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0400000001

第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与五百大弟子俱。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从王舍城与九十二亿菩萨摩诃萨众俱。其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慈王法王子。大目法王子梵音法王子。妙色法王子栴檀林法王子。师子吼音法王子。妙声法王子。妙色形貌法王子。种种庄严法王子。释幢法王子顶生法王子。如是等九十二亿。到只陀林中见佛世尊。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却住一面。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大王波斯匿将五百王子。其名曰干提罗王子长生王子。真如法王子法形王子。如是等五百王子。到只陀林中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却住一面。劝请世尊转于法轮。舍卫城中郁伽恒佉优婆塞。将六百优婆塞。其名曰郁伽帝优婆塞妙声优婆塞。诸相庄严优婆塞好严心优婆塞。须达多优婆塞。如是等六百优婆塞。到只陀林中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却住一面。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复有五百笃信优婆夷。其名曰毗舍佉优婆夷空妙相优婆夷。华异妓女优婆夷骞那罗优婆夷。禅提伽优婆夷摩诃男优婆夷。如是等五百优婆夷。到只陀林中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却住一面。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复有郁伽长者子与五百长者子俱。其名曰须达多长者子胪如达多长者子。栴檀林长者子妙色形貌长者子。如是等五百长者子。到只陀林中绕佛三匝。头面礼足却住一面。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尔时文殊师利。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目不暂舍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前后所说诸陀罗尼。门一切世间为最。又正法中为最。又诸天中为最。众生于此以最胜法。入诸陀罗尼门观佛境界。世尊以慈悲力为无量无边众生故。敷演解说陀罗尼名字。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无量苦恼众生故。请问陀罗尼门。善男子汝今谛听。吾当为汝略说诸陀罗尼名字。善男子。有陀罗尼名摩诃袒持。有陀罗尼名摩诃离婆帝。有陀罗尼名宝幢。有陀罗尼名宝焰。有陀罗尼名宝盖。有陀罗尼名金刚盖。有陀罗尼名金刚曜。有陀罗尼名诸色庄严。有陀罗尼名金刚色身。有陀罗尼名重庄严。有陀罗尼名跋睺陀罗。有陀罗尼名毗伽陀罗。有陀罗尼名水光。有陀罗尼名三昧。有陀罗尼名华聚。有陀罗尼名决定。有陀罗尼名常住。有陀罗尼名众华香。有陀罗尼名种种光明。善男子如是陀罗尼者。有九十二亿恒河沙门。一一陀罗尼复有九十二亿恒河沙门。如是次第智者应三品而说。说此诸陀罗尼名时。文殊师利所将九十二亿菩萨住无生法忍。六百优婆塞住辟支佛心。五百优婆夷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五百长者子发三菩提心。波斯匿王所将诸王子等。于如来前求索出家。佛告诸王子善哉善哉。能于我法中求索出家今正是时。佛告诸王子善来比丘。时诸王子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即成沙门戒行具足。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诸四谛法。时诸比丘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时诸比丘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尔时世尊默然印可。便入诸陀罗尼门放大光明。照于东方无量亿千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由乾陀罗山后。放此光已有无量亿千那由他夜叉。南西北方及以四维。下至迦陀难世界上至接识。十方世界亦复如是。各有无量亿千那由他夜叉之众。睹斯光已。即时寻光来诣娑婆世界。到只陀林中。见释迦牟尼如来入诸陀罗尼门。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在佛左右。欲请世尊转于法轮。尔时无量亿千那由他夜叉之众。及文殊师利诸菩萨摩诃萨。及五百大弟子优婆塞优婆夷居士居士子。各各从佛入诸陀罗尼门。尔时众中有一比丘名曰雷音。即从座起往至林中入禅三昧。时虚空中有诸魔众。尔时众中有一魔王名曰袒荼罗。于虚空中作是思惟。向者释迦牟尼佛。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获大善利。今此比丘复入禅定三昧。我若不坏此比丘善根因缘。此比丘必当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获大善利。我今将诸眷属。坏彼比丘善根因缘。尔时魔王即将九十二亿眷属。往到只陀林中。掩蔽此比丘善根因缘。尔时雷音比丘。甚大愁戚大声叫言。南无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南无十方三世无量诸法。南无十方少分足人。如是唱已。尔时十方诸佛同声唱言。当以何法救彼比丘。尔时宝王佛举手而言。是菩萨众中颇有菩萨。能救彼比丘苦不。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华聚。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当以何法敕彼袒荼罗。尔时佛告华聚菩萨摩诃萨。汝不知耶我以诸佛秘法敕彼袒荼罗。尔时佛告华聚菩萨摩诃萨。我当以摩诃袒持陀罗尼章句。伏此波旬增彼比丘善根。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诸佛秘法。华聚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如是妙法。佛告华聚我今语汝。莫妄宣传如是妙法。当以神明为证。何以故名为神明。善男子如是当有十二梦王。见此一王者乃可为说。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章句

南无啒啒绖写(一)嚏提易勤(二)那伽耶弥(三)莎呵(四)多绖咃(一)蒲耆禀婆(二)郁波多毗耶(三)蒲耆禀婆(四)劣破罗(五)阿[少/兔]那多绖咃(六)阿[少/兔]那多绖咃(七)复得究追(八)蒲耆禀婆(九)莎诃(十)

说此法时。有八万四千菩萨住少分足地。有二十六万比丘住辟支佛地。复有三万四千比丘尼得阿罗汉果。有七万优婆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五百优婆夷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华聚菩萨即赞佛言

世尊身色如金山  犹如日光照世间

能拔一切诸苦恼  我今稽首大法王

世尊身相如大山  大慈无量护一切

我等受教成种智  除去悭贪离诸着

世主法王甚希有  如是妙法复过是

难见难闻亦难遇  若有睹者成正觉

世尊法力力中力  过于三界睹众生

若有众生至心听  无有一人不得道

既谓明者成正觉  度诸众生无边际

独至道场为天师  然后说法究竟乐

是时华聚菩萨。既赞佛已忽然不现。即往西方娑婆世界到只陀林中。见雷音比丘为九十二亿天魔波旬所蔽。尔时华聚菩萨语袒荼罗言。汝今云何欲坏此比丘善根因缘耶

世尊威力甚无量  能坏一切诸外道

能破一切诸恶贼  能立一切诸善法

尔时魔王闻此语已。甚大恐怖心惊毛竖。即时报言

吾为世王 于世自在 能坏一切 诸善智慧

尔时华聚菩萨报魔王言

世尊智慧如虚空  能盖一切诸恶法

我当伏汝如频婆  汝若不信今当知

尔时华聚菩萨语雷音言。汝今善听当为汝说伏诸恶趣。我当伏此波旬。汝今因此当得证知诸佛方便。尔时华聚菩萨即说陀罗尼章句

南无啒啒绖写(一)嚏提易勤(二)那伽耶弥(三)莎呵(四)

说此法时有六百魔王。礼菩萨足恭敬合掌。白菩萨言有陀罗尼名曰自誓。我等欲立如是陀罗尼唯愿听许。华聚言小住袒荼罗说时未至。尔时华聚复说陀罗尼言

哆侄咃(一)蒱耆禀婆(二)郁波多毗耶(三)蒲耆禀婆(四)劣破罗(五)阿[少/兔]那多侄咃(六)阿[少/兔]那多侄咃(七)复得究追(八)蒲耆禀婆(九)莎呵(十)

说是法时有六百万魔王波旬。同[口*睪]而叫此何苦哉。受苦如是当云何离如是等苦。尔时华聚即告魔王言。汝若欲离如是苦者。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唯然大士我等发三菩提心。华聚言善哉善哉时诸魔王即说陀罗尼言

南无摩诃浮陀卑(一)南无摩诃离婆浮陀卑(二)南无华聚陀罗尼(三)毗舍阇室牧(四)郁伽林(五)檀吒林(六)穷伽林(七)恒伽噤(八)阿隶(九)那隶(十)那罗隶(十一)莎呵(十二)

尔时华聚赞魔王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受持摩诃袒持陀。罗尼章句。当大利益无量魔众。尔时魔王欢喜踊跃。即脱身上劫波育衣以用供养。尔时诸衣积如须弥。以用供养华聚菩萨摩诃萨。既供养已复白华聚。我等十二大王。当受持是摩诃袒持陀罗尼章句。复富供养受持经者。如是人等若遭苦厄。应当称我十二神王。尔时华聚告魔王言。其名云何。魔王言王名袒荼罗王名斤持罗。王名茂持罗王名乾基罗。王名多林罗王名波林罗。王名檀林罗王名禅多林罗。王名穷伽林罗王名迦林罗。王名穷伽林罗王名波林罗。如是等王各各唱言。我等当受持读诵陀罗尼经摄救行者。令其坚固三菩提心令获善利。尔时华聚赞魔王言。善哉善哉汝等今日发大勇猛。汝能受持拥护陀罗尼典及以行者。不久当得成等正觉。时诸魔王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即从座起礼菩萨足。前后围绕欢喜奉行陀罗尼典。尔时雷音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白华聚言。善哉众法聚士。持此大方等陀罗尼来以救我。令我增寿法中生心。譬如死者死已还生。我今亦复如是。汝今即是法中雄猛是诸法母。令我坚固法心生身。华聚言我非是诸法母。如是陀罗尼。乃可为母亦可为父。汝当受持此陀罗尼。尔时雷音白华聚言。我向来时世尊。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华聚问雷音言其名云何。答曰名释迦牟尼。慈悲普覆无量众生如汝无异也。大慈无量亦踰于汝。救摄一切地狱之厄与无量乐。我等二人可共至彼。供养世尊当获善利。作是语时。时虚空中有八十二亿忉利诸天作天妓乐烧香散华供养华聚。尔时虚空众中。有一天王名摩诃伽赖奢。告诸天众此二大士欲兴大法。我等往彼可得正闻诸佛甘露。时二大士即从座起整衣服已与诸魔众及诸天人涉路而去。尔时诸天即从二人往诣只桓。尔时世尊遥闻天乐。从禅定起告阿难言。往至外听此为何声。尔时阿难奉世尊教即往外听。见有二人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犹如金山来诣只桓。尔时阿难还只桓中。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外有二人身如金山。微妙无比喻如日光。能照一切内外明彻。尔时阿难所言未讫。华聚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世界靡不周遍。睹斯光者无不解脱。尔时华聚默自思惟以何为证。作是念已。尔时婆萸从地狱出。将九十二亿诸罪人辈寻光来诣娑婆世界。十方世界各将九十二亿诸罪人辈亦复如是。寻光来至娑婆世界。尔时无量无边大众。前后围绕到只桓中。见释迦牟尼佛。及以见此二大贤士在佛左右。尔时舍利弗。见是大众心中有疑五百大弟子及诸大众心各有疑。尔时舍利弗知众心疑自亦未了。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如是大众从何方来。忽然到此只桓林中。世尊如是菩萨昔所未见而今见之。如是天人昔所未见而今见之。如是魔王昔所未见而今见之。如是罪人昔所未见而今见之。如是菩萨天人魔王地狱之人。今从何方忽来到此。尔时世尊默然不答。尔时文殊师利语舍利弗言。善男子如是大众。我今当说汝今谛听。是菩萨者名曰华聚了达方便。从东方来来诣佛所。是诸天等即是此界忉利诸天来到佛所。是诸魔众即是此界诸魔众也。是诸罪人第一首者名曰婆萸。汝今当知世尊未出世时。此人造不善行入于地狱经历受苦。汝不见耶此华聚菩萨摩诃萨放大悲光。因此光明得从阿鼻大地狱出而来至此。舍利弗言此婆萸仙人。久闻佛说作不善行入于地狱。云何今说婆萸仙人。出于地狱得值如来至真等正觉。及与他方诸罪众生来诣此间。况婆萸耶。佛说一人作不善行。令众多人出于地狱。此事难信是义云何。文殊师利唯愿少说。可得令我离诸疑惑。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善问是事。谛听谛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舍利弗。善男子莫作是说。如是大众皆有因缘。来诣我所略有三事。第一众者。非思议菩萨众。欲令我说大方等陀罗尼故。欲令我显未曾有方便故。故来蔽此雷音比丘。雷音比丘善根因缘。我今当说汝等谛听。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善男子第二众者。华聚菩萨及忉利天。所以来诣我所。欲显此陀罗尼威神力故又欲显扬十方诸佛神通力故。以是因缘来诣我所。善男子第三众者。为欲破一切众生定受果报故。如是诸众以是因缘来诣我所。善男子莫作是说。婆萸仙人是地狱人也。何以故汝今谛听而以当知善男子婆者言天。萸者言慧。故言婆萸。如是天慧之人云何究竟受地狱苦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广萸者言通。广通一切法者云何究竟入于地狱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高萸者言妙。于一切方便中此人高妙。高妙之人云何究竟受地狱苦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离萸者言断。离断一切诸苦恼者。云何当受地狱苦也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善萸者言知。如是善知一切法者。云何当受地狱苦耶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刚萸者言柔。刚柔之人云何究竟受地狱苦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慈萸者言悲。如是慈悲者云何究竟受地狱苦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力萸者言善。力善之人云何究竟受地狱苦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神萸者言通。神通之人云何究竟入于地狱经历受苦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相萸者言好。有相好者云何究竟入于地狱终无是事。复次善男子婆者言总萸者言便。总持方便者云何入于地狱究竟受苦。舍利弗此事众多吾今略说。说有十事婆萸因缘。若当广说二字名号。此义众多穷劫不尽。善男子莫作是说。婆萸仙人而在地狱究竟受苦。善男子作是说者。则为谤此上陀罗尼。及谤金刚色身。乃至谤彼宝王如来。及谤此华聚菩萨摩诃萨。及谤十方三世诸佛。是人必入地狱无疑。何以故谤上陀罗尼故。谤一切诸佛故。必入地狱而无疑也。善男子莫作是说。婆萸仙人而在地狱。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曾闻佛说婆萸仙人。入于地狱终无出期。所以敢发如斯问耳。世尊婆萸仙人。何时入于地狱愿佛解说。善男子我昔在于兜率天上。此婆萸仙人在阎浮提。与六百二十万估客为作商主。将诸人等入海采宝。往到海所乘彼海舶。渐渐深入而取珍宝。得诸宝已载以海舶欲还本国。于其中路值摩竭鱼难。水波之难大风之难。又值夜叉之难。如是六百二十万人。即时各许摩醯首啰天人各一生。尔时诸人便离四难还到本国。到本国已即各牵一羊欲往天祠。尔时婆萸默作是念。我今云何作众商主。教诸商人作不善事。我今当设方便济是羊命。即化作二人。一者古出家沙门二者在家婆罗门。时婆罗门于众人中作是唱言。天主与六百二十万人欲往天祠。尔时沙门于其中路。遥见此婆罗门。沙门问言汝与是大众欲往何方。在家人言我欲往天祠而求大利。沙门言吾观汝等。欲得大衰云何大利。如是次第诤讼不止。尔时众人问婆罗门言。此是何人形貌如是。婆罗门言。此名古时沙门。诸人问言沙门何言。婆罗门言彼作是说。杀生祀天当得大罪。众人语婆罗门言。此痴沙门何用是言。速往天祠当得大利。尔时婆罗门言。我等大师今在天祠。无事不达可共请问

尔时诸人可言善哉。沙门与婆罗门及诸人等。前后围绕到大仙所。尔时沙门问大仙言。杀生祀天当得生天入地狱乎。大仙答言何痴沙门。杀生祀天而堕地狱。沙门答言不堕耶。婆萸言不也。沙门言若不堕者汝当证知。尔时婆萸即时陷身入阿鼻地狱。尔时诸人见是事已。呜呼祸哉有如是事。大仙聪智今已磨灭入于地狱。况复我等而得不入于地狱耶。尔时众人各放诸羊退走四方。到诸山中推觅诸仙。既得仙已而受仙法。二十一年各各命终生阎浮提。我于尔时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白净王家。尔时六百二十万人。生舍卫国得受人身。汝不知耶。我于昔时始到舍卫国。所降伏六百二十万人。令其出家发三菩提心。岂异人乎。即往昔估客是也善男子婆萸仙人有如是威神之力。化如是诸人来至我所。云何言是地狱人耶。复次善男子婆萸仙人入地狱已。至于十方大地狱中。化诸极苦众生等令发善心。发善心已求出地狱。华聚菩萨从东方来。至此娑婆世界放大光明。是诸罪人寻光来至娑婆世界得值于我。因本善心故来至我所。尔时文殊师利。赞婆萸仙人言。善哉善哉大士有大方便。能化如是受苦众生来至我所。不久当离一切诸患。尔时五百大弟子远离疑惑欢喜奉行

尔时雷音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向往至林中每自思惟。世尊往昔难行苦行。入诸禅定修大悲心。得悲心已救诸众生。令出三有而得涅槃。我今亦应入诸禅定。应修慈悲四无量心。亦应远离诸烦恼贼。亦应远离一切世间诸难。作是念已欲入陀罗尼门。此众魔王来覆蔽我。如是思惟令我不得正念。嗥吼而叫叫已未久。时华聚菩萨忽来我所。我亦不觉如是菩萨。来到我所降魔怨已。我即忽然顾视四方。见华聚菩萨在我前立。复见十方诸佛。各乘七宝莲华在虚空中。见诸魔王叉手合掌。恭敬围绕华聚菩萨。我于尔时谓是魔王。闻空中声而谓我言。汝今云何不知恭敬如是大士。雷音言我闻此语已。即从座起顶礼足下。欲视其目见虚空中有诸天王。以种种名华而以供养。尔时诸天即以种种名华持以与我。我得华已即以供养华聚菩萨摩诃萨。我即白言只桓有佛名释迦牟尼。我等二人可共供养而得大利。闻此语已答言善哉善哉。即从座起与此二众来至佛所。世尊此事众多我今略说世尊证知。唯愿世尊数演解说。此菩萨所来方土。有何因缘来已救我。尔时佛告雷音。善男子如是菩萨者。汝往昔善知识也。供养十方恒沙诸佛。于诸佛所了达方便。深入诸陀罗尼门。能深观察诸佛境界。知众生性根之利钝。善男子东方有佛名曰宝王。世界名众香。离此世界二十万亿佛土。此菩萨而从彼方来至此间。欲令我显往昔大方便故。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过去有佛。名栴檀华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彼佛去世甚大久远不可思议。我于彼时如汝无异。复次善男子。时有一菩萨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时有一比丘名曰恒伽。谓乞士言汝从何来。答言吾从真实中来。恒伽问言何谓为实。曰寂灭相故名为真实。曰寂灭相中有所求耶。上首答言无有所求。曰无所求者当何用求。上首答言无所求中吾故求之。曰无所求中何用求为。答言有所求者一切皆空。得者亦空著者亦空。实者亦空来者亦空。语者亦空问者亦空。寂灭涅槃亦复皆空。一切虚空分界亦复皆空。吾为如是次第空法而求真实。恒伽曰实何用求汝言一切万法亦复皆空何用求为。答曰以空空故为实。问曰菩萨今当于何而求实法。答言当于六波罗蜜中求。问曰何谓为六。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上首说已。尔时恒伽欢喜踊跃。即时头面敬礼上首足下而便问言。当以何食供养此人。上首答言当以须陀味供养此人。尔时恒伽即诣都市而自唱言。吾欲卖身谁欲须者。尔时众中有一居士名毗奴律。即来问言吾欲买之汝索何等。恒伽报言索须陀那罗。曰当索几枚。恒伽报言欲须五枚。尔时居士即数五钱。买此道人以充供使。尔时恒伽白大家言。我身属汝假我七日。欲供养上首比丘。尔时居士告恒伽言。吾当将汝示于宅舍放汝令还。尔时恒伽见舍宅已涉路而还。见此上首乞食未得。即将上首到都市中买百味饮食。既买食已。将到一寺寺名四王。设施种种床座种种香花供养上首。复设种种饮食而以供养。或以种种妙供而供养之。尔时上首告恒伽言。善男子今正是时。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一切诸佛受行实法。尔时上首广为恒伽说受行实法。应受如是陀罗尼章句

哆侄咃(一)蒲耆禀婆(二)郁波多毗耶(三)蒲耆禀婆(四)劣破罗(五)阿[少/兔]那哆侄咃(六)阿[少/兔]那哆侄咃(七)蒲得究追(八)蒲耆禀婆(九)莎呵(十)南无啒啒侄写(一)嚏提易勤(二)那伽耶弥(三)莎呵(四)南无摩诃浮陀卑(一)南无摩诃离婆浮陀卑(二)南无华聚陀罗尼(三)毗舍阇室牧(四)郁伽林(五)袒吒林(六)穷伽林(七)恒伽噤(八)阿隶那隶那罗隶(九)莎诃(十)

尔时恒伽欢喜踊跃而问之言。云何奉持诸佛实法。尔时上首告恒伽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欲闻者。汝当梦中住其人前。当现汝身。是人若见汝身。汝当教行如是实法。问言当云何行耶。答恒伽言若欲行时。七日长斋日三时洗浴着净洁衣。座佛形像作五色盖。诵此章句百二十遍绕百二十匝。如是作已却坐思惟。思惟讫已复更诵此章句。如是七日。尔时恒伽即问上首当用何日。善男子要用月八日十五日行此法。时若众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癞若不除差无有是处。若优婆塞犯三自归至于六重。若不还生无有是处。若菩萨二十四戒沙弥十戒。式叉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诸戒若犯一一诸戒当一心忏悔。若不还生无有是处除不至心。复次善男子尔时上首。广为恒伽说二十四重戒名。若有菩萨。饥饿众生来诣其所求饮食卧具。不随意者名犯第一重戒。若有菩萨淫欲无度不择禽兽者。是名犯第二重戒。若有菩萨见有比丘畜于妻子随意说过者。是名犯第三重戒。若有菩萨若见有人忧愁不乐欲自丧身。更以已意增他嗔恚败他命根。犹若有人以火悉烧一切物者。是名犯第四重戒。若有菩萨出于精舍到于旷路。得值财宝随意取者。是名犯第五重戒。若有菩萨见他嗔恚欲害他命。更以美言赞他嗔恚者。是名犯第六重戒。若有菩萨见他嗔恚。若闻嗔恚欲烧僧坊。若不尽心谏彼恶人者。是名犯第七重戒。若有菩萨若见有人若闻有人犯于重罪。若是菩萨应密呼彼人来。诣其所。我有良药溉汝戒根能令还生。彼若不来汝应三呼若不至三。是名犯第八重戒。若有菩萨闻见有人犯于五逆。应往彼所作如是言。此非正法汝非梵行莫作是行。若不尔者。是名犯第九重戒。若有菩萨见闻他人欲兴大善事。更起嗔恚坏他善慧者。是名犯第十重戒。若有菩萨见有他人耽饮嗜酒。当以已情往呵他人。除自因缘此非梵行。是名犯第十一重戒。若有菩萨见闻有人淫他妇女。往他正夫所作如是言。此人犯汝汝可睹之者。是名犯第十二重戒。若有菩萨视他怨家作怨家想者。是名犯第十三重戒。若有菩萨见他视怨如赤子想。往彼人所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何能视此人如赤子此非吉相。是名犯第十四重戒。若有菩萨见他聚斗。往至其所佐助气力挝打诸人者。是名犯第十五重戒。若有菩萨见有他人伏匿之事。发舒诽说语诸四辈。彼人不喜使他嗔恚者是名犯第十六重戒。若有菩萨见闻他善事都不得言者。是名犯第十七重戒。若有菩萨行于旷路。见有他人营诸塔庙。若复有人营诸精舍。若不佐助者。是名犯第十八重戒。若有菩萨见闻有人。离善知识亲近恶友。终不赞言汝为善吉。离彼恶友亲近善友者。是名犯第十九重戒。若有菩萨于栴陀罗处若恶人处。若恶狗处声闻二乘人处。如是诸难悉不得往除已急事。是名犯第二十重戒。若有菩萨见闻疑杀。即自思惟食此肉者。断大慈种当获大罪。言不见闻疑杀食都无患者。是名犯第二十一重戒。若有菩萨见闻疑杀作不见闻疑杀。若食此肉者即遗三世诸佛宝藏。亦遗三世诸佛之恩。以此为尊者。是名犯第二十二重戒。若有菩萨解于方便知众生根。若谓不说当获罪报者。是名犯第二十三重戒。若有菩萨持此戒时。若见华聚若见虚空藏。若见观世音若见一一诸菩萨者。如是见不见等及余诸见。悉不得向人说我见如是法王子等。若言见者此人现身得障道法得白癞病。或时愚痴或时青盲或时目眩。妄想分别诸佛法要。得愚痴病。谤此戒者殃负如是。持此戒时若口不言向外宣传我见此事。若不言者于七日中。其余已外亦不得言。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二十四戒。善男子在在处处莫妄宣说诸佛秘法。善男子一切诸佛悉由此戒成等正觉。过去诸佛亦因此戒成等正觉。未来诸佛亦复如是。尔时恒伽白上首言。若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得受此戒不。上首答言如是诸姓得受此戒。恒伽白言当云何受如是妙戒。上首言受此戒时。应请一比丘解此戒相者。请诸众僧随意堪任不问多少。复应请二十四形像若多无妨。作种种肴膳饮食。供养众僧及此比丘。五体着地在形像前及诸尊僧。至心礼敬唱如是言。诸佛色藏外诸众僧。我今归命受尊戒法。众僧弘慈当证知我。复更唱言。法中雄猛微妙尊。听我今自说受持此戒。尔时此人应自口说。了知戒已而更三请三请。已而淳熟此戒性。尽性而形改受持。谛受谛听修行莫犯。持此戒者随意往生。恒伽尽菩提性菩萨摩诃萨。自闻此戒受此戒时法应如是

同类推荐
  • 学行

    学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像名经

    老子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本欲生经

    人本欲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太极左仙公说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徽城竹枝词

    徽城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车溪

    车溪

    我有个朋友叫李以宁。他来自车溪。和他聊天,即使从阿拉斯加起头,他也能将话题拉到车溪,然后一直说,一直说,好像可以说到地也老,天也荒。他说车溪那座坐落在罗宵山脉尾端的小山村,是世外的桃花源。他说那条名叫车溪的小溪,从村子里弯弯曲曲穿过,流入米水。他说车溪沿岸、山峦脚下,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土坯青瓦农居,在炊烟与夕照中若隐若现。他说他爷爷相生和父亲翼龙,说仓库的麻雀长冲的麂,说长庚的药锄四爷的枪。好汉四爷四爷姓王,是大刀王五的一支后裔,不知何年何代流落到车溪,世代以打猎为生。
  • 缴枪不杀

    缴枪不杀

    从全省地图上看,阳水县鼓突起一小团挂在地图的右下方,类似于一个人身体上凭白无故地长出了一个肉瘤,很是有点别扭。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由来已久。省城里很多人都不知道阳水,有一次省电视台搞了一台“地理知识竞赛晚会”,主持人问阳水在哪儿?台下一位嘴上留一圈胡子的小青年很自负地站起来大声地说:在非洲纳米比亚。阳水县接待处原先归县政府办公室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山里的野猪、麂子、山雉、石鸡等野味越来越紧俏,这些年到阳水考察调研的、参观学习的、投资办厂的、开会的、采访的、拉广告的人逐渐地多了起来。
  • 我家绉总人格分裂

    我家绉总人格分裂

    堂堂柳家大小姐竟被威胁成为叶总的专属晚间秘书。怀着对真相的渴望与对绉默叶的思念,柳芷汐心甘情愿每天陪在叶总身边,找寻人间蒸发的心爱之人与叶陌州的联系。当她终于弄清了真相,却难以抉择。去留,就在她的一念之间……“你是我拼尽一生也要守护的温暖救赎。”“我都听你的。”——————————男主多重人格,偏宠文,男女主智商在线,欢迎入坑~作者文笔非常不成熟,请看官们见谅~
  • 鸳鸯玉佩之前世今生

    鸳鸯玉佩之前世今生

    这不是一部重生剧,只是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还原一段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民国初期,富家少爷李文天与贴身丫头陈小寒相恋受阻,为追求婚姻自由,这对恋人开始了艰难的爱情保卫战,为此文天不惜与父亲断绝父子亲情,远走高飞。然而,这仅是开始,一路却充满了太多变数……历经坎坷,演绎着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挚爱深情,可谁也没想到,这最后的结局竟是……
  • 夺情刀

    夺情刀

    为拯救媳妇,罗若愚踏上杀手之路。谁知道他媳妇是正德皇帝朱寿的私生女,为了补偿他,正德皇帝收他为干儿子和弟子。正德皇帝无子,不甘江山旁落,欲以罗若愚与公主之子为太子,行李代桃僵之计……天马行空的正德皇帝不仅是大明的皇帝,还是大明的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紫禁城派掌门人和中原武林的武林盟主!智斗刘瑾,勇擒宁王……且看罗若愚如何玩转正德朝和天下武林!
  • 死神派遣会日志

    死神派遣会日志

    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暇的未来。完美执事希洛斯。骚包死神艾伦。千年狐妖苏甘九。还有等等陆续登场的恶魔,死神,以及其他。华丽的篇章拉开序幕。他们将在这人间这短短数百年发生什么事呢?
  • 老北大(民国趣读)

    老北大(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灭绝之路

    灭绝之路

    最后的最后,他发现了,一切只是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