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000000077

第77章 散文鉴赏(14)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 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 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 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 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选自当代散文艺术精粹[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

【注释】

[1] 坍圮(tānpǐ):山坡、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塌。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年) ,当代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曾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短篇小说《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欣赏指要】

这是一篇表现个人遭际和母爱的散文,写的都是生活中平凡而实在的事情和感情。

文章由“我”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我”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写到了母亲的明智与痛苦,深沉与伟大;写到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我”为什么要去地坛呢? 因为地坛与“我”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地坛这荒芜冷落的园子正是“我”悲苦命运的写照;园中那些荒芜冷落却并不衰败的景象给了“我”生命的启示。

作者具体刻画了哪些“荒芜冷落却并不衰败的景象”呢? 寂静却安详的石门中的落日,苍凉却张扬着生命多姿多彩的高歌的雨燕,似乎讲述着青春童话的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还有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以及秋风里落叶的味道……正是这并不衰败的园子中时时处处洋溢着的生命的律动,包孕着难以言说的永恒与瞬间、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给了作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引发了“我”对生命的长久的思考。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作者爱地坛,更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尤其是在体会到母亲难言的痛苦和无尽的关爱之后。阅读时要仔细体会作者在地坛中思考了哪些问题,获得哪些启示? 母亲毫不张扬的爱表现在哪些地方?

【辑评】

他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谕而多一些自语。他的精神圣战没有民族史的大背景,而是以个体的生命力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静和辉煌。史铁生的笔下是较少有丑恶相与残酷相的,显示出他出于通透的一种拒绝和一种对人世至宥至慈的宽厚,他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他发现了磨难正是幸运,虚幻便是实在,他从墙基、石阶、秋树、夕阳中发现了人的生命可以无限,万物其实与我一体。

(选自韩少功.灵魂的声音[M].中国现当代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

同类推荐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本教材打破一般《大学语文》教材按文学史线索编排的通常做法,按照主题单元理念,设置了八个单元。分别为:伦理哲思、经世致用、咏史怀古、世态人生、思乡亲情、爱情婚姻、诗意人生、写景记游。本教材在编写中试图从弘扬人文精神出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学及现当代优秀篇章的集结,为学生提供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审美欣赏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在对经典美文的感悟中,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从而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德的作用。相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拓宽人文视野,培养社会洞察力方面会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
  • 宗月大师

    宗月大师

    本书收入了老舍先生创作的《宗月大师》《可爱的成都》《读书》《可喜的寂寞》等三十八篇散文。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写景处优美动人,充满诗情画意;叙事处不乏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忆人时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

    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与例文分析

    特级教师胡勤多年教学、阅卷经验的高度提炼;一部囊括命题思路、解题技巧的作文指南;15年命题趋势深度解读,30篇高分例文独到评析。本书由浙江省特级教师胡勤所著,是对十五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的一次隆重巡礼和深度总结,是高中学子应对高考作文的启迪书。这部作品凝聚了胡勤数十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尤其是作文教学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作品对2004—2018十五年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变化进行了独到解读,同时,对每年的高考优秀例文进行了剖析,挖掘高分作文的奥秘。作品旨在帮助高考学子提高对作文题目的解读能力,找准写作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罗家将(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罗家将(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在中国古代通俗文学作品中,以著名军事将领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将”系列小说,一直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出现于清乾隆年间的《罗家将》就是完整、系统地演述罗家将故事的唯一一部通俗小说。
  • 少年剑圣与笨蛋法师

    少年剑圣与笨蛋法师

    此书内容:①剑与魔法的世界②天才与笨蛋的区别③贵族与平民的碰撞④勇者与魔王的故事。艾利斯:在我成为剑圣之前,异世界是简单模式;在我遇到那个笨蛋法师后,就变成了噩梦模式。魔王:总有刁民想害朕。
  • 历代兴衰演义

    历代兴衰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小姐别乱跑

    恶魔小姐别乱跑

    纪晴居然敢站在凳子上和顾凌呈吵架!她纪晴可不是好惹的,长得矮站的高不就好了!集团被暗网操作者重新洗牌,父亲车祸身亡,但凡敢帮助她的人公司一个个轮着倒闭。六年来,在每天日以继夜的练习,学习,就是为了找到暗网操作者为父亲洗冤。六年的寻找,他已经变得足够强大足够保护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直到酒会上,看到这张熟悉的脸!“纪晴,你去哪里了?”顾凌呈将她抱得死死的。“不好意思,你认错人了,我叫陈婧悦…”他绝不会认错。如今出现在她身边的人又是谁?她要找暗网,他就帮她。哪怕倾尽所有,也会帮她。…………
  • 盛世余生只为遇见你

    盛世余生只为遇见你

    【古穿今,全文架空】【高甜+双强,绝世宠文】落浔没想到自己在坠入帝落王朝的千年北冰湖底后,会穿越到现代。上一世,她一身灵力,上天入地,却只为整个帝落王朝而活。一朝穿越,她想随心所欲,不被束缚,为自己而活。不料,惹上一个辈分比她大一大截的男人。人家还是一头狼!某一天,落浔问那头狼:“哎,你喜欢我什么呀?”“就喜欢你这张脸。”落浔:肤浅!庸俗!然而,男人就是爱死了这张脸。很想一口吞。然后,张口一记咬。某个小姑娘瞪了他一眼,“你属狼的!”“嗯,狼的一生只有一个伴侣。”男人乖张狷狂,有痞子倾向。小姑娘娇嗔了男人一眼,“都说肖三少薄凉寡情,不近女色,禁欲系十足。现在看来,也并非如此啊!”“在遇到你之前,确实如此。”小时候的遭遇和记忆,让他对女人反感恶寒。在他眼里,女人就是毒蛇猛兽,靠近不得。他本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了。直到命运的轮回,让他遇见了这个小祖宗。【男主薄凉寡情只对女主苏撩,女主十项全能,可盐可甜可帅爆】
  • 殿下,太子妃要跑路

    殿下,太子妃要跑路

    太子殿下不好惹。得罪了,要亲亲。生气了,要抱抱。吃醋了,要睡觉。贴身侍女,一没前途,二没银子,三还动不动需要壁咚贴。唐洛洛愤恨表示,不约,再也不约!“想走?”案桌旁,男人倾身逼近,危险地眯起眼,“在外面造谣喜男风,好男色,就想始乱终弃了?嗯?”“没、没有呀!”她口不对心的答,“我是想来看看你睡了没啊!”
  • 微雨中的蝉声

    微雨中的蝉声

    夏日去川南玉屏山森林公园小住,令人感到新奇的是:满山蝉鸣,此起彼伏,自晨至夕,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方知遍山所植之树,名日“柳杉”;此类树的特别之处,一是颇利于蝉的繁衍与栖息,二是它的气味能驱蚊灭蚊,所以山中整日蝉声不绝,而蚊蚋则不见踪迹。
  • 月高亦寒

    月高亦寒

    不过是小时候不小心扑倒顺便调戏了某邪王,苏月岚却被缠了一辈子!“爱妃,乖,来暖床。” 苏月岚屁颠颠去了。 “爱妃,乖,来亲亲。” 苏月岚屁颠颠去了。 “爱妃,乖,来生包子。” 苏月岚屁颠颠去了。 诶,等等?!人家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她是大昭灵女,简称大昭神棍,成天混吃混喝无所事事还要端着个架子装大佬。 有一天无所事事还爱惹是生非的神棍撞上了万人之上的真大佬,苏月岚表示我投降,我不该装x! (简介废)(扮猪吃虎)
  • 绝对武力

    绝对武力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普通青年偶遇一缕残魂,不见传说中的江湖,却奇遇连连,揭开众神消失的秘密,嬉笑怒骂除尽奸险;五行合于天地,法力无边,更开创现代热武器与法力的完美结合,寻回失落的祖星文明,勘破大道轮回成为寰宇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