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8600000014

第14章

光明觉品第九

尔时,世尊从两足轮下放百亿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阎浮提、百亿弗婆提、百亿瞿耶尼、百亿郁单越、百亿大海、百亿轮围山、百亿菩萨受生、百亿菩萨出家、百亿如来成正觉、百亿如来转法轮、百亿如来入涅槃、百亿须弥山王、百亿四天王众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化乐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众天、百亿光音天、百亿遍净天、百亿广果天、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如此处,见佛世尊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其百亿阎浮提中,百亿如来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觉首菩萨、财首菩萨、宝首菩萨、功德首菩萨、目首菩萨、精进首菩萨、法首菩萨、智首菩萨、贤首菩萨。是诸菩萨所从来国,所谓: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莲华色世界、薝卜华色世界、优钵罗华色世界、金色世界、宝色世界、金刚色世界、玻璃色世界、平等色世界。此诸菩萨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不动智佛、无碍智佛、解脱智佛、威仪智佛、明相智佛、究竟智佛、最胜智佛、自在智佛、梵智佛、观察智佛。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若有见正觉,  解脱离诸漏,

不著一切世,  彼非证道眼。

若有知如来,  体相无所有,

修习得明了,  此人疾作佛。

能见此世界,  其心不摇动,

于佛身亦然,  当成胜智者。

若于佛及法,  其心了平等,

二念不现前,  当践难思位。

若见佛及身,  平等而安住,

无住无所入,  当成难遇者。

色受无有数,  想行识亦然,

若能如是知,  当作大牟尼。

世及出世见,  一切皆超越,

而能善知法,  当成大光耀。

若于一切智,  发生回向心,

见心无所生,  当获大名称。

众生无有生,  亦复无有坏,

若得如是智,  当成无上道。

一中解无量,  无量中解一,

了彼亘生起,  当成无所畏。”

尔时,光明过此世界,遍照东方十佛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如此处,见佛世尊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彼一一世界中,各有百亿阎浮提、百亿如来,亦如是坐。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众生无智慧,  爱刺所伤毒,

为彼求菩提,  诸佛法如是。

普见于诸法,  二边皆舍离,

道成永不退,  转此无等轮。

不可思议劫,  精进修诸行,

为度诸众生,  此是大仙力。

导师降众魔,  勇健无能胜,

光中演妙义,  慈悲故如是。

以彼智慧心,  破诸烦恼障,

一念见一切,  此是佛神力。

击于正法鼓,  觉寤十方刹,

咸令向菩提,  自在力能尔。

不坏无边境,  而游诸亿刹,

于有无所著,  彼自在如佛。

诸佛如虚空,  究竟常清净,

忆念生欢喜,  彼诸愿具足。

一一地狱中,  经于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  而能忍是苦。

不惜于身命,  常护诸佛法,

无我心调柔,  能得如来道。”

尔时,光明过十世界,遍照东方百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诸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佛了法如幻,  通达无障碍,

心净离众著,  调伏诸群生。

或有见初生,  妙色如金山,

住是最后身,  永作人中月。

或见经行时,  具无量功德,

念慧皆善巧,  丈夫师子步。

或见绀青目,  观察于十方,

有时现戏笑,  为顺众生欲。

或见师子吼,  殊胜无比身,

示现最后生,  所说无非实。

或有见出家,  解脱一切缚,

修治诸佛行,  常乐观寂灭。

或见坐道场,  觉知一切法,

到功德彼岸;  痴暗烦恼尽。

或见胜丈夫,  具足大悲心,

转于妙法轮,  度无量众生。

或见师子吼,  威光最殊特,

超一切世间,  神通力无等。

或见心寂静,  如世灯永灭,

种种现神通,  十力能如是。”

尔时,光明过百世界,遍照东方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佛于甚深法,  通达无与等,

众生不能了,  次第为开示。

我性未曾有,  我所亦空寂,

云何诸如来,  而得有其身。

解脱明行者,  无数无等伦,

世间诸因量,  求过不可得。

佛非世间蕴,  界处生死法,

数法不能成,  故号人师子。

其性本空寂,  内外俱解脱,

离一切妄念,  无等法如是。

体性常不动,  无我无来去,

而能寤世间,  无边悉调伏。

常乐观寂灭,  一相无有二,

其心不增减,  现无量神力。

不作诸众生,  业报因缘行,

而能了无碍,  善逝法如是。

种种诸众生,  流转于十方,

如来不分别,  度脱无边类。

诸佛真金色,  非有遍诸有,

随众生心乐,  为说寂灭法。”

尔时,光明过千世界,遍照东方十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发起大悲心,  救护诸众生,

永出人天众,  如是业应作。

意常信乐佛,  其心不退转,

亲近诸如来,  如是业应作。

志乐佛功德,  其心永不退,

住于清凉慧,  如是业应作。

一切威仪中,  常念佛功德,

昼夜无暂断,  如是业应作。

观无边三世,  学彼佛功德,

常无厌倦心,  如是业应作。

观身如实相,  一切皆寂灭,

离我无我著,  如是业应作。

等观众生心,  不起诸分别,

入于真实境,  如是业应作。

悉举无边界,  普饮一切海,

此神通智力,  如是业应作。

思惟诸国土,  色与非色相,

一切悉能知,  如是业应作。

十方国土尘,  一尘为一佛,

悉能知其数,  如是业应作。”

尔时,光明过十千世界,遍照东方百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若以威德色种族,  而见人中调御师,

是为病眼颠倒见,  彼不能知最胜法。

如来色形诸相等,  一切世间莫能测,

亿那由劫共思量,  色相威德转无边。

如来非以相为体,  但是无相寂灭法,

身相威仪悉具足,  世间随乐皆得见。

佛法微妙难可量,  一切言说莫能及,

非是和合非不合,  体性寂灭无诸相。

佛身无生超戏论,  非是蕴聚差别法,

得自在力决定见,  所行无畏离言道。

身心悉平等,  内外皆解脱,

永劫住正念,  无著无所系。

意净光明者,  所行无染著,

智眼靡不周,  广大利众生。

一身为无量,  无量复为一,

了知诸世间,  现形遍一切。

此身无所从,  亦无所积聚,

众生分别故,  见佛种种身。

心分别世间,  是心无所有,

如来知此法,  如是见佛身。”

尔时,光明过百千世界,遍照东方百万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如来最自在,  超世无所依,

具一切功德,  度脱于诸有。

无染无所著,  无想无依止,

体性不可量,  见者咸称叹。

光明遍清净,  尘累悉蠲涤,

不动离二边,  此是如来智。

若有见如来,  身心离分别,

则于一切法,  永出诸疑滞。

一切世间中,  处处转法轮,

无性无所转,  导师方便说。

于法无疑惑,  永绝诸戏论,

不生分别心,  是念佛菩提。

了知差别法,  不著于言说,

无有一与多,  是名随佛教。

多中无一性,  一亦无有多,

如是二俱舍,  普入佛功德。

众生及国土,  一切皆寂灭,

无依无分别,  能入佛菩提。

众生及国土,  一异不可得,

如是善观察,  名知佛法义。”

尔时,光明过百万世界,遍照东方一亿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各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智慧无等法无边,  超诸有海到彼岸,

寿量光明悉无比,  此功德者方便力。

所有佛法皆明了,  常观三世无厌倦,

虽缘境界不分别,  此难思者方便力。

乐观众生无生想,  普见诸趣无趣想,

恒住禅寂不系心,  此无碍慧方便力。

善巧通达一切法,  正念勤修涅槃道,

乐于解脱离不平,  此寂灭人方便力。

有能劝向佛菩提,  趣如法界一切智,

善化众生入于谛,  此住佛心方便力。

佛所说法皆随入,  广大智慧无所碍,

一切处行悉已臻,  此自在修方便力。

恒住涅槃如虚空,  随心化现靡不周,

此依无相而为相,  到难到者方便力。

昼夜日月及年劫,  世界始终成坏相,

如是忆念悉了知,  此时数智方便力。

一切众生有生灭,  色与非色想非想,

所有名字悉了知,  此住难思方便力。

过去现在未来世,  所有言说皆能了,

而知三世悉平等,  此无比解方便力。”

尔时,光明过一亿世界,遍照东方十亿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广大苦行皆修习,  日夜精勤无厌怠,

已度难度师子吼,  普化众生是其行。

众生流转爱欲海,  无明网覆大忧迫,

至仁勇猛悉断除,  誓亦当然是其行。

世间放逸著五欲,  不实分别受众苦,

奉行佛教常摄心,  誓度于斯是其行。

众生著我入生死,  求其边际不可得,

普事如来获妙法,  为彼宣说是其行。

众生无怙病所缠,  常沦恶趣起三毒,

大火猛焰恒烧热,  净心度彼是其行。

众生迷惑失正道,  常行邪径入闇宅,

为彼大然正法灯,  永作照明是其行。

众生漂溺诸有海,  忧难无涯不可处,

为彼兴造大法船,  皆令得度是其行。

众生无知不见本,  迷惑痴狂险难中,

佛哀愍彼建法桥,  正念令升是其行。

见诸众生在险道,  老病死苦常逼迫,

修诸方便无限量,  誓当悉度是其行。

闻法信解无疑惑,  了性空寂不惊怖,

随形六道遍十方,  普教群迷是其行。”

尔时,光明过十亿世界,遍照东方百亿世界、千亿世界、百千亿世界、那由他亿世界、百那由他亿世界、千那由他亿世界、百千那由他亿世界,如是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所有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一念普观无量劫,  无去无来亦无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  超诸方便成十力。

十方无比善名称,  永离诸难常欢喜,

普诣一切国土中,  广为宣扬如是法。

为利众生供养佛,  如其意获相似果,

于一切法悉顺知,  遍十方中现神力。

从初供佛意柔忍,  入深禅定观法性,

普劝众生发道心,  以此速成无上果。

十方求法情无异,  为修功德令满足,

有无二相悉灭除,  此人于佛为真见。

普往十方诸国土,  广说妙法兴义利,

住于实际不动摇,  此人功德同于佛。

如来所转妙法轮,  一切皆是菩提分,

若能闻已悟法性,  如是之人常见佛。

不见十力空如幻,  虽见非见如盲睹,

分别取相不见佛,  毕竟离著乃能见。

众生随业种种别,  十方内外难尽见,

佛身无碍遍十方,  不可尽见亦如是。

譬如空中无量刹,  无来无去遍十方,

生成灭坏无所依,  佛遍虚空亦如是。”

菩萨问明品第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

“仁今问是义,  为晓悟群蒙,

我如其性答,  惟仁应谛听。

诸法无作用,  亦无有体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竞奔逝,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时发,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又如长风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又如众地界,  展转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诸情根,

以此常流转,  而无能转者。

法性本无生,  示现而有生,

是中无能现,  亦无所现物。

眼耳鼻舌身,  心意诸情根,

一切空无性,  妄心分别有。

如理而观察,  一切皆无性,

法眼不思议,  此见非颠倒。

若实若不实,  若妄若非妄,

世间出世间,  但有假言说。”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财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云何如来随其时、随其命、随其身、随其行、随其解、随其言论、随其心乐、随其方便、随其思惟、随其观察,于如是诸众生中,为现其身,教化调伏?”

时,财首菩萨以颂答曰:

“此是乐寂灭,  多闻者境界,

我为仁宣说,  仁今应听受。

分别观内身,  此中谁是我,

若能如是解,  彼达我有无。

此身假安立,  住处无方所,

谛了是身者,  于中无所著。

于身善观察,  一切皆明见,

知法皆虚妄,  不起心分别。

寿命因谁起,  复因谁退灭,

犹如旋火轮,  初后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  一切有无常,

诸法空无我,  永离一切相。

众报随业生,  如梦不真实,

念念常灭坏,  如前后亦尔。

世间所见法,  但以心为主,

随解取众相,  颠倒不如实。

世间所言论,  一切是分别,

未曾有一法,  得入于法性。

能缘所缘力,  种种法出生,

速灭不暂停,  念念悉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宝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乐,端正、丑陋,内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

时,宝首菩萨以颂答曰:

“随其所行业,  如是果报生,

作者无所有,  诸佛之所说。

譬如净明镜,  随其所对质,

现像各不同,  业性亦如是。

亦如田种子,  各各不相知,

自然能出生,  业性亦如是。

又如巧幻师,  在彼四衢道,

示现众色相,  业性亦如是。

如机关木人,  能出种种声,

彼无我非我,  业性亦如是。

亦如众鸟类,  从[穀-禾+卵]而得出,

音声各不同,  业性亦如是。

譬如胎藏中,  诸根悉成就,

体相无来处,  业性亦如是。

又如在地狱,  种种诸苦事,

彼悉无所从,  业性亦如是。

譬如转轮王,  成就胜七宝,

来处不可得,  业性亦如是。

又如诸世界,  大火所烧然,

此火无来处,  业性亦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德首菩萨言:“佛子!如来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量众,演无量音,示无量身,知无量心,现无量神通,普能震动无量世界,示现无量殊胜庄严,显示无边种种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别相,皆不可得。”

时,德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所问义,  甚深难可了,

智者能知此,  常乐佛功德。

譬如地性一,  众生各别住,

地无一异念,  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  能烧一切物,

火焰无分别,  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  波涛千万异,

水无种种殊,  诸佛法如是。

亦如风性一,  能吹一切物,

风无一异念,  诸佛法如是。

亦如大云雷,  普雨一切地,

雨滴无差别,  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  能生种种芽,

非地有殊异,  诸佛法如是。

如日无云曀,  普照于十方,

光明无异性,  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  世间靡不见,

非月往其处,  诸佛法如是。

譬如大梵王,  应现满三千,

其身无别异,  诸佛法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目首菩萨言:“佛子!如来福田,等一无异。云何而见众生布施果报不同?所谓:种种色、种种形、种种家、种种根、种种财、种种主、种种眷属、种种官位、种种功德、种种智慧;而佛于彼,其心平等,无异思惟。”

时,目首菩萨以颂答曰:

“譬如大地一,  随种各生芽,

于彼无怨亲,  佛福田亦然。

又如水一味,  因器有差别,

佛福田亦然,  众生心故异。

亦如巧幻师,  能令众欢喜,

佛福田如是,  令众生敬悦。

如有才智王,  能令大众喜,

佛福田如是,  令众悉安乐。

譬如净明镜,  随色而现像,

佛福田如是,  随心获众报。

如阿揭陀药,  能疗一切毒,

佛福田如是,  灭诸烦恼患。

亦如日出时,  照曜于世间,

佛福田如是,  灭除诸黑暗。

亦如净满月,  普照于大地,

佛福田亦然,  一切处平等。

譬如毗蓝风,  普震于大地,

佛福田如是,  动三有众生。

譬如大火起,  能烧一切物,

佛福田如是,  烧一切有为。”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别,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

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  我今如实答,

或有速解脱,  或有难出离。

若欲求除灭,  无量诸过恶,

当于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

譬如微少火,  樵湿速令灭,

于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如钻燧求火,  未出而数息,

火势随止灭,  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  不以物承影,

火终不可得,  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  孩稚闭其目,

怪言何不睹,  懈怠者亦然。

如人无手足,  欲以芒草箭,

遍射破大地,  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  而取大海水,

欲令尽干竭,  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  欲以少水灭,

于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如有见虚空,  端居不摇动,

而言普腾蹑,  懈怠者亦然。”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嗔、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  所问如实义,

非但以多闻,  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  惧溺而渴死,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  自饿而不食,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  自疾不能救,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  自无半钱分,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有生王宫,  而受喂与寒,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  悦彼不自闻,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  示彼不自见,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  而于海中死,

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  广说众好事,

内自无实德,  不行亦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精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  能知众生心,

如仁所问义,  谛听我今说。

过去未来世,  现在诸导师,

无有说一法,  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  性分各不同,

随其所应度,  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  毁禁者赞戒,

多嗔为赞忍,  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  愚痴赞智慧,

不仁赞慈愍,  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  曲心赞叹舍,

如是次第修,  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  而后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  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廓,  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  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  率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  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  能与一切乐,

四等亦如是,  与诸菩萨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仪、法住,各有差别。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  法王唯一法,

一切无碍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无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  所有回向心,

得如是刹土,  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  庄严悉圆满,

随众生行异,  如是见不同。

佛刹与佛身,  众会及言说,

如是诸佛法,  众生莫能见。

其心已清净,  诸愿皆具足,

如是明达人,  于此乃能睹。

随众生心乐,  及以业果力,

如是见差别,  此佛威神故。

佛刹无分别,  无憎无有爱,

但随众生心,  如是见有殊。

以是于世界,  所见各差别,

非一切如来,  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  所应受化者,

常见人中雄,  诸佛法如是。”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如来深境界,  其量等虚空,

一切众生入,  而实无所入。

如来深境界,  所有胜妙因,

亿劫常宣说,  亦复不能尽。

随其心智慧,  诱进咸令益,

如是度众生,  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  一切皆随入,

智身无有色,  非彼所能见。

诸佛智自在,  三世无所碍,

如是慧境界,  平等如虚空。

法界众生界,  究竟无差别,

一切悉了知,  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间中,  所有诸音声,

佛智皆随了,  亦无有分别。

非识所能识,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净,  开示诸群生。

非业非烦恼,  无物无住处,

无照无所行,  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  普在三世中,

如来于一念,  一切悉明达。”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同类推荐
  • The New Revelation

    The New Revel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田琐记

    归田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小妖纪事

    小妖纪事

    人的感情多种多样。虚幻人物的感情,历史人物的感情;高尚的感情,下作的感情;能说出口的感情;不能说出口的感情;天长地久的感情,流星一般短暂的感情。看书中人物喜怒哀乐,观世间众生悲欢离合。
  • 漫游记之天意

    漫游记之天意

    什么?死后魂穿竟然重生为豪门少爷?附带系统——天赋、技能,逐渐逆天?还能听见旁白,一路助攻加剧透?穿越拿到主角剧本,简直爽歪歪!等等,什么意思?主角竟然不是我?!普通少年尹明朗在异世重生,竟成为学城少城主,能靠文字施法,无所不能,更有技能系统为他铺路。他的使命是什么?到底身负何种“天意”?棋子能否跳出棋局?神教、学者、玄文,在诡谲之局中,尹明朗的漫游将由此开始。
  • 荒古乱神

    荒古乱神

    习惯这样的寂寞已经多少年了?好像已经记不起来了。这些年来的我,跋涉过茂盛的远古森林。出没在雾气缭绕的死亡沼泽,穿过雪原,越过荒漠,路过无数埋藏在岁月荒芜里的各种壮阔遗迹。习惯了身边只有一柄长刀陪伴的自己,在这段潦草的岁月里,几乎没有和人交谈。心怀一种微弱的期待,像在大风里捧着一朵孱弱的烛火。而如今……
  • 西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西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久而久至

    久而久至

    她是南方人,温文尔雅。他是北方人,大大方方。截然不同的祖籍,却被自以为很帅的高沂的竭力“推荐”,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同桌。“同学,可不可以不要靠我那么近,很热。”拜托同学,现在是大冬天的,呵口气都能结冰,你确定不是害臊?
  • 巴拉和儿子

    巴拉和儿子

    萨娜:达斡尔族,1961年出生于大兴安岭,并在大兴安岭林区从教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作家》《收获》《钟山》《花城》《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随笔两百万字。小说被多家选刊选载,并被翻译至国外。小说集《你脸上有把刀》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著有长篇小说《多布库尔河》等。现居内蒙古呼伦贝尔。巴拉的丈夫胡都利离开家二十多天了。富户诺音又有七头牛准备出售,他找到胡都利,摇摇手里的酒瓶子。胡都利便心知肚明,诺音还想赖着不给上次欠的工钱,还想用一瓶烧酒和甜言蜜语哄他上路。
  • 星魂女帝的校园生活

    星魂女帝的校园生活

    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在冰瀮莯的带领下,踏上了人生巅峰
  • 一品侯妃

    一品侯妃

    她是他娶来的妻子,聪明俊慧。知道他狼子野心,却仍旧是为他的温柔体贴而折服。踏马山河,他步步紧逼;以身葬爱,她毫无退路。那年隶属棠亭中,有人袖手折花赠与她,嗓音浅淡,温凉如风。这一段缘,却是折在了半路,再无声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