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3300000007

第7章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起信章

大阿彌陀經疑城胎生分

佛告彌勒。汝見彼剎有胎生否。對云。見胎生者。何因緣故。彼剎而有胎生。佛言。若有眾生修諸功德。願生彼剎。後有悔心。亦復疑惑。不信有彼佛剎。不信有往生者。亦不信布施作善。後世得福。其人雖爾。續有念心。暫信暫不信。志意猶豫。無所專據。臨命終時。佛乃化現其身。令彼目見。口雖不能言。其心即喜。乃悔。不免作諸善以悔過。故其過差少。亦生彼剎。惟不能前至佛所。方入其剎邊地。見七寶城。即入其中。於蓮華中生。受身自然長大。飲食亦皆自然。其快樂如忉利天人。唯於城中。經五百歲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無由供養於佛。修習菩薩功德。以此為苦。示其小謫。是故彼剎名為胎生。當知生疑惑者。失大利益。若有眾生。信受經法。奉持齋戒。作諸功德。至心迴向。命終。即於七寶池蓮華中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間。身相光明。智慧威神。如諸菩薩。安得名為胎生。他方諸大菩薩。發心欲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聲聞。恭敬供養。命終。往於極樂世界。七寶池。蓮華中化生。自然即時見佛。安得名為胎生。

(還)謹按淨業之人。自古雖有暫信暫疑者。而末法之中。殆又甚焉。何哉。良以淨土法門。經論昭然。觀者烏得不信。及聞六祖愚人願東願西之說。黃檗黃葉止啼之喻。天衣去則實不去之言。楊次公將錯就錯之頌。又烏得不疑。信於彼而疑於此。二者所以相持而無專據也。殊不知六祖三師。實為得道者。豈一無所為。而直為是謗經背聖之談。以啟萬世之疑乎。故蓮師於六祖之說。詳為之辨。天衣之言。深為之解。於楊次公之頌。則曰蘊藉不少。盖有獨觀其深者。胡今人不逆其志而徒泥其詞。遂以為詆訶淨土。豈其然乎。雖然。六祖三師。可信可疑。姑置弗論。獨永明淨土文。有希從昔賢。恭稟佛勑。定不謬誤之語。旨哉斯言。足為定論。更無可疑者。儻猶未釋然。吾將西向合掌曰。疑城之設。正為是人。

考證

胎生

蓮池疏云。問。下品之外。復有胎生。為實有否。答。表信力不堅故。實無胎生。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內宮。處以華觀。玩好珍奇。服御豐備。但鎻其兩足。不得自在。此胎生喻也。若深自悔責。求離本處。即得往詣無量壽佛所。又菩薩處胎經云。西方去此有懈慢界。國土七寶。其樂無比。發意欲生彌陀佛國。而染著於此。不能前進。亦疑城邊地類也。如是皆由信不切故。

經論昭然

疏云。經之專談淨土者。如觀無量壽佛經。鼓音王經。後出阿彌陀偈經。大小阿彌陀經是也。復有諸經。雖不專談淨土。其中勸讚往生。如華嚴行願品。以此十願導歸極樂。是也。如法華則云。誦斯經者。當生極樂世界。是也。又如觀佛三昧。十住斷結諸經。帶說淨土。層疊非一。是也。其餘讚詠淨土。為論。如十疑寶王等。為文。如龍舒無盡等。為集。如決疑指歸等。為錄。如淨土自信等。為傳。如淨土略傳等。為偈。如徑路修行等。為賦。如神棲安養等。為詩。如諸家懷淨土等。所有言辭。不可勝載。由此觀之。淨土烏得不信哉。

六祖

鈔云。壇經曰。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云。愚人願東願西。後人執此。遂疑六祖說無西方。故為四辯。一曰為門不同。盖晉宋而下。競以禪觀相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於時達磨始倡。諸祖繼興。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無佛無眾生。今西方者。正開示眾生趣向佛故。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國為境。發心求生故。是雖理無二致。而門庭施設不同。隨時逐机。法自應爾。假使纔弘直指。復讚西方。則直指之意。終無由明矣。故六祖與淨土諸師。易地則皆然也。二曰。似毀實讚。盖六祖東西之說。祇是勸人要須實心為善。空願無益。何曾說無西方。正經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國之謂也。惡得云毀。三曰。不為初機盖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視西方。妄說般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壇經者。慎勿示之初機。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誠可嘆惜。四曰。記錄有訛。盖壇經又言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是錯以五天竺為極樂也。五竺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而極樂自去此娑婆十萬億土。盖壇經皆學人記錄寧保無訛。古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者。此也。況西方千佛所讚。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語。佛尚不足信。況於祖乎。則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弘讚流通。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罪可勝言哉。

黃檗斷際禪師

黃檗心要曰。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又云。淨土佛事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盖由師傳直指。與六祖同方。正蓮師所謂為門不同。與前壇經均一義也。又何足疑哉。

天衣懷禪師

師語弟子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不觀諸淨土或問讚佛偈乎。心包太虗。量周沙界。盖以十方虗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心無界限。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似有所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故曰。去則實不去。

楊次公

公將化。有頌云。將錯就錯。西方極樂。盖以唯心淨土。自性阿彌。恐修淨業者。但知西方之有淨土阿彌。而不知吾心之淨土。自性之阿彌。故言此以警之。非謂修淨土之錯也。故蓮師謂次公參禪悟性。而復歸淨土。將錯就錯之言。蘊藉不少。

淨土指歸論十種信心

欲了生死。脩行淨業。當發十種信心。念念不忘。決生淨土。一信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虗。二信凡夫在迷。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三信此土脩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四信未出輪迴。雖生天上。不免墮落。五信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六信眾生發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七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一刼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捨。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諸佛。同以神力時常護念。十信既生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於此十種。不能深信。生疑惑者。雖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攷證

決生淨土

歸元直指曰。昔有明琛能畵蛇。作常山蛇勢。及為蛇論。生身變作蛇。李伯時畵馬。作打輥馬勢。活現馬形。驗此二事。顯明念佛定成佛。一心信淨土。必生淨土矣。

龍舒淨土起信文

佛與菩薩。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由得出。故自以誓願威力。招誘人生淨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生。盖不慈悲不足為佛。不濟度眾生。不足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為佛。為其慈悲。故見眾生沉於苦海而欲濟度。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此所以為佛也。經云。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不信之人。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去。心念要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身壞時。唯一念而已。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生淨土。則必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考證

不信之人

宗鏡錄曰。不信之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於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去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

招引往生

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如彼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速到彼岸也。若無信心。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恠也。盖拘於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而已。故處此娑婆濁世。不信其有清淨佛土。所以生長於胞胎。不知彼有蓮華之化生。壽不過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壽數。衣食必由於營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樂常襍於憂惱。不知彼有純一之快樂。然則佛之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見而不信也。況佛切戒人以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世人妄語者。非以規利則以避害。佛無求於世。何規利之有。佛視死生如刀斫虗空。何避害之有。是佛無所用其妄語也。世間中人以上者。猶不肯妄語以喪其行止。況佛乎。故先賢云。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昔有以忠臣為奸黨者。刻之於石。天雷擊之。今以金寶綵色。鐫刻裝繪。以為輪藏。貯佛之言。供以香華。嚴以神龍。使其言之妄。則又甚於奸黨之碑。何為歷千百歲而天雷不擊之哉。以其言之誠也。是淨土之說。更無可疑者。況自古及今。修此者感應甚多。尤不可以不信者也。

考證

雷擊石碑

宋徽宗時。蔡京以元祐黨人司馬光等二十餘人。為奸邪。刻於石碑。而禁錮之。立之端門。而天雷擊仆焉。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幸而至七十者。古來猶稀。人只見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況世間無非是苦。但不思省。故不覺知。不稱意時。固為苦矣。如或稱意。亦無多時。或自己大限。忽然而至。平生罪惡。不止於食肉衣絲。不思則已。思之誠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積累既多。纏綿堅固。無由解脫。閉眼之後。不免隨業(緣去)杳杳冥冥。知在何處。或墮地獄。受諸極苦。或為畜生。受人宰殺。或生餓鬼。饑火燒身。或入脩羅。嗔恨所迫。雖有善業。得生天上人間。受盡福報。依舊輪迴。漂流汩沒。無有出期。唯有西方淨土。冣為超脫輪迴之捷徑。色身難得。趂康徤時。辦此大事。當常作念云。吾曾自無始已來。輪迴六道。不曾知此法門。故不得出離。今日知之。豈可不即時下手。年高者固當勉力。年少者亦不可因循。命終往生極樂世界。迴視死入陰府。見閻王受恐怖者。不可同年而語矣。

攷證

隨業緣去

王居士曰。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且神之來也。何自而來哉。盖隨業緣而來。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隨業緣而去。業緣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人間。所作者。天上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羅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阿脩羅。若作三惡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三惡道。是輪迴六趣。無有出期。然則神者。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殼。不得久留於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飲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業。必受如是報。盖自然之理也。然則吾今世所為。豈可以不慎哉。欲直脫輪迴。永離苦惱者。無如西方淨土。故不可以不修也囗淨土指歸曰。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若一念心嗔恚邪婬。即地獄業。慳貪不施。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覔安下處。却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覔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又如春月遠行。先須備雨具。驟雨忽至。則無淋漓狼狽之患。先備雨具者。修淨土之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漓狼狽之患者。不至沉淪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且先覔安下處者。不害其幹事。先備雨具者。不害其遠行。是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

世有專於參禪者。云唯心淨土。豈復更有淨土。自性阿彌。不必更見阿彌。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則。西方淨土。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能淨其心。故一切皆淨。誠為唯心淨土矣。論其跡。則實有極樂世界。佛丁寧詳復言之。豈妄語哉。又或信有淨土。而泥唯心之說。乃謂西方不足生者。謂參禪悟性。超越佛祖。阿彌不足見者。皆失之矣。何則。此言其高。竊恐不易到。彼西方淨土。無貪無戀。無嗔無癡。吾心能無貪無戀。無嗔無癡乎。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饑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羣動惱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則擊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得也。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為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故修西方。見佛而得道則甚易。若止在此世界。欲參禪悟性。超越佛祖為甚難。況修淨土者。不礙於參禪。何參禪者。必薄淨土而不為也。由此言之。唯心淨土。自性阿彌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悞人多矣。不若脚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虗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同类推荐
  • 文始经言外旨

    文始经言外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美缘

    五美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黎一统志

    皇黎一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绝代风华七小姐

    绝代风华七小姐

    一位侍卫满脸焦急地从远处跑来,“王爷,王妃把皇贵妃打了。”某爷淡定的抬头“由她去。”侍卫抹汗,王爷,您的节操呢。又一日“王爷,王妃把宫里的御花园砸了。”“由她去。”侍卫再摸汗。“王爷,王爷,王妃”某爷淡定的说“又怎么了。”侍卫哭丧着脸“王爷,王妃跟着邻国太子游玩去了。”某爷怒了“那还不快走。”侍卫呆了:王爷,你不是不要我说嘛。
  • 一顾长情,余生安暖

    一顾长情,余生安暖

    安暖从小就是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公主,父母疼爱着,哥哥宠着,活了二十年顺风顺水,十八般技巧样样精通,化解三角恋、斗恶心男女友、扛公司大旗……偏偏遇到了一个顾安泽,安暖会的东西更多了,卖萌打滚、撒泼耍赖,样样信手拈来。小剧场:“顾安泽,你说你女朋友怎么就长得那么好看呢?”顾安泽:“暖暖,乖,脸是个好东西,咱还是要要的!”安暖咬了咬牙,继续说:“就像敦煌壁画的飞天女,婀娜多姿!放在古代怎么着也是倾国倾城的绝世红颜。”“俗话说,自古红颜多祸水。”顾安泽缓缓站起来,优雅的卷起袖子朝她走去。“你要干什么……啊喂,不准乱来……”总之这是一个男女主互怼互闹的暖暖的棉花糖爱情故事……一世顾长情,余生唯安暖……(一对一暖心甜宠,您狗粮已上线,欢迎入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年派之彼时之彼

    少年派之彼时之彼

    【纯属虚构,勿上真人!!】从校服到婚纱,从青丝到白发,从稚幼到成熟,从彼时到尽头……林妙妙可能永远不知道,填志愿的那个晚上,有个男孩拼命地想把她写进他的未来,可最后,他们彼此还是分居异地,只是换回了钱三一拜托江天昊的一句:“照顾好她……”全世界都知道钱三一喜欢林妙妙,可唯独林妙妙不知道……【PS:本书有零钱的悲伤,也有高甜,有钱三一对林妙妙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有林妙妙对钱三一感情的认知……文笔不好,请多海涵!】
  • 狂傲帝君暗卫妃

    狂傲帝君暗卫妃

    现代女警顾雪若,一招抓贼被砸死,魂穿异地,何去何从?上官府大小姐上官雪若,一朝睁眼,身是魂非。上官雪若:“如果早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局,那么从一开始我会让我们在一起”即墨长卿:我很少后悔什么事情,却后悔从一开始没像九弟那般真心实意的对你”即墨孤鸿:“如果不是我,你或许会有更好的结局,但是怎么办?我不能忍受站在你身边的是别人。”她以为,她爱他,但是他更爱的,是她背后的一切。她以为,他不爱他,却在她身陷险境之时一命换她之生。他以为,他爱她,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成全她的童话,却在一个托大里失去了她。如果,所有的爱,只是为了这场皇位之争的白热化,那么,请让我独自一人,浪迹天涯。
  • 狂追这不是梦

    狂追这不是梦

    “我很霸道你以后要听我的”“可以啊,我到要看看你是怎么对我霸道的。”
  • 迷箱

    迷箱

    近来落魄的宁耶得到了父亲留下的一个保险箱,据说这保险箱里有巨额的财富。可是父亲却没有说出开箱的密码,只留下了一句神秘的提示。金条,古董,宝器,有无数的好东西在这个箱子里!神秘的美女,奇诡的怪客,蠢蠢欲动的势力,却都纷纷涌现,觊觎箱子里的宝藏。且看宁耶如何一一应对,走向那最后的谜底……
  • 肾病用药配餐指南

    肾病用药配餐指南

    《肾病用药配餐指南》是一本关于肾病的用药配餐指南,共分为三部分,包括肾病的基本常识、肾病的用药常识以及肾病的药膳食疗,为肾病患者的用药、保健提供全面的解析,是肾病患者的良师益友、家庭医生。
  • 你是夏夜的繁星

    你是夏夜的繁星

    “去把桌子上的水果拿来”“不要,我又不是你的佣人!”苏夏瞳瞪着她那双大葡萄眼,怒视着一脸悠哉躺在大床上的赫连北陌。“你说什么?”赫连北陌晃了晃手里的合约,深眸邪肆。“过来”赫连北陌朝苏夏勾了勾手。“干嘛?”苏夏不情愿地走到床前“你捏我脸干嘛!”赫连北陌捏起苏夏瞳婴儿肥的小脸“以后还敢不敢顶嘴了”“不敢了不敢了。”【本书甜宠无虐欢迎入坑】
  • 网王之越前果果

    网王之越前果果

    初见得时候他无缘无故听见她吐槽青学校服难看而且还说小不点得队长不讲人情味
  • 我的九重神国

    我的九重神国

    原以为死了就是归宿,却没想这是另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