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7000000034

第34章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10)

大家必须把感受的夸张与表现的夸张区别开来,这里所谈的仅仅是前者。感受的对象可能是非自然的,但是感受本身却是自然,因而就应该使用自然的语言。因此,如果感受的夸张可能来自热烈的心和真正诗的天赋,那么表现的夸张就总是表明心的冷漠,而且往往表明诗才的缺乏。所以,这个缺点是感伤诗人所不必防范的,它仅仅是感伤诗人的不够格的模仿者所面临的危险,因此他们绝不鄙弃庸俗平板、枯燥乏味甚至卑鄙下流的东西。感受的夸张并非毫无真实性,而且它作为实在的感受也必然有一个现实的对象。因为夸张的感受也是自然,所以它就允许一种单纯的表现,而且它来自心灵,就不会达不到心灵。但是,因为对象不是从自然中汲取的,而是由理智片面地和人为地产生出来的,所以这种对象就只有逻辑的真实性,因而感受也就不是纯粹的人的感受了。艾洛伊丝对阿伯拉德[51]所感受到的,彼得拉克对他的劳拉[52]所感受到的,圣·普乐对他的朱丽叶[53]所感受到的,维特对他的夏洛蒂所感受到的,以及阿伽同、凡尼亚、佩雷格鲁斯·普洛托伊斯(我指的是维兰德作品中的)对他们的理想所感受到的,决不是幻觉。感受是真实的,只有对象是虚构的,而且处在人性的范围之外。假如他们的感情仅仅坚持对象的感性真实,那么这些感情就不可能有那样的活力;相反,假如只有想象的任意游戏而没有任何内在含义,心灵也不能被感动,因为心灵仅仅被理性所感动。因此,这种夸张应该得到指导,但不应该受到忽视;那些对夸张进行嘲笑的人,最好能仔细地自我检查一番,自己是不是由于冷酷无情才那样聪明伶俐,是不是由于缺乏理性才那样通情达理。骑士小说,特别是西班牙的骑士小说特有的在骑士风度和荣誉方面的夸张的柔情,英国和法国最好的感伤小说所表现的谨小慎微甚至可笑的敏感,不仅在主观上是真实的,而且在客观上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实际上是从道德源泉流泻出来的真正感情,它们之所以应该受到指责,仅仅因为它们超越了人性的真实性的界限。如果它们没有那种道德的实在性,那么它们怎么能够像经验所证明的那样强烈而真挚地表达出来呢? 这些话也适用于道德的和宗教的狂热,也适用于对自由和祖国的热烈的爱。因为这些感情的对象始终是观念而且不在经验中表现出来(例如,使热心于政治的人感动的东西,不是他所看到的东西,而是他所想到的东西),所以主动的想象力有一种危险的自由,而且不可能像在其他情况下那样由于自己对象的感性存在而返回到自己的界限之内。但是,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诗人,都不能摆脱自然的立法,除非为了置身于与自然对立的理性支配之下;他只能为了理想才离弃现实,因为自由是必须紧系在自然和理性这两个锚中的某一个之上的。但是,从经验到理想的道路是那样的漫长,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毫无拘束的任性的幻想。因此,不可避免的是,任何人,特别是诗人,如果他由于理智的自由而不是由于理性的法则而脱离感情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他由于单纯的自由而离弃自然,只要他是没有法则的,那么就会成为空想的牺牲品。

经验证明,不仅整个民族,而且单独的个人,只要离开了自然的可靠的指导,实际上就处于这种情况之下。经验也证明,在诗的艺术中也有大量类似的混乱状态。因为真正感伤的诗的冲动,为了上升到理想的领域,就必须超越实际的自然的界限,所以虚假的感伤诗的冲动就完全超越一切界限,硬要自己相信,想象的粗野的游戏似乎就是诗的灵感。真正的天才诗人只是为了理想才离弃现实,决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者只是在他丧失了自我的时刻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他的本性却可能引诱他到达一种感受方式的夸张。然而他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把别人引诱到空想的狂热之中,因为想象力活跃而理智薄弱的读者仅仅向他学到了使自己摆脱实际自然的自由,而不能够追随他而达到自己崇高的内在必然性。感伤的天才在这里所遭受的情况,正如我们在素朴的天才那里所看到的情况一样。因为这一类的天才由于自己的自然本性而完成他所作的一切工作,所以他的平庸的模仿者就不愿意把自己的自然本性看成是更坏的指导者。因此,素朴诗的杰作后面通常紧跟着出现许多庸俗天性的最平板和最卑污的复制品,感伤诗的杰作后面一般紧跟着出现大量空想的作品,而这一点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很容易得到证实。

对美学评论的评论

就真正的感受性来判断休息说和高尚化说

流行着两种关于诗的原则,它们本身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就一般所了解的意思而论,却是相互否定的。第一种原则是,“诗是娱乐和休息的工具”。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这种原则对诗的表现中的空洞无物和陈规旧套是非常有利的。第二种原则是,“诗是提高人的道德的工具”。这种原则使夸张受到保护。进一步说明这两种原则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人们时常谈到它们,但往往对它们理解得很不正确,而且运用得也很不恰当。

我们所说的休息是指,从一种强制的状态转到对我们来说的自然状态。那么这里一切都取决于,什么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状态,我们所理解的强制状态又是什么。如果我们只把自然的状态理解为我们的体力的毫无约束的游戏以及从一切束缚中的解放,那么理性的每个活动,因为它抗拒感性,就是对于我们的强制,而和感觉活动相联系的精神平静就是休息的真正理想。可是,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自然状态理解为用于每种人性表现的无限能力以及用同样的自由处理我们一切力量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的任何分离和孤立都是强制的状态,而休息的理想就是,经过能力的单方面紧张以后恢复我们的自然整体。因此,第一种理想完全是由感性的自然的需要所提出的,第二种理想则是由人性的自然的主动性所提出的。诗的艺术能够和应该给予我们的究竟是两种休息中的哪一种呢? 从理论上讲,这可能是不成问题的,因为没有人愿意表示他似乎想把人性的理想置于动物性的理想之下,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向诗的作品所提出的要求,绝大多数主要是从感性的理想中取得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虽然人们并不表示是按照这种理想来决定对这类作品的尊敬,可是仍然主要是按照这种理想来决定爱好和选择心爱的作品的。大多数人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紧张吃力的劳动,另一方面是松弛悠闲的享受。但是,我们知道,劳动使对于精神的安宁和活动的静止的感性需要,比起对于和谐活动的绝对自由的道德需要更加迫切得多,因为自然首先必须得到满足,然后精神才能够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享受则束缚和麻痹着应该提出这些精神要求来的道德冲动。因此,对于感受真正美的东西,人的这两种极其普通的心境是最有害不过的了。这可以说明,为什么即使在优秀的人们和最优秀的人们之中也只有少数几个能够对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美是精神与感觉之间和谐的产物;它同时诉诸人的一切能力,只有在人完整而自由地运用他的一切能力的前提下,他才能够感受美和判断美的价值。为了这个目的,人们必须具有完全敞开的感觉、豁达开朗的心胸、新鲜活泼而力量充沛的精神,必须把自己的全部自然本性集中起来;而另外一些人的情况则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被抽象的思想分占着自己的心,被日常生活的琐碎俗套弄得胸襟狭隘,被高度紧张的注意折腾得松弛虚弱。虽然这些人也渴望得到感觉的材料,但不是为了继续思考力的游戏,而是为了停止它的游戏。他们希望得到自由,但仅仅是为了摆脱那使他们的懒惰感到厌倦的重担,而不是为了摆脱那阻碍他们的活动的限制。

创作和鉴赏在这个基础上的平庸和空虚

这样一来,对于美学上平庸和空虚的东西的成功,以及对于心灵虚弱的人对真正和有活力的美所抱的仇恨,大家还能感到惊奇吗?他们期望美给予他们以休息,一种符合他们的需要和贫乏概念的休息,但是他们烦恼地发现,现在首先要求他们充分表现出力量来,而这是他们甚至在自己的最佳时刻也无法做到的。在与此相反的情况下,他们的这种状态倒是受欢迎的,因为无论他们所有的力量多么少,他们还是要用更加少的力量来汲尽自己的作家的精神。这时他们立刻就解除了思想的重负,而他们的松弛的自然本性就可以在陈规旧套的软枕上尽情享受虚无。在喜剧女神和悲剧女神的庙堂内,正如现在的状况一样,可爱的女神端坐在宝座上,愚钝的学者和疲惫的商人匍伏在她宽大的裙下,她一方面温暖着僵化的感官,另一方面在休息的摇篮中轻轻摇着想象力,就这样把他们的精神摇进富有魅力的梦乡。

为什么人们不希望平庸的头脑评判那些优秀的头脑往往习惯于独自对待的东西呢? 自然在每次持续的紧张之后都要求松弛,而且它也自动地使自己得到松弛(人们通常把美的作品留到这个时刻来分享)。这种松弛对于审美判断力那么不利,以致在真正忙碌的阶级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趣味问题上判断得充分准确,而且———这一点关系重大———判断得完全趋于一致。最常见的情况是,学者们在同有教养的俗人对谈的时候,总显示出自己审美判断的最荒谬的缺点,同时职业艺术批评家也最容易变成一切真正行家的笑柄。他们的缺乏精心培育的感情,时而夸张过分,时而粗野不堪,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引导他们误入歧途,如果他们的确也运用某些理论来为这种感情辩护,那么他们只能够由此形成技术的判断(关于一个作品的合目的性的判断),而不能够形成审美的判断,因为审美判断必须始终把握整体,而且在整体中感情必须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他们最终愿意自动放弃审美判断而仅仅以技术判断为满足,那么他们总还可以有足够的用处,因为诗人在热情洋溢的时刻,读者在尽情享受的时刻是很容易忽视细节的。然而更加可笑的情况是,这样一些天性粗野的人尽管本人付出了最艰辛的劳动,充其量也只获得单独一种技能,却把他们贫乏的个性推举为普遍感情的代表,并且汗流满面地在对美下判断。

高尚化的局限性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诗应该提供的休息这个概念,一般是被理解得太狭窄了,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它单方面地与单纯的感性需要联系起来。反之,诗人必须当做目的去实现的高尚化这个概念,一般又范围太宽泛,因为人们片面地根据单纯的观念规定它。

就观念而言,高尚化永远是没有界限的,因为理性的要求并不与感觉世界的必然界限相联系,只有达到绝对的完美境地才感到满足。除了设想某种更高的东西的存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满足理性的;在理性的严厉法庭面前,有限自然的需要是得不到宽恕的。除了思想的界限以外,理性是不承认其他的界限的,我们也知道,思想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因此,诗人既不应该把理性在它纯粹立法中所预先规定的高尚化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的,也不应该把感性所提出的庸俗的休息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目的,因为诗人虽然必须把人性从一切偶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但是不应该否认人性的概念和排除人性的必然界限。他妄自超越这条界限所作的事情,就是夸张;而错误理解的高尚化概念就最容易诱使诗人陷入这种夸张。但是糟糕的是,诗人如果不超出这条界限几步,就不能使自己提高到人性高尚化的真正理想。也就是说,为了达到这个理想,他必须离弃现实,因为这个理想,正如其他任何理想一样,他只能从内在的道德的源泉之中去汲取。他在周围的世界中和在日常生活的喧嚣之中都找不到这个理想,然而他只有在孤独静观的宁静状态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心。但是,与生活的这种脱离,不仅使他总是看不见人性的偶然的界限,而且也使他常常看不见人性的必然的和不可克服的界限,而且他在寻找纯粹形式的时候,就有丧失一切内容的危险。理性就会远远脱离经验而展开自己的活动,而实际活动的人在拥挤的生活道路上就会不能实现沉思冥想的头脑在静谧的思想道路上发现的东西。因此,通常恰恰是那只能造就哲人的东西,造就了幻想家;而哲人的优点与其说是在于他不曾成为幻想家,倒不如说是在于他始终不是一个幻想家。

判断的真正立足点:优美人性的理想,即素朴性格和感伤性格在诗中的结合

同类推荐
  • 重建教育生态

    重建教育生态

    《大夏书系·重建教育生态》是储朝晖“教育评辨”系列的第四册,也是系列收官之作,从“如何走出教育困境”“坚守教育的真谛与使命”“让教育真正发生”“我所期盼的理想的教育”“理想大学的应有样态”等方面,精选了作者近十年的教育好文,既剖析了当下教育的问题与困惑,又给了切合教育规律、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作者基于自身30多年来对教育的实地调查、实践、思考和反思,道出了很多已被我们遗失或无视的教育常识,对每位教育当事人而言既是清醒剂,又是指路航标。每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个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思考改变教育,让教育好起来。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鲁滨逊漂流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鲁滨逊漂流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班主任生活情趣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生活情趣100篇千字妙文

    教师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情趣?可以说这个问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兴致勃勃地生活和工作工作并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这是本书的写作缘起。作者集100名优秀教师的案例,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教师生活。老师,你不是圣人,你生来不只是吃苦、受累,你还要会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就要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就要感受生活的斑斓、时代的风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历史没有告诉你的小秘密:历史卷

    历史没有告诉你的小秘密:历史卷

    《历史没有告诉你的小秘密:历史卷》内容皆为与历史相关的随笔,涉及历史人物和事件较多。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向世人展示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兼顾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旨在让读者在愉快阅读的同时,能够有所收获。让学生体验丰富的情怀,感受阅读的乐趣,攀登精神的高峰,选择更加宽广和丰厚的人生。那些逐渐逝去的风烟与尘埃,让人不胜感慨。打开历史这扇窗,总有意想不到的风景……
热门推荐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乱世出英雄,晚清的朝野风声鹤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有两位名人却恰逢此时出生。一个是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另一个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国藩,一介乡间秀才,最后官封一等勇毅侯;胡雪岩,一个钱庄伙计,终成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一个游刃官场,经历宦海风波,几度沉浮;一个靠势借力,八方招财。
  • 绝色校草:不做你的傀儡女友

    绝色校草:不做你的傀儡女友

    (QQ群号:85112446)天地良心,她真的不知道他就是她们学校的骨灰级的校草好不好?也不知道自己第一次翻墙头进学校,就会那么糗的在墙头上勾破了自己的裙子,甚至摔在了他的身上,最后还被他看光了自己的‘小草莓内裤’OK?她才是最委屈的吧?可是为什么他就偏偏的认定了,她是故意的,认定了她是在勾引她?拜托,她没那个鸟时间,OK?什么?什么?学校的八卦这么强大?因为她很可耻的借走了他的校服,来遮掩自己破了的裙子,就被传出了她跟那个家伙‘有一腿?’还被一群‘疯子’群殴?吼,天啊,杀了她吧!靠,她非得逮住那个家伙,让他证明她跟他毫无瓜葛,可是为什么在学校礼堂里面,他当着众人的面给偷走了她的初吻?不是……不是去证明她亲白的吗?为什么变成被了这样?吼,这个流氓,到底想干什么……..她可是已经有了心仪的男生了呀,而且等了好多年了哇……..(好友梦雨馨生日文,馨,生日快乐!送上破冰迟来的祝福,不是回老家,文真的早就送给乃鸟,所以说一声saysorry)
  • 蝶魂幻舞系列(一)

    蝶魂幻舞系列(一)

    杀手问流氓:“杀人有罪吗?”天使插嘴道:“废话,杀人当然有罪。”死神站起来寒声应道:“不,好多的时候不杀人才有罪!”
  • 蛮血夺天

    蛮血夺天

    "奥古大陆,强者横行!有杀一头怪兽就长一块骨头的诡异刺客、有失去了实体的“空气性感美女”、能够吞噬一切的“棺材兽”……他为心上人寻找蛇骨做项链,结果被躲避天劫的九头蛇祖吞吃,然而误打误撞,获得了蛇祖魂元,从此踏上了逆天的修炼之路!别人的魂元都是圆坨坨的一团,而他的魂元,则是一头“蛇”,一头可以吞噬,能够进化的“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咚咚,是先生的心房吗

    咚咚,是先生的心房吗

    嗳,随笔记录x日常发牢骚x各种犯懒癌#来自一只咸鱼的日常#文字质朴,留给未来的自己翻阅,乃……随便看看就好。(~o~)
  • 一缕白月光

    一缕白月光

    《天劫乐园》新书连载中…“申先生,打个商量呗?我们离个婚如何?”某帅到没有朋友男人镇定地抬起头来:“今天是想买快艇还是酒店。”“飞机。”“好。”一小时后,崭新的专属飞机送到了某人面前…咦?好像她刚刚商量的不是这件事?算了,不管了,婚下次再离吧。某人愉快的钻上了飞机…五年前,她一腔深情,却换来他一句“不睡白不睡”;五年后,她化身总裁,回来打脸,却换来他一句“你跳我也跳”。怎么回事?说好的互相伤害呢?你那“我虐你千百遍,你当我是初恋”的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 这里乐不难

    这里乐不难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不过是把内心所想转化成文字而已。(本文为娱乐文,鄙人也只是图个乐子。幼儿园文笔,不喜勿喷)
  • 圣洲I

    圣洲I

    一名因灭门的幼童,被神秘人所救。他的生世他的过往一切都被掩埋。直到仇人的出现才知晓了自己的生世。骇世的剑魔,神罗的政变,龙王的苏醒。一系列的故事都在这名少年的身上发生,他的结局会怎么样?这世间没人可以知道…………
  • 诸天群群主

    诸天群群主

    【起点最**聊天群】简介:不是在沙雕的路上,就是已经沙雕!水,就是要这样波涛汹涌的水!“叮!“吕小树”已加入诸天高武聊天群!”“叮!“荒天帝”已加入诸天高武聊天群!”“叮!“炸天帮帮主”已加入诸天高武聊天群!”这就是一个诸天群群主,游历诸天,成为聊天群真大佬的故事。——侠以为民,武以止戈。纵横诸天,定鼎山河!注:看完之后可能会理性蒸发。你击杀了群主镜夜,获得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963766150,疑似诸天群群号。关键词:诸天高武群,原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