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400000036

第36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

尽管陈独秀认为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唯一的选择,但是他更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提醒人们社会主义并非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因而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便有了其存在的空间。如前所述,陈独秀认为无产阶级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时,无论其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都应当有一个经济发展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应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国民革命成功之后,我国的经济制度,自然是家庭的手工业与农业、小生产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制、国家资本主义等,四种并存,我们所谓采用何种经济制度,并不是说采用那一种而禁绝其余一切,乃是说采用某一种为全社会中主要的生产制度。我们以为中国国民革命成功后的经济建设,在主观上在客观上,都不必采用私人资本主义为全社会主要的生产制度,而可以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以过渡到非资本主义的国家工业,即是行向社会主义的社会。” [32]陈独秀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过渡性经济形式和经济制度,与国家社会主义相连接,不搞单一经济形式的设想,已被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私有制经济并非像洪水猛兽般可怕,把它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是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只要有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性产业掌握在国家手中,私有制经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四、社会主义对于生产方法和分配方法是同时并重的

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带来更大程度的公平和更高水平的效率,资本主义社会只不过使少数人获得了幸福,而社会主义社会则将使有史以来的绝大多数人获得幸福;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发展经济,同样要注重提高效率。

首先,在陈独秀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注重公平是题中应有之意。“封建主义时代只最少数人得着幸福,资本主义时代也不过次少数人得着幸福,多数人仍然被压在少数人势力底下,得不着自由与幸福。主张实际的多数幸福,只有社会主义的政治。” [33]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主张多数人能得到幸福的社会主义政治,必然要求在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上体现出公平,社会主义社会决不允许贫富差距过大。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实现公平的分配方式绝不是应验空想社会主义学者们的理想,而是社会主义所采用的生产方式使然,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合,必然带来新的、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同时,陈独秀还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目标,“必须建立在最大多数人民的幸福上面,人民的幸福又以经济最为切要。” [34]既然最大多数人民的幸福均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那就意味着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能否做到公平,关系着人民能否真正得到幸福,而这恰恰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所要求的经济分配形式。直言之,在陈独秀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分配的公平性,既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为之奋斗的内在动因。因此,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注重公平。

其次,陈独秀在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公平性的同时,又强调和均富论划清界限,呼吁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忽视生产效率的提高。他指出:“现在批评社会主义的人们,以为社会主义者是专门从事分配的方法,就是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们,也往往误会到这样。其实专讲分配方法去平均贫富,是均富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对于生产方法和分配方法同时并重的。” [35]显然,陈独秀既强调了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性,又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均贫富的社会,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同时看重生产方法和分配方法的。的确,以均贫富的方法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能取得经济发展的高效率。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如果无论作出怎样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均差别不大,尤其是在与那些未付出努力的人们所得结果相比也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便不会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去,生产则因缺乏人的积极性而失去效率,而这一结果恰恰是与社会主义重视提高生产效率的初衷相违背的。在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并未达到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要实现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公平性就变得非常不容易。可以认为,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应同时重视生产方法与分配方法的观点,将社会主义与平均主义作了重要区分。在此基础上,陈独秀强调:“不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绝不是什么劫富济贫的均富主义,并且中国共产党都不曾幻想中国马上就能够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制度。” [36]可见,均富主义的社会主义在陈独秀的思想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而他一再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均富主义、中国共产党绝不会在生产力没有得到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实行按需分配经济制度的强调,说明了均富思想在当时社会上具有强大影响力,若不对之予以澄清,将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带来消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表明,搞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大锅饭”再无存在下去的任何理由,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邓小平提出的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为我们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理想的结合点指明了方向。

再次,陈独秀认为,为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效率,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可采取具有一定弹性的集中管理形式。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优于资本主义的地方,就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但保留了资本主义生产集中的生产方式,而且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弊端,因而能够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生产集中的体现,一方面在于生产本身的规模化,另一方面则在于生产管理的计划性和统一性。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和产业分布不平衡的具体国情下,陈独秀认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因而对经济管理的集中应作较为灵活的处理。“鄙意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绝非建设在现状之上,亦非由国家包办一切大小工商业,马上就要禁绝一切私人企业。所谓国家经营的大工商业,亦不必全集在中央,省管及市管方法(都算是公有),亦可斟酌情形定之。” [37]显然,在陈独秀看来,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提高,既要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来推动,也要靠中央与地方在经济管理上的合理分权来促进。大工商业的管理权既可集中在中央,也可集中在地方,两者皆能体现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形式。至于何种形式更加合理,就看哪一种管理方式更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陈独秀的这一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公平与效率不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需要解决而未解决好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使社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陈独秀对解决这个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探索,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本书从网络时代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权力进行考量,以领导行为的六要素为主线,探索在这个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新时代,领导者如何系统整合浩如烟海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智慧,才能启发思路、创造价值,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历史洪流中奋斗的故事

    历史洪流中奋斗的故事

    《历史洪流中奋斗的故事》对于广大青年来说,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编写这套红色文化书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来说,这个书系是提高包括大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青年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生动教材。
  • 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

    当代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

    这是一部简略介绍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奉行“社会主义”情况的普及读本。分别介绍了古巴、智利、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西六个国家。奉行“社会主义”的背景(或者说其之所以奉行这种模式的来龙去脉)、主导思想、主张以及实践等。同时也介绍了各国执政党及其领导人在奉行“社会主义”中的举措等,以使读者大体对南美几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有个概念性的了解。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妃倾城

    凤妃倾城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朝代,沐千华韬光养晦,只求为自己求得一方宁静,却不想,最终还是沦为了他人的棋子。当那所谓的夫君一剑刺穿自己胸膛的时候,沐千华笑的妖艳,挥剑斩断一头青丝,决然转身。她不信命,也从不认命,不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跟自己厮守到老……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我杀了我

    我杀了我

    贺萍半躺在沙发上,随手开启了放在茶几上的笔记本,桌面上菊花盛开。茶几上还放着一个文件袋,里边的内容牵扯到一起无血的命案,一张写着“我杀了我”的字条上,没有落款也没有日期和署名,经过鉴定,字条上的笔迹系死者所为,那死者被定为自杀似无可争议了吧?夜一点点深入,潮凉之气也渐渐变浓烈了。贺萍从文件袋里拿出那张字条依然看不出什么破绽,拿起鼠标,点击桌面,打开了一个视频文件,画面上的时间和贺萍拥有的是无意的巧合——午夜时分,才下过一场透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缕阴冷的光线刀子一样穿插在一条窄且弯曲的小胡同里,水泥地面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地积满了雨水,光线冷蛇一样毒吻着这个暗阴的夜晚……
  • 父亲的王国

    父亲的王国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许多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这一段历史成为屈辱史。帝国主义国家通过缔结不平等条约,压迫殖民地国家,形成了特定时期的国际格局。本书对这些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背景,条约内容,以及条约形成的影响都有详细的介绍。
  •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侃侃主编的《中华成语故事》所收录的成语来源广泛,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出自神话传说,有的则是从民间笑话中提炼出来的。每一个成语都通过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来展示,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精神和智慧。这些成语具有经典性、哲理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每则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后耐人寻味、启迪智慧。
  • 绝颠召唤

    绝颠召唤

    当莫名死亡的宅男碰上新奇的系统??当刺激的抽奖和奇幻的世界发生碰撞!主战职业的蒸蒸日上,辅助职业的日渐衰落。当一个疯狗一样的热门战士人选被所有人看好~他却选择了弱不经风的冷门召唤师:看什么?你这小盾战能抗住我一拳头吗?
  • 樱满集的无限综漫

    樱满集的无限综漫

    新书《这就是我想要的重生吗》已发布,日常系二次元文
  • 我从新疆来2

    我从新疆来2

    本书涵盖并扩充了央视纪录片《我从新疆来》主人公的故事,力求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以真实的经历和心境,来展现每一个中国人的现状和梦想。作者以“新疆人的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一个个平凡、普通的人和故事来重新认识新疆人,重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真实的自己,更希望这些新疆人奋斗拼搏的精神散发出榜样的力量,来鼓舞所有年轻人,促使他们不抱怨、不懈怠。书中只有和你我一样,为生活努力、为家人奋斗、为自己的梦想拼搏的最普通的中国人。没有深刻的说教,只有简单的温暖。越努力越幸运,越勇敢越能改变!
  •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夜莺演唱会(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