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6800000008

第8章

豈不見。昔日雪峯住菴。有僧來參。雪峯以手托菴門云。是什麼。僧亦云。是什麼。雪峯低頭歸菴。雪峯等閑略露目前些子。如寸銕在手。遍地刀鎗。只是這僧不得柄杷。若得柄杷。甚處有雪峯。僧遂辭雪峯。峯問云。什麼處去。僧云。湖南去。峯云。我有箇同行。住巖頭。寄箇信去。僧云。便請雪峯信。云一自鼇山成道後。直至而今飽不飢。兄弟。這箇是巖頭與雪峯。辭德山。至鼇山店上。阻雪底因緣。看佗古人。念道之切。至于孤村陋店。亦以此道為念。巖頭長伸兩脚眠。且道。意在什麼處。雪峯堆堆打座。向什麼處留心。巖頭云。噇眠去。恰似七村裏土地相似佗日異時。魔魅人家男女去在。是知切瑳琢磨。深錐痛劄。若非具大眼目底。同行道伴。安能誡告。如此之切。雪峯既被巖頭痛處一劄。乃自指胷云。我這裏。實未穩在。是佗大力量人。不肯只麼休去。故得巖云。若恁麼。據你平昔見處。一一舉來。是則與汝證據。非則為汝剗却。峯乃詣實供通云。我初見鹽官。聞舉色空義。有箇見處。只今目前。所見是色。當體即空。空亦不可得。如此見解。還得徹也未。是故巖云。此去三十年後。切忌舉著。峯云。因見洞山過水悟道頌。有箇省處。頌云。切忌從佗覓。迢迢與我踈。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始契如如。且道。渠與我。是一是二。十二時中。還得如此也無。巖云。若恁麼。自救也未徹在。巖頭鉗鎚在手。應用臨時。峯又云。我因問德山云。從上宗乘中事。某甲還有分也無。德山打一棒云。道什麼。我當下。如桶底脫相似。巖頭云。你豈不見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只如德山。打一棒云。道什麼。還當得從上宗乘也無。雪峯當下。如桶底脫相似。又有甚不得處。因什麼。巖頭道。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將知萬里無雲。青天猶在。寸絲不掛。赤體猶存。雪峯敵國家財。既被巖頭打併了。計窮力盡。乃問巖頭云。畢竟如何得是。巖頭云。佗後若播揚大教。須是一一從自己胷襟流出。與我蓋天蓋地。雪峯於此大悟。跳下牀禮拜云。今日始是鼇山成道。今日始是鼇山成道。大眾。雪峯自聞色空義。見洞山過水頌。於德山棒下。皆有證悟處。其奈一翳在眼。空花亂墜。當時若不是巖頭有針膏肓。起必死底手段。安有鼇山店上。一段奇事。故信云。一自鼇山成道後。直至而今。飽不飢。也是貧兒思舊債。巖頭遂問這僧云。雪峯更有什麼言句。僧舉前話。巖頭云。雪峯道什麼。僧云。無語低頭歸菴。巖頭云。我當時悔不向伊道末後句。若向佗道。天下人。不奈此老何。且道。如何是末後句。但向雪峯低頭歸菴處會取。這僧既不薦。至夏末。請益巖頭。頭云。雪峯雖與我同條生。不與我同條死。要識末後句。只這是。這僧自雪峯處。擔得一擔骨董。到巖頭處。添得一擔顢頇。直是不奈何。了帶累二大老。費口分疎。究竟不知落處。然則雪峯巖頭。兄呼弟應。激揚此道。即不無。畢竟低頭歸菴。與末後句。如何理會。須信道。雪峯巖頭。如轉輪聖帝。施一號。發一令。四方八表。無不順從。這僧為什麼。頭頭蹉過。汝等諸人。若要徹底分明。須是參取虎丘三轉語。若參透此三轉語。則低頭歸菴。與末後句。自然念念現前。臨機應變。得大自由。生死去來。了無朕跡。然雖如是。蔣山恁麼說話。向虎丘師兄面前。不滿一笑。何故。當門不用栽荊棘。後代兒孫惹著衣。

眾道友。就淨慈請。

山僧。自住鍾山以來。旱澇相仍。今歲尤甚。下山持鉢。荷眾信檀越。令陞此座。舉揚宗旨。俾得餘利。以為一飽之計。且道。如何是宗旨。作麼生舉揚。據實而論。設使盡大地。若草若木。各各具廣長舌相。亦不能措一詞。今為眾信之心誠確。不免就第二義門。東語西話。應箇時節去也。

所謂宗旨者。蓋是釋迦老子。三百六十餘會。橫說竪說。說不著底。一著子。末後於百萬大眾中。拈花示眾。獨有迦葉一人。破顏微笑。釋迦老子。便與佗著一箇名字。謂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訶大迦葉。自此西天四七。唐土二三。天下老和尚。的的相承。而至今日。鞠其所歸。不出只今見前一眾。各各當人。真實一念。此念未明。以前諸人。日用應緣處。不曾減一絲毫。既明之後。諸人日用應緣處。亦不曾增一絲毫。上至諸聖。下及六道。一切含識。皆具此真實一念。以其於日月應緣處。迷則業緣。悟則佛性。然則業緣佛性。間不容髮。但忘取捨之心。隨處自然解脫。所以佛說。南閻浮提人。念頭猛烈。最能為善。最能為惡。超四果。越十地。坐與諸佛齊等。亦由此一念所為。經三途歷六道。終陷阿鼻地獄。亦由此一念所造。眾信道流。儻能一念頓證。則善之與惡。籠罩不住。所以六祖大師。謂明上座云。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然則諸檀信。見前一眾。日用應緣處。此一念。不系於善。不系於惡。殊不知。此一念。如大日輪。昇于東方。清淨光明。無幽不燭。只如諸檀信。見前一眾。每日起心動念。運轉施為。折旋俯仰。父母夫婦之間。兄弟朋友之際。或流於善。或流於惡。一一皆謾自心不得。既謾自心不得。但於日用應緣處。急急著眼看。此一念之善。一念之惡。自何而來。驀然覰破。知此一念來處。則世間善善惡惡。籠絡不住。三界二十五有。當下氷消。八萬四千塵勞。隨處解脫。全體是自家真實一念。方信道。從上佛祖。天下老宿。以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芥人畜。情與無情。悉從我一念。真實心中流出。所以道。只箇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古人雖是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只要箇人。明此真實一念。

豈不見。昔日靈山會中。有一上首。為乞士。遇恒迦比丘。問之。乞士從何而來。乞士云。從真實中來。恒迦云。何名真實。乞士云。寂滅故名真實。只如見前。三界綿綿。四生浩浩。僧是僧俗是俗。立底立坐底坐。內為見聞覺知。生住異滅。所惑。外為萬象森羅。色空明暗所移。是寂滅。不是寂滅。這裏若不是真實一念見前。則未免被物所轉。恒迦又問云。寂滅相中。有所求耶。無所求耶。乞士云。無所求。恒迦云。既無所求。何用求耶。乞士云。無所求中。吾故求之耳。看佗二人。問者窮源到底。要見淺深。答者似鏡臨臺。難逃妍醜。恒迦又問。無所求中。何用求耶。乞士云。所有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實者亦空。來者亦空。語者亦空。問者亦空。寂滅涅槃。一切虗空分界。亦復皆空。吾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實。大眾。得者不空。則為得心所累。著者不空。則處處執滯。不得解脫。來者不空。則為動相之所移。語者問者不空。則死在句下。為語言之所役。寂滅涅槃。一切虗空分界不空。則為勝妙境界之所籠罩。無有出期。則真實一念。何由發露。只如山僧。今歲諸莊大浸。顆粒不收。可謂空矣。下山持鉢。所至處。被人所迫。不得已。東語西話。然未甞有一毫實法與人。可謂空矣。便恁麼去。山僧以此一念。無說而說。見前一眾。以此一念。無聞而聞。既無說又無聞。畢竟喚什麼。作真實。喝一喝云。寐語作十麼。

聰藏主為母請。

古人所謂。養不足以報父母。惟聖人以德報之。德不足以達父母。惟聖人。以道達之。道也者。非世人之所謂道也。妙神明。出生死。聖人之至道者也。德也者。非世之所謂德也。備萬善。被幽明。聖人之至德。如何謂之妙神明。出生死之道。如何謂之備萬善。被幽明之德。儞禪和子。置身在叢林中。潔己虗心。究明自己。自己若明。無一事不是真乘。無一法不為妙用。三界二十五有。八萬四千塵勞。四聖六凡。情與無情。盡向這裏。氷消瓦解。當恁麼時。非特報今生父母以德。達今生父母以道。以至。歷劫以來父母。無不報之以德。達之以道。豈不見。昔日伏駄密多尊者。年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且道。佗五十年。口不曾言。足不曾履。意在什麼處。一日見佛陀難提至其家。遽起作禮。而說偈言。父母非我親。誰是最親者。諸佛非我道。誰是最道者。難提以偈答曰。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此便是達親以道。報親以德底張本。只如吾人。稟父母之遺體。三年然後免懷抱。如何說箇父母非我親底道理。吾人剃除鬚髮。著佛衣。喫佛飯。依佛而住。當行佛行。作麼生說箇諸佛非我道底道理。須知伏馱尊者。五十年中。為箇一事。口不敢言。足不敢履。一旦得難提尊者。提金剛王寶劒。不犯鋒鋩。直下向咽喉上一刜。直得伏馱尊者。五十年礙膺之物。渙然氷釋。所以難提道。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如是則言與心親。則全是本來父母。道與行合。則諸佛之心。不從外得。是知妙神明。出生死之道。備萬善。被幽明之德。伏駄密多。五十年間。了然蘊在胷中。口雖不言。言滿天下。足雖不履。獨步大方。驀被難提尊者點發。直得光明盛大。照映寰宇。為在家出家。補報父母重恩底榜樣。

是故。今日檀越。張丈省元。巫丈省元。同聰藏主入山。為令尊堂戴氏小一太君愍忌。與百日。同時辨香積供。供養見前。學般若道流。因命山野。陞于此座。舉唱宗乘。所將妙善。以資冥福。用報親恩。真所謂善達其親。以吾聖人之道。善報其親。以吾聖人之德。大凡人生天地間。不論僧之與俗。在家有在家之孝。出家有出家之孝。在家則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出家則參究妙神明。出生死之道。熏煉備萬善。被幽明之德。儻能自己洞明。則此道此德。歷歷見前。到這田地。上無不報之恩。下有可行之道。聞之。尊堂太君。賦性溫謙。樂善不倦。以其稟溫謙之性。自然於日用中。與善相應。燕居食息。動容周旋。無有一事。不中禮法。用是日日晨昏。不暇他務。以看經念佛為務。當不暇佗務之際。便是善心純至。善心既純至。則所看之經。是自心之經。所念之佛。是自心之佛。是皆自溫謙性中。流出也。至於賓轄造門。殫力祇遇。賑人患難。如己之急。自非平昔。樂善不倦。疇克若此。雖臨終之際。索香湯沐浴。集闔門眷。聚乃子若孫。環立寢。所以授遺訓。我沒之後。必生好處。汝等不必憶我。又且誦阿彌陀佛。至瞑目。不輟於口。大抵臨生死之際。不容以偽。看佗令尊堂太君。九十餘年。遊人間世。現婦女身。溫以處己。謙以御眾。樂善不倦。時節既至。付囑便行。真所謂。佛子。若能於一切處。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此之謂也。

昔城東老母。與佛同生。不願見佛。纔見佛來。以兩手掩面。佛於十指間。頓現。直是無迴避處。敢問大眾。且道。城東老母。不願見佛。與令尊堂太君。臨終念佛。不輟於口。還有優劣也無。見前一眾。但能參透妙神明。出生死之道。熏煉備萬善。被幽明之德。透頂透底。了了分明。則知戴氏太君。與城東老母。二人落處。若知得此二人落處。則知各人自己落處。若知各人自己落處。此妙神明。出生死之道。備萬善。被幽明之德。十二時中。無有不現前底時節。既得此時節現前。則世出世間。平等頓超。人與非人。性相無異。獨有蔣山拂子。不入這箇保社。何故。三賢固未明斯旨。十聖那能達此宗。

天童中夏。

教海淵深。萬論千經。皆攝入。禪門浩博。六凡四聖悉包容。衲僧家。各各負沖天氣宇。掀翻教海。千經萬論。無處棲蹤。擊碎禪門。四聖六凡。無容身地。如是則禪之與教。皆是強名。黃面老子。四十九年。橫說竪說。空有性相。頓漸偏圓。未免徒將五彩。描畫虗空。碧眼胡僧。萬里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無端特與鉢盂。強安柄杷。軒知。這些貨賂。誰不有之。但能反己而求。自然隨處解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半个夏天

    半个夏天

    “我家小莲呀,除了不爱说话,倒也没有别的毛病。”小莲妈每次和旁人谈起自己的闺女都会这么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似乎带着点儿惋惜,末了,还微微地叹口气,轻轻地,像细绒毛落下来,不留心的话,还觉察不到呢。听的人却又听出了另一个味道,这句话其实是变相地夸耀女儿,女儿没其他毛病,只是不爱说话,闺女家不爱说话,从别个角度看不就是文气内秀嘛。旁人便识相地劝慰小莲妈,“不爱说话就不爱说话呗,又不是什么大毛病,那些个吱吱喳喳,和树上的的雀儿一样嘈吵不停的,倒是爱说话,难道就值得夸耀?”小莲妈听了这话便宽慰地笑了,是啊,能说会道固然好,但沉默寡言也未必就不好吧。
  • 香华

    香华

    世间的沧桑犹如过往云烟,利益,仇恨,杀戮已经成为世间的常态。我重新打造一片世界,芳香扑鼻流连返,华而不实幸福在。
  • 宅斗作弊器

    宅斗作弊器

    从前,有一个书香门第的少女捡到了一颗自称系统的破珠子,得知自己是所谓“未来世界养成游戏”的女主角。系统:你爹在你十岁生日的时候会死。系统:本游戏的内容是将你从十岁抚养到十六岁。系统:本游戏共有十名可攻略对象,七百九十六种不同结局,五千四百种隐藏结局,一万八千多个豪华事件。“砰!某颗啰嗦的珠子被塞进梳妆盒中。这既是一个小家碧玉在系统和舅舅调教下成长奋发上进的故事,也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系统最终沦落为作弊器的血泪史。
  • 之华惜秀

    之华惜秀

    初见,她是长安的千金小姐,他是刚到长安太学的少年学子。后来,她入他家,与他相敬如宾,又相互扶持,他们惺惺相惜,似知己,似恋人……他起兵反莽,她为了他反莽大业,义无反顾的操持起她经营多年的庞大势力支持他,陪他逐鹿中原……他是定鼎之王,亦是中兴之君,而她,只是他身边的佳丽之一,却在他心中占据最高地位……当一切尘埃落定,他与她,携手,直到白头……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不踏轮回

    不踏轮回

    轮回六道,自业自得,我欲封魔,故而天人道,我欲葺天,故而地狱道。道分善恶,人掌其道,魔亦天人,天人亦魔。
  • 冒牌新娘要离婚

    冒牌新娘要离婚

    “想逃?你真当自己逃的了吗?”男人危险的眯起眼靠近,将她搂入怀中。道貌岸然,偏执可怕,控制欲极强的笑面狐狸,摇身一变,成了她温柔贴心,斯文帅气的老公大人。“老婆我爱你。”“老婆我想你。”“所以你快放下刀,做饭我来,打扫我来,赚钱我来,请你好好养胎,一切有我。”
  • 快穿之好人难做

    快穿之好人难做

    高冷,霸气,大姐大,是她的专有名词。因为一次打架斗殴,意外死亡。系统:“达到规定好人指数,你就可以回去了。”笑清:“叫我当好人,不可能!”
  • 在地下城寻求美食是否搞错了什么

    在地下城寻求美食是否搞错了什么

    当其他眷族的冒险者还在忙着攻略迷宫,提升等级的时候,我们的主角楚鸢早已过上了乐不思蜀的生活。米诺陶洛斯加重剑等于铁板烧,半兽人去头加香料等于红烧排骨、肘子肉,奥米勒吉扔掉斧子等于冷吃兔,水晶果沾蜂蜜当做饭后甜点,再来一杯香甜的高级果茶,这才是冒险者该有的生活嘛!在地下城寻求美食是否搞错了什么?全新的伪百合美食物语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