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4400000142

第142章 发宣言孙中山回粤 战北江杨希闵奏功

却说许崇智回到潮阳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已由上海回到广东,重任大元帅,派胡汉民、孙洪伊、汪精卫、徐谦四人驻沪,为办理和平统一的代表,任命徐绍桢为广东省长,沈鸿英为桂军总司令,杨希闵为粤军总司令,一面又发表一篇宣言道:

文曩在上海,于一月二十六日宣言和平统一及裁兵纲要,并列举实力诸派,藉共提携,推诚相与,以酬国人殷殷望治之盛心。其后迭得芝泉、雨亭、子嘉、宋卿、敬舆诸公先后复电,均荷赞同。文亦以叛陈既讨,统一可期,虽滇、桂、粤海诸将及人民代表,屡电吁请还粤主持,文仍复迟回,思以其时为谋统一良好机会;又以沪上交通亦便利,各方接洽亦最适宜,故陈去已将弥月,而文之返粤,固尚未有期也。不图以统筹全国之殷,致小失抚宁一方之雅。江防司令部会议之变,(即上回海珠会议决裂,魏邦平被扣之事。)哄动一时,黠者妄思从而利用,间文心腹,飞短流长,以惑蔽国人耳目,以致黎、张南下代表,因而中止,全为浅薄,已可慨叹。文之谋国,岂或以一隅胜负,断其得失也?而直系诸将,据有国内武力之一,乃独于文裁兵主张,久付暗默,怀疑之端,亦无表示。报纸所传,竟谓洛吴于自治诸省,均欲以武力削平,以平昔信使往还,推之当世要贤,不容独有此迷梦。贤者固不可测,文于今日,犹未忍遽以不肖之心待之,而深冀其有最终之一悟也。抑文诚信尚未孚于国人,致令此惟一救国之谟,或反疑为相对责难之举。藉非然者,何推之浙卢、奉张而准,而于举国人心厌乱之时,复有一二军阀,乘此潮流而趋,而至于悍然不顾一切也?以文与西南护法诸将,讨贼伐暴之初志,固有大梗,何难重整义师,相与周旋?顾国人苦兵久矣,频年牺牲,已为至巨,而代价复渺然不可必得,文诚思之心悸。万不获已,惟有先行裁兵,以为国倡。古人有言:“请自隗始。”以是之故,断然回粤,决裁粤兵之半,以昭示天下。文兹于今月二十一日(十二年二月),重莅广州矣,抚辑将士,绥靖地方外,首期践文裁兵之言。同时复从事建设,以与吾民更始。庶几文十余年来苦心经营之建国方略,一一徵诸实现。以吾地广人众之中华民国,卒与列强共跻大同之域,共和幸福,乃非虚语。天相中国,能进而推之西南诸省,以暨全国,其为长愿岂以企仗?胜一隅之与全国,渐进之与顿改,其图功之利钝,收效之速缓,昭然未可同日而语,称铢而计。故文之愚,尤以纯一为能,立供国民以福利,遂不惜举当世所碍之武力,以为攘窃权利之具者,躬自减削,以导国人。亦冀拥节诸公,翻然憬悟,知今日而言图治,舍裁兵,实无二法。文倡于前,诸公继之,吾民馨香之祷,岂有涯氵矣?若必恃暴力以压国人,横决之来,殊可危惧。诸公之明,当不出此。披沥陈言,鹄候裁教。孙文敬印。

此时恰值李烈钧回粤,孙中山便任为闽、赣边防督办,并令他收编潮汕陈炯明旧部,移驻闽边,所遗潮汕防地,让给许崇智填驻。不久,北京政府又有特派沈鸿英、杨希闵等督理广东军务善后事务的命令,沈、杨此时既已归心中山,当然谢绝不受。(初志未尝不佳。)中山见他们不肯接受北京政府的命令,自是欢喜,但因广州城驻兵太多,未免骚扰地方,因此着沈鸿英移防西江。沈鸿英奉了中山命令,也自不容推诿,便在四月一日出动,把所部分次运到三水、肇庆等地。其实沈氏此次移防,并不愿意,很有反抗异谋,只因自己布置,并未十分周到,只得暂时隐忍。再则北方曹、吴之徒,惟恐中山在广东站住脚根,使他们地位发生危险,屡次派人向沈鸿英游说。主要的说司,是说:“你们这些部队,并非孙氏嫡系,无论如何忠于孙氏,总未必能使孙氏信任,将来冲锋陷阵的苦差使,固然轮得着,至于权利,休想分润一点。只看中山对人谈论时,每说惟有许崇智的部队,才是我的亲信嫡系,其余都是靠不住的,就可见他的态度了。现在正好归顺中央,驱逐孙氏,自居广东督理,那时大权在握,岂不胜似寄人篱下?替人家拚死力的做事,还要听人家的指挥,受人家的闲气。”这种说话,不知在沈鸿英耳朵边,说了多少次。

沈鸿英原是个野心家,听了这话,如何不动心?(苟此公坚贞如一,何能闻此荒谬之语?要之沈氏反复之流,不足以语大义也。)便要求曹、吴的代表,转请洛吴帮助,洛吴那有不肯之理?当时便派张克瑶、方本仁、岳兆麟等部队,驻扎赣南,相机援助。沈鸿英这才大喜,便借移防为名,把军队在韶关、新街一带集中,一面借与北军联络,一面作两面包围广州之计,设总司令部于新街。到了四月十六日,便在新街就北京政府所派的督理广东军务职,一面效法陈炯明故智,(堪称陈逆第二。)通电请孙中山离粤。这电报发出后,便由所部在广州攻击杨希闵的滇军。中山令杨希闵、朱培德等滇、桂、粤各军,合力抵御。沈鸿英也加调大队救应,双方支持了几日,沈军不敌,败回新街。(如此不经战,何苦作祟,亦惟此等专能作祟而不经战之军队,正该逐一除,方能成革命大功。)杨希闵进兵追击,沈鸿英守不住新街,又退守源潭,和杨希闵相持。沈军留驻肇庆的张希木式部,也和孙中山系的陈天太部开战。一时间,各方的风云都紧急起来。

中山先生内拟建设,外应军事,十分忙碌。肇庆开战那一天,中山正在计划军事,忽报陈策、周之贞来觐,中山即令传见。二人行礼已毕,问起军情。中山道:“北江现有大军,只在月内,必能消灭沈鸿英的势力,只有肇庆一面,陈天太一人,现在虽报战胜,张希木式已退禄步,但天太为人素极躁直,部下反对已久,恐怕不是张希木式的对手。”(中山先生可谓知人。)陈策、周之贞齐声道:“既然如此,大元帅何不派策等率领本部军队,和张希木式一战。策等虽然不材,料想一个张希木式,只在期日之间,便可荡平。”中山大喜,即时令陈、周克日西征。陈、周各率所部,向肇庆进发,在路得报,陈天太被部下所逐,张希木式重占肇庆,便急电报中山。中山即批令兼程前进。陈、周两人奉令,火速前进,到了高要,正和张军接着。陈、周乘着一股锐气,奋勇猛攻。张希木式抵敌不住,只得放弃了肇庆,仍复退守禄步司。陈策和周之贞占了肇庆,又向禄步进迫。张希木式竭力抵御,正在危急之时,恰好梧州方面的援军开到,人多势众,又把陈、周战败,重复夺回肇庆。陈策、周之贞退守横槎,向中山求救。中山又派了一团人,前去助攻。陈、周得了援兵,又向肇庆进逼。双主在后沥汛先开了一次火,张希木式败退,入城固守。陈策、周之贞传令围攻,张希木式也竭力死守,维持了十多日,城内饷弹两竭,只得放弃肇庆,突围而出,带着残军,逃奔梧州去了。

杨希闵自从击走沈鸿英,在源潭又支持了多天,急切未能攻下,却是中山授与密计,教他分兵攻击清远,断他和西路张希木式军的联络。杨希闵得令,便派队占了清远,把守清远的沈荣光击溃,一面又联络桂、粤各部,先用全力,向沿粤汉路一带的沈军进攻。沈鸿英因听说清远被攻,急忙分了一大部队,前往夺回清远,因此花县一带,兵力甚为单薄。结果清远虽则夺回,沿铁路的部队,却被联军击得大败而退。联军乘胜进逼,连克源潭、英德、琵琶江等地。沈军大为失势,只得放弃前线,退保韶关。联军跟踪进逼,双方又激战了一日夜,沈军屡败之余,气势不振,自是支持不住,只得又放弃韶关,退保南雄,向北军方本仁等求救。

这方本仁原奉吴佩孚的命令,为援粤而来的,怎敢怠慢?当下派遣部队,帮助沈鸿英反攻。沈鸿英得了北军的援助,正待进兵,忽然粤军谢文炳,率领一师军队,前来助战。沈鸿英大喜,便令为右翼主军,自任中路,以北军为左翼。一时军势大振,沿路抢劫**的,向韶关进攻。杨希闵等一面拒敌,一面电报中山,请示机宜。中山得了此电,便宣示左右,商议抵御之策。左右都道:“沈、谢屡败之余,必不能作战,北军虽勇,地势不熟,我军倘能奋勇进击,一鼓可服。”中山笑道:“话虽如此说,但是沈鸿英、谢文炳报仇心急,北军南来,气势正旺,如用力敌,胜负未可必,而我军损失已多。不如令杨希闵等暂时退守,不可力战,以骄敌军的气焰。等到敌军气衰,然后反攻,那时方一鼓可破。”左右都赞服。(人人说孙先生是政治家,其实革命伟人,断无不兼擅军事者,观孙先生可知。)中山便将此意电示杨希闵。杨希闵遵令,并不力战,全帅师退。因此沈鸿英军又占领韶关,进占英德。

北军见屡次胜利,极其骄横,有时连沈鸿英和谢文炳的部下兵士,也受他们凌虐。谢、沈的部下,略有反抗,北军便道:“你们没有咱们来救,早做了广州的俘虏,打了靶咧。(军队谓枪毙曰打靶,受伤曰戴花。)现在不谢咱们,倒敢和咱们强嘴!”沈、谢的部下,回去禀告长官,长官又得了高级长官的命令,只教部下士兵退让,不准反抗,得罪北军。因此谢、沈部下士兵,十分怨望,都说:“这里既然只用几个北军便够了,何必再要辛苦我们作战,我们乐得舒服舒服,让北老拚命去。”这话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大家都怀着怨愤之意,毫无斗志。(却早在先生算计中。)这消息被杨希闵探听了去,便召集将士讨论进攻。将士都请一战,杨希闵道:“敌军重兵,都在韶关一方,英德只有谢文炳部防守,我们不如先出其不意,攻破英德,解决了谢文炳,然后以全力进攻源潭、韶关,可操必胜。”(知彼知己,也是将才。)议定之后,当下领了本部军队,去袭英德。一来谢文炳不曾防备,二来士无斗志,所以杨军一到,谢军便不战而溃,纷纷缴械。谢文炳带领残军,由阳山、连山一带,退入湖南,谁知湘省政府,不许逗留,谢文炳只得把残部交与湘省改编,自己由长沙转赴上海去了。

杨希闵占领英德以后,又请部下师长赵成梁商议道:“韶关东面的平圃司,是韶关往南雄的要道,你可率领本部将士,走枫树坳小路,在平圃司左近埋伏,等我进攻韶关,敌军必然竭全力来和我激战,你那时可乘虚攻占平圃司,向大桥墟一面进逼。敌人见后方不妥,必然慌乱,我军乘势进逼,韶关不难一鼓而下。”赵成梁得令而去。杨希闵自己带领一万多人,向韶关进发。沈鸿英在韶关,听报英德已失,谢文炳溃入湖南,十分惊讶,连夜便在韶关南面掘壕备战,一面又把后路兵力,全部调到韶关,(果然着了杨希闵的道儿。)以备一战击退杨军。两军接触以后,杨军进攻甚猛,幸喜北军十分勇悍,虽大敌当前,绝不畏缩。支持了几日,赵成梁师已到平圃,就近地方虽还有些沈军,力量十分薄弱,如何够得赵成梁一击。沈军放弃了平圃、大桥一带,急忙飞报韶关。沈鸿英得报,惊讶道:“这倒是我失算了。”部将听说后方有失,都请回兵救应。沈鸿英道:“我若回救平圃,敌人乘势进攻,刚好中了他的计策,我们不如拚力死战,打败了杨希闵,赵成梁如何敢孤军深入?不必我们回救,自然退走咧。”(却也有算计,鸿英固不如彩凤之愚。)诸将信服,一齐奋勇进攻。

杨希闵刚才也得报,赵成梁占领平圃、大桥,方以为沈军必退,现在见他不但不退,反而反攻得十分猛烈,惊疑不置,和幕僚讨论了一回,都说:“必然沈鸿英想先行打破我们,再回去救援平圃、大桥,我们不如诈败而退,却留些部队埋伏在左近,他如进追,可用以抄袭敌人后路;如回救平圃,又可出其不意的袭取韶关,倒是一举两得之计。”杨希闵依言,便分派一部分人,在左近埋伏,自己率队向小坑方面且战且退。沈鸿英部下将士,见杨军败退,都主张追击。沈鸿英道:“放弃东面阵地,只一味前进,固然也是一种战略,但东路敌人如向韶关进逼,正面的敌人又伏兵抄我后路,则我军进退两难,必然全部败溃。不如派兵东去,名为回救平圃,且走小路在新岑塘扎住,如东路敌人听说正面战败,自己退去,不必说;要是向西进展,便可用作抄袭后路。如正面敌人乘我分兵回救,全力反攻,又可用以攻击敌人侧面,分一军而有两军之用,方是妙计。”(确是妙计,其如天不能容,反以致败何?)商议已定,便分拨一支军队,向东进发。

不料赵成梁得到正面败退的消息,既不退去,又不向西进攻,倒从大桥一路,来救应正面,想抄袭沈军的后方。到了新岑塘,刚好遇见了沈军,双方便开起火来。那杨希闵埋伏下的军队,见沈军向西移动,向韶关袭击。沈军接住激战,杨希闵重新反攻,一面派队去救应赵成梁。到了新岑塘,恰好赵、沈两军,在那里激战,当下便奋勇向沈军后方进攻。可笑这路沈军,本打算抄袭两路敌人的,谁知反被两面敌人夹攻,战不多时,便即溃退。赵成梁等乘势追击,来攻韶关的侧面。沈鸿英军知道东路军队战败,后路已绝,顿时军心大乱,不战而溃。沈鸿英只得率领残部,绕道仁化,退到南雄去了。杨希闵克了韶关,又向南雄进逼。沈鸿英军损失太重,情知不能再战,只得跟着北军,退入江西大庾去了。北江的战事,至此方算结束,但东江的战事,却正在十分激烈咧。正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师出无名,徒然自苦。

欲知究竟,且看下回分解。

军阀之势,易盛亦易倒者,何也?盖其盛也,非其力之所能,徒以吸收杂色队伍而成,杂色队伍即所称乌合之众也,既无纪律,又不耐战,故不久即仍被他人吸收以去,而瓦解之势成矣。西南自陈逆背叛,各军效尤,纷攘杂作,互相雄长,此皆所谓乌合而杂色者也。使终隶孙先生部下,则孙先生亦不且近乎军阀也哉?天诱其衷,此属陆续叛变,使先生得假手嫡军,一一荡平。内部既清,方能对外,革命功成,实基于此。人谓陈、沈辈无良,吾谓天佑中国,实有以促其叛变而使之同归于尽,以造成先生之伟业也,于诸军乎何尤?

同类推荐
  • 请你给我道个歉

    请你给我道个歉

    程晓玲好像并不着急,从那次电话里跟何林说要离婚后,程晓玲竟然一次电话也没给何林打。因为两人不在一个系,在校园里遇上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有一天,何林下课往家走,在教学楼外花园拐角处就遇上了迎面而来的程晓玲。何林突然有一种想跟她说句话的冲动,可惜的是,程晓玲不是一个人,是和几个女同事在一起走,而且明明看见了对面的何林,却假装没看见,头一扭,就与何林交错而过了。何林站住,回头望着程晓玲远去的背影,有点发呆。他发现,程晓玲烫了发,比以前洋气了许多,腰肢也似乎细了些,摆来摆去的,弄出了一缕从未有过的风情,让何林的心竟然就那么动了一下。何林想,也许自己早该主动去跟程晓玲道个歉了。
  • 容貌复原术

    容貌复原术

    垃圾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是东西的残骸——即使是在世界上不可一世、风靡一时的东西,也都会老朽,都会被使尽,被抛弃,最后是灭亡。在这些东西中,无论是纸屑、破袜子还是三角裤,无论是果皮、菜叶还是残羹剩饭,不管他是伟人、美女,或是奇珍异宝,更不用说枯萎凋谢的插花,都逃脱不了被抛弃而灭亡的可悲命运,这是事物常理,司空见惯。唉,但是在这世界上,一般的人,是不会去考虑这种情况的。
  • 守望西北

    守望西北

    我从师报道组回到步兵四一八团时,已经是第三年兵了。回想当初当兵时还曾雄心勃勃,心里萌发过有一天当上军官屁股后面跟着一溜儿兵的野心,可三年来干也干了,苦也吃了,所谓的才华也显山露水的展示过了,但是,却处处受到挫折,军装上的口袋没有增加,坎坷不平的脸上倒是多了许多沟沟岔岔,下巴上也旺盛地冒出了一片胡茬子,然而兵还是个兵。昔日的辉煌梦想早已化为一缕青烟,随风而飘散。从发白的军装上,我已看到了复员告别军旅的日子不远了。
  • 人生在世(中篇小说)

    人生在世(中篇小说)

    屋外已下起雨来,春雨落在脸上,冷沁沁的,青柳湖畔,已没了行人,一个人走在雨夜中,走着走着,就坦然自在了。分明觉得人生在世就是对完好有情的无尽追寻,尽管知道它可能会空泛无期,但我仍确信它存在着,这信念如基因自久远久远的人那儿相继而来,这是人最高贵的传延,而且不管身在何世何境,它都将为人所传延。我担不了大义,人生本分我冯老五冯秋来一定会尽到:顾抚我年迈的父母,爱护妻女,安抚三个姐姐,还有告慰我那早去的哥哥,不论世道多艰辛,我都将会依循这一心念慢慢去做到。毕竟我的店铺已名正言顺,明天我将和我的妻子马丽一道去省城购置器具,开业将在即日。此刻,不必寻思别的什么,回家早睡就是。我的身体第一次听命脑子指挥,洗漱过倒床便睡着了。
  • 海棠引

    海棠引

    我刊2010年第10期曾刊出小岸的《水仙花开》。此篇《海棠引》可算做《水仙花开》的姊妹篇。当年,海棠和水仙是情同手足的好姐妹,却因为推荐上大学,本来是留给水仙的上学指标,海棠却靠自己的身体赢得,两个农家女子人生轨迹都发生了改变。《水仙花开》发表之后,被多家刊物选载,引起很大反响,备受评论家关注。《海棠引》则将《水仙花开》中的次要人物海棠抽出来,展示农村女性进入城市、进入主流社会之后的另一种人生。看起来,海棠的选择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无论是婚姻的经营还是世俗生活的处理,她并没有因此而安定。不安和焦虑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某种标签。
热门推荐
  • 亿万道统

    亿万道统

    虚渺之界,有一大道统,虚界统为亿万道统,门中每一道统皆可成圣成仙,是为虚界至强道门。
  • 异世风云:妖妃哪里逃

    异世风云:妖妃哪里逃

    妖妃重生,本着要走自立更生的阳光大道。不料又遇见了上一辈子最恨的那张脸,相似的容颜,不一样的性格。她本想躲的,不料越陷越深。“妃儿,我只跟过你一个姑娘…”委屈的样子。“妃儿,你不喜欢我,不能反对我喜欢你吧…”弱弱的口气。“我家传家花都进了你的窍,妃儿,不把你带回去,那帮老东西又要念经,说我娶不到媳妇…”这是一个人前风度翩翩,人后泼皮无赖。他的口号:专心只爱着妃儿。
  • Hidden Power

    Hidden Power

    American democracy, argues Charles Derber, is being subverted in the name of democracy itself. Derber shows how the current regime has maintained power by intensifying the red/blue culture wars—supporting religious extremists, exploiting terrorism fears, and manipulating the electoral process.
  • 超级疯狂的机器(小眼睛大发现)

    超级疯狂的机器(小眼睛大发现)

    你听说过木牛流马吗?你看见过漫步火星的机器人吗?你知道地雷为什么被称为藏在地下的杀手吗?中国古代的火箭长什么样?你对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吗?《小眼睛大发现》涵盖生物、自然、地理、历史、军事、化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它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搞笑、幽默、夸张的漫画,超级实用的知识点,为孩子们提供了愉悦的阅读天地。本系列丛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古代兵器、超级威猛的现代军事武器、世界各地最最疯狂的机器、大自然多种濒危物种以及强大的新型能源。书中的精彩内容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建立起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且会引导孩子们对身边的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
  • 宇宙第一神剑

    宇宙第一神剑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一个非常奇特的行星,有着一种神奇的矿石。矿石可以吸收周围的物质,形成生命体。这种生命体充满了多样性。宇宙联盟认为是一种很大的威胁,对这个行星发动了战争。并带走了所有这种物质。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一颗矿石通过虫洞来到了地球。吸收了地球上的智慧,形成了宇宙第一神剑的故事。
  • 砚田笔耕记:田本相回忆录

    砚田笔耕记:田本相回忆录

    本书为“东方学人自述”丛书之一种,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先生个人回忆录。全书在表层的个人经历书写中,写出对人生、对祖国、尤其是对学术、对戏剧的情思以及不懈的追索和探求。作者的学术经历和治学经验,对读者有较强的启迪作用。
  • 逆天奴隶

    逆天奴隶

    艾利克斯.墨瑟为拯救曼哈顿被核弹炸得粉身碎骨,灵魂意外穿越到一个奴隶身体里,从此他来到了另一个科技与武者并存的世界。利爪、巨锤、风鞭、刃剑、不死之身横扫强权,逆天改命,重回墨瑟巅峰。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推荐爽文《重生之钢铁直男蔡徐坤》
  • 错点王妃:王妃喜爬墙

    错点王妃:王妃喜爬墙

    自古相府多美女,她汝慕言就是其中之一,汝家幼女,暮夏谷的传人,她看似柔弱,却斗的了皇后,修理的了蠢笨公主,这样聪慧的女孩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原本以为可以逍遥生活,谁知这妖孽脑子一热,拿出一道圣旨就改变了她的命运。嫁给王爷,还是她的冰块脸的师兄!这样的买卖她得考虑一下。望着眼前古灵精怪,认真思考的丫头,他只是微微一笑提笔写下。世间三千繁花,敌不过青梅竹马,坐拥江山看天地浩大,不如与你执手天涯。
  • 绝世仙恋

    绝世仙恋

    她,是生长在深山里的一株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等待他的到来。他,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是最放荡不羁的王,却每年栖她枝头,居心不良。那年,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她终于幻化成人形,站在他面前羞涩地说喜欢他。他助她修炼成仙,却又亲手将她送进轮回,许下毒咒,“豌儿,这辈子,下辈子,生生世世,你只能当我的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不可说

    我们,不可说

    从前,我和你,你和他,她和他,相遇一场,有浓有淡,冷暖自知,不可说的故事,从此埋在心间,生根发芽,变成如今的我们,岁月的皱褶里,都有当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