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8600000038

第38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地

菩萨既闻诸胜行,  其心欢喜雨妙华,

放净光明散宝珠,  供养如来称善说。

百千天众皆欣庆,  共在空中散众宝,

华鬘璎珞及幢幡,  宝盖涂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并眷属,  心生欢喜住空中,

散宝成云持供养,  赞言:“佛子快宣说!”

无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乐音歌赞佛,

音中悉作如是言:  “佛语能除烦恼病。

法性本寂无诸相,  犹如虚空不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  真实平等常清净。

若能通达诸法性,  于有于无心不动。

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囗生真佛子。

不取众相而行施,  本绝诸恶坚持戒,

解法无害常堪忍,  知法性离具精进,

已尽烦恼入诸禅,  善达性空分别法,

具足智力能博济,  灭除众恶称大士。”

如是妙音千万种,  赞已默然瞻仰佛。

解脱月语金刚藏:  “以何行相入后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察十平等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无体故平等,无生故平等,无成故平等,本来清净故平等,无戏论故平等,无取舍故平等,寂静故平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无不二故平等。菩萨如是观一切法自性清净,随顺无违,得入第六现前地,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已,复以大悲为首、大悲增上、大悲满足,观世间生灭,作是念:‘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复作是念:‘凡夫无智,执著于我,常求有、无,不正思惟,起于妄行,行于邪道;罪行、福行、不动行,积集增长,于诸行中植心种子,有漏有取,复起后有生及老死。所谓:业为田,识为种,无明闇覆,爱水为润,我慢溉灌,见网增长,生名色芽,名色增长生五根,诸根相对生触,触对生受,受后希求生爱,爱增长生取,取增长生有;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生已衰变为老,终殁为死。于老死时,生诸热恼;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此因缘故,集无有集者,任运而灭亦无灭者。’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于第一义谛不了故名: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与识共生四取蕴为名色,名色增长为六处,根、境、识三事和合是触,触共生有受,于受染著是爱,爱增长是取,取所起有漏业为有,从业起蕴为生,蕴熟为老,蕴坏为死;死时离别,愚迷贪恋,心胸烦闷为愁,涕泗咨嗟为叹,在五根为苦,在意地为忧,忧苦转多为恼。如是但有苦树增长,无我、无我所,无作、无受者。’复作是念:‘若有作者,则有作事;若无作者,亦无作事,第一义中俱不可得。’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佛子!此中无明有二种业,一令众生迷于所缘,二与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种业,一能生未来报,二与识作生起因。识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相续,二与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种业,一互相助成,二与六处作生起因。六处亦有二种业,一各取自境界,二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一能触所缘,二与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种业,一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爱亦有二种业,一染著可爱事,二与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种业,一令诸烦恼相续,二与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种业,一能令于余趣中生,二与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种业,一能起诸蕴,二与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种业,一令诸根变异,二与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

“佛子!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助成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由无明乃至生不为缘,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不助成故。佛子!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不断是业道,余分不断是苦道;前后际分别灭三道断,如是三道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复次,无明缘行者,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于是以后,展转相续。无明灭行灭者,是观待断。复次,十二有支名为三苦,此中无明、行乃至六处是行苦,触、受是苦苦,余是坏苦;无明灭行灭者,是三苦断。复次,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能生诸行;无明灭行灭者,以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是。又无明缘行者,是生系缚;无明灭行灭者,是灭系缚。余亦如是。又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无明灭行灭者,是随顺尽灭观。余亦如是。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十种逆顺观诸缘起。所谓:有支相续故,一心所摄故,自业差别故,不相舍离故,三道不断故,观过去、现在、未来故,三苦聚集故,因缘生灭故,生灭系缚故,无所有、尽观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十种相观诸缘起,知无我、无人、无寿命、自性空、无作者、无受者,即得空解脱门现在前。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有少法相生,即时得无相解脱门现在前。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唯除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即时得无愿解脱门现在前。菩萨如是修三解脱门,离彼、我想,离作者、受者想,离有、无想。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大悲转增,精勤修习,为未满菩提分法令圆满故,作是念:‘一切有为,有和合则转,无和合则不转;缘集则转,缘不集则不转。我如是知有为法多诸过患,当断此和合因缘;然为成就众生故,亦不毕竟灭于诸行。’佛子!菩萨如是观察有为多诸过患,无有自性,不生不灭,而恒起大悲,不舍众生,即得般若波罗蜜现前,名:无障碍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虽修习菩提分因缘而不住有为中,虽观有为法自性寂灭亦不住寂灭中,以菩提分法未圆满故。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此菩萨得如是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现前;如是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无愿三昧门皆悉现前。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满足不可坏心、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皆悉圆满。

“佛子!菩萨以此心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于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于菩萨智慧光明,于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方便智慧恒共相应,菩提分法常行不舍。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顺忍,以于诸法如实相随顺无违故。

“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已,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以广大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舍。又得诸佛甚深法藏,经于百劫,经于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明净。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宝数数磨莹,转更明净;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随逐观察,转更明净,转复寂灭,无能映蔽。譬如月光,照众生身,令得清凉,四种风轮所不能坏;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能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烦恼炽火,四种魔道所不能坏。此菩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菩萨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所有问难无能退屈,能令众生除灭我慢、深入缘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亿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菩萨圆满五地已,  观法无相亦无性,

无生无成本清净,  无有戏论无取舍,

体相寂灭如幻等,  有无不二离分别,

随顺法性如是观,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顺忍智具足,  观察世间生灭相,

以痴闇力世间生,  若灭痴闇世无有。

观诸因缘实义空,  不坏假名和合用,

无作无受无思念,  诸行如云遍兴起。

不知真谛名无明,  所作思业愚痴果,

识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众苦聚。

了达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缘亦复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灭者生死尽。

无明所作有二种,  缘中不了为行因,

如是乃至老终殁,  从此苦生无有尽。

无明为缘不可断,  彼缘若尽悉皆灭,

愚痴爱取烦恼支,  行有是业余皆苦。

痴至六处是行苦,  触受增长是苦苦,

所余有支是坏苦,  若见无我三苦灭。

无明与行为过去,  识至于受现在转,

爱取有生未来苦,  观待若断边际尽。

无明为缘是生缚,  于缘得离缚乃尽,

从因生果离则断,  观察于此知性空。

随顺无明起诸有,  若不随顺诸有断,

此有彼有无亦然,  十种思惟心离著。

有支相续一心摄,  自业不离及三道,

三际三苦因缘生,  系缚起灭顺无尽。

如是普观缘起行,  无作无受无真实,

如幻如梦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阳焰。

如是观察入于空,  知缘性离得无相,

了其虚妄无所愿,  唯除慈愍为众生。

大士修行解脱门,  转益大悲求佛法,

知诸有为和合作,  志乐决定勤行道。

空三昧门具百千,  无相无愿亦复然,

般若顺忍皆增上,  解脱智慧得成满。

复以深心多供佛,  于佛教中修习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琉璃所磨莹。

如月清凉被众物,  四风来触无能坏;

此地菩萨超魔道,  亦息群生烦恼热。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导众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胜声闻道。

此地菩萨勤精进,  获诸三昧百千亿,

亦见若干无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甚深微妙难见知,  声闻独觉无能了,

如是菩萨第六地,  我为佛子已宣说。”

第七地

是时天众心欢喜,  散宝成云在空住,

普发种种妙音声,  告于最胜清净者:

“了达胜义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华无所著,  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  普供除忧烦恼者。

尔时天众皆欢喜,  悉发美音同赞述:

“我等闻斯地功德,  则为已获大善利。”

天女是时心庆悦,  竞奏乐音千万种,

悉以如来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威仪寂静最无比,  能调难调世应供,

已超一切诸世间,  而行于世阐妙道。

虽现种种无量身,  知身一一无所有,

巧以言辞说诸法,  不取文字音声相。

往诣百千诸国土,  以诸上供供养佛,

智慧自在无所著,  不生于我佛国想。

虽勤教化诸众生,  而无彼己一切心;

虽已修成广大善,  而于善法不生著。

以见一切诸世间,  贪恚痴火常炽然,

于诸想念悉皆离,  发起大悲精进力。”

一切诸天及天女,  种种供养称赞已,

悉共同时默然住,  瞻仰人尊愿闻法。

时解脱月复请言:  “此诸大众心清净,

第七地中诸行相,  唯愿佛子为宣说!”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嗔、痴烦恼焰;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现在前,名为:住第七远行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七地已,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诸佛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入无量种种差别法,入无量诸佛现觉智,入无量劫数,入无量诸佛觉了三世智,入无量众生差别信解,入无量诸佛示现种种名色身,入无量众生欲乐诸根差别,入无量诸佛语言音声令众生欢喜,入无量众生种种心行,入无量诸佛了知广大智,入无量声闻乘信解,入无量诸佛说智道令信解,入无量辟支佛所成就,入无量诸佛说甚深智慧门令趣入,入无量诸菩萨方便行,入无量诸佛所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得入。此菩萨作是念:‘如是无量如来境界,乃至于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应以无功用无分别心成就圆满。’

“佛子!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常不舍于如是想念。此菩萨于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为求佛智,施与众生,是名:檀那波罗蜜;能灭一切诸烦恼热,是名:尸罗波罗蜜;慈悲为首,不损众生,是名:羼提波罗蜜;求胜善法,无有厌足,是名:毗梨耶波罗蜜;一切智道常现在前,未尝散乱,是名:禅那波罗蜜;能忍诸法无生无灭,是名:般若波罗蜜;能出生无量智,是名:方便波罗蜜;能求上上胜智,是名:愿波罗蜜;一切异论及诸魔众无能沮坏,是名: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罗蜜。佛子!此十波罗蜜,菩萨于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略说乃至一切菩提分法,于念念中皆悉圆满。”

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于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于十地中皆能满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为殊胜。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萨于初地中,缘一切佛法愿求故,满足菩提分法;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萨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从第八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萨诸地亦复如是,有杂染行,有清净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过。”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

金刚藏菩萨言:

“佛子!从初地至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以回向无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为超烦恼行。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乘天象宝游四天下,知有贫穷困苦之人,而不为彼众患所染,然未名为超过人位;若舍王身,生于梵世,乘天宫殿,见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现梵天光明威德,尔乃名为超过人位。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知诸世间烦恼过患,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然未名为超烦恼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佛子!此第七地菩萨尽超过多贪等诸烦恼众住此地,不名有烦恼者,不名无烦恼者。何以故?一切烦恼不现行故,不名有者;求如来智心未满故,不名无者。

“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以深净心,成就身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道——如来所诃,皆已舍离;一切善业——如来所赞,常善修行。世间所有经书、技术,如五地中说,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此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为大明师,唯除如来及八地已上其余菩萨,深心妙行无与等者,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皆得现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报得成就。此地菩萨于念念中具足修习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转胜圆满。

“佛子!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昧、如实分别义三昧、善住坚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门三昧、法界业三昧、如来胜利三昧、种种义藏生死涅槃门三昧,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门百万三昧,净治此地。是菩萨得此三昧,善治净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过二乘地,得观察智慧地。

“佛子!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身业无相行,善净无量语业无相行,善净无量意业无相行故,得无生法忍光明。”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初地来所有无量身、语、意业,岂不超过二乘耶?”

金刚藏菩萨言:“佛子!彼悉超过,然但以愿求诸佛法故,非是自智观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胜一切臣众,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长大,艺业悉成,乃以自力超过一切。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心时,以志求大法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过一切二乘之上。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得甚深远离无行、常行身语意业,勤求上道而不舍离,是故菩萨虽行实际而不作证。”

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何地来,能入灭定?”

金刚藏菩萨言:

“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入灭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证。故此菩萨名为: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行于实际而不作证。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难;此地菩萨亦复如是,乘波罗蜜船行实际海,以愿力故而不证灭。

“佛子!此菩萨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虽眷属围绕,而常乐远离;虽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为世法所染;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虽随顺佛智,而示入声闻、辟支佛地;虽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虽超魔道,而现行魔法;虽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虽示随顺一切世间,而常行一切出世间法;所有一切庄严之事,出过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帝释、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舍离乐法之心。

“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住远行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彼佛所,以广大心、增胜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于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获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于诸佛所护持正法,常为如来之所赞喜,一切二乘所有问难无能退屈,利益众生,法忍清净。如是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增胜。譬如真金,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转更增胜,倍益光明,余庄严具所不能及;菩萨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力转更明净,非是二乘之所能及。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无能及者,阎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干竭;此远行地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有能及,悉能干竭一切众生诸惑泥潦。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为众生说证智法,令其证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发勤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亿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第一义智三昧道,  六地修行心满足,

即时成就方便慧,  菩萨以此入七地。

虽明三脱起慈悲,  虽等如来勤供佛,

虽观于空集福德,  菩萨以此升七地。

远离三界而庄严,  灭除惑火而起焰,

知法无二勤作业,  了刹皆空乐严土,

解身不动具诸相,  达声性离善开演,

入于一念事各别,  智者以此升七地。

观察此法得明了,  广为群迷兴利益,

入众生界无有边,  佛教化业亦无量。

国土诸法与劫数,  解欲心行悉能入,

说三乘法亦无限,  如是教化诸群生。

菩萨勤求最胜道,  动息不舍方便慧,

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罗蜜。

发心回向是布施,  灭惑为戒不害忍,

求善无厌斯进策,  于道不动即修禅,

忍受无生名般若,  回向方便希求愿,

无能摧力善了智,  如是一切皆成满。

初地攀缘功德满,  二地离垢三诤息,

四地入道五顺行,  第六无生智光照,

七住菩提功德满,  种种大愿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  一切所作咸清净。

此地难过智乃超,  譬如世界二中间,

亦如圣王无染著,  然未名为总超度。

若住第八智地中,  尔乃逾于心境界,

如梵观世超人位,  如莲处水无染著。

此地虽超诸惑众,  不名有惑非无惑,

以无烦恼于中行,  而求佛智心未足。

世间所有众技艺,  经书词论普明了,

禅定三昧及神通,  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萨修成七住道,  超过一切二乘行,

初地愿故此由智,  譬如王子力具足。

成就甚深仍进道,  心心寂灭不取证;

譬如乘船入海中,  在水不为水所溺。

方便慧行功德具,  一切世间无能了,

供养多佛心益明,  如以妙宝庄严金。

此地菩萨智最明,  如日舒光竭爱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  化导群生修正智。

若以勇猛精勤力,  获多三昧见多佛,

百千亿数那由他,  愿力自在复过是。

此是菩萨远行地,  方便智慧清净道,

一切世间天及人,  声闻独觉无能知。”

同类推荐
  •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效简便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台玉案

    丹台玉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中论

    掌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贞观文化大土匪

    贞观文化大土匪

    编辑说,“读者找书第一先看的就是简介。”可是作者比较废总想不出吸引读者的简介。那啥要不各位读者老爷点进去看几章,不看也行顺手加个收藏就可以了。我这封面是起点独家倾力打造设计的,动用了起点整个设计部门,冲着封面读者老爷是不是也友情收藏一下那?看看废作者写的废简介:本书就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满是现代人的唐朝。带着两个系统,后来占领了流求岛瞎建设的,一个纯作者瞎编的故事。预计建设目标是一个超级势力,世界经济中心,求学圣地等。比如青楼就是世界各国的美女组成。酒楼用的都是世界各地收集到的青菜等食材。哦对了得说一下那两个系统,一个是土匪系统,一个是诸子百家系统。作者挠头,写的简介是没啥吸引力,大概就能写到这个程度了。
  • 但是相思不相负

    但是相思不相负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她本想闷声发大财,与世无争。偏偏有人吧啦她,拉进无休争斗的漩涡里。既然如此,她只好和竹马携手。左踢青龙,右踹白虎。顺便当个首富,再生一对萌宝生活岂不是美滋滋。――某女和朋友约好了要去听戏,却被某男拦在门口。不悦道:“我去哪跟你没关系,你管不着。”某男轻笑:“没关系?那这两个是怎么回事?”从身后提出一对萌娃可怜巴巴的萌娃。“母亲,你赶紧把父亲娶回家吧。”苏相思额头冒青筋,她都养了什么东西。
  • 亲爱的国师大人

    亲爱的国师大人

    乱世之中,身世沉浮。天下战事,终将平息。他究竟是谁?身上所负使命又是什么?他逐渐迷失在远行的道路上,直到遇见她。她的出现,如同天光破晓,照进了他的心里。两次穿越,历经坎坷,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是跨越了多远的距离,才能在时空穿越后再次相遇? (此书为练习文笔,提升水平)
  • 重生小妻:总裁老公要抱抱

    重生小妻:总裁老公要抱抱

    男友劈腿,闺蜜背叛。一直到死,徐歆然才知道谁是真心待她。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浴火重生,回到十八岁。“说,你喜欢谁?”徐宇哲的俊脸在她眼前无限放大。“小叔!是小叔!我喜欢小叔!!!”她喜极而泣。感谢上苍给了她重来的机会,这一次,她绝不会错过。“一直以来,从今往后,我徐欣然喜欢的都只有小叔一个人!”“是那种海枯石烂的喜欢。”“小叔,徐宇哲,我爱你。生生世世!!”这个文,甜到掉牙了。巨宠、巨齁,不甜你咬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滋养无数的心灵。如是您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那么本书一定会给您帮助:一直为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组织里常常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总有一些人在执行中打折扣,与你的指令背道而驰。自己常为自身的现状和条件而担忧。……阅读本书,将让你得到一些启示,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让你受益非浅。
  • 海贼之百鬼夜行

    海贼之百鬼夜行

    二十五岁的大龄宅男陆良,在将名为某阴阳师的卡牌手游的所有式神收集完全的一刻,因为手机过热引发爆炸身亡。再次睁开双眼却发现自己来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且成为了滑头鬼之子----奴良鲤伴。然而不仅如此,随着陆良而来的还有着阴阳师手游中的无数式神,当没有阴阳师的束缚,式神们再度化为妖怪,又会在这片大海中卷起怎样的风浪。(新人新书,可能更新有些慢,不过萌新会尽可能的加快速度,如果各位看官感觉还能入眼,请多多收藏,你的收藏将会是萌新的无限动力)
  • 御界魔尊

    御界魔尊

    “恶念起,仙既是魔;善念起,魔亦是仙。正邪虽有界,却可因念转。缘何称此御界之道!”百丈魔宫穹顶,萧洋把酒沉思……
  • 颖者悲歌

    颖者悲歌

    一事无成、其貌不扬的封二牛,老婆胡溪桐却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气质出众美貌无双。二人只是有名无实的夫妻,结婚的原因也只是醉酒后的一次错误。封二牛在一次车祸后走投无路,暂住胡溪桐家,受尽了胡溪桐家人的冷嘲热讽。穷困潦倒的封二牛无奈下求助胡溪桐,在胡溪桐的公司当了一名小小的保安。这时,封二牛又结识了胡溪桐的朋友华建德。华建德性格孤僻,如同一匹草原的孤狼,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在意也不关心,偏偏对封二牛另眼相看。在华建德的介绍下,胡溪桐和封二牛加入了一个古老而强大的组织稷上阁。在阳光照不到的世界暗处,传承千年的颖家稷上阁一直隐匿于幕后默默地守护众生。这是一个崭新的恢宏的时代,新一代的稷上阁精英汇集在西里尔学院,共谋颖家和世界的未来。烽火狼烟已经冲天而起,暗影世界的权柄在旋转不休,在那登顶的路上,唯有坚定的信念能够给予支撑。也许曾经自卑无能,也许曾经失去一切,可是一颗执着且炙热的心有着可以焚烧世界的火焰,只待有人将它点燃!
  • 太子的私房菜

    太子的私房菜

    与皇家联姻,新娘不是嫡长女,而是庶出的二小姐,这让东越国所有人大跌眼镜,羡慕左二小姐山鸡变凤凰。然,身为准新娘的左云曦表示,很郁闷。谁说太子会欺负她的?谁说她会生不如死的?哼哼!左云曦冷笑出声,先勾住你的胃,再勾住你的心。陈苏落:听说除了本太子,你还跟别人接吻过?左云曦:跟我家的狗咋滴?TMD,变着法儿的说他不如狗,那就让她看看自己的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