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5800000003

第3章

二法品第三之二

复有二法。谓入定善巧出定善巧者。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虑四无色定入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初静虑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罗。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有善巧作意。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道。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道。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入初静虑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罗。乃至于入非想非非想处道。有善巧作意。其事云何。如有说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于入初静虑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别。善思惟善通达。我如是想如是观。如是胜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别。于入初静虑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摄心策心伏心。持心举心舍心制心纵心。于入初静虑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法于入定。及入定善巧。无作用无利益。无多所作但为障碍。我于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法于入定。及入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为障碍。我于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达。于如是入种种定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入定善巧。出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虑四无色定出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出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出初静虑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罗。乃至于出非想非非想处定。有善巧作意。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出初静虑道。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道。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出初静虑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补特伽罗。乃至于出非想非非想处道。有善巧作意。其事云何。如有说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于出初静虑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别。善思惟善通达。我如是想如是观。如是胜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别。于出初静虑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摄心策心伏心。持心举心舍心制心纵心。于出初静虑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法于出定。乃至出定善巧无作用。无利益无多所作但为障碍。我于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达。我如是法于出定。乃至出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为障碍。我于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达。于如是出种种定中解了。乃至毗钵舍那。是谓出定善巧。复有二法。谓界善巧作意善巧者。界善巧云何。答如有苾刍如实知见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复次如实知见六界。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复次如实知见六界。谓欲界恚界害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复次如实知见六界。谓乐界苦界喜界忧界舍界无明界。复次如实知见四界。谓受界想界行界识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色界无色界灭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劣界中界妙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复次如实知见三界。谓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复次如实知见二界。谓有漏界无漏界。复次如实知见二界。谓有为界无为界。于如是种种界。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界善巧作意。善巧云何。答如有苾刍。或受持素呾缆。或受持毗奈耶。或受持阿毗达磨。或闻亲教师说。或闻轨范师说。或闻展转传授藏说。或闻随一如理者说。依止如是如理所引闻所成慧。于眼界乃至意识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地界乃至识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欲恚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出离无恚无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于乐苦喜忧舍无明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受想行识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欲色无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色无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灭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于过去未来现在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劣中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妙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善不善无记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学无学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于非学非无学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有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无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有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于无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复次如有苾刍。如实知见过去未来现在作意。善不善无记作意。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作意。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作意。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作意。于如是等种种作意。解了乃至毗钵舍那。是谓作意善巧。

复有二法。谓质直柔和者。质直云何。答心不刚性。心不强性。心不硬性。心纯质性。心正直性。心润滑性。心柔软性。心调顺性。是谓质直。柔和云何。答身不刚性。身不强性。身不硬性。身纯质性。身正直性。身润滑性。身柔软性。身调顺性。是谓柔和。

复有二法。谓堪忍可乐者。堪忍云何。答谓能忍受。寒热饥渴风日蚊虻蛇蝎等触。又能忍受他粗恶语。能起身中猛利切心夺命苦受。是谓堪忍。可乐云何。答设有事至。不可容纳不可矜持。不可回转不可忍耐。而能于彼不暴不恶。不粗不犷堪忍可乐。易可共住止息众恶。若有事至。可能容纳可能矜持。可能回转可能忍耐。亦能于彼不暴不恶。不粗不犷堪忍可乐。易可共住止息众恶。是谓可乐。

复有二法。谓和顺供养者。和顺云何。答若有乐作可喜乐语可爱味语。容貌熙怡远离频蹙。先言慰问具寿善来。事可忍不。可存济不。安乐住不。食易得不。乐作如是可喜语等诸悦豫事。是谓和顺。供养云何。答供养有二种。一财供养。二法供养。财供养云何。答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随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财供养。法供养云何。答以素呾缆或毗奈耶或阿毗达磨。或亲教语或轨范语或传授藏。或余随一可信者。语于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随惠施。能弃能舍能遍弃舍。是谓法供养。如是二种总名供养。

复有二法。谓具念正知者。具念云何。答若依出离远离善法。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谓具念。正知云何。答若依出离远善法。于法拣择极拣择最极拣择。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谓正知。

复有二法。谓思择力修习力者。思择力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多闻圣弟子应如是学。诸身恶行现法当来招恶异熟。谓我若行身恶行者。现自厌毁。亦复为他天神诸佛之所诃责。亦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讥嫌。一切世界恶名流布。身坏命终堕险恶趣生于地狱。由正了知诸身恶行。现法当来招恶异熟。故能勤断诸身恶行。亦能勤修诸身妙行。于语恶行及意恶行广说亦尔。乃至勤修语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择。依思择住思择。断不善法修诸善法。说名思择亦名为力。是谓思择力。修习力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诸多闻圣弟子修念等觉支。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修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等觉支。依止厌依止离。依止灭回向于舍。若能如是因修习。依修习住修习。断不善法修诸善法。说名修习亦名为力。是谓修习力。问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断能碎能破。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故名为力。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的贴身狂龙

    美女总裁的贴身狂龙

    我真的不想这样,一直都很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的青春恋爱物语大有问题

    他的青春恋爱物语大有问题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本文涉及龙族,春物,柯南,东方,型月,三角草的春天新人新书,请多指教
  • 锐读(第7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7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文娱教父

    文娱教父

    网文至高、纯爱教父、推理大师、童话大王、科幻大神乃至武侠皇帝,别人是文以载道,他却在以文证道!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类潜在种种心理效应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墨菲定律”。与此同时,从自我认知、经济管理等方面入手,作者引出了数十条对现代人工作和生活有诸多影响的心理学、管理学定律、法则,比如沉锚效应、瓦伦达效应、霍桑效应、洛克定律、凡勃伦效应等。将一个个看似艰深、晦涩的定律、法则阐释得透彻明了,对人们正确理解人性、理解社会有着十分有益的启示。本书语言流畅,案例丰富,对于读者拓展认知心理,改善思维方法,提升生活、工作格局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 宫心计:庶女谋后

    宫心计:庶女谋后

    心心相谋,江山染血,殊死相博,乾坤沉浮。她是苏相府中的二小姐,欲爱不能后便择恨不休,与外人联手,步步为营,势要辜负她的人国破家亡;却不想深陷泥沼,窥视到一角真相,方知原来如此;然而这时,一切已是覆水难收。爱早已在各自的算计中磨灭,恨在各自的憎恨中渐长。他说:“诏月若破,他必拿她殉国。”而这时却又另一人执起她的手,说:“我这一世浮华,锦尘三年,皆是为你而颠,此生我仅想握你之手,感受着浅浅深情。你可知?”是继续碾碎成灰,还是转身拥抱幸福,她亦难以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往昔之歌

    往昔之歌

    1938年(昭和13年)创元社出版的中原中也第二部诗集。以1934—1937年的作品为中心,收录了58篇诗歌。这本诗集是以诗人置身“在世之日”,观感现实与虚幻,书写对幼年的追思和死亡的预感,充满了渴望创造和追求理想世界的感情。
  • 戴望舒作品集(三)

    戴望舒作品集(三)

    戴望舒能在文学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很好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戴望舒的爱情诗在表现爱情的隐私性以及表现爱情时多运用女性意象方面,明显地受到晚唐诗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连释。同时,爱情成为诗人人生体验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戴望舒诗歌的现代性。综言之,戴望舒的爱情经历是现代的,爱情特质是现代的,但他所赋予的表现形式却是古典的、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