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3900000001

第1章

《汉艺文志》今、古学经传师法表

《易》,施、孟、梁邱、京、高。[按:此五家,今学也。班于今学皆不加今字。]

《易》,费。[按:此一家,古学也。班不言古经。]

班曰:「汉兴,田和传之。讫于宣、元,有施、孟、梁邱、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邱经,[师古曰:「中者,天子之书也。言中,以别于外。」]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尚书经》二十九卷。[班注:「大小夏侯二家,欧阳经三十二卷。」师古曰:「此二十九卷,伏生传授者。」按:此今学。]《尚书古文经》四十六卷。[班注:「为五十七篇。」按:此古学,班言古经。]

班曰:「秦燔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兴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讫孝宣世,有欧阳、大小夏侯氏,立于学官。《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

《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按:此三家,今学。]

《毛诗》二十九卷。[按:此古学,班不言古经。]

班曰:「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礼经》七十篇。[后氏、戴氏]《记》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后学所记也。]《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古明堂之遗事。]《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刘向《别录》云,「六国时人也。」]《曲台后仓》九篇。[按:此今学。]

《古经》五十六卷。《周官经》六篇。[王莽时刘歆置博士。师古曰:「即今之《周官礼》也。亡其《冬官》,以《考工记》充之。」按:此古学,班言古经。]

班曰:「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礼古经》出于鲁淹中。」

《春秋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公羊传》十一卷。《穀梁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穀梁子,鲁人。按:此今经。]

《古经》十二篇。《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按:此古学,班言古经。]

班曰:「《公羊》、《穀梁》立于学官。」

《论语》,《鲁》二十篇。《齐》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按:此今经。]

《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两《子张》。按:此古学,班言古经。]

班曰:「汉兴,有鲁、齐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

《孝经》一篇。[十八章。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按:此今学。]

《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刘向云:「古文字也。《庶人》章分为二也,《曾子敢问》章为三,又多一章,凡二十二章。」按:此古学。]

班曰:「汉兴,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

按:此汉人今古分派之始也。经在先秦已有二派,一主孔子,一主周公,如「三传」是也。齐、鲁,今学;燕、赵,古学。汉初儒生,达者皆齐鲁,以古学为异派,抑之,故致微绝。当时今学已立学官,而民间古学,间有传者。[如《毛诗》、《费易》。]后孔壁古经出,好古之士复据此与今学相难,今学亦无以夺之。虽不立学官,隐有相敌之势。至于刘歆校书得古文,古学愈显。世以孔壁所出经皆古字,别异于今学,号曰「古经」,与博士本并行。至后汉,而今、古之名立矣。

《五经异义》今、古学名目表

今《易》京、孟说古《周礼》说

今《尚书》夏侯、欧阳说 古《尚书》说

今鲁齐韩《诗》说古《毛诗》说

今《春秋》公羊、穀梁说 古《左氏》说

今《礼》戴说古《孝经》说

今《孝经》说

今《论语》说

许氏《说文序》,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按:《汉书,艺文志》,孟当作费。]

按:西汉今学立在学官,古学传之民间,当时学者称古学为「古文」。盖博士说通行,惟古为异,故加号别异,目为古也。至于东汉,古学甚盛,遂乃加博士说以「今」字。故班氏以前,犹无今号,至许氏《异义》,乃今古并称。古号得于西京,今号加于东汉,合而观之,端委可寻矣。

《五经异义》今与今同、古与古同表

许君《五经异义》,胪列今古师说,以相折中。今与今同,古与古同,二者不相出入,足见师法之严。今就陈本,标厥名目,以见本原,条其异同,使知旧本二派,自郑君以后乃乱之也。

今《易》京氏说一

《易》孟、京说一

《易》孟、京,《春秋》公羊说一

《易》孟氏,《韩诗》说一

按:以上今《易》孟、京说,全与古学异,与今学《春秋》、《诗》同。

今《尚书》欧阳说二

今《尚书》欧阳、夏侯说四

夏侯、欧阳说一

按:以上今《尚书》欧阳、夏侯说,全与古学说不同。

今《韩诗》说一

今《诗》韩、鲁说一

《诗》齐、鲁、韩,《春秋》公羊说一

《韩诗》说二

《诗》齐说丞相匡衡说一

治《鲁诗》丞相韦玄成说一

按:以上今《诗》鲁、齐、韩三家说,全与古学异,与今学《春秋公羊》同。

今《春秋公羊》说七

《春秋公羊》说四

《春秋公羊》、《穀梁》说二

《公羊》说二十三

《穀梁》说二

《春秋公羊》董仲舒说一

《公羊》以为《穀梁》亦以为一

大鸿胪眭生说一

议郎尹更始、待诏刘更生等议一

按:以上今《春秋穀梁》、《公羊》说,与古学全异。

今《礼戴》说三

今《大戴礼》说二

今《礼戴》、《尚书欧阳》说一

《礼戴》及匡衡说一

《大戴》说一

《戴》说一

《戴礼》及《韩诗》说一

《礼戴》说一

《戴礼》、《公羊》说一

按:以上今《礼戴》说,全与古学异,与今《尚书》、《诗》同。

今《孝经》说二

《孝经》说一

今《论语》说一

按:以上今《孝经》、《论语》说,与古学全异。

古《尚书》说九

古《毛诗》说三

《毛诗》说六

古《左氏》说二

古《春秋左氏》说五

古《春秋左氏传》说二

《春秋左氏》说三

《左氏传》四

《左氏》说二十四

奉德侯陈钦说一

古《周礼》说十二

古《周礼》、《孝经》说一

《周礼》说二

侍中骑都尉贾逵说一

按:以上古《尚书》、《毛诗》、《左氏春秋》、《周礼》说,全与今礼异,而自相同。审此,足见古礼自为古礼一派,与今异也。其有误说三条,一为《穀梁》、《公羊》,与《左氏》同;一为贡禹,与《古文尚书》同。驳见下卷。

郑君以前今、古诸书各自为家不相杂乱表

今古

《尚书》欧阳、夏侯说

三家《诗》故传

《韩诗》薛侯说

《春秋》严、颜、尹、刘说

《公羊》何氏解诂

《孝经》后、张、长孙说

《论语》张、包说

按:以上各家皆今学。所著书除何氏《解诂》以外,见于玉函山房辑本所引用,全本于《王制》,不杂用古学说。不如范氏注《穀梁》,据《周礼》古学说以攻《传》。可知东汉以前,今学与今学自为一派,与古别行,不求强同。以古乱今者,皆郑君以后之派,旧原不如此也。《尚书》贾、马注

《毛诗故训传》

《周礼》二郑、杜、贾、马注

《礼记》马、卢注

《左传》刘、郑、贾、马、服、颍、许注

《论语》马氏训说

《国语》贾注

《说文解字》

按:以上皆出古学。所著书除《说文解字》外,皆见于马辑本所引用,全本于古学各书,不用博士说。不如郑君注《周礼》、《毛诗》,杂用今礼。可知秦汉以来,古学独行,自为一派,不相混杂。考之古书,证以往事,莫不皆然。非予一人之私言,乃秦汉先师之旧法也。

今、古学统宗表

今古

《王制》为今学之主

《穀梁》全同《王制》

《仪礼记》为今学

《戴礼》有今学篇

《公羊》时参古学

《鲁诗》

《鲁论语》 以上鲁

《杨氏易》

《施氏易》

《孟氏易》

《梁邱氏易》

《京氏易》

《高氏易》

《欧阳氏尚书》

《大夏侯氏尚书》

《小夏侯氏尚书》

《齐诗》

《齐论语》以上齐

《韩氏易》

《韩氏书》

《韩氏诗》以上韩

《今孝经》

按:《公羊》以前皆经,本今学先师依经立说者也。以下十七家,则皆据《王制》说推衍比附于诸经者也。今经为孔子晚年之书,故弟子笃信谨守,欲以遍说群经。此今学统宗之沿变,事详《王制义证》。《周礼》为古学之主

《孝经》为古学

《仪礼经》为古学

《戴记》有古学篇

《左传》时有缘经异说

《逸礼》古学

《费氏易》

《古文尚书》

《毛诗》

《古论语》

按:《逸礼》以上皆经,本古学先师依经立说者也。以下四家,则皆据《古礼》说推衍比附以说群经者也。古经出壁中,较今经多。博士抑之不得立好古之士嫉博士如仇,故解四经亦用古说,以与今为难。故不惟古经用古说,即无今古之分者亦用古说,此后来之变也。至于古经,汉初亦有传习其说与今异者,则又好古之士与今学树敌,在先秦已如此也。

今、古学宗旨不同表

今古

今祖孔子

今,《王制》为主。

今主因革。参用四代礼。

今用质家

今多本伊尹

今,孔子晚年之说。

今经皆孔子所作

今始于鲁人,齐附之。

今皆受业弟子

今为经学派

今意同《庄》、《墨》。

今学意主救文弊

今学近于王

今,异姓兴王之事。

今,西汉皆立博士。

今经、传立学,皆在古前。

今由乡土分异派

今礼少,所无皆同古礼。

今所改,皆周制流弊。

今,汉初皆有经本,非口受。

今以《春秋》为正宗。馀皆推衍《春秋》之法以说之者。

今多主纬候

今学出于春秋时

今,秦以前无杂派。

今无缘经立说之传

今无仪注,皆用周旧仪。

今经唯《王制》无古学。馀经皆有推衍古派。

《孝经》本无今说

今经唯存《公》、《穀》,范氏以古疑今。

注今经,李、何以前不杂古。

《戴礼》古多于今,汉儒误以为今学。

《古仪礼经》,汉初误以为今。

以上说皆见下卷古祖周公

古,《周礼》为主。

古主从周。专用周礼。

古用文家

古原本周公

古,孔子壮年主之。

古经多学古者润色史册

古成于燕、赵人。

古不皆受业

古为史学派

古意同史佚

古学意主守时制

古学师乎伯

古,一姓中兴之事。

古,西汉多行之民间。

古经、传立学,皆在今后。

古因经分异派

古礼多,所多皆同今学。

古所传,多礼家节目。

古,汉初皆今有师。后有废绝。

古惟《周礼》为正宗。即《左传》推衍以说之者,馀经无论矣。

古多主史册

古学成于战国时

古,秦以前已有异说。

古有缘经立说之传

古有专说,不通别经。

古经唯《周礼》无今说。馀经皆有推衍今派。

《春秋》本无古学

古经皆存,郑君以今杂古学。

注古经,马、许以前不杂今。

子纬皆今学,汉儒误以为古学。

今《王制》,先师误以为周。

以上说见下卷。

今学损益古学礼制表[此专表今古不同者]

古今

古:封公方五百里;侯方四百里;伯方三百里;子方二百里;男方一百里。地五等。

古,一甸出一车。

古,六卿、大夫、士员无定数。

古,畿内不封国。

古有世卿无选举。

古,《周礼》十二年一巡守。

古,天子下聘,不亲迎。

古,禘大于郊,无祫祭。

古,天子无大庙,有明堂。

古,刑馀为阍人。

古,社稷皆人鬼。

古,田税以远分上下。

古,山泽皆入官家。

古,厚葬。

古,七庙祭有日、月、时之分。今:封公、侯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方五十里。地三等。

今,十井出一车。

今,公卿、大夫、士皆三辅一。

今,畿内封国。

今无世卿有选举。

今,《王制》五年一巡守。

今,天子不下聘,有亲迎。

今,禘为时祭,有祫祭。

今,天子有大庙,无明堂。

今,刑馀不为阍人。

今,社稷皆天神。

今,皆什一分远近。

今,山泽无禁。

今,薄葬。

今,七庙皆时祭。

按:今异于古,皆孔子损因周制之事。拟撰《今古礼制不同表》,姑发其凡。以示义例。

今学因仍古学礼制表[此专表今古相同者]

古今

古,《曲礼》有二伯、州牧、庶邦小侯

古,《周礼》:州牧立监。

古,《周礼》: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古,《周礼》有冢宰、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官。

古,《内则》养老仪节。

古,《仪礼经》五礼仪节。

古,《周礼》明堂参用四代礼乐彝器。

古,《左传》文襄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五年一朝。

古,《周礼》:亲耕田猎。

古,《祭义》祭庙仪节。今,《王制》有二伯、方伯、卒正。

今,《王制》:方伯有监。

今,《王制》同。

今,《王制》同有。惟冢宰、司徒兼职,司寇属于司马;不同。

今,《王制》同。

今,《仪礼记》同。

今,《三朝记》四代同。

今,《王制》同。

今,《王制》同。

今,《祭统》同。

按:今古相同,此孔子因仍周制不改者也。拟撰《今古礼制通用表》,姑发其凡,以示义例。

今、古学流派表

今古

今鲁派

今齐派

今韩派

今纬派

今《易》、《尚书》、《诗》、《孝经》、《论语》派。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妖王宠邪妃

    妖王宠邪妃

    “来人啊,快点把四皇子和六公子救起来。”某丫鬟欲哭无泪的看着在水池中扑腾着的两小孩童。一边的侍卫,纷纷侧目看着身边一个如天使一般的孩童。孩童很是无辜的道:“你们都看着本郡主做什么?没看到四皇子和六公主还在水里吗?这两人要是丢了命,你们赔得起吗?”众侍卫暗自扁嘴,人可是郡主您亲自踢下水的!腹诽归腹诽,既然郡主发了话,这代表着,人是可以救起来了!【片段二:】“父王,歌儿把丽贵妃娘娘给揍了。”“为什么?”“丽贵妃娘娘说要送歌儿去天圣国和亲。”“那歌儿真的只是揍了丽贵妃这么简单?”某女童嘴角一勾,甜甜笑道:“当时桌子上有把剪刀,歌儿很顺手,然后一不小心剪刀就飞了出去,父王若是不信,可以问青衣。”身后的侍卫不由冒了冷汗,郡主的剪刀一不小心飞出去就能刚刚好在丽贵妃脸上画了个大叉叉,那要是郡主小心的话,岂不是…
  • 九族起源

    九族起源

    九洲大陆,九为极数,十为禁忌。少年凌天因为撞到一位老人被针对穿越的这片土地,九洲大陆会因为这个少年的到来而发生改变吗?
  • 闪婚老公太抢手

    闪婚老公太抢手

    他空窗五年,父母催婚。她是刚走出校园的职场新人,加班回去撞见自己的男友和闺蜜相拥相吻,果断分手。既然你未娶我未嫁,那不如咱俩结婚试试。“是妻子就该履行妻子的责任。”“出去穿得好看点是为了给我挣面子。”闷,这个闪婚的老公脑子里能不能想点其他的。
  • 圣始之路

    圣始之路

    人为什么或者?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且看主角如何演绎人生的不同精彩路。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爱你就像病一场

    爱你就像病一场

    一些人走了,又来了一些人。当初你和他那么亲密,一起叫一起跳,抱着哭抱着笑,当后来渐渐变成了屏幕两边的陌生人时,你看见他的名字不再紧张、激动、心潮起伏,他仅仅变成了一串串没有温度的宋体符号。这是爱,也是病。
  • 不朽国手

    不朽国手

    元神门前,皆为蝼蚁;道祖座下,遍地尸骸;不朽之下,尽为棋子!被一枚小塔带到一个陌生的玄幻世界,张冲为了摆脱棋子的命运,奋力拼搏,誓要做那宇宙中执棋的棋手,“我命由我不由天!”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那个屋场,那些人

    那个屋场,那些人

    每天凌晨,万物还基本上沉浸在黑暗中,环卫工老刘就在街边挥动着他的那把大扫帚了。而在这时,赵秀珍都会横过门前那条空无一人的公路,穿过一片到处散布着垃圾的杂树林,来到一堵白色的围墙前。虽然围墙比她高出一个头,但墙角下有一块垫脚的石头,只见她双手紧扣墙顶,往上一跃,双腿腾挪开来,就像老刘手中的扫帚那般轻巧、灵便,整个人骑在了围墙上。这时她会坐稳身子,得胜还朝似的望望微明的天空,拍拍手掌,手上的灰尘随着微微的晨风飘落。她的嘴角掠过一丝自豪的笑,随后一纵身跳进围墙。
  • 剑尊魔道

    剑尊魔道

    魔界剑尊,为魔族而死,转世重生,神力全无,资质平庸。他发誓扭转乾坤,以杀证道,光复魔界,再上九天灭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