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4500000022

第22章 桓公(起七年,尽十八年)(3)

解云:《春秋》之例,篡不明者,至卒时合去日以略之,即僖二十四年冬,“晋侯夷吾卒”;襄十八年冬十月,“曹伯负刍卒于师”之属是也。若其篡明,有立、入之文者,不嫌非篡,故不劳去日,即僖十七年冬十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庄二十一年“夏,五月,辛酉,郑伯突卒”之属是也。今此卫侯晋亦隐四年有立文,不嫌非篡,当日。若不重言丙戌,则嫌不蒙上日,以其篡故略之,是以重言丙戌以明嫌也。而言独晋书立者,郑突、齐小白皆上有人文,不言立,故言独。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郑人战也。时宋主名不出,不言伐,则嫌内微者与郑人战于宋地,故举伐以明之。宋不出主名者,兵攻都城,与郎同义。

恶乎,音乌,十三年传同。

[疏]注“宋不”至“同义”。解云:上十年“来战于郎”,注云“鲁不复出主名者,兵近都城,明举国无大小,当戮力拒之”是也。

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疏]“此偏”至“败矣”。

解云:上十年郎战之下巳有此传,今复发之者,上经来战于鲁,此则往战于宋,嫌其异,故明之。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曷为后日?据鞍之战先书日。

鞍,音安。

[疏]注“据鞍”至“书日”。

解云:成二年六月癸酉云云,“及齐侯战于鞍”是也。

恃外也。其恃外柰何?得纪侯、郑伯,然后能为日也。得纪侯、郑伯之助,然后乃能结战日以胜。君子不掩人之功,不蔽人之善,故后日以明之。

胜,诗证反。蔽,必婢反。内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据公败宋师于菅。

菅,古颜反。

[疏]注“据公”至“于菅”。解云:在隐十年。

从外也。从外诸侯相与战例。曷为从外?据战于宋,不从外言败绩。

[疏]注“据战”至“败绩”。

解云:即上十二年也,于时有郑人不书败绩之文矣。

恃外,故从外也。明当归功於纪、郑,故从纪、郑言战。何以不地?据在下句。

[疏]注“据在下句”。

解云:即下云“郎亦近矣,郎何以地”。

近也。恶乎近?近乎围。郎亦近矣,郎何以地?郎犹可以地也。郎虽近,犹尚可言其处。今亲战龙门,兵攻城池,尢危,故耻之。绩,功也。非义不战,故以功言之。不言功者,取其积聚师众,有尊卑上下次第行伍,必出万死而不奔此,故以自败为文,明当坐也。燕战称人,败绩称师者,重败也,战少而败多。言及者,明见我为主,故得汲汲败胜之文。

处,昌虑反。行,户郎反。

[疏]“郎犹可以地也”。

解云:即上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是也。。

注“郎虽”至“其处”。

解云:谓郎虽在郊内,仍非攻城,犹可以举其地。

注“今亲”至“耻之”。

解云:《春秋说》云“龙门之战,民死伤者,满沟也”者,主说此经,故知之。

注“绩功”至“不战”。

解云:凡书兵者,正得奉王命伐无礼,乃有战事,故言非义不战。

注“必出万死”。

解云:若武王万民致死而定天下之类。

注“燕战”至“败也”。

解云:盖师不尽战,故言战少;败时悉走,故言败多。而庄二十八年“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传即据此经云“败者称师,卫何以不称师?未得乎师也”,彼注云“未得成列为师也。诈战不言战,言战者,卫未有罪,方欲使卫主齐见直文也”者是。

三月,葬卫宣公。背殡用兵而月,不危之者,卫弱於齐、宋,不从亦有危,故量力不责也。

背殡,音佩,后“背殡”皆放此。

[疏]注“背殡”至“责也”。

解云:隐三年传云“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然则卫宣公去年十一月卒,至今年三月,正当五月之际,而又背殡用兵,宜书日以见危,而不日者,正以量力不责故也。

夏,大水。为龙门之战,死伤者众,民悲哀之所致。

为,于伪反。

秋,七月。

冬,十月。

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无冰。何以书?记异也。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法当坚冰。无冰者,温也。此夫人淫泆,阴而阳行之所致。

泆,音逸。行,下孟反。

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夏,五”者何?无闻焉尔。来盟者,聘而盟也。不言聘者,举重也。内不出主名者,主国也,莅盟可知。莅盟、来盟例皆时。时者,从内为王义,明王者当以至信先天下。

莅盟,音利,又音类,下同。

[疏]“夏五者何”。

解云:正以文异常例,故执不知问。

注“莅盟”至“天下”。

解云:其莅盟书时者,僖三年“冬,公子友如齐莅盟”;定十一年冬,“叔还如郑莅盟”之属是也。其来盟书时者,宣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之属是也。而文十五年春,“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书月,彼注云“月者,文公微弱,大夫秉政,宋亦蔽于三世之党,二乱结盟,故不与信辞”是也。然则来盟之例,例不言月,而此言夏五,师所不说,何氏以“五”字或衍文,故如此解。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委,积也。御者,谓御用于宗庙。廪者,释治穀名。礼,天子亲耕,东田千亩,诸侯百亩。后夫人亲西郊采桑,以共粢盛祭服,躬行孝道以先天下。

廪,力甚反。粢盛,音咨;下音成。委,于鬼反,注同。积,子赐反。共,音恭。

[疏]“御廪者何”。

解云:欲言宫室,而文言御廪;欲言仓库,今被灾之,於义不强,故执不知问。

注“廪者,释治穀名”。

解云:谓廪之言藻之义故也。

注“礼天”至“天下”。

解云:皆出《祭义》之文。御廪灾,何以书?

记灾也。火自出烧之曰灾。先是龙门之战,死伤者众,桓无恻痛於民之心,不重宗庙之尊,逆天危先祖,鬼神不飨,故天应以灾御廪。

应,应对之应。

[疏]“御廪灾,何以书”。

解云:嫌覆问上粢盛委之所藏,故不但言何以书。

[疏]注“火自”至“曰灾”。

解云:《公羊》之例,内悉言灾,而复言火自出烧之者,入《春秋》始有此灾,欲通人火不书之义也。

乙亥,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尝也。讥新有御廪灾而尝之。曰:“犹尝乎?难曰四时之祭不可废,则无犹尝乎?

难,乃旦反。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巳矣。当废一时祭,自责以奉天灾也。知不以不时者,书本不当尝也。

[疏]注“知不”至“尝也”。

解云:周之八月,非夏之孟秋,而反为尝,故以不时言之。

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宋人以齐人、卫人、蔡人、陈人伐郑。以者何?行其意也。以己从人曰行。言四国行宋意也。宋前纳突求赂,突背恩伐宋,故宋结四国伐之。四国本不起兵,当分别之,故加以也。宋恃四国乃伐郑,四国当与宋同罪,非为四国见轻重。

背,音佩。别,彼列反。见,贤遍反。

[疏]“以者何”。

解云:正以宋非强国而以齐、卫,故执不知问。

注“宋前纳突求赂”。

解云:上十一年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是。

注“突背恩伐宋”者。

解云:上十二年“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是也。

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礼也。王者千里,几内租税,足以共费;四方各以其职来贡,足以尊荣,当以至廉无为率先天下,不当求。求则诸侯贪,大夫鄙,士庶盗窃。求例时,此月者,桓行恶不能诛,反从求之,故独月。

共费,音恭;下芳味反。行,下孟反,下“行恶”同。

[疏]“何以书”至“礼也”。

解云:隐三年“武氏子来求赙”之下,传云“何以书?讥。何讥尔?丧事无求,求赙非礼也”。然则彼已有传,而重发之者,正以彼云“丧事无求”,恐此吉时得求,故明之。

注“诸侯”至“盗窃”。

解云:相对为优劣之称也。

注“求例时”。

解云:隐三年“秋,武氏子求赙”,文九年“春,毛伯来求金”之属是也。

三月,乙未,天王崩。桓王也。

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当时而日者,背殡伐郑,危之。

[疏]注“当时”至“危之”。

解云:去年十二月齐侯卒,至今年四月,是为当时隐三年传云“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今此书日,故曰危也。其背殡伐郑者,即去年冬十二月“宋人以齐人”巳下“伐郑”是。

五月,郑伯突出奔蔡。突何以名?据卫侯出奔楚不名。不连爵问之者,并问。上已名,今复名,故使文相顾。

复,扶又反,下注“故复”,及传文“复入”并注下“不复”皆同。

[疏]注“据卫”至“不名”。

解云:在僖二十八年夏。

注“不连”至“并问”。

解云:正以下十六年传云“卫侯朔何以名”,哀八年传云“曹伯阳何以名”,故决之。

注“上巳”至“相顾”。

解云:欲言十一年已书名,故言复也。

夺正也。明祭仲得出之,故复於此名,著其夺正,不以失众录也。月者,大国奔例月,重乖离之祸,小国例时。

[疏]注“著其”至“录也”。

解云:决襄十四年夏四月,“己未,卫侯衎出奔齐”之属,书其名者,为失众录之故也。

注“月者”至“之祸”。

解云:下十六年十一月,“卫侯朔出奔齐”,及此书五月之属皆是。

注“小国例时”。

解云:昭三年冬,“北燕伯款出奔齐”之属是也。

郑世子忽复归于郑。其称世子何?据上出奔不称世子。

[疏]注“据上”至“世子”。

解云:上十一年“郑忽出奔卫”是也。

复正也。欲言郑忽,则嫌其出奔还入,与当国同文,反更成上郑忽为当国,故使称世子明复正,以效祭仲之权,亦所以解上非当国也。

[疏]注“欲言”至“复正”。

解云:庄九年夏,“齐小白入干齐”,传云“曷为以国氏?当国也”者是也。

注“以效祭仲之权”。

解云:即上十一年传云“而忽可故反”是也。

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皆於还入乃别之者,入国犯命,祸重也。忽未成君出奔,不应绝。出恶者,不如死之荣也。入无恶者,出不应绝,则还入不应盗国。

别,彼列反。

[疏]“曷为或言归”。

解云:僖三十年“卫侯郑归于卫”之属是。

“或言复归”。

解云:此经是也。

同类推荐
  • 十三日备尝记

    十三日备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 AGE OF INNOC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ramble-bees and Others

    Bramble-bees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阮玲玉传:你是无声的离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因为美女明星云集而显得分外香艳。阮玲玉,这个中国电影百年中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永远身着旗袍的美丽身影,至今依然震撼着人们。1935年3月7日夜,阮玲玉在上海寓所服下三瓶安眠药,从此与喧闹嘈杂的尘世告别。她自杀的消息传开,整个上海为之惋惜。25岁的青春韶华,如昙花凄美一现,匆匆凋谢。在她弃世后,上海万人空巷为其送行,鲁迅、聂绀弩等人纷纷撰文纪念。从处女作《挂名的夫妻》开始,9年共拍了29部电影,饰演过不同角色,只是这些人物都逃不过一个悲惨的结局——自杀、发疯、入狱、冰丝接头。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外传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梦直上九霄上

    一梦直上九霄上

    原不知愁愁却愁,梦里烈阳笑英雄这世上的人,为了金钱,荣耀,地位,什么好事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一场巨变,将少女阿生平静的生活彻底打乱。她为了血刃仇人在江湖四处闯荡,却不料招来灭顶之灾。世家大族的追杀报复,空中阁的少女买卖,竹雨寨的活人养蛊和八荒之变,还有那皇城里隐约透露出来的阴谋,都在述说着世人的贪婪。但幸好还有一群伙伴陪伴她,帮助她,和她一起闯出片天!最重要的是……还有眼底藏满碎钻的他!
  • 我的龙凤空间

    我的龙凤空间

    我无意间买的玉佩,它竟然是一个空间。在里面有我两个可爱活泼的宝贝,一只龙宝贝,在水中来去自如;一只凤宝贝,在空中自由飞翔。因为它们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天鹅洲VI

    天鹅洲VI

    《天鹅洲》是续《故河口物语》后的一部小说。鹿女作为那群拓荒者的后代,源乘了她的父辈们的品质,继续奋战在那座村庄上。在天鹅洲开了米厂,酒厂,养猪厂,发展拥有中国农村现代一体化生产线。历尽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艰辛与磨难。最终在此家大业大,辉煌腾达。它不仅是一座村庄的变迁史,更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理变迁史。
  • 穿越前世与君共饮漓人泪

    穿越前世与君共饮漓人泪

    我一个命不久矣又惨遭男朋友背叛的逗逼大龄女青年,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自己的前世,。糟糕了,大龄女青年有了小鹿乱撞的感觉,可惜对方有个爱到骨子里的女人。“沫儿,原来一直是你......
  • 倾世迷迭书

    倾世迷迭书

    《倾世迷迭书》是古言女王青语最为悲喜交加的倾世之作! 一场颠沛流离的乱世之争,一段安涛汹涌的相濡以沫。 她是单纯的卑微刺客,他是千面的高贵王子,他们在乱世中牵手,这场爱恋却在硝烟中迷失了方向。
  • 炮灰宠妃的逆袭日常

    炮灰宠妃的逆袭日常

    一觉醒来穿越成反派炮灰的初“欢”路人恶毒女配,为了活命装丑卖萌,换男装,可等她回过神把反派大人掰了(?????)这是一个努力走剧情,却在后面才发现剧情歪的无可救药的甜宠故事,男主对女主是宠宠!!
  • 铃音贵族学院

    铃音贵族学院

    她们是天才少女,被父母叫回国只为了骗她们与未婚夫培养感情。她们以为她们不会动心,哪成想最后会爱的那么热烈深沉。她们以为这便是一生,却祸从天降。一场误会,从此两地分离。当误会解除,再回过头来,她们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场景一:‘落纤雪,我喜欢你’‘嗯’场景二:‘落夜纤雪,你太让我失望了’‘呵,你没有权利对我失望’场景三:‘雪,对不起’‘你的道歉我不接受’最后的最后,繁花终究陨落尘埃,他们啊,再也回不去从前了。我用尽一生来爱你,你下辈子可不可以相信我一次?今生,你非我良人,又怎知我想?[原书名:贵族公主遇上爱]
  • 异闻录:惊悚小说系列(套装共3册)

    异闻录:惊悚小说系列(套装共3册)

    匪夷所思的恐怖遭遇,前所未闻的祛邪怪招,博大精深的汉学玄术,每一个可怕的故事,看是巧合,实则暗藏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