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000000013

第13章 诗歌鉴赏(7)

(选自冯至选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年)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 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 年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了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其诗集有《十四行集》《西郊集》《十年诗抄》。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中篇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散文集有《山水》《东欧杂记》,论文集《诗与遗产》等。

【赏析指要】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冯至曾回忆说:“1926年,我见到一幅黑白线条的画(我不记得是比亚兹莱本人的作品呢,还是在他的影响下另一个画家画的,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蛇,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西方,都不是可爱的生物。在西方它诱惑夏娃吃了禁果;在中国,除了白娘娘,不给人以任何美感。可是这条直挺挺,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蛇,我看不出什么阴毒险狠,却觉得秀丽无邪。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于是我写了一首题为‘蛇’的短诗,写出后没有发表,后来收在1927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里。”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诗的起首就给出一个令人惊诧又耐人思索的意象,将“寂寞”比喻为“蛇”,新鲜而又形象。整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奇异的比喻通过想象展开。

的确,蛇的形象会让人产生阴冷狡猾的联想,但蛇同时给人以来去无声、游移不定、难以捉摸的奇幻感觉。这种感觉也恰如一个青年的寂寞和相思,变化不定,时时缠绕着却又似乎捕捉不住,如同“忠诚的侣伴”,不离不弃,如影随形。第三节借助于“月影”“梦境”这样优美的画面,展现了“寂寞”之“蛇”的温柔与羞涩。诗歌的语言色彩也极富有美感,“绯红”“月影”“梦境”构成了优雅而静默的意境。

【辑评】

《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不应该把这首诗的长处仅仅归结为构思的巧妙,而是由于作者青年时期对于“寂寞”有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比喻:它“静静地没有言语”,像一条蛇。整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想象展开的。

(选自何其芳.诗歌欣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

“蛇”的冰凉、阴沉、无声的潜行,给予人的只能是恐惧而神秘的感觉联想。冯至在这首诗中,却竟然说“蛇”是“我”忠诚的伙伴! 还“轻轻地”向“你”走去,把沉睡中“你”的“梦境衔了来”,这些表现潜在地反映着《蛇》里没有正常人怀春的艳美,而是心灵严重受损者阴郁的病态抒情。但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的。想把人郁积的心力发泄于适当的行动就是欲望;人心成为欲望同社会影响的激斗场,而当后者取得了胜利,就会造成欲望的压抑。为了摆脱这种压抑,欲望只得逃入隐意识里躲起来,但它又随时要想乔装一番,通过检查作用而闯到意识中去,以求得满足。可是又毕竟出不去,这时它只有通过求梦或白日梦———幻想来获得满足。于是,这些以具体的意象为标志的梦或白日梦,作为一种欲望的满足,以显像代表隐义,就出现了象征。现在对《蛇》要进一步考察的,就是白日梦中一个蛇的显性意象究竟象征什么意义或者情绪。不妨注意一下诗人写“蛇”对“你”的示爱:“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如果承认梦中的图像都是睡眠中器官状态的象征,梦中的“戏剧化”都是以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欲望的,那么《蛇》中这些图像和“戏剧化”表现就可以解释成某种白日梦中性行为的象征,而隐义则是追求超文化的动物本能这一主体怪异情结的泄露。

(选自骆寒超. 20世纪新诗综论.《蛇》的意识流幻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1]

穆 旦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

北方的田野是枯干的,大麦和谷子已经推进村庄,

岁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

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

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

他想什么? 他做什么?

在这亲切的,为吱哑的轮子压死的路上。

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

木格的窗子堆着沙土,我们在泥草的屋顶下安眠,

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从屋顶传过屋顶,

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

从屋顶传过屋顶,

风这样大,岁月这样悠久,

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火熄了么? 红的炭火拨灭了么? 一个声音说,

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只剩下了灰烬的遗留,

在我们没有安慰的梦里,在他们走来又走去以后,

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

锄头,牛轭[2] ,石磨,大车,

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1941年2月

(选自穆旦诗全集[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 )

【注释】

[1] 腊月: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

[2] 牛轭(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年) ,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著名诗人、翻译家。祖籍浙江省海宁市。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赏析指要】

诗歌写于1941年2月,此时正是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时刻,中国大地陷入灾难与苦痛之中。诗歌描绘了一幅凝滞、衰败、困窘的北方原野的冬夜图,这正如同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如同摄影一样,诗歌由远而近地展现了一幅幅画面。先是远镜头———总体上扫描北方平原的田野、村庄、河流等,在这冷清的背景下忽然闪现“一盏灯光”,露出“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他想什么? 他做什么?”与其说是一种提问,不如说是为了提醒读者注意这位农夫在“岁月尽竭”“牲口憩息”后的劳作。镜头拉近,诗人让我们的目光停留在“低矮的小街”“木格的窗子”“泥草的屋顶”上面,婴儿的一阵啼哭打破了小街的沉静。似乎带来了某种憧憬,但随着“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这种憧憬又受到了质疑,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比岁月更“悠久”。最后像是特写,从室内一群围着炭火讲故事的人,移向室外门口的种种劳动工具———镰刀、锄头、牛轭、石磨、大车,这些“静静”的劳动工具。仿佛久远以来,这群人就这么祖祖辈辈地静默而坚韧地生活着、劳作着。“就要长大”的婴儿也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如同“我们的祖先”,岁月“悠久”而生命生生不息。

春鸟

臧克家

当我带着梦里的心跳,

睁大发狂的眼睛,

把黎明叫到了我的窗纸上———

你真理一样的歌声。

我吐一口长气,

拊一下心胸,

从床上的恶梦,

走进了地上的恶梦。

歌声,

像煞黑天上的星星,

越听越灿烂,

像若干只女神的手

一齐按着生命的键。

美妙的音流

从绿树的云间,

从蓝天的海上,

汇成了活泼自由的一潭。

是应该放开嗓子

歌唱自己的季节,

歌声的警钟,

把宇宙

从冬眠的床上叫醒,

寒冷被踏死了,

到处是东风的脚踪。

你的口

歌向青山,

青山添了媚眼;

你的口

歌向流水,

流水野孩子一般;

你的口

歌向草木,

草木开出了青春的花朵;

你的口

歌向大地,

大地的身子应声酥软;

蛰虫听到你的歌声,

揭开土被

到太阳底下去爬行;

人类听到你的歌声

活力冲涌得仿佛新生。

而我,有着同样早醒的一颗诗心,

也是同样的不惯寒冷,

我也有一串生命的歌,

我想唱,像你一样,

但是,我的喉头上锁着链子,

我的嗓子在痛苦地发痒。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年) ,笔名少全、何嘉等。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山东诸城人,有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古树的花朵》《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有散文集《甘苦寸心知》《克家论诗》《乱莠集》等。

【赏析指要】

《春鸟》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作者正在战地进行宣传活动,政治空气十分沉闷,人们感到抑郁和窒息。《春鸟》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含蓄地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喉头上锁着链子”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郁愤的心情。

诗的开头写春鸟的歌声把“我”从恶梦中惊醒,可是睁眼一看,眼前的现实生活也正如恶梦一样,于是“从床上的恶梦,走进了地上的恶梦”。诗人接着转笔写春鸟的自由歌唱:春鸟用真理一样的歌声,叫来了黎明,唤醒了大地,给人们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诗人笔下,春鸟已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成了为真理和自由而歌唱的诗人。然而,作者却没有这种歌唱的自由;“我也有一串生命的歌”,但是,“喉头上锁著链子”,“嗓子在痛苦的发痒”。在与春鸟的对比中,诗人揭露了政治高压下摧残民主、钳制言论的罪行,抒发了向往自由、渴求真理的心情。

全诗运用比喻、想象、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感染读者。例如,描述歌声给人的感觉,“像煞黑天上的星星那样灿烂”;形容歌声的优美动听,就“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描绘万鸟齐鸣的情景,“美妙的音流汇成了活泼自由的一潭”。又用拟人的手法,说春鸟“把宇宙从冬眠的床上叫醒”,“寒冷被踏死了”,“到处是东风的脚踪”,“青山添了媚眼”,“大地的身子应声酥软”,形象地描绘出“春鸟”的歌声使大地回春、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选自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年)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曾因宣传革命被捕。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赏析指要】

《寻梦者》是诗人精神追求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诗人把“梦”具体化为一枚金色的贝,于是寻梦的过程变成追寻珠贝的过程。最后诗人写道,当你衰老了的时候,梦就开出了花。这支美丽的歌揭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的时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采莲曲

朱 湘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拌,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摇动了叶上珠圆,

拍紧

拍轻,

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云鹊呀欢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飔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选自钱谷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卷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作者简介】

朱湘( 1904—1933年) ,字子沅,安徽太湖人,现代著名诗人,致力于探索中国新诗创作和外国诗歌的译介,提倡诗歌的“形式美”。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人称“清华四子”之一,享有诗名。1926年与人合办《晨报诗镌》。1929 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执教于安徽大学。1933年12月自沉于南京采石矶。主要作品有诗集《石门集》《草莽集》,散文书信集《中书集》《海外寄霓君》等。

同类推荐
  • 蓓根的五亿法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蓓根的五亿法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本书由凡尔纳的两部作品组成,即《蓓根的五亿法郎》和《天边灯塔》。1878年,流亡中的巴夏尔·格鲁塞用安德烈·洛里这个名字寄给赫泽尔一部名为《朗日沃尔的遗产》的小说。赫泽尔要求儒勒·凡尔纳负责重写这部小说,这就有了现在的《培根的五亿法郎》。
  • 夜航

    夜航

    《夜航》是一本关于暴风雨、星空和寻找的不朽浪漫小说,被全球亿万读者誉为非常值得收藏的书。在这部惊心动魄的故事里令我欣喜的是其中的高贵气概。人的弱点、自暴自弃、失落感,我们充盈于耳,今日文学太擅于揭露它们了,这才是更需要有人给我们指出的。小说并不是在讲述一段冒险失败引人同情的故事,而是在展示人类的力量。如果没有一批坚毅的先驱,夜航事业怎么会从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成熟。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一次夜航失败,牺牲的飞行员里维埃被作者描述为伟大的、凯旋的,“他肩负着自己沉重的胜利”。《夜航》中来自黑夜这半个世界的守夜人用他们的奋斗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获得的过程,是对责任的承担。里维埃与飞行员们的幸福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人幸福不同,即便非常清楚每一次夜航都是生命的冒险,但是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航空事业,为了征服黑夜而不断进行着战斗。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本书专门为艺术类考研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而编写。主体部分由六部分组成,艺术基础知识与艺术史、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前沿理论、中国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文艺理论名著选读。
热门推荐
  • 我就是超级警察

    我就是超级警察

    书友群:559-389-715见习警顾晨,意外获得警探系统后,他的警队生涯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小人物,一步一步终于成为超级警察的故事。
  • 降临国漫当大佬

    降临国漫当大佬

    如果能够降临国漫世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是寻找那个我一定会回来的,却没能再回来的灰太狼,还是拉过勾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啊!的麦当。或者是在快意恩仇的画江湖探寻龙泉秘藏,又或者在如诗如画的秦时明月寻一良人,笑看诸子百家。夏寻:那个我还想虹猫,围棋少年,中华,一人,狐妖,魔道,超神,武庚,......神:陛下,臣妾做不到啊!群号:624143711
  • 情感精华

    情感精华

    《微型小说·情感精华》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情感微型小说。正如狄更斯说:“感情是一切人相互依存的东西。”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对月怀伤

    对月怀伤

    问玄、言明师兄弟二人下山替师傅送东西,途中的艰难险阻,门派,家族的暗潮汹涌,对这两个刚刚涉世的年轻人会产生何种影响
  •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影后黑粉有点多

    影后黑粉有点多

    【已完结】上辈子苏桑田从一个花楼戏子逆袭成了宠冠后宫的红颜祸水;重生后苏桑田成了一个糊穿地心的花瓶演员;她发现这里的演员跟曾经的戏子大同小异时,她只想当个小透明安稳过完这辈子;奈何这里的“网络”太发达,她被无脑黑天天上热搜;【十八线小龙套背后的金主大起底??】【某靠脸小演员陪酒半夜未归高清大图??】【苏花瓶买热搜蹭某当红影帝的流量!!】【某新晋影后的含金量有待考证,或重金买奖!!】.......后来苏影后在人生巅峰期宣布“已婚”,黑粉们表示不扒出男方身份,坚决不脱黑粉圈,结果越扒越.......
  • 快穿之炮灰请翻身

    快穿之炮灰请翻身

    愿归来,依然是你,不知道写啥了(本文1V1)
  •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妖妃惑君心

    绝世妖妃惑君心

    前世若今生,无缘却有缘。她是天生带着厄难厄难的妖狐,却在流离人世的时候,遇上了他。即便知道人妖殊途,她还是将心丢在了他的身上。危险当前,他的舍命保护。“青绾,你若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笑了,有君如此,人妖殊途又怎样?爱便是爱了,她要的,也只是他罢了,其他的,与她何干!
  • 转世医仙传奇

    转世医仙传奇

    左手握针管,右手手术刀,能将死人复活,能将五官换位,游走天地人间,治遍天下绝症,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天神叶凡本是天上玉皇大帝钦点的医仙,医治天上无数神仙的疾病,由于一次手术的失误,导致太上老君双手瘫痪,无法炼丹,玉帝大怒将叶凡扁下凡间历经九世轮回的劫难。叶凡虽重生为人,但是前世的记忆和医术依然保留,凭借着天庭规定的行医系统,通过获得经验解禁技能医治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杂症,最终受到万人的敬仰。看叶凡如何笑傲都市,妙手回春,成就医学界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