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400000005

第5章 重逢

杨铁汉从此开始了他的地下工作。他的上线老葛无疑是他的直接领导,这期间,他还有了自己的下线小邓。

小邓是在一天的清早敲开了布衣巷十八号的大门。在这之前,老葛曾有过交代,说有人会来找他,并告诉了接头暗号。

你找谁?杨铁汉看着来人。

老家有人病了,要买点白果做药引子。

我这儿有,要多少?

二两三钱就够了。

暗号接上了,杨铁汉就拉着小邓的手走进了屋里。眼前站着的就是自己的同志,他努力要看清对方自己是否熟悉,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的同志一定是熟悉的。他努力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

小邓就笑一笑说:白果树同志,咱们没有见过面。

说完,递给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小邓的联系地址。

小邓很快就站起身说:白果树同志,以后我就是你的下线,有事你随时联系我。

说完,又冲杨铁汉笑了笑,转身就走了。他甚至没有说一句告别的话。

地下工作者的纪律是,杨铁汉只对自己的上线和下线负责,上线和下线决不会直接接头,也互不认识对方。地下网络就像一只链条,中间这一环只对挂着上一环和下一环。老葛认识他,小邓也认识他,至于老葛的上线和小邓的下线,那就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了。地下工作的纪律,使他不可能多问,即便是问了,也不会有人告诉他。这是铁的纪律,既是为自己的同志负责,也是为了地下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就连老葛和小邓的称呼,也肯定不是他们的真实姓名,而只是个代号。这一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老葛交代给他的第二项任务就是查清城内鬼子和伪军的布防情况,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他背上磨刀的家伙,在鬼子的兵营和伪军兵营的门外,一遍遍地吆喝着:磨剪子嘞,戗菜刀——

鬼子兵营的门口,有三两个卫兵电线杆子似的戳在那里,还不停地有鬼子的游动哨,在营区走来走去。鬼子的巡逻摩托车还有满载着鬼子兵的卡车,一趟又一趟,很是热闹地在兵营进进出出着。

杨铁汉扯着嗓子冲鬼子兵吆喝着:磨剪子嘞,戗菜刀——

他的喊声引来了两个鬼子兵的注意,两个人嘀咕了几句,就有一个鬼子兵走了过去。

八嘎——

鬼子兵的刺刀就顶在了杨铁汉的胸前。杨铁汉看见鬼子兵的刺刀和面前的鬼子,心里就有了几分激动。在县大队的时候,他们差不多三天两头地就会和鬼子打上一仗,鬼子兵的神态和刺刀,已经让他见怪不怪了。

杨铁汉抬起头,望着鬼子,笑了笑,心想:要是在战场上,只一个虎步,再一个背跨,老子就能把你个小鬼子撂倒。想起和鬼子拼刺刀,他就有些兴奋。

鬼子又喊了一声:八嘎——

这一声喊让他清醒过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县大队的杨铁汉了,而是地下联络员白果树。他眼前的工作就是摸清敌人的情况,然后通过下线小邓传递出去。他清醒过后,就冲鬼子咧嘴笑笑:老总,磨刀吗?

鬼子的刺刀顶在他的胸前,明晃晃的有些刺眼。

鬼子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只是把刺刀又往前抵了抵,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叫着:八嘎——

他从容不迫地背起磨刀的家伙什儿,打着手里的铁钗儿,吆喝着:磨剪子嘞,戗菜刀——

他一边喊着,一边离开了兵营。

很快,他又转悠到了伪军兵营的大门外。伪军这里就显得松散许多,三两个伪军立在门口,其中的两个在对火吸烟,另一个正冲着太阳打喷嚏,酝酿了半天,却没有打出来。最后,终于捉着自己的耳朵,才把喷嚏响亮地打了出来,一副很受用的样子。

杨铁汉冲着门口的伪军吆喝起来:磨剪子嘞,戗菜刀——

几个伪军闲着无事,听见动静朝这里张望起来。

一个伪军晃着膀子朝杨铁汉走过来。他立在杨铁汉的面前,一只脚踩在杨铁汉磨刀用的小凳上,一边把身后的枪拿到了眼前,“咣当”一声,上了刺刀。伪军就用刺刀在杨铁汉的眼前比画着说:这个你磨吗?

杨铁汉把目光从刺刀移到伪军的脸上,为难地挤出一丝笑:老总,您别开玩笑,俺这小手艺可经不起这个。

伪军就露出了嘴里的黄板牙,从兜里抠出一支纸烟,点上,猛吸了几口,这才骂骂咧咧地说:妈了个巴子,昨天出城和八路军县大队打了一仗,老子差点儿就回不来了,有颗子弹就贴着老子头皮飞过去了,没打着我,倒把我身后的刘三给撂倒了。我这是命大,得除除晦气,你今天非得给我磨磨不可。

杨铁汉知道,今天算是遇到横的了。他看到伪军伸到面前的刺刀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得赔着笑脸央求道:这位老总,俺是磨剪子和菜刀的,您这活咱不会磨呀!

妈了个巴子,这不是刀?是刀,就能磨,我是除晦气呢。

两个人正僵持着,院里走出了那个胖厨子,身上油渍麻花的,脸上的麻坑也泛着油光,他急颠颠地走过来,手上掂了两把菜刀,见到伪军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就说:孔二,你这儿吓人呢?

叫孔二的伪军忙说:我吓啥人,我要磨刀,他说磨不了,这不是瞧不起我吗?

胖厨子一把推开了孔二:孔二,别闹了,班长让我磨刀来了,还等着做午饭呢。

孔二就收回了枪:哎,老潘,中午有啥好吃的,还用磨刀?

昨天你们出去,不是抢回来两只羊嘛,今天中午会餐,吃羊肉。

听了潘厨子的话,孔二高兴了,背上枪,一摇三晃地往回走去,嘴里还哼起了小调。

杨铁汉见过眼前的潘厨子。他那次进城扮做卖菜的,就是这个潘厨子把他领进了伪军的兵营。鬼子调防的消息,也正是潘厨子无意中透露出来的,他对眼前的潘厨子颇有好感,就一边磨刀,一边搭讪着:这位老总,您姓潘哪?

潘厨子一脸惊奇地问:你咋知道?

俺刚才听那老总就这么叫你来着。

潘厨子仔细地打量了杨铁汉一眼,嘴里就“咦”了一声,说:这位兄弟,好眼熟啊,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杨铁汉头也不抬地说:我以前卖过菜,你买过我的菜。

潘厨子就一拍腿道:我说呢,看你怎么这么眼熟,听口音儿也这么熟,哪个庄上的?

小南庄的。

潘厨子就又拍了一下腿,样子有些激动地说:嘿呀,我是潘各庄的,离你们小南庄就十五里路,咱这算来还是老乡哩。

接下来,两个人似乎就亲近了许多,东拉西扯地就聊上了。杨铁汉从潘厨子那里知道了城里伪军和鬼子的人数。当然,这一切都是通过厨子每一次采买的数量分析、判断出来的。

要不是潘厨子急着回去做饭,两个人还会聊下去。潘厨子对眼前的老乡也是很有好感,就约定下周的这个时候,杨铁汉还来这里磨刀。

回到布衣巷十八号,杨铁汉就把情报写在了一张纸条上,密封在了一颗蜡丸里,看上去就像是一粒药丸。这方法是老葛教给他的,装药用的蜡丸也是老葛送来的。

他是在一天的晚上敲开了小邓家的门。小邓似乎刚从外面回来,头上还带着汗。他没在小邓那里多停留,从兜里掏出蜡丸,递给了小邓:这是老家人用的药。

小邓接过蜡丸,说了句谢谢,也不留他。

他转身走进了夜色中。

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杨铁汉长嘘了一口气。关于地下工作,在省委特工科集训时,他已经有所认识了,李科长曾经说:我们现在虽然不是正面抗日,但我们做地下工作,搜集敌人的情报,为组织做事,同样也是杀敌。我们的作用一点也不比正面抗日差。

在布满鬼子和伪军的县城里,杨铁汉走在空旷的街上,心里是充实的,也是满足的。

不知为什么,他转了两个街口,竟走到了振兴街。彩凤的杂货铺就在眼前了,因为是晚上,杂货铺已经上了门板,只有门板的缝隙透过一丝微弱的亮光。他看到那丝亮光,就想到了魏大河。

他立在振兴杂货铺前,心里就多了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大河把彩凤和抗生托付给他后,自己除了上次送过一次钱,就再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想到这里,他心里就愧疚得要死要活。他伸出手,从兜里摸出几个铜板,蹲下身,顺着门缝,把它们塞了进去。

也许是铜板跌落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彩凤,她隔着门问道:谁呀?

他停住了手,真想说出:我是大河的战友。那样,彩凤就会把门打开。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立起身,转身走进了夜色中。

他的身后响起了抗生在梦里的哭闹: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接下来,就是彩凤哄劝孩子的声音。

抗生的哭闹让杨铁汉清醒了过来,他知道,抗生再也不会见到自己的父亲了,也许在他未来的日子里,只能通过彩凤的描述,去想象自己的父亲。他心里一阵疼痛,抱住路边的一棵树,眼泪点点滴滴地流下来。他在心里冲魏大河说:大河啊,你放心吧,以后我要把抗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

杨铁汉渐渐适应了白果树的身份,也适应了这种隐蔽的地下生活,他依旧每天游走在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人们已经慢慢熟悉了这个磨刀匠的喊声,并将这种声音融进了自己的生活。他走在巷子里,会有人出其不意地把门打一条缝,喊一声:磨刀的。他就会接过不再锋利的菜刀,摊开磨刀的家伙什,尽心尽力地去磨。这样的日子熟悉了,他的心里就又放不下彩凤和抗生了。

每一天,总有几次他会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振兴街,远远地,就看见了振兴杂货铺。在大白天的时间里,杂货铺的门板已经卸下来了,不时有一些提着瓶瓶罐罐的人们走进杂货铺。

杨铁汉一看见振兴杂货铺,心里就“别别”地乱跳几次。他想走过去,去看一眼彩凤和抗生。他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能认出自己,毕竟他和彩凤只是匆匆地见过一面。

他缓缓地停下脚步,他不是不想走过去,而是地下工作者的纪律让他举步维艰。他怕被人认出来,毕竟,多一个认识他的人,就会多一分危险。犹豫着,他又忍不住往振兴杂货铺走去。距离杂货铺还有段距离,他再一次停了脚。他希望站在这里,哪怕能够听到彩凤招呼客人的声音,或者是见到抗生小小的背影,他的心里也是踏实的。

这天,当他又出现在振兴杂货铺前,彩凤突然从里面走了出来,冲他喊了一声:磨刀的——

刚开始,杨铁汉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呆呆地望着她。直到彩凤向前走了两步,又喊了一声:磨刀的,叫你呢。

他这才清醒过来,应一声,走了过去。不管他能不能或者想不想见彩凤,他都没有地方躲了。他只能走过去,把磨刀的家伙什放在杂货铺门口。彩凤把刀放在了他的面前,已经转身要走了,他忽然有些失落地叹了口气。他的这口气还没有叹完,彩凤又转回身来,望了他一眼,又望了他一眼。

他看到彩凤的目光,把他浑身上下打量了一番。那一刻,他的心里杂七杂八地跳着,张着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一时间,脑子里混沌一片。

彩凤看清他之后,就呆立在那里,嘴张着,一副吃惊的样子。

杨铁汉知道,彩凤已经明白无误地认出他来了。在这之前,他也曾想过万一和彩凤碰面后,他必须要把自己深深地掩藏起来。只有自己安全了,组织才能安全。这是李科长反复强调过的。

彩凤终于说话了,她说话前,左右看了看,确信四周无人,才说:你是杨铁汉,大河的战友,你怎么干上这个了?

这时候,他已经把心沉了下来,他看了一眼彩凤,压低声音说:我现在只是个磨刀匠,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说完,他接过彩凤手里的刀,卖力地磨了起来。他用眼睛的余光看到彩凤的表情有几分失望,在看了他几眼后,什么也没说,转身走进了杂货铺。他还听见杂货铺里的抗生在问:妈,你跟谁说话呢?

没啥,一个磨刀的。

不一会儿,抗生从杂货铺里跑出来,嘴里含了块糖,小心地吮着。

他冲抗生笑了笑,抗生戒备地望着他,不往前走,也不往后退,就那么打量着他。

很快,刀就磨好了。彩凤不失时机地从屋里走出来。她出来时,手里还端了碗热水。她立在他的面前,把水递了过去:喝口水吧。

他接过水,认真地看了她一眼,他感受到了她眼睛里藏着的一丝警惕。

他喝了一口水,发现水里放了糖,心里有几分感动:彩凤,你们还好吧?

彩凤低下头,小声地说:我们娘儿俩挺好。

他很快就喝光了碗里的水,把碗递过去时,彩凤却没有接,她抬起头,轻声问了一句:大河他还好吧?

他的手一抖,差点把碗掉到地上,他干咳了一声:好,大河他好。

她瞟了他一眼后,有些委屈地说:大河很久都没有消息了。

他不敢去看她,赶紧说:他好,你们放心吧。

这时候,街上的一个邻居过来买东西,那女人喊一声:彩凤妹子,我买盒洋火。

彩凤看他着他应了一声,转身走进了杂货铺。

他没有理由在这里再待下去了,背起磨刀的家伙,快步离开了。这时候,有人打开门,冲着他的背影喊着:哎,磨刀的,磨刀的——

他头都没有回,径直向前走去。当然,他的确也没有听见什么。那一刻,他心里既矛盾又困惑,甚至还有一点委屈。他知道,此时的自己已经不是县大队的人了,他只是个磨刀匠,他还有个代号叫白果树,这些彩凤都不会知道,他也不会去说。但他分明已从彩凤的眼里看到,自己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逃兵。

回到布衣巷十八号,他就倒在了床上,眼前不停地晃动着彩凤投向他的目光。想起彩凤戒备的目光,他的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在这期间,老葛又让他传递了几次情报。情报有时是放在一副中药里,有时干脆就放在糕点盒子里。当初,老葛把这些东西交给他时,也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老家需要的东西。

他接过来,从不多说一句话,然后穿过几条街,看看左右没人跟随,一闪身,就敲开了小邓的门。

抗日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八路军的声势一天比一天大。前几天,城外的两个炮楼又被八路军给端掉了,从城外撤回来的鬼子和伪军一个个哭爹喊娘,士气低落得很。

不久,鬼子又发动了一次扫荡,据说鬼子的扫荡是秘密进行的,想一举端掉八路军县大队的指挥部。不幸的是,鬼子的行动计划被八路军秘密获取,不仅没有端掉八路军的县大队,却遭到了一次伏击,使鬼子受到了重创。

一天,杨铁汉又背着磨刀的家伙什走在大街上,突然就看到许多人朝一个方向涌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随着人流跟过去。在城门口的木桩上,他看见上面五花大绑地绑着两个男人,身上被打得遍体鳞伤,似乎已经昏了过去。几个鬼子和伪军端着枪站在那里。

杨铁汉看着那两个人,就想到了自己的同志。也只有自己的同志,才能让敌人下此毒手。

果然,这是鬼子行刑前的阵势。一个日本军官拄着指挥刀,嘴里叽里哇啦地说了一气儿后,旁边的翻译官赶紧点头哈腰地翻译起来:这两个人是八路军的地下党,被皇军抓住了,现在要斩首示众。

翻译官看看围了一群的老百姓,继续翻译道:皇军要你们做大大的良民,不要和皇军做对抗,否则,就是他们的下场。

翻译官刚说完,鬼子手里的枪就响了,那两个人身子只动了一下,头就垂得更低了。

鬼子杀了人还不算,还把人头割了下来,高高地挂在了城门楼上,并贴出了布告。

杨铁汉感受到了浓烈的血腥之气,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做地下工作并不比在县大队与敌人正面交锋要安全多少。也正是血腥的场面和恐怖的氛围,让他的精神变得高度紧张起来。

那些日子里,他几次仰望着城门楼上那两个同志的首级,虽然,他并不认识他们,但他们无疑是自己的同志。他替他们感到哀伤,同时也感受到肩上的这份责任。

当他又一次出现在振兴杂货铺门前时,彩凤正领着抗生添置了货物往回走,担子沉甸甸地挑在她的肩上。抗生不小心跌倒了,彩凤下意识地去扶,肩上的担子就落了下来,货物散落了一地。

杨铁汉奔过去,不由分说去捡那些散在地上的货物。

彩凤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蹲下身,哄着哭泣的抗生。

他把货物全部捡起,直接送到了杂货铺,又默默地把它们一一摆上货架。彩凤拉着抗生进了里屋。就在他转身离开时,彩凤走了出来,静静地看着他,他也望着彩凤。

你真的不知道大河的消息?他都几个月没有消息了。她终于忍不住,又一次向他打听起丈夫的消息。

他望着她,摇了摇头。

前几天,有两个抗日的战士刚被鬼子杀了。

他点点头:我知道。

她的嘴角牵动着,半晌,又一脸疑惑地问:你真的是在磨刀?

他看着她,一瞬间,似乎有许多的话要对她说,可话到嘴边了,他又咽了回去。责任和组织的纪律让他清醒过来,他低下头去:人各有志,我不是大河。

她眼里的神采一点点地暗淡了下来。他分明听见彩凤叹了口气,还听见她低声地说:你毕竟和大河做过战友,以后有啥需要的,尽管来拿。

听了她的话,他有了一种要哭的感觉,显然,她误解了他。在她的眼里,他就是个逃兵,是个贪生怕死的逃兵。

他站在她的面前,一阵脸红心跳,他甚至不敢抬眼再去看她。

他推开门要走,走了一步,又转回身说:以后有啥困难就喊我,我每天都会从这里走几趟。

她没有说话,目光虚虚实实地望着他。

当他把磨刀的家伙什扛在肩上,他在心里坚定地告诉自己:你就是个磨刀匠哩。

他咧了咧嘴,脸上挤出一丝苦笑,吆喝了起来:磨剪子嘞,戗菜刀——

他悠长地喊着,声音回荡在大街小巷,也回荡在振兴杂货铺门前。

同类推荐
  • 兵油子

    兵油子

    班长李广才和战士赵二娃押着穿着老百姓衣服被五花大绑的侯永彪来到沟底,李广才对赵二娃命令道:听口令,上刺刀!预备用——枪!突刺——刺!赵二娃猛然发力大步向前,挺枪向侯永彪刺去,手一抖,刀尖一歪,刺刀捅进了侯永彪胸膛左上方的肩膀处。侯永彪 “嗷” 地一声,后退两步跌坐地上,他龇牙咧嘴扯着嗓子喊道:二娃子,你小子看准了再捅,没用的东西,饭桶!小子,像个爷们儿,来——对准前胸,听口令:一、二、三——杀——黑影里,赵二娃大声骂道:贼彪子,死到临头还嘴硬,还不认错!
  • 身份

    身份

    在社交媒体中,一切都只是表象。22岁的塔莉莎芬蒂是位美丽的母亲,她的女儿是个早熟的小女孩。塔莉莎毫不避讳自己上网成瘾,在照顾女儿和在网络上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之间,她因为爱和家庭而感到紧张不安。孩子的父亲,是一个精神虔诚的毒贩,名叫洛德瑞克阿巴舍尔,他对另一个女人抱有好感。而她的妈妈,凡尔玛·芬蒂,是位即将失去房子的寡妇。自从塔莉莎社交圈中的一位朋友开始出现在她的体育馆,她的工作中,还有她的家里,她就为被跟踪而烦恼。悲剧很快降临了,而当警察们抓获了跟踪她的人,他们随即又释放了他。塔莉莎被逼自力更生。当你上传消息的时候要小心他正在监视。
  • 鸾驾侠影

    鸾驾侠影

    一场由大汉公主刘解忧远嫁乌孙国,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两国外交事件……
  • 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

    吃过晚饭,地主李宝棠正坐在堂屋的圈椅里,手捧精致的紫砂杯,慢条斯理地喝着茶。看门的家丁急急忙忙跑进来:“老爷,门外有三个人,说是来还马钱的……”“进来,请进来。”李宝棠招招手。确实有几家买主至今还欠着李家的马钱,李家贩马的时候,时常有熟人钱不够就把马牵走了,多数陆陆续续地把钱都给了,只有那么五六家至今还没还清。家丁把孙大下巴带进院子里,指指迎在堂屋门口的李宝堂:“老爷正等着呢,您请吧。”就转身回去了。孙大下巴带着两个人向李宝棠走去。
  •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之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小说的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
热门推荐
  • 幽幽花开

    幽幽花开

    呃,不喜欢写简介,反正比较甜了,可能有一丢丢虐,反正结局皆大欢喜,欢迎入坑(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Ps反正你喷了,我也当你没喷)
  • 追女神器

    追女神器

    我是李子轩,外表冷漠但是内心狂热,身边也从来不乏莺莺燕燕,可我始终都学不会如何追求她们。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了追女36计。一招鲜吃遍天,感觉就是这样的奇妙,每天都有所期待,在36计的帮助下,我终于踏上了艰难的追女旅程。
  •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重逢,他却忘记她是谁,“小姐,这是你引起我注意的新套路吗?”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躲避,他一次又一次的追,“既然招惹了我,就别想从我身边离开,除非我放手。”忽然,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蓝薇薇,你竟然敢背着我找男人?”“你是谁?”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互看不顺眼,“我是她……儿子。”明明是敌人,却因为一个游戏,一大一小成为了最佳搭档“老男人,你帮我打上王者,我把蓝薇薇嫁给你。”一个王者,她就这样被彻底的卖了。
  • 木叶之旗木家的快乐风男

    木叶之旗木家的快乐风男

    烧卖新书《木叶之波风家的崛起》,欢迎观看!如果我E的够快,队友的?就追不上我!这是一名毫无节操的英雄联盟亚索玩家,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木叶白牙的弟弟,旗木卡卡西的叔叔的故事,作为编号4396的木叶忍者,他将给旗木这个充满悲伤的姓氏带来怎样的快乐呢?敬请期待!哈撒尅~~群号782095694,欢迎大家参观指导!烧卖会暗中观察的!vip群441215275,需要弟子以上粉丝值,或者全订截图。
  •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人在美国西部

    华人在美国西部

    要是没有华人对炸药的知识和认识,没有他们在高得令人头晕、几乎笔直的峭壁上干活的本领,以及在白人所无法忍受的艰难条件下幸存下来的能力,那么,中央太平洋铁路就决不会在那时完成,而只能大大推迟。〈美〉霍华德:《伟大的钢铁小道》我想让你们想起华人对于打开我国的西部所做的事情……。[他们]直捣深山老林,忍受了严寒酷暑。冒着被怀有敌对情绪的印第安人杀害的危险,来帮助我们打开我们的西部帝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住汉江边

    家住汉江边

    美丽神奇的汉江,为江河之精英。早在大唐时期,围绕在富庶的汉江两岸,建立了富强的“银河舰队”,开启了丝绸之路。汉江这条绿丝带,以一水之力,联系黄河与长江,联系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使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相互交融,成为民族精神的“水脊梁”。汉江这条绿丝带,不仅舞动了整个中华大地,还通过南方、北方和海上丝绸之路舞向了欧亚,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襄阳因汉江而生,也因汉水而美。逶迤西来的汉江,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从源头流到襄阳,进入了宽阔的江汉平原。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住汉江边的先民们,在这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肥美的土地上,谱写出农耕文明的百科全书。楚人就是在荆山蓄势,荜路蓝蒌,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 柔情王爷酷王妃:舟醉流云

    柔情王爷酷王妃:舟醉流云

    “乐流云,朕给你两条路,一、做朕的女人,让朕宠一辈子。二、现在就滚上床,服侍到朕满意为止,朕放你自由。”她冷笑,森寒的银蓝色军刀横在他脖颈上“聂雩霁,你做梦。”他温柔低笑“你没有第三个选择,一炷香时间,好好考虑。”“皇上,你错了,她还有第三个选择,跟本王走!”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弟兄红颜,作何取舍?前年穿越,演绎盛世华爱。
  •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唐小古本来以为,上有大哥罩着,下有个小酒楼靠着,这辈子就可以好吃懒做的小掌柜。可没想到天要下雨哥要娶媳妇,当了十三年的小少爷居然要被未来嫂子当小妞嫁出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抢我的饭碗,我就抢你的男人!喵喵的诱兄计划,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