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4500000075

第75章 成公(起十一年,尽十八年)(3)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招丘。执未可言舍之者,此其言舍之何?仁之也。曰在招丘,悕矣。悕,悲也。仁之者,若曰在招丘,可悲矣。闵录之辞。

招丘,章遥反,又上饶反,二传作“苕丘”。悕,音希,悲也。执未有言仁之者,此其言仁之何?代公执也。其代公执奈何?前此者,晋人来乞师而不与。不书者,不与无恶。

[疏]注“不书者,不与无恶”。

解云:若其书之,宜言晋侯使栾黡来乞师,公不许之。今无此经,故言不与不书也。言不与无恶者,僖二十六年“公子遂如楚乞师”之下,传云“乞者何?卑辞也。曷为以外内同若辞?重师也。曷为重师?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也”,何氏云“兵,凶器;战,危事,不得已而用之尔,乃以假人,故重而不暇别外内也”者,是其不与无恶之义。

公会晋侯,会沙随也。将执公。季孙行父曰:“此臣之罪也。”於是执季孙行父。成公将会厉公,谓上伐郑。言谥者,别婴齐所请也。明言公会晋侯者,婴齐所请事也,故下与婴齐传合同。

别,彼列反。

[疏]“於是执季孙行父”。

解云:此以上,道今年秋会于沙随之时事。

注“谓上伐郑”至“传合同”。解云:下十七年“公孙婴齐卒于貍轸”之下,传云“前此者,婴齐走之晋。公会晋侯,将执公。婴齐为公请,公许之反为大夫。归,至于貍轸而卒”。然则上言公会晋侯,将执公者,乃是上经沙随之事,故下与婴齐传文合。言成公将会晋厉公,言谥者欲别於婴齐所请之事,明其是上伐郑时也。案此传沙随之事,时行父亦请,而特言婴齐所请事者,欲言行父再请,而婴齐三请,俱在沙随故也。

会不当期,将执公。季孙行父曰:“臣有罪,执其君;子有罪,执其父,此听失之大者也,今此臣之罪也,舍臣之身而执臣之君,吾恐听失之为宗庙羞也。”於是执季孙行父。善其过则称已,美则称君,累代公执,在危殆之地。故地言舍而月之者,痛伤忠臣不得其所。为代公执不称行人者,在君侧,非出使。

出使,所吏反。

[疏]“此听失之大者也”。

解云:言听狱者失之大者矣。

注“故地言舍”至“得其所”。

解云:言故地言舍而月之者,即经书“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招丘”是也。言月则为伤痛之文者,正以凡执例时故也,即僖四年夏,“齐人执陈袁涛涂”;五年“冬,晋人执虞公”之属是也。

注“为代公”至“非出使”。

解云:正以文十四年冬,“齐人执单伯”之下,传云“执者曷为或称行人?或不称行人”,注云“此问诸侯相执大夫所称例”;传云“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注云“以其衔奉国事执之,‘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舍’是也”;传又云“不称行人而执者,以已执也”,注云“已者,已大夫。自以大夫之罪执之。分别之者,罪恶当各归其本”。以此言之,则知自为己执者,乃不称行人。今此行父为代公执,而亦不称行人者,正以其在君侧,非出使故也。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州盟于扈。行父执释不致者,举公至为重。

[疏]注“行父执释不致者,举公至为重”。

解云:正以昭十三年秋,“晋人执季孙隐如以归”;十四年“春隐如至自晋”;二十三春,“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舍”;二十四年春,“叔孙舍至自晋”,皆书其至。今此不书至,故言举公至为重。

公至自会。

乙酉,剌公子偃。

[疏]“乙酉,剌公子偃”。

解云:即僖二十八年注云“内杀大夫例,有罪不日,无罪日”者,正谓此文是也。考诸旧本,此经之下悉皆无注,若有注者衍字耳。

十有七年,春,卫北宫结率师侵郑。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娄人伐郑。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柯,古河反。

秋,公至自会。

齐高无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周之九月,夏之七月,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又非郊时,故加用之。

[疏]“用者何”。

解云:正以上下之郊,例不言用,此独违例,故执不知问。

然则郊曷用?郊用正月上辛。鲁郊博卜春三月,言正月者,因见百王正所当用也。三王之郊,一用夏正。言正月者,《春秋》之制也;正月者,岁首;上辛尤始新,皆取其首先之意。日者,明用辛例,不郊则不日。

因见,贤遍反,下同。

[疏]注“鲁郊博”至“所当用”。

解云:僖三十一年传云“鲁郊,非礼也”,彼注云“以鲁郊非礼,故卜尔。昔武王既没,成王幼少,周公居摄,行天子事,制礼作乐,致太平,有王功。周公薨,成王以王礼葬之。命鲁使郊,以彰周公之德。非正故卜,三卜吉则用之,不吉则免牲”者,是其鲁郊博卜春三月之义也。而此传止言正月者,因见其自今后百代之王正所当用之月也。

注“三王之郊”至“制也”。

解云:三王之郊,一用夏正者,《易说》文也。既用夏正,而此传特言用正月上辛者,但《春秋》之制也。《春秋》因鲁以制法,令自今以后之郊,皆用周之正月故也。

注“不郊则不日”。

解云:即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成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夏五月,“不郊犹三望”之属,是不郊则不日之文也。

或曰用然后郊。或曰:用者,先有事,存后稷神名也。晋人将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恶池。齐人将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蜚林。鲁人将有事於天,必先有事於泮宫。九月郊尤悖礼,故言用,小大尽讥之,以不郊乃讥三望,知郊不得讥小也。又夕牲告牷后稷,当在日上,不当在日下。

恶,如字,又火吴反。池,如字,又大河反。蜚,芳尾反,又音配。泮,音判,本又作“郊”。拴,音全。

[疏]注“晋人将有事”至“於泮宫”。

解云:即《礼器》云“鲁人将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宫”,注云“上帝,周所郊祀之帝,谓苍帝灵威仰也。鲁以周公之故,得郊祀上帝与周同。先有事于泮宫,先后稷也。告之者,将以配天先仁也。泮宫,郊之学也。《诗》所谓泮宫也,字或为“郊宫”;“晋人将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恶池”,郑注云“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呕夷,并州川”;“齐人将有事於泰山,必先有事於配林”,注云“配林,林名”是也。

注“以不郊”至“讥小也”。解云:即僖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传云“犹者何?通可以已也。讥不郊而望祭也”,何氏云“讥尊者不食而卑者独食”也。

注“又夕牲告”至“在日下”。

解云:言古礼,郊之前日,午后陈其牲物,告牲之牷于后稷,则知此经宜云九月用,辛丑郊。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

罃,乙耕反。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娄人伐郑。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月者,方正下壬申,故月之。

[疏]注“月者方”至“月之”。

解云:正以凡致例时,故此解之。言正下壬申者,欲正壬申为十月之日,是以不得不言十一月以来之。

壬申,公孙婴齐卒于貍轸。非此月日也,曷为以此月日卒之?据下丁巳朔,知壬申在十月。

貍,力之反。轸,之忍反,《左氏》作“脤”,《穀梁》作“蜃”。

[疏]“卒于貍轸”者。

解云:正本作“貍辰”字。

注“据下丁巳”至“十月”。解云:即下“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是也。十二月丁巳朔,逆而推之,则丁亥为十一月朔日,又逆而推之,即丁卯为十月十一日矣。即从丁卯数之,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然则壬申乃为十月十六日,故云据下丁巳朔,知壬申在十月矣。

待君命然后卒大夫。曷为待君命然后卒大夫?据昭公出奔卒叔孙舍。

[疏]注“据昭公”至“孙舍”。

解云:即昭二十五年,“九月,已亥,公孙于齐”,“冬,十月,戊辰,叔孙舍卒”;三十二年冬十二月,“公薨于乾侯”是也。

前此者,婴齐走之晋。不书者,以为公请除出奔之罪也。

为,于伪反,下文“为公”同。

[疏]注“不书者”至“之罪也”。

解云:其请公者,谓上沙随时也。

公会晋侯,将执公。婴齐为公请,公许之反为大夫。归,至于貍轸而卒。十月壬申日。貍轸,鲁地。无君命,不敢卒大夫。国人未被君命,不敢使从大夫礼。公至,十一月至是也。

[疏]注“十一月”至“是也”。

解云:“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是也。若以上传言之,则婴齐之请,鲁侯许之,皆是沙随时也。若在沙随会时,即在伐郑之上,何故待公伐郑之还乃始卒之?正以成公许之,实在沙随,但婴齐未还,公又伐郑,伐郑未归,婴齐巳卒,国人不闻公命,未敢卒之,亦何伤?

曰:“吾固许之反为大夫。”许反为大夫,即受命矣。然后卒之。善其不敢自专,故引其死日下就公至月卒之,起其事,所以激当世之骄臣。

激,古狄反。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邾娄子玃且卒。

玃且,俱缚反;下子馀反。

晋杀其大夫郤锜、郤州、郤至。

楚人灭舒庸。舒庸,东夷。道吴围巢。

[疏]注“舒庸,东夷。道吴围巢”。

解云:出《左氏》。考诸旧本,亦有无此注者。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日者,二月庚申日。上系於正月者,起正月见幽,二月庚申日死也。厉公猥杀四大夫,臣下人人恐见及,以致此祸,故日起其事,深为有国者戒也。

[疏]注“日者”至“申日”。

解云:正以文十八年冬,“莒弑其君庶其”,传云“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注云“一人弑君,国中人人尽喜,故举国以明失众,当坐绝也。例皆时者,略之也”。然则称国以弑者例书时,而此书日,故解之。而昭二十七年“夏,四月,吴弑其君僚”,何氏云“月者,非失众见弑,故不略”是也。云云之说在彼。知庚申二月日者,亦以上十二月丁巳朔言之也。去年十二月丁巳朔,则知今年二月丙辰朔也,何者?以长历推之,今年正月小故也。二月丙辰朔数之,丁巳、戊午、巳未、庚申,则庚申为二月五日矣。正月之中,宁得有之乎?故知庚申二月日也。

注“上系于正月”至“日死也”。

解云:《春秋说》云“厉公猥杀四大夫,臣下人人恐见及,正月幽之,二月而死”是也。

注“厉公猥杀四大夫”者。解云:即去年杀三郤,是岁杀胥童是也。

齐杀其大夫国佐。

公如晋。

夏,楚子、郑伯伐宋。

宋鱼石复入于彭城。不书叛者,楚为鱼石伐宋取彭城以封之。本受于楚,非得于宋,故举伐於上,起其意也。楚以封鱼石,复本系于宋。言复入者,不与楚专封,故从犯君录之。主书者,其专封。

复入,扶又反,注同。为,于伪反,下“为失”同。

[疏]注“不书叛者”至“其意也”。

解云:如此注者,欲决昭二十一年“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畔”之文故也。

注“楚以”至“君录之”。

解云:桓十五年传云“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故言从犯君录之,何者?鱼石出时直为与山有亲,更无实罪,故曰出无恶也。今犯君而入,故为入恶,从犯君录之。

注“主书者”至“专封”。

解云:言楚子伐宋下,即言鱼石复入于彭城,是起其专封之义。必起其专封者,正欲责之故也。

公至自晋。

晋侯使士匄来聘。匄,古害反。

秋,杞伯来朝。

八月,邾娄子来朝。

筑鹿囿。何以书?讥。何讥尔?有囿矣,又为也。剌奢泰妨民。天子囿方百里,公侯十里,伯七里,子、男五里,皆取一也。

鹿囿,音又。

[疏]注“天子囿”至“取一也”。

解云:《孟子》文。《司马法》亦云也。

巳丑,公薨于路寝。

冬,楚人、郑人侵宋。

晋侯使士彭来乞师。

士彭,二传作“士鲂”,襄十二年同。

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娄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不日者,时欲行义,为宋诛鱼石,故善而为信辞,或丧盟略。

杼,直吕反。虚朾,起鱼反;下敕丁反。

丁未,葬我君成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重生的女继承者

    重生的女继承者

    重生前的天真她被人利用,将自己手中的大好江山经营破产,一朝惨死,重生后的腹黑她在商场演绎扮猪吃老虎,守江山打江山玩的不亦乐乎。本想这一生只求安稳一生的她,却被自己的家族坑了。本文纯属虚构(勿要当真)U^ェ^U
  •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管理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做事

    世界500强高效管理笔记:管理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做事

    执行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唤起员工的竞争意识。以结果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者不作太多决策,只作重大决策。用人需把握平衡互补之道。以身作则,使下属自觉追随。永远不要坐着不动。确立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以督导的方式让员工产生紧迫感。关心从一件小事开始。
  • 万界冒险团

    万界冒险团

    团队,冒险,探索。低魔,高魔,现代,无尽的世界。 等等,好像有奇怪的世界混进来。
  • A Charmed Life

    A Charmed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傀儡小姐有点怪

    傀儡小姐有点怪

    大四历史系鬼才林千悦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傀儡大陆!!!穿就穿吧,为什么一穿还跳过恋爱,直接嫁人了?嫁就嫁吧,别人都是送房送车送帅哥,到了她这儿,送一箱傀儡娃娃是什么鬼?
  • 曲爱同径

    曲爱同径

    有抄袭前科的林昔想方设法地进入“盛世华年股份”,却遇到了她暗恋六年的学长黯少棠,他竟然就是这家公司的少东。可惜,初次见面便是误会丛生,黯少棠认为林昔是个贪慕虚荣的女人。林昔具有设计方面的才能,只是被上司沉秀敏压制。林昔的劳动成果被上司夺去,气愤下,她去酒吧买醉,却惹上了李正,巧合下,黯少棠救了她却又说她是最无耻的贱女人。
  • 老骥琐谈

    老骥琐谈

    仲冬时节,良金同志送来他的书稿——《老骥琐谈》。书稿收集了作者四十篇散文随笔。其中有赞赏故乡的风土人情,有异地他乡的旅行札记,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感悟。读罢掩卷之后,犹如一汪清泉,润泽着心田。
  • 刘心武自选集:小说卷

    刘心武自选集:小说卷

    刘心武创作力充沛,涉及面较广。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作品数量极大。他的小说着重反映现实社会,及现实中各阶层人物的命运与人性。本书收录了刘心武的成名作《班主任》,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钟鼓楼》、《如意》、《公共汽车咏叹调》、《黑墙》,及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等。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刘心武在各个阶段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
  • 反派攻略进行时

    反派攻略进行时

    作为攻略界的一姐——绯衣,自认为没有人是自己攻略不下来的。结果,某一天她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