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1300000013

第13章

古记云。云华尊者云。唯花严经所说之法。依海印定起也。时有智积国统难云。大集经云。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外色。如是色相海中皆有印相。是故名大海为印。菩萨亦尔。得大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云云)。则下四教法亦依海印定起。何故云不尔耶。云华答曰。海印有五。一者三大阿僧祇劫历修之帝释。升法空须弥山顶与所知障阿修罗斗战之时。三科百法像。现于大圆镜智海中之海印也。二者不可数劫历修之帝释。升本觉须弥顶。与根本无明阿修罗相战之时。恒沙性德像。现于一心真如海之海印也。三者一念不生之帝释。升一行三昧须弥顶。与妄想阿修罗相战之时。无相无分别像。现于不二实相海之海印也。四者二佛刹微尘数劫历修之帝释。升总相须弥顶。与遍计阿修罗相战之时。十种普法像。现于世界海之海印也。五者十佛之帝释。升法性须弥顶。与无住实相阿修罗相战之时。三种世间像。现于国土海之海印也(已上)。此五之中。前三如次始终顿也。后二如次外化内证也。于此加论约因海印。应有六种。谓普贤之帝释。升解行须弥顶。与百障阿修罗相战之时。无尽普法像。现于锭光玻璃镜之海印也。若约前三重意。则三乘随分亦论海印也。而言三乘皆是海印定外所说者。约一乘海印云耳

清凉释海印云。以十义释之。表无尽之用。一无心能现义。二现无所现义。三能现与所现非一义。四非异义。五无去来义。六广大义。七普现义。八顿现义。九常现义。十非现现义

大记云。如意者。从喻得名。乃至无不如意等者。犹如如意珠王。无福德人得之。则变为毒蛇。反害其人。若有福德之人得。则随其意乐。雨无尽宝广施贫人。一乘普法义理亦尔。若无圆信下劣之机闻之。则执己情见生疑起谤。反堕恶道受无尽苦。若有大心正信之人闻之。则才闻即信。即得一乘称性之益。广利自他。无不如意也

见闻一乘(至)如五乘说。大记云。行者者。谓见一乘乘普法已去。未满圆证普法等者。若约无住别教。则见闻即是圆证。今约寄位故。云见闻一乘乃至云未满圆证普法等也

古记云。三生有多重。一约报则过去见闻。现在解行。未来证入。二约界则界内见闻。出世得法。出出世证成。又界内通见闻解行。出世得法出出世证成。三约自分胜进。则十信已前见闻。十信解行。十信满心胜进证入。四约信解增长门。则十信见闻。三贤解行。十地证入。五约比证。则地前见闻。从初地至七地解行。八地以上证入。六约一乘三乘。则四地见闻。五六七地解行。八地证入。七约五乘配门一乘义。则八地见闻。九地解行。第十地证入。八约知识。则文殊为见闻。德云以去能行。弥勒告云。当来见我为证入。又普贤知识为证果海也

智通记云。问见闻等三位普法正位耶。答。不也。但从三乘作是说耳。若普法正法即无位无不位。一切六道三界法界法门。无不普法正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门。一切行教义等法门。亦尔。可思。问若尔普法中以何为始。答。得一法门以为始。此则与终无别也

大宗地玄文论云。无超次第渐转位者。偈云。五十一位中。如次无超转。一中具一切。名为渐转位。论释曰。唯一行者。五十一种别相位中。如其次第。无超过法也。无余究竟总持位者。偈曰。五十一位中。随其先得入。摄一切一切。各无余究竟。论释曰。五十一位别相中。或有行者。以信趣入。或有行者。以真如地趣入。或有行者。以大极地趣入(云云)等。随先得入尽摄一切。一切位地究竟无余。亦无移转亦无出入。一一白白也。周遍圆满广大位者。偈曰。五十一种位。无前后一时。俱转俱行故。名周遍圆满。论释曰。五十一位无有前后。一时俱转俱行。无有所余。亦五十一别相位中。所有无量无边诸位。无有前后。一时俱转一时俱行。横转无向道人也。一切诸法俱非位者。偈曰。诸无量无边。一切种种位。皆悉非建立。名俱非位地论释曰。非因非果等(云云)。以其非义立为位故也。一切诸法俱是位者。偈曰。一切种种法。无非金刚身。以一身义故。名为俱是门。论释曰。是名无病道人也。一身金刚宝轮山王。其相云何。偈曰。渐是尽非满。一时及前后。与俱并俱非。一异时处转

大记云。五乘总是入一乘摄以一乘所流一乘所目一乘方便故者。言所流者。犹如百川。无不从彼大海而流。三乘五乘等一切诸法。无不从本一乘而流成也。所目者。约三乘则为眼目之义也。约一乘则为名目之义也。言三乘中为眼目者。其所熏习一切诸法。全是一乘普法故。以此即为入花严普法之眼目也。一乘中为名目者。若约无生佛法。则不可名目。然为机缘。以诸名字题目而示也。方便者。犹如欲登高堂。勇疾之人一跃便登。如其末者教令退。行三四步许。从却步时。已得升堂之力。如是上根之人。一闻普法直入一乘。中下之根未能直入一乘普法。佛以大悲施设三乘。为入一乘之方便也。所流所目约缘起道理语者。非谓大缘起道理也。一乘之法。于机缘中起故也。方便者约智语者。约下教机。知自三乘是假施设。回入一乘之智云也。亦可约圣者意者。能化大圣。以善方便。于一乘中分说三乘。引中下根入本一乘之意也。是故云约圣者意说。何以故。以善巧方便接引众生故

十句章记云。所目者是此经所流。方便等者是下四教也。问。于机缘中起者。约何机缘耶。答。下教机缘也。问。若尔。所目亦是下教耶。答。花严经中。所目之法向外而流。于下教机缘中起也。为欲现此缘中所起下教之法。本是花严经中所目故。所以并论所目耳

大记云。如五乘说人法因果乃至准例如是等者。五乘则三乘.小乘.人天乘也。准例如是等者。随机缘而五乘虽别。其五乘法与一乘不异也。谓前约随机。所分五乘论行者已。此中约其法。则准例可知也。一云。非约一乘十种普法言准例也。约五乘中。所有人法等云耳。谓如摄五乘入一乘中。其五乘所有人法等。亦得总摄入一乘故也

所谓五乘(至)胜妙能也。大记云。问。所谓五乘等法。为是能诠教法耶。为是所诠之义耶。等者此下有七重问答。此初问答中问意。欲现五乘教外。别有离言绝相之旨故也。又欲现彼五乘教法。即是离名相之所诠故问也。答意则古德云。此是将彼黄叶即正真金。如是指诲之处也。古辞云。晓师遇相和尚决疑有三。谓一始觉同本觉。为凡为圣之义。二湿过海种种心之义。三此能诠所诠皆在言中之处也。晓师之意。则谓下教中实有法体。及见此文乃知。能诠所诠皆在言中。无实法体也。问。此能诠所诠皆在言中者。立在何处云耶。答。普贤为所流所目之机。于无生无名处。以种种名题目。于此时中能诠所诠成差别故。约此处云皆在言中也。又进此而云。佛乃向外为山王机常说遍说故。于此时十玄十法具足自在。然亦望上十佛内证。则犹是与教相应故。约此处亦得。可云皆在言中也。以大慈悲本愿力故。乃至施设言教等者。诸佛世尊。从性海分发大悲愿。以自证法外向机心。起二言说。谓法界门中。说世界海成败清净智等。不思议般若门中。说佛国土不可思议也。此二言说虽普贤文殊出定以去。然依至相果地。五海十智之义。则奋迅定中。起此言说也。是故佛土不思议之言称于内证土海。而起普贤文殊等。称此言说而证故。云亲证证分。故此门中。佛与菩萨一相续也。是故云向内则十佛。向外则普贤也。问。普贤内证之净藏三昧。是佛外向也。何故向内则十佛。向外则普贤故。是一相续也耶。答。佛外向际并普贤圆因。此圆因向内则是十佛故。云一相续也

法记云。本愿力者。佛修因时。即发誓。念我当成佛。为三乘机。施设教已。不令住迹。要必回入一乘实体。如是起愿也。法如是者。三世诸佛成正觉时。法尔如是起此愿也

大记云。第二问答。问中证教两法常在二边过者。前云。所诠之法言相不及。又云。一切诸法皆悉在言故。牒其二言起此问也。答中先举二义正答。所以得知者重问。遍计无相下。重答也

同类推荐
  • 道德真经义解

    道德真经义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真论还丹诀

    诸真论还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锁流珠引

    金锁流珠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阴城守后纪

    江阴城守后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爰园词话

    爰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地玄灵兽

    天地玄灵兽

    云明大陆,强者为尊!星空若海,月神怜悯!看星若海与月怜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云明大陆克服磨难,一步一步向神祗之路出发。
  • 春平和秋桃

    春平和秋桃

    哎!那是一个谁那就是咱的那个有名的二妹妹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咱那个有名的那二呀那二妹妹你在你的那个圪梁梁上哥在一个沟你瞭见哥的那个妹子你就招一招哟手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长着十样样草十样样的那个看见妹子就样样好你在你的那个圪梁梁上哥在一个那沟你瞭见哥的那个妹子你就招一招哟手……春平爱吼山歌,当他的山歌经过喉咙的酝酿冲出嘴巴,把对面的山洼洼冲撞得哇哇叫唤的时候。
  • 帝国最佳甜婚

    帝国最佳甜婚

    秦氏集团总裁宣布与未婚妻沈心悦即将大婚。婚后,沈心悦气愤的说:“人家求婚都甜言蜜语,单膝跪地,钻石玫瑰,你求婚就是为了来气我,我不管,我也要。”钻石玫瑰,单膝跪地,一样不少。
  • 天才宝宝,神医娘亲

    天才宝宝,神医娘亲

    成婚当日,她被人设下圈套杀害,抛尸野外,再次醒来时,灵魂交替,眸光骤变,从此以后,江湖上多了一位绝顶炼丹师,神医蓝玫瑰。他,魔幻城的城主,天生剑魔伏身,魔性可时时刻刻发作,特别是在十五月圆之夜,发作之时,六亲不认,如嗜血魔鬼,江湖上人人避之。情节一:娘亲,前面有一个长得很像孩儿的人挡住了我们的路,孩儿不喜欢他,他的脸就像锅底一样的黑,一点都不可爱。某奕奕双手插腰,指着前面酷似自己的冷酷男子大声的吼着。孩儿啊!都说了像锅底,怎么会像你呢?你啥时候变成色盲了。情节二:娘亲,他挡住了孩儿们的路,孩儿这就过去杀了他们,和某奕奕一模一样的小男孩阴沉的说着,有着成人的稳重和成熟。孩儿啊!淡定淡定,都说了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伤身,伤力伤财伤脑子,看娘亲的,驾……马车向着一脸脸色铁青的冷酷男子冲去……。
  • 傅小姐的五封信

    傅小姐的五封信

    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傅小姐永远都是杜先生朝朝暮暮思念的人儿。奈何生不逢时,情无处放。
  • 血埋

    血埋

    浪浪荡荡乞索儿,来来去去江湖人,莫负年少终不改,马革裹尸死便埋。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 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
  • 师父,不要!

    师父,不要!

    他是她的师父,她是他的徒弟。她问,你可有一点喜欢我?等来的却是他一剑刺进她的胸口。之后她失忆,再遇,回到他身边。前尘往事涌来,她再问,你有没有一点喜欢我?他将她按在墙上吻了上去。
  • 惑心宠妃:绝色除妖师

    惑心宠妃:绝色除妖师

    (有虐有宠也有轻松时刻)凤凰大陆,妖孽现行;鬼蝶一派,谁与争锋。“人类不可能与妖同寿,如若你执意要同妖在一起,等待你的,将会是死亡。”她是百年难遇的天才除妖师,颖悟绝伦,美艳不可方物,一手利剑斩尽天下恶妖,却终敌不过千年前根深蒂固的缱绻与羁绊。他是玄月皇朝美绝人寰的冷酷九殿下,生来欠缺一魂一魄,造就他此生此世无法体验人世间的情和爱。然,与她的邂逅,却让他的心,渐渐动摇。妖皇现世,风云变幻,似重回千年前,那痛心入骨的场景。她拼尽一切,只为能让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换来的,却是他寒眸相对,不屑嗤笑。曾经的誓言,到头来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