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8600000036

第36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二地

诸菩萨闻此,  最胜微妙地,

其心尽清净,  一切皆欢喜。

皆从于座起,  踊住虚空中,

普散上妙华,  同时共称赞:

“善哉金刚藏!  大智无畏者!

善说于此地,  菩萨所行法。”

解脱月菩萨,  知众心清净,

乐闻第二地,  所有诸行相,

即请金刚藏:  “大慧愿演说,

佛子皆乐闻,  所住第二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囗,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复作是念:‘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嗔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闇,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阴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于所贪爱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著于我,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依六处空聚,起四颠倒行,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槃。’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佛子!菩萨如是护持于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是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质直柔软及堪能,  调伏寂静与纯善,

速出生死广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  远离杀生不恼害,

亦离偷盗及邪淫,  妄恶乖离无义语。

不贪财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无谄伪,

离险舍慢极调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狱畜生受众苦,  饿鬼烧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当离彼住实法。

人中随意得受生,  乃至顶天禅定乐,

独觉声闻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净戒教他护,

复见群生受众苦,  转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怀忿恨多诤讼,

贪求境界无足期,  我应令彼除三毒。

愚痴大暗所缠覆,  入大险道邪见网,

生死笼槛怨所拘,  我应令彼摧魔贼。

四流漂荡心没溺,  三界焚如苦无量,

计蕴为宅我在中,  为欲度彼勤行道。

设求出离心下劣,  舍于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发勤精进无厌足。

菩萨住此集功德,  见无量佛咸供养,

亿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药炼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  普化众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习,  为成十力救于世。

欲舍王位及财宝,  即弃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  此地菩萨皆能现,

愿力所作复过此,  无量自在度群生。

一切世间利益者,  所修菩萨最胜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为诸佛子已开演。”

第三地

佛子得闻此地行,  菩萨境界难思议,

靡不恭敬心欢喜,  散华空中为供养,

赞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诸众生,

善说智者律仪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  真实无异无差别,

为欲利益诸群生,  如是演说最清净。

一切人天供养者,  愿为演说第三地,

与法相应诸智业,  如其境界希具阐!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进禅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净行愿皆说!”

时,解脱月复请言:  “无畏大士金刚藏,

愿说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诸功德!”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著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槃。’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囗言而可清净。’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著。

“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等声亦悉能闻。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有烦恼心、无烦恼心,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脱心、非解脱心,有上心、无上心,杂染心、非杂染心,广心、非广心,皆如实知。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过去无量差别,皆能忆念。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称两不减,转更明净。菩萨亦复如是,住此发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谐顺心、悦美心、不嗔心、不动心、不浊心、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不谄心、不诳心、无譣诐心皆转清净。此菩萨于四摄中,利行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菩萨第三发光地。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能以方便,令诸众生舍离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清净安住明盛心,  厌离无贪无害心,

坚固勇猛广大心,  智者以此入三地。

菩萨住此发光地,  观诸行法苦无常,

不净败坏速归灭,  无坚无住无来往。

观诸有为如重病,  忧悲苦恼惑所缠,

三毒猛火恒炽然,  无始时来不休息。

厌离三有不贪著,  专求佛智无异念,

难测难思无等伦,  无量无边无逼恼。

见佛智已愍众生,  孤独无依无救护,

三毒炽然常困乏,  住诸有狱恒受苦,

烦恼缠覆盲无目,  志乐下劣丧法宝,

随顺生死怖涅槃,  我应救彼勤精进。

将求智慧益众生,  思何方便令解脱?

不离如来无碍智,  彼复无生慧所起。

心念此慧从闻得,  如是思惟自勤励,

日夜听习无间然,  唯以正法为尊重。

国城财贝诸珍宝,  妻子眷属及王位,

菩萨为法起敬心,  如是一切皆能舍。

头目耳鼻舌牙齿,  手足骨髓心血肉,

此等皆舍未为难,  但以闻法为最难。

设有人来语菩萨:  ‘孰能投身大火聚,

我当与汝佛法宝!’  闻已投之无怯惧。

假使火满三千界,  身从梵世而投入,

为求法故不为难,  况复人间诸小苦!

从初发意至得佛,  其间所有阿鼻苦,

为闻法故皆能受,  何况人中诸苦事!

闻已如理正思惟,  获得四禅无色定,

四等五通次第起,  不随其力而受生。

菩萨住此见多佛,  供养听闻心决定,

断诸邪惑转清净,  如炼真金体无减。

住此多作忉利王,  化导无量诸天众,

令舍贪心住善道,  一向专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进,  百千三昧皆具足,

见百千佛相严身,  若以愿力复过是。

一切众生普利益,  彼诸菩萨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  我依其义已解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弃后之重生情缘

    弃后之重生情缘

    她是芳华绝代的艳后,尊贵的地位与荣耀,带给她的却是无尽的折磨……只是渴求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真挚感情,难道,这也是奢望……无情遭弃,涅盘重生,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离奇的命运……她,绝世的美貌并没有为之带来幸福,陷害,漂泊如影随行他,一国之君,冷漠残酷,狠绝毒辣,人生充满着憎恨与报复他,性格怪异,医术超群,俊美无铸却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他,妖冶绝情,霸道自负,放荡不羁,他们在冥冥之中相互纠葛,谁才是她注定的宿命……
  • 特色甘薯

    特色甘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特色甘薯》分册,具体包括了:甘薯的种植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江苏省近年来较有特色的品系等内容。
  • 逃出死亡地带

    逃出死亡地带

    困长春那年,我六岁。我家住在城边,不远处就是一条总也不见火车跑的铁路。铁路对面是片柳树毛子,穿过柳树毛子就是一座老道庙,庙后的墙根儿有个洞,一股清亮亮的泉水从洞里成年往外流,汇成一条不宽的小溪,绕着小庙转了一圈,流入庙后的大草甸子。半年前,妈妈曾领我到庙里来“跳墙”。真有意思,庙里那个白胡子老道收下我抱来的大冠子红公鸡,给我剃光了头,只在后脑勺留下一撮小“老毛”,然后叫我站在一条小板凳上,嘴里叨叨咕咕地说了一阵,拿根红筷子在我头上敲了一下,让我从凳子上跳下去,不回头地跑出庙门,就算过了什么“关”,再也不会生灾得病了。
  • 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168个故事

    让你学会与人沟通的168个故事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有感动才会产生影响,有影响才会激励人奋发上进,如春雨滋润心田,似和风拂过面颊,真善美的碰撞,善良与纯洁的交汇,不一样的故事,同样深刻的感动和震撼,让彷徨的心灵获得慰籍,让充满激情的心灵再次燃烧……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最与众不同的感受与感动!
  • 戴尔空间

    戴尔空间

    本篇比较致郁,现在还在喜剧结尾和悲剧结尾之间摇摆,且写且珍惜
  • 大武侠传

    大武侠传

    《铁布衫》!《铜像功》!《金钟罩》!比谁更硬,在座的各位****!新书《开局鹰爪铁布衫》已于起点发布,欢迎各位品读。
  • 女扮男装公子世无双0a

    女扮男装公子世无双0a

    夜幕悄然降临,城内外却还是灯火通明.风悠悠的吹,酒肆门口的旗幡有节奏的飞舞.雾雨轻轻洒落,雕的古拙的栏杆被蒙上一层湿润,而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依旧嬉笑着,喧闹着,夜里的寒气挡不住人们火热的心情.叫卖声此起彼伏,沿街的摊位周围都围满了人.画舫在湖上游,差点惊着了从上游漂下来的河灯.
  • 两元空间

    两元空间

    一个平常的人,.遇见奇事。从此走上一条与众不同道路。
  • 最强信仰兑换系统

    最强信仰兑换系统

    【热血超级英雄文】 本书极度中二且剧毒,自认心理年龄高者慎入。 我只想静静的做个校草,却被突如其来的宇宙砸中脑袋,我惹谁了我。从此,某咸鱼作者成为了帝皇侠开始四处拯救世界!网聚天下信仰之力! 美帝有超级英雄,倭国有奥特曼,那我华夏也该有铠甲勇士来守护!“小伙子,我看你根骨奇佳,想成为铠甲勇士吗?” 兑换帝皇铠甲,强化基因,兑换超能力,成为万人敬仰的超级英雄。四部铠甲之下,唯有超神黑甲。 “修罗,雅塔莱斯,将来蓝星就交给你们了!带领炎龙他们好好保卫蓝星!”“师傅,弟子领命!” “悟空,黑甲就交给你统领了,我即将前往这宇宙之外!”“少主,属下领命!” 我有三千黑甲军,可抗宇外混沌边! 殇雪阁:52717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