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4800000010

第10章 理气之剂

八、理气之剂十一首附七方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基础,运行在人体内,脏腑经络,升降出入,无处不到,无处不有,人体生命赖以维系和滋养。若因六淫外侵,或饮食劳倦内伤,或所欲不遂,致情志抑郁,或跌扑损伤等,都可造成气机的升降出入运行发生逆乱,产生气郁、气逆、气降等病机。当气的运行发生乱逆时,可使体内血、痰、水、湿发生积结。同时,血、痰、水、湿等发生积结,亦可更进一步导致气机运行的逆乱。能使气运行逆乱得到疏理恢复的方剂称理气之剂。使用理气剂,还要结合病情酌加活血、化痰、利湿、行水等类药物,才能更好收到使气机疏理的效果。

1、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木香苍术易归术,调中益气畅脾神。

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9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气虚。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白,大便溏稀,脉洪而虚,舌质淡,苔薄白。又治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

方解:本方主治是由于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诸证。中气下陷,阳气内郁而发热,但此发热仅以手心热为主,与外感发热恶寒不同。气虚不能固表,故自汗。脾主输布**,脾气虚不能使**上承,故口渴。因阳气不足故渴喜热饮,这点与热盛耗液的烦渴喜冷饮不同。中气不足则少气懒言,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面色白。脾主四肢肌肉,脾气虚,故肢体倦软。清阳下陷,大便溏稀,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等。气血不足舌淡,苔薄白,脉洪而虚。方中黄芪甘温,补肺益脾补气,且升举下陷之清阳,为主药,须重用。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白术燥湿健脾运。诸药合用助黄芪补中益气升清阳。升麻升发脾胃之气,柴胡疏肝理气,二者均有升阳举陷之功。陈皮芳香,醒脾气,且能疏理气机,使补中气而不壅滞。诸药合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以上诸证。

附方:调中益气汤(《脾胃论》方):即本方去白术、当归,加木香9克苍术9克具益气补脾,和中祛湿理气之效。主治:脾胃虚弱,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怠倦,大便泄泻,肢节烦疼者。

2、乌药顺气汤

乌药顺气芎芷姜,桔红枳桔及麻黄;

僵蚕炙草姜煎服,中中:去声,中伤义。气厥逆此方详。

组成:乌药7克陈皮7克麻黄川芎白芷桔梗炒枳壳各4克僵蚕炮干姜炙甘草各2克

用法:水煎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

主治:七情内伤,气机逆乱,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牙关紧闭,脉沉伏。也治中风,遍身顽麻,四肢骨肢疼痛,语言蹇涩,口眼斜等。

方解:昏厥而痰多,口噤牙闭,脉伏,为七情六欲不遂,或大怒伤肝,气机逆乱所致。气机逆乱,痰随气升,痰浊蒙清窍则昏厥不省人事。气机逆乱,阳气不伸,气血不能畅达四肢,故四肢厥冷。风邪入经络,挟痰阻滞经络,则遍身顽麻,四肢骨节疼痛。风痰上行而入络,则口眼斜,语言蹇涩。方中乌药辛温,调逆气止痛。麻黄、桔梗,宣通肺气。川芎、白芷和血气而散风。气逆则痰生,痰随气升降,陈皮、枳壳理气化痰。僵蚕散结化痰而祛风。炮干姜温行通阳,除四肢厥冷。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调顺气逆,消风化痰,治中气、中风等症。

3、越鞠丸《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又六郁汤苍芎附,甘苓桔半栀砂仁。

组成: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9克,温开水送服。也可作汤剂。

主治:气郁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

方解:本方主治是由于气郁为主要病,气郁则气的升降出入失调,失调则血、痰、火、湿、食诸般都发生郁结。血、痰、火、湿、食等的郁结更阻滞了气机,加重了气郁的症状,产生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而气郁的产生往往是情绪郁结的结果。方中香附辛平微苦,疏肝理气解郁,治气郁,为主要药物。川芎辛温血中行气,治血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治火郁。苍术苦温,燥湿运脾,脾健运则湿行,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治食郁。气郁则水湿不运,水湿聚结为痰,若气机升降出入通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消,故方中不另加治痰药。六郁解则胸膈满闷,吞酸呕吐等也就愈了。在临床上也可依据六郁的轻重不同,酌情加减药量和药味。

附方:六郁汤(李方):香附(醋炒)赤茯苓陈皮制半夏川芎山栀各4.8克苍术砂仁甘草各2克生姜三片用法:水煎服。主治:与越鞠丸同。

4、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依;

下虚上盛痰嗽喘,亦有加参贵合机。

组成:苏子10克半夏10克甘草3克肉桂3克前胡10克厚朴12克陈皮6克当归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下焦阳虚,痰壅气逆。喘促短气,咳嗽痰稀,咽喉不利,膈胸满闷,食少神疲。

方解:下焦阳虚,不能行水化气,水湿聚结为痰,痰积于肺,气机阻滞,肺失肃降而上逆则喘促气逆,咳嗽,咽喉不利。阳虚水湿不化,故痰涎清稀。湿痰阻滞气机,故胸膈满闷。下焦元阳虚,致使脾阳不振,气血生化受损,故神疲。本方证是标实本虚,上实下虚,当标本兼治。方中苏子辛温下气祛痰浊,除满,止咳平喘,为主药。半夏燥湿化痰。厚朴辛苦温,化痰除满燥湿。陈皮理气健脾化痰。前胡苦辛微寒,与苦温药相配失其微寒之性,而能祛痰止喘。诸药合用下气除满,化痰消痞,以治上实。当归苦温,养血和血,甘草益气和中,二药气血双调。肉桂辛甘大热,能温补命火,振奋元阳,并引上越之虚阳下行而治下虚。诸药合用,治疗素体肾阳虚衰的下虚,和痰涎壅滞的上实。若气喘较甚,可加沉香以纳浮虚之肾气。

5、四七汤《简易方》

四七汤理七情结,半夏厚朴茯苓苏;

姜枣煎之舒肝郁,痰涎呕痛尽能舒。

又有局方名四七,参桂夏草妙更殊。

组成: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生姜9克苏叶12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主治:梅核气。七情郁结,痰滞气郁,咽中如有物梗塞,咳吐不出,咽之不下,胸满喘急,或咳或呕,或胸胁攻撑作疼。

方解:本方是由《金匮要略》的半夏厚朴汤加大枣而来的。用四味主药治疗七情郁结的病,故名四七汤。本方主治是七情郁结,肝气不舒,肝失疏泄,致脾虚气滞,水湿不化,聚积为痰,痰随气升,塞阻于咽部,如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现代医学称为癔病球。气滞气逆则胸满喘急,挟痰浊上逆则或咳或呕,气积胸胁则攻胀作痛,总之均为痰凝气阻为患,法当调气逆,化痰浊。方中半夏辛苦温,化痰散结,降逆气,止呕。生姜辛温,助半夏化痰散结止呕吐,和胃气,温中行水。茯苓淡平,渗湿化痰,健脾。三药相合以化痰湿散结,止咳吐。痰湿之邪由气郁所致,气郁则痰结,气行则痰消散。厚朴苦温下气宽中降逆除痰湿,与半夏相伍,辛开苦降,消痰痞。苏叶辛温芳香,化湿和中,开郁,畅舒情志。诸药相合,调气机,散郁结,化痰降逆,使气行痰消则诸证可解。

附方:局方四七汤(原名七气汤):人参、炙甘草、肉桂各30克半夏150克用法:共为粗末,每次服10克,加姜三片,水煎温服。治疗寒热、怒恚忧愁,七气郁结所致的脘腹绞痛,不能饮食等症,具温中解郁,散结化痰之功效。

6、四磨汤《济生方》

四磨亦治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逆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组成:人参乌药沉香槟榔各等份

用法:四药各磨浓水,取300毫升,煎3~5沸,温服。或各7克,研末,水煎服,勿过煮。

主治:七情感伤,气逆不降。上气喘急,胸膈满闷,不思饮食。

方解:七情感伤,致气郁结,气逆不降,故上气喘急。气阻胸膈故满闷,不思饮食。方中沉香降气逆而平喘。槟榔行气破滞。乌药调肝顺气。三药均能降气逆,但均易耗气,再加人参,使降气逆而不伤耗正气。体实壮的人,可不用人参,而改换为枳壳以宽胸行气。方中三味破气药均坚实,若多煮煎则气味散失,疗效减弱,故采取先磨水后煎煮的方法。

附方:五磨饮子(《医方考》):木香沉香槟榔枳实台乌各等份。白酒磨服。主治:暴怒而致的突然假死,名曰“气厥者”。

7、旋复代赭石汤《伤寒论》

旋复代赭用人参,半夏甘姜大枣临;

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噫(yī)音一,噫气,胃气上逆。气力能禁。

组成:旋复花(纱布包)15克代赭石30克半夏12克生姜9克人参9克甘草6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温服,一日三次。

主治:中虚痰结,气逆不降。心下痞鞭,噫气呕恶,反胃,苔白腻,脉弦者。亦治反胃、便秘属于胃浊不降者。

方解:中焦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中焦阳虚,水谷不运则凝结为痰,痰湿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留滞胃脘则心下(胃脘)痞硬。胃气以降为通,胃气上逆则噫气。法当降逆气,化痰浊,益气和中。方中旋复花辛苦平,祛痰浊,温化水气,降气止噫,尤善治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水湿内停所致的呕吐噫气,心下痞满之证,布包煎减少刺激咽喉部。半夏苦辛温,湿燥化痰降逆除痞。生姜辛温,涤痰温中和胃止呕。三药共用,降逆化痰浊,去湿和胃消痞的功效甚著。代赭石苦寒降胃气上逆,止噫,加强三药降胃气上逆之作用,该药虽寒凉,但与姜、夏等温药共用,失其寒凉之性而存其降逆气的功效。人参、甘草、大枣补中气,和脾胃,脾胃健运则清升浊降。诸药合用则心下痞硬,呕恶,噫气等可除。

8、正气天香散《绀珠经》

绀珠绀(àn)珠:《绀珠经》一书的简称。正气天香散,香附干姜苏叶陈;

乌药舒郁兼除满,气行血活经自均。

组成:香附240克乌药60克苏叶陈皮干姜各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15~20克,水煎服。

主治:妇人诸气作痛,或上冲心胸,或攻筑胁肋,腹中结块,刺痛,月经不调,或眩晕呕吐,往来寒热。

方解:妇人气有余,血不足,七情稍有不遂则易发生气郁。常人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郁,郁而不通,不通则痛,故发生诸痛。气的运行失常则经血也就不调,故当以调气顺气为主。方中乌药、陈皮顺气散郁化气滞。香附、苏叶辛温芳香,行血中之气。肝主疏泄而主藏血,肝气郁则月经往往失调,香附尤长理气疏肝解郁,止痛调经,被誉为“妇科圣药”。干姜温中散寒,血得温则行。诸药相合,理气解郁,通经活血止痛。气运行正常,血运行也就正常,月经自然调匀,诸妇科病也就消失。总之本方以调气达到调经的目的。

9、橘皮竹茹汤《济生方》

橘皮竹茹治呕呃,参甘半夏枇杷麦;

赤茯再加姜枣煎,方由《金匮》此加辟。

组成:橘红枇杷叶(去毛)麦门冬青竹茹半夏各30克人参炙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次12克,加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主治:胃有虚热,气阴两虚,口渴,干呕呃逆,不思食。

方解:胃为燥土,喜润恶燥,胃阴不足而生虚热,故口渴。胃气不降,干呕呃逆。胃气不足,不思饮食。方中竹茹、枇杷叶、麦冬甘寒,滋养胃阴,润燥生津止渴,降胃气,清虚热,止呕吐呃逆。半夏、陈皮散降逆气而平呕逆。半夏虽温燥,但与甘寒滋阴药相伍,一则失其温燥之性,降逆止呕吐而不伤胃阴,且使甘寒养阴药不致凉膈。赤茯苓甘淡微寒,利水而清虚热。生姜止呕和胃气。人参、甘草、大枣补气益胃,治胃气虚。诸药合用,养阴、清热、补气益胃、降逆止呕吐干秽。本方仅限于胃虚有热,胃气不降的干呕呃逆。若胃有实火或虚寒性的干呕呃逆就当禁用。本方是在《金匮》“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

10、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戕戕(qiān):音枪,受到伤害。

济生香蒂仅二味,或加竹橘用皆良。

组成:丁香10克柿蒂15克生姜12克人参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虚寒,内伤或久病呃逆,胸痞脉迟者。

方解:呃逆是胃气上逆,其原因很多,本方主治是因脾胃虚寒所致。因中焦阳虚有寒,胃失和降,气上逆则为呃逆。脉迟为有寒,胸痞为气不和降。方中丁香辛温,温胃散寒,下气止呃逆,是主药。柿蒂性平苦涩,专止呃逆,单用亦有效。生姜辛温,温胃降逆。二药助丁香温胃止呃逆。人参、甘草益气和胃,补中州。诸药合用,使中阳健运,胃寒得去,逆气降,胃虚复,呃逆胸痞自除。久病呃逆,特别是老人、体虚、孕妇等若突然见到呃逆往往是胃气衰败的征象,应加以密切观察,以防它变。

附方:①济生丁香柿蒂散(《济生方》):单用丁香、柿蒂各30克,研极细末,每次12克,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治胃虚呃逆,胸满。因有胸满,去补益脾肺之气的人参,以防气滞胁胸满。

②丁香柿蒂竹茹汤:《济生方》。即济生丁香柿蒂散加竹茹、橘红。治气郁有痰的呕逆。

11、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杏黄芩兼甘草,肺寒膈热喘哮尝。

组成:白果(去壳炒黄)30粒麻黄6克苏子9克甘草3克款冬花9克杏仁6克桑皮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

服法:水煎服,分三次服。

主治:平素痰多,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哮喘咳嗽,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方解:本方主治或风寒束表不解,肺气久郁而化热,或风热之邪犯肺,总之以肺有痰热,咳嗽气喘。热邪在肺,灼津成痰,故痰稠色黄。痰热阻塞气道,肺气不宣,肺失肃降,故咳嗽气急而哮喘。因病为热性故苔黄腻。脉数为有热,滑为有痰。治宜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清热祛痰。方中麻黄宣肺气,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两药相伍一散一收,可加强平喘之力。白果收敛,且可防麻黄之耗散肺气。黄芩苦寒,清肺泻上焦火。桑皮甘寒入肺,泻肺中壅气以平喘。二药相伍能清肺热,且能制麻黄温热之性。苏子、半夏,降气逆,化痰浊。款冬花温润,润肺利痰,配甘草宁咳止嗽。诸药合用,宣肺祛痰,清热平咳喘。

增辑

1、瓜蒌薤白汤《金匮要略》

瓜蒌薤白治胸痹,益以白酒温肺气,

加夏加朴枳桂枝,治法稍殊名亦异。

组成:瓜蒌20~30克薤白15~20克白酒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胸痹。症见胸部隐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不能输散,聚结而凝为痰。痰阻气机,故胸痛,甚则胸痛彻背。痰浊阻滞,肺气失宣降,故短气、喘息、咳唾。苔白为阴寒之邪,腻为痰浊内结。脉弦或紧主痛。法当温通胸阳,散寒结,行气化痰。方中瓜蒌甘寒开胸散结,化浊祛痰。薤白辛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二药相伍,行气化痰浊,止痛。白酒温通行气,以加强薤白行气通阳止痛作用。诸药合用,宣通胸中阳气,化痰浊,行气机,胸痹诸证自除。方中白酒,视患者酒量酌用,若无酒量者可不用。

附方:①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即本方加半夏。主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得平卧者。加入半夏是为了加强化痰浊,散结降逆的作用。本方化痰浊之力较大,用于胸痹痰浊盛者。

②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即前方去白酒加枳实、厚朴、桂枝。主治胸痹,气结在胸中,心中痞满,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者。本方证是胸阳不振,痰湿与气互结胸中。方中枳实、厚朴,下气散满消痞。桂枝温通阳气,平冲逆,本方行气散结之力较大,用于胸痹气结较甚者。

2、丹参饮《时方歌括》

丹参饮里用檀砂,心胃诸痛效验赊。

百合汤中乌药佐,专除郁气不须夸。

《圣惠》更有金铃子,酒下延胡均可嘉。

组成:丹参30克檀香砂仁各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滞血瘀,心胃气疼。

方解:本方主治心胃诸痛是因气血互结,瘀滞于中焦所致。法当活血祛瘀,行气止疼。方中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檀香理气,宽中止痛。砂仁辛温芳香,温胃行气。三药合用药性平和,治疗气滞血瘀胃疼的有效方剂。本方丹参用量重,性偏寒,故对心胃气痛偏于瘀热者合适。

附方:①百合汤:百合30克乌药10克。水煎服。主治气郁所致的心胃疼痛,服热药无效者。方中百合甘微寒,补中益气,《本经》称其能“主邪气腹胀心痛”。乌药辛温,行气散寒止痛,能舒胸腹邪逆之气,二药相伍,专治气郁所致的心胃疼痛。“服热药无效者”,说明本方主治的心胃痛偏于郁热。

②金铃子散(《太平圣惠方》):金铃子、元胡各等份,研细末,每次10克,温酒调服。或按原比例酌用,作汤剂。或入其它汤剂用。主治: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数。本方主治是气滞肝郁,郁而化火。胁肋为肝经循行之处,气滞肝郁,郁而化火,疏泄失职,则口苦胁肋心腹痛,舌红苔黄脉数。方中金铃子(川楝子)辛苦微寒,疏肝气,泄肝火。元胡行气活血止痛,二药配伍,化气滞,行瘀血,止心腹胁肋诸痛。本方性偏寒,气滞血瘀属热者适用。

同类推荐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偏方(珍藏本)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偏方(珍藏本)

    《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偏方(珍藏本)》以病为纲,以方为目,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收集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的40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必备偏方,优中选优,每病精选1~6方,可谓集偏方大成之精萃。每方按组成、主治、用法进行编写,读者一目了然,且易于取材,易于制作;特别是每病均载有“名医指导”,从生活起居、饮食宜忌、心理调节等诸多方面进行指导,可谓授诸病调养秘籍之大成。
  • 肿瘤揭秘

    肿瘤揭秘

    本书主要介绍了肿瘤的本质、肿瘤的形成、如何预防肿瘤、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如何正确对待肿瘤,介绍了常见肿瘤的发病情况、防控措施、诊治方法。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热门推荐
  • 狂暴无君:娘子别想跑

    狂暴无君:娘子别想跑

    夜色迷蒙、子夜时分,茂密幽静的树林里断断续续的传扬着女性的悲痛哭吟。痛苦的闷声时急时缓、时轻时重,从紧咬的牙关中流泄而出。泪水模糊了视线,她……失去了童贞!事后,少年起身着衣,比同龄人高出许多的身躯像片乌云般挡住月光夺去唯一的光亮。少女颤抖着身躯双手环肩无声抽泣,两只眼睛通红如兔,面庞上挂满伤心的泪珠。烦燥的扒了扒汗湿长发,少年不屑道:“哭什么哭,都说了会给你银两作为……
  • 工作要有责任心生活要有感恩心

    工作要有责任心生活要有感恩心

    你学会感恩了吗?某著名企业家被问道:“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脱口而出道:“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只要你懂得感恩,你成功的几率就很高。”感恩的心像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看似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于何时,长于何地,或是曾经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惊涛骇浪,只要你心存感恩,那些美好的品格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就会从你的身体里喷涌而出。懂得感恩的人不会孤独,不会自大,不会傲慢。一个孤独的人无法品尝温暖的滋味;一个自大的人无法获得他人的敬重;一个傲慢的人无法赢得别人的好感。人生一世,如果没有感受过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 江南美食养生谭

    江南美食养生谭

    药膳食疗,让你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祛病养生、益寿延年。书中也介绍了各种美食的食补食疗功效,让你看了增加知识、开阔眼界。一书在手,江南美食皆在眼底。这是一位饮食文化研究学者向你奉献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
  • 极道灵修

    极道灵修

    世上多凡人,非我太超群一纹惊风雨,势起舞龙蛇睚眦吞长虹,善恶有报偿夺万千生灵之精粹,作笔下镌刻之画料点灵取魄,练液散魂应龙九变,方行九天一代纹灵大师,从风雨飘摇中走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山脊海腹

    山脊海腹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身为赣江河支部书记的杨石山却留了下来,组织上交给他四十担钨砂作为经费,让他带着七个革命干部的后代潜伏下来,并约定等“将来红军打回来,要完璧归赵”。但不久杨石山身份暴露。杨石山知道,舍身取义是容易的,可是如果他死了,分散托养在老乡家的七个孩子将再也回不到父母身边,也就无法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于是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为了取得敌人的信任,还把四十担钨砂交了出去。这一情节给他落下了“叛徒”的骂名,几十年受尽压迫和屈辱。
  • 原来你一直都在

    原来你一直都在

    在爱情面前,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那一丝得之不易的温暖奋不顾身,为了那一句简单的承诺固执的等待着,宁晓梦一直等待着,在回忆里面想念着那个为她付出一切的人,带着心里面的那一份固执独自远行......
  • 道门振兴系统

    道门振兴系统

    佛道之争,自古有之。然佛门大兴,道门衰败。一座破败道观,一位以振兴道门为己任的年轻道士。“无上天尊,这位居士可愿入我道门?”
  • 旱码头:驼马时代的爱情

    旱码头:驼马时代的爱情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古城子商贸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城子繁荣兴盛发展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北黎北征姐弟,商人魏良栋等年轻人和一批寻梦者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故事为线索,满怀诗意地抒写了古城子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杂艺,写出了古城人独特的智慧,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人生境界。人物性格饱满,故事精彩纷呈。是一部反映“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的优秀文本。
  • 有个天使在等你

    有个天使在等你

    一千年的时间,对于于每个人而言都太长。曾经,有个天使,在我深爱着她的时候离开了我。在我心如死灰的时候,有个自称是神的高傲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是那样的强大,也是她告诉我,那个天使在未来等着我。她将会为我守护一千年。既然如此,那么未来见?我的天使,这次可别再离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