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1300000003

第3章

真记云。问真性与上法性何别。答有云别也。谓法性则通真妄取圆融。又通情非情也。此则唯是真而又唯是有情门。以下释真性段约众生十二支故也。然而今约实云。真性即是法性也。所谓真性之体甚深微妙者。但以不存自性揽诸缘成故也。若约三乘论者。自性清净心随无明之风缘成差别万法也。若自一乘义。则以缘前无法故。非先有真性而随缘成。且吾今日或为水用或为石用。缘中法界诸法无遗顿起故也。如是法中而有水名水相。石名石相等。故不无名相。而此名相即无名相。是故且约众生一无明支。历十番观。则不动无明名相即甚深法无所取舍。故云微妙。是故不动名相即成无侧名相。若约普贤证。则不动无侧名相即正离名绝相。若约十佛证。则初初不见名相等也。如无明支既尔。乃至老死支皆亦如是。是故经云。一切诸如来无有说佛法。随其所应化而为演说法。无有说者证分说则教分

道身章云。若定自古则缘起有性不得自在。所谓缘起者无性。无性者无住。无住者不偏于一。不偏于一者无所不当。问如是等理岂不自古。答三乘中先置一法此法随缘。一乘不尔。缘即是法。缘外无随缘之法。既云自古。即知是今缘起故尔。若定住古又定住今非缘起。故可云缘起法以无性为真性矣

大记云。训德意则真者无住本法也。性者本分种也。本分种者。若指文处初会果地玉海也。以此五海为本识体。约此本识。后诸会中或云种性。或云行业。或云愿善决定等也。谓若上根人直依证分得自身心正即法性。然此证处绝名相。故中下之人未能信得。故说五海是汝本识之源。由是前机得自身心即是法性。是故依此真性方始建立本识义。故于诸教中或说具分赖耶。或说一分生灭赖耶等。唯普贤机得自本识是五海之源。故云十佛普贤大人境。问真性既如是甚深微妙。于何义中分二十二位耶。答以不守自性故。随我所须地狱乃至佛果等缘成二十二位也。如是二十二位以普字印。印则皆普贤自体故。第三重海印正是普贤大人之境也

崇业师观释中。释明难品心性是一之文云。藏师约寄位释故立遮救重难。俨师直约一乘种种心湿过海义释。故云心以无分别为一性。云何能成种种事耶。此问意者。前光明觉品中佛之智光称周法界现只一佛智也。所以其中列六道因果及小乘因果乃至圆教因果等普贤二十二位者。以一乘中普贤为教分之轨。十佛为证分之轨故也。是故欲示教分之轨故列之耳。欲得佛智。若除一物必不得全法界之智。是故要以六道因果小乘因果等为普贤阿含位。融炼其心得成一佛智。故以佛智为普贤证也。因此问云。佛智是一。云何能生六道乃至佛等种种身心果报等耶。故经答云。诸法不自在求实不可得。是故一切法二俱不相知。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因此转众苦。而实无所转。法性无所转示现故。于彼无示现示现无所有。释曰诸法者通于一性及种种果也。谓一无自故以种种为一。种种无自故以一为种种也。是故善恶趣中种种身心皆不相知自位不动。故云不自在也。是故俨师云。无分别不住故。能成众事也(已上)。不自在者不住义。不住义者不动义。疏云。作无主故者。若其身心有主宰而造诸业者。受种种果。若身心无主而造业者。如虚空动作故不受种种果也。然而从虚空之因生虚空之果故。因果之义亦不碍也。疏云。文云不相知者。非谓情知。今言知者。力性作也。者力则尘数缘力是中门也。性则无住法性是即门也。作者不思议作是中即门之果也。一切诸法要具中即方有所作也。非是有自性法去来之义。故云中门者虚空建立门。即门者虚空动作门也。故俨师云。缘者无侧义。无侧者力性作也。昔林德云。明难一心海者过于湿。起信一心海者留于湿也。若立在湿留海中答者。义有所碍。若立在湿过海中答者。义无所碍也。质应大德在大白山智悟师薮结夏之次。得大经中法性无所转文。及孔目中性种性本有习种性修生者非佛法所乐。乃至云法性外有修生起者缘起可增失等文。呈于林德云。此是湿过海之证耶。林德曰。是也。解云。缘起可增失者。若谓所证之理从古而有。能证之智今适始起者。则以智证理之际望其未证之时。有增胜义。故云缘起可增之失也。智是缘起也。此中约眼耳等为法性也。问何故上云由眼耳等故众苦转也。而次复云是法性故无所转耶。答不知一切法是普贤身故。此眼耳等对善恶境起诸业果转众苦也。今知一切是普贤身。故眼耳等物正即法性无所转也。若眼耳等非法性者。缘起可增失也。问何知是普贤身耶。答经中普贤云。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复得清净无上色身。则何有一物非普贤耶。问此普贤身如何见耶。答经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如是见也。又何者吾身虚空是也。何者虚空。吾身是也。以无侧故。又六道即是虚空。虚空即是六道也。颂曰。虚空法界为身心。行住坐卧念相续。所见诸物亦身心。念念相续无绝已。空三印文云。心性者三种世间为湿过海心。依海起波。二波波皆三世间。故是湿过海心。依海起波则海因波果。依波起海则波因海果。同时互为因果也。此是大缘起囗俗谛大法

一中一切(至)多即一。法记云。问何故不守自性随缘成之次明此句耶。答凡缘起法二无别自性。互相以他而为自性。方能随缘无侧而起。故不守自性之次明一中一切等义也。问若缘起法随起无侧者。唯是缘前无法之义耶。答就缘论之。缘前无法。就性论之。缘前有法。何者。就缘论时。现于今日缘中之五尺是缘起本法无侧而立。故缘以前无一法也。就性论时。本有性起法体也

真记云。一中一切等二句重现缘起体之随缘成义令明了也。初一句因果道理门。谓得一而定得十。得十定得一。得因而即得果。得果即得因也。十缘是因。所成之一是果。此因果者即一时中二位不动。故云因果道理门。次一句德用自在门。谓此即彼彼即此。无碍无侧。故云德用自在门及位动门也。问前是中门故有力无力门。此是即门故有体无体门何云用耶。答此则因缘当体即因即果之义名为用耳。非力用之用。问一中一切者。十缘是因。所成之一是果。然则合能所成为十一耶。答于一缘中约望他之义为能成因。绝待之义为所成果。然此二义无二故非十一也

大记云。一中一切下欲现大缘起中因果道理及德用自在之义。故有此二句也。崇业师云。三乘亦有此义也。谓若初教赖耶识中三性种子与本识体同无记性故也。解云。本识体中薰成之义是体门。又德用自在义也。三性种子随能薰别者是力门。因果道理义也。若熟教中如来藏体是德用自在之义。若生若灭者以是用故因果道理之义也。若一乘中随法辨因故。十普法中随举一法具体具用。体则德用自在。用则因果道理也

道身章云。问西风波非东风波。东风波非西风波。但约二波之水体不二义得言即门。则约二波不得即门。若尔但约此事彼事理体无二得言即门。何得二事不除论相即门耶。答若放二风水无二波。既无二波。以何即何乎。既以此即彼。故可知不除二波论相即耳。非约理体论相即矣。此中此波之水与彼波之水囗体是一。故波虽无尽体言即一者三乘义耳。若非此波即无彼波。若非彼波即无此波。是中门。此波非自性故在于彼波。彼波非自性故在于此波。是即门者一乘也

古记云。入即之中诸家立名非一。谓或云中门即门。或云相入相即。或云相在相是。或云相资相摄。或云互相依持力无力义。互相形夺体无体义。又古人云。中门如灯光相入。故但诸灯用相入耳。即门如波水相收。故波体水体无一相即耳

一微尘中(至)亦如是。法记云。微尘者。初教云。极微尘。熟教云。空邻尘。一乘云。总相尘。此总相尘者。须小即小。须大即大。故尘中顿现十方也。问下教有方分之尘者与一乘尘何别。答一乘尘须方分即有方分。须无方分即无方分。随须自在故别也。问无方分之尘非更碎耶。答亦须碎尽。何者。若其情谓所计之无方分则要须用六相分析也

真记云。一微尘中含十方者。摄十方界成一尘故云含十方耶。揽十方界成一尘已新新更含十方耶。答二义俱得。问成一尘时摄十方尽更无有余。何得新新含耶。答是须处须故。成一尘时。须十方尽须新新含时。亦不碍后后起也

大记云。一微尘者。佛刹尘数劫中勤修所炼故。方能含受十方世界无碍自在。此是事法最细之初位。真定德云。事融现理门者。约尘含十方之道理云耳。非谓一尘泯融同理也

道身章云。相和尚曰。一微尘中含十方世界者。同是无住故尔。元师问云。微尘无住小。十方世界无住大耶。答一量也。问若尔何言尘小十方世界大耶。答微尘与十方世界各无自性唯无住耳。所言尘小世界大者。是须处须耳。非是小故云小大故云大。所谓不知尘小世界大机中令知尘小世界大故。且说尘小世界大耳。非是一向尘小自性世界大自性矣。亦得云尘大世界小。道理齐一无住实相也

古记云。有弥碎弥小之尘。有弥碎弥大之尘。有弥碎如本之尘也。俱舍颂曰。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已上)。隙尘者。游于窗隙日光之尘人眼所见也。折此至七分之一分者天眼所见也。此上二尘窗隙尘也。析此天眼所见至七分之一分者铁尘。初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铜尘。第二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银尘。第三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金尘。第四果所见。析此至七之一水尘。大独觉所见。析此至七之一微尘。三十四念断结得菩提之佛所见。解云。此上并是遍计分所摄。析此至七之一极微尘。初教菩萨所见。析此至七之一似尘。自受用佛所见。解云。此上依他分所摄。析此至七之一法尘。终教佛所见。析此至七之一空尘。顿教佛所见。解云。终教以后圆成分所摄。此中色心二法皆是真如所成也。此终教法尘者意识所缘也。初教亦说意识所缘。然终教中立一意识。故约第一义一心眼所见为法尘也。析此至七之一总相尘。普贤眼所见。此普眼所见之尘则三乘五眼终不能得见也。故此经中欲示不共别教之义。约微尘虚空为初位也。问此一乘之尘与三乘理何别。答约三乘云则是理也。约普眼所见则是最细事法也。此上所说初虽引俱舍。实非彼论义。此是林德授融秀之义。约观心体圣教而说也

又记云。七微者。窗游尘。羊毛尘。兔毛尘。牛毛尘。金尘。水尘。极微尘也。解云。窗游尘者。游于窗隙日光也。羊毛尘者。析窗游尘为七分故。唯止羊毛末也。兔毛尘者。析羊毛尘为七故。不止羊毛唯止兔毛末也。牛毛尘者。析兔毛尘为七故。唯止牛腹下毛末也。析此为七者透金而出金不碍也。析此为七者透过于水水不能润也。析此为七者是极微也。此一一尘皆生子故名七母尘也。此极微尘于初教中三无数劫分而析之。约此初教之尘。于终教中不可计劫分而析之。至一乘中二佛世界尘数劫中分而析之。至最细际方为一乘极微尘也

无量远劫(至)隔别成法。记云。无量远劫即一念者。竖析一发为十分乃至百分千分。以其一分置玉板上。举利刃断。约其利刃至板之时为一念也

真记云。十世者。一云第十世也。谓总相念故。一云十世也。谓总别合举故。问总相一世取现在一念者。别相之世唯是八耶。答约现在一念。望现在之过未。则前后相对而立别相之中。故别相之世是九非八。不望前后统包绝待。则为总相第十世也

大记云。九世即入成十世耶。为约十世更论即入耶。答二义并得。故康藏云。然此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成十世也。此十世具足别异同时现现成缘起故得相入也。解云。初释九世即入成十世也。后释约十世令相即入也

同类推荐
  • 飞空大钵法

    飞空大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简明医彀

    简明医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骗经

    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一夜长于百年

    一夜长于百年

    晋北矿区的山不像南方的山,山上没有树,是秃山。山体裸露出惨白的岩石,一如巨兽裸露出惨白的骨架,刀砍斧劈一般显示出坚强的气势。远远看去,那一脉一脉的山峦,就像一只只巨大的骆驼,矗立在蓝天之下,大地之上。挖煤已经把山下挖空了,山都裂了缝子,有的裂缝一尺多宽,看不到底,很吓人,很恐怖。废旧矿井里的热气从山缝里冒出来,白白的,一缕一缕的,在寒冷的群山里飘飘荡荡。挖煤人说,山下那些挖煤留下的老古塘都已经着火了,山下是一片火海。
  • 赛尔号之神灵传奇

    赛尔号之神灵传奇

    “傲渊,枉你自诩聪明一世,却从来没有想过,我为何会没有实体吗?”“我……的确想不通。”“哈哈哈,你总是想当然得自认为自己知道一切,难道就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是一个穿越者,你就是谱尼本尊,那我,又会是谁呢?”
  • 熊孩子的八十年代

    熊孩子的八十年代

    叮叮咚咚的雨声中,酣睡的李雄海被吵醒了。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趴在小学课桌上,面前摆放着小学第九册语文课本,再看看时间,这一觉好久,他竟然睡了三十多年,从2019年睡到了1986年……
  • 玥倾城

    玥倾城

    苏沐玥的奇葩穿越,以为是巧合,剥开层层迷雾,才发现一切原来是命中注定?到底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一切不曾得知。灵根被毁、废物大小姐?哼,苏大大一个眼神射死你!灵丹妙药随手可得,看苏大大玩转世界。跟我做对者,杀无赦!时而呆萌可爱,时而清绝凛冽。这样明媚耀眼的她确终被他所制服。“小东西,你是逃不出我的手心的……”“唔~”
  •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士志四方

    汉士志四方

    此文谨为纪念缅怀汉冠军侯景桓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公去病所作。通过历史的角度,以现有的历史资料文献尽我最大的可能描述这位剽锐英勇的少年名将的一生,不过我不能说是‘还原’,历史早已过去,我无法看到,无法肯定,史书亦伪正难辨,太史公言“仆观……”况乎小说?这只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他的一生仅二十三年(实岁),却以彪炳千秋的赫赫战功,名留青史,其创下的封狼居山是一座後世难以登越的里程碑,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他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是历史幕空中最闪烁耀眼的一颗明星流星,刹那一瞬,光灿日月,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做到了真正 的忠孝节义,後世将永效其志。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于长安病逝,汉武帝亲授谥号“景桓”,象征 着“勇武并广地”,这二字囊括了冠军侯一生的征战。纵时隔二千年烟云,尚武的汉民族,凝重端肃的大汉雄风,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却无法从汉人的血液中抽剔出来,汉朝,这是一个光辉的时代,一个充满着血性和峥嵘的英雄年代!骠骑将军,魂兮归来!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龌龊王座

    龌龊王座

    【起点第二编辑组荣誉出品】=========================龌龊,是他的名号。-他,是卑鄙的王者。-美女,金钱,一个也不能少。-“什么?别踩脸?我就踩你脸你又怎么样了?我让你长得帅,让你长得帅!”-“陛下,如果你要我去做这件事情,那么我希望您能答应我一个条件!当然,我这并不是在威胁您,事实上我是您最忠实的臣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