政;因阍弑吴子之事,乃不使刑者守门;因诸侯争战,乃使二伯统制之;国大易为乱,乃限以百里;日月祭之渎祀,乃订为四时祫祭;厚葬之致祸,乃专主薄葬。凡其所改,专为救弊,此今学所以异古之由。至于仪礼节目与一切琐细威仪,皆仍而不改。以其事文郁足法,非利弊所关,全用周制,故今学《祭统》祭礼仪注与古学《祭义》同也。凡今学改者少,其不改者,皆今古同仪。《礼记》虽为今学,然所言与经不相倍,以此仍用周制之故。通考分类钞,凡今无者,别为一册。入此门者,皆今古所同者也。

今学只一派。虽齐、韩参用古学,然其主今学处无异说者。古学则在经已有数派,不能同。故今古分类钞,凡专派与所无,皆为注明。如会同为《周礼》专派,禘尝为《孝经》专派。他家所无者,入之。又《周礼》无禘祫;《左》、《国》无祫;《周礼》朝、觐、宗、遇分四时,为专派;《左》、《国》有朝无觐、宗、遇。并为注明分隶。治古学者当守此界限,亦如今古之严。不可但因其俱为古学,遂蒙混而说之,如前人之混乱今古也。

今古之分,本以礼制为主。至于先师异解,汉人因其异师,亦以为有今古之别,实则非也。如爵制之大小,罍制之异同,六宗之名目,社主之松柏,既无所据,何分古今?又《尚书》稽古有「同天」、「顺考」之异说,然无关礼制,随便可也。因「同天」偶为今学家言,「顺考」偶为古学家言,学者亦遂以为今古有所分别,实则不然。今学附庸,古《周礼》无附庸。《异义》古学说有附庸,此亦后师误说。许氏有从今改古之条,皆此类也。

今学礼,汉以前有《孟》、《荀》、《墨》、《韩》可考。古学则《国语》、《周书》外,引用者不少。汉初燕赵之书不盛传,贾、张以外少所引用,然不能谓其出于晚近也。今天下分北、南、中三皿,予取以为今古学。由地而分之,喻古为北皿,鲁为南皿,齐为中皿。北人刚强质朴,耐劳食苦,此古派也。南人宽柔敦厚,温文尔雅,此鲁派也。中皿间于二者之间,舟车并用,麦稻交储,习见习闻,渐染中立,此中皿派也。齐学之兼取古今义,正如此。

《孝经》、《论语》,《汉志》有今、古之分。今欲复二派之旧,其事颇难。《孝经》为古派,全书自成首尾。《论语》则采录博杂,有为今学所祖,有为古学所祖。欲一律牵合,于今古说必多削足合屦之失。然旧有古今二派,又不能强合之,窃欲仍分为二家。《论语》今学详今,古学详古,凡异说皆注明,如附解存异之例。至于《孝经》,纯以今学说之,则又用《左传》以古礼说《春秋》之法。好学深思之士,必能成此书也。

今、古经传,唯存《春秋》。《王制》、《周礼》皆《三传》所据以为今古之分者。四家为今古之正宗,同异之原始。二门既别,然后先师各囿所习,推以说《易》、《书》、《诗》、《论语》、《孝经》。凡此五经今、古之说,皆后来附会之谈,非本义也。说《春秋》得孔子修撰之旨者, 《三传》之中唯《穀梁》。说《易》、《书》、《诗》、《论语》、《孝经》,皆当力求秦汉以前之说。故五经今古先师之说,多与以前同。今当以秦以前者为正义,汉以后者为晚说也。

《艺文志》《孝经》下云:「各家经文皆同,惟孔氏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全处,古文皆异。」《孝经》古文异今文,不审是先秦原文,抑汉后译改?然必有不安,其说乃异,是今文自招之也。《左传》破今学,其所以立异之处,亦如《孝经》多由今说不安,或弟子主张太过,或义例繁难不能画一之处。古传则必别立一说以易之。如何氏《日月例》,何怪唐宋人极诋之?《范注》不知《春秋》用《王制》,何怪其据《周礼》以驳传?苟能尽明今学,则事理平实,人亦何苦而思易之。空穴之风,终当自尤也。

今以《穀梁》、《左氏》为今古学根本,根本已固,然后及《礼》与《易》、《书》、《诗》等经。盖古今起于《春秋》与《王制》、《周礼》,余皆先师推所习以说之者。《统宗表》即此意也。根本已立,然后约集同人以分治群经,人多经少,当易成也。

今、古说,其见《异义》者,多非其实。大约出于本书者为上。其称某家说者多附会之谈。许君于其互异者,每以有明文、无明文为说。是有明文为可据,无明文为不足据也。而明文之说,又以平实者为正,如三公、九卿之类是也。推例为附会,如《易》家以六龙定六马,《诗》家以谭公为称公是也。学者不察,则附会之说最易误人。凡人说一事,口之所出多流为歧异,如明堂、郊、禘诸说纷纭是矣。又六宗之说,至二十余家不同。有何明文?皆意为之。此不足据也。先师主持一说,末流每至附会。如《公羊》本素王,因素王之义遂附会以为王鲁是也。有震警张皇之色,乃过情虚拟之词。今者细为分出,务使源流派别,一览而明。其于《异义》所言,不无千虑一得矣。

同类推荐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ight and Day

    Night and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经律

    太上老君经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乾道临安志

    乾道临安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若情歌有见

    若情歌有见

    秦歌:十年前,老天夺走了我的健康,十年间,我一直将自己隐藏起来,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孤独前行,我用你的名字做笔名,我的每张作品里都有你的名字,我与粉丝互动的微博上,是你的名字,我的所有荣誉,都写着你的名字,这是我十年来想念你和爱着你的唯一方式。白启嘉:这幅画我十八岁时曾画过一次,但没画完青春就散场了,十年后重来一次,幸好,画中的人,还是你。家务我来做,小东西和粉红豹我来照顾,争取每年带你去旅行,给你买超贵的画具和所有粉红色的东西,嫁给我好不好?我保证会永远都是你喜欢的样子。
  • 娇娘难追:腹黑魔帝赖上门

    娇娘难追:腹黑魔帝赖上门

    情郎跑了,她怀着孩子只得草草嫁为他人妻。她小心翼翼,艰难存活,以为将要屈辱一生,却不想守得云开见月明,夫君与她琴瑟相和,日子舒坦,就要幸福了,负心人却跑来口口声声要娶她……欠骂是不是?夫君呢?快来啊,让他滚!!!在她最需要依靠的时候,他推开了她,一走了之,等她不需要了,他想回头娶她,呵呵,一切都晚了。
  •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面对对面挑衅的男人,他邪肆一笑:“如果你不嫌弃她是被人穿过的破衣裳,尽管拿去!”契约......私生子......绯闻......前女友......一场猫与老鼠的游戏开始上演,然而这背后竟然还有更大的阴谋。这一切,让她的心悴然成灰!几年后,她涅盘重生,修炼成一名惊世名媛。她踩着光环回来,呼风唤雨。小心了,那些曾经侮辱、欺凌她的人,她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旧时光旧爱人

    旧时光旧爱人

    她曾是他的救赎,而他却是她青春里的伤痕,当他和她的再次相遇,是岁月的恩宠还是上天的作弄。
  • 聚散缘缘间

    聚散缘缘间

    “你知道什么是缘么?”“缘这一字,大抵如水,来时柔,去时也柔!润人心脾,人却不知!”“那…你信缘么?”“缘生缘灭,缘聚缘散,本就是自然的道理,何来信与不信之说!”云野闻言,笑了,举起手中杯,一仰而尽。……南梁黄威十三年,陈霸先斩白蛟起义,携楼然阁阁中弟子陈霸心起义,倒是因为一封信,兄弟生了嫌隙。以致霸心失了一段缘分。带着前世遗憾,到今世寻求冥冥中的缘分!文主要写一个缘字!
  • 英雄联盟女暴君

    英雄联盟女暴君

    “英雄联盟是一款高智商游戏,不适合孩子和女人。”说出这一句话的秋天,第二天就。。。
  • 99次追妻:顶级娇妻很可口

    99次追妻:顶级娇妻很可口

    男人西装革履,看着沙发上的凌宝依,眼里闪烁着精光。“老婆,我完美吗?”凌宝依一愣,扫了一眼搔首弄姿的男人,点了点头:“嗯,完美。”男子笑容放大,追问:“哪里最完美?”凌宝依起身,来到男子面前,从男子口袋抽出皮夹,看着里面的毛爷爷,笑得如花儿一般甜美:“钱包最完美!”
  • 忍者拉面馆

    忍者拉面馆

    忍者拉面馆系列在九代目火影时,强者涌现,其中更有着五名巅峰强者造就了忍界的传奇时代快速发展,如今迎来十代目火影的上任,新的故事也随之开始……在这里,讲述的将是新生代的故事没有什么似幻似虚的魔法,有的只是一群为梦想而努力的热血忍者和真正意志的传承不定时更新
  • 我以直播征万古

    我以直播征万古

    【火热新书】我只想知道,我直播间的观众都是谁?在我直播间里大佬太多,什么仙尊,仙帝都靠边。别人修炼靠打怪,我的修炼靠直播,我不光自己升级,还指点无数大佬……【叮!又有大帝打赏你狗粮一袋!】“系统?”“嗯,我在。”“我信你个邪!”
  • 无出路咖啡馆

    无出路咖啡馆

    一个独自在芝加哥读书的中国女孩,生活拮据,靠打工和微薄的奖学金勉强维持生活,一次偶然她与美国外交官安德烈一见钟情,两人迅速陷入热恋当中。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爱情并不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这都源于她中国军人的背景,使得这场恋爱成为美国安全部眼中潜在的政治隐患。FBI不厌其烦的调查让她丢掉了中餐馆的工作,迫于窘困,她开始质疑自己对安德烈的感情动机。此时,艺术瘪三里昂的出现为她带来一抹中国式的慰藉,她开始摇摆于两个男人之间,背叛与留恋,迷惘与痛苦,她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