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900000006

第6章 平壤攻略战

此时的朝鲜,虽说没有灭亡,但也是奄奄一息了。

危难时刻,“天使(天朝使者)”降临了。

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沈惟敬。

明朝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年,即公元1592年的七月末,沈惟敬到达了日本侵朝远征军第一军团的阵地,并且见到了军团长小西行长。

两人见面后的感觉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见如故。

出身相同,小时候待的环境也相同,理念也差不多,又曾经是同行(小西行长曾经做过商人),这些都使得两人聊得非常投机。投机之余,行长也确定了一件事:

明朝真的要出手了。

虽说前不久他打败祖承训的时候,已经有了这样的预感,但是这次并非感觉,而是确信。

这仗,看来是不能打了。

于是他决定谈判。

而沈惟敬则是来拖时间的。

两人从七月末开始,一直谈到了十二月,从光着膀子吃冰棍一直耗到了穿棉袄烤火炉。

最终的结果是—李如松到了。

同时到的,还有关宁铁骑以及戚家军。

关宁铁骑是当时明王朝所辖范围内实力最为强劲的骑兵部队,由李如松的父亲—明朝名将李成梁一手打造。部队的核心成员不是李家的亲戚,就是李家的嫡系,总而言之一句话,那是自己人,干活绝对靠谱。

戚家军则是老牌的抗日部队了,那可是多年前倭寇猖獗之时,由名将戚继光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

据说要进戚家军,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臂膀强壮、肌肉结实、双目有神、为人老实、手脚比较长且害怕官府。

同时也绝对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有市井混混背景、有官府背景、胆子小、长得白以及心态有问题。

说白了,这支部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具备如下的素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遵纪守法、心态良好。

再加以训练,想不打胜仗也难。

正当李如松见过李昖以及朝鲜各大小官员后,准备跟部下商量如何开打时,下面有人来报说,沈惟敬求见。

来朝鲜之前,李如松已从宋应昌那里了解了沈惟敬的那些事儿,自然也知道他是去朝鲜干什么的,此时他来求见,想必是有些什么情报要告诉自己吧?

于是他大手一挥,招之入内。

然而,沈惟敬带来的并非是日军的情报,而是关于谈判的结果。

这就奇怪了,让你沈惟敬去拖时间搞忽悠的,为何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了外交官,跟小西行长正儿八经地搞起了外交谈判?莫非你有角色扮演的癖好?

沈惟敬当然没有这么宅男的爱好,他只不过是收了钱而已。

收了小西行长的钱。

作为一个混迹市井的老油子,沈惟敬并不怎么具备一颗爱国的高尚心灵,在他眼里,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是虚的,唯独白花花的银子才是真的。

另一方面,对于小西行长来说,他一直在努力地避免跟明朝扯上战争关系,所以当他看到明朝和谈使者沈惟敬时,便下定决心要促成这次谈判,以保整个日本的太平。

于是,他向明朝政府(沈惟敬)提出了和谈条件:以朝鲜的大东江为界,包括平壤城在内,以西的土地,全部归还给朝鲜,并且将已被俘虏的朝鲜国王子也平安送还。

提完条件后,行长给了沈惟敬一笔钱,意思自然不言而明:回去多说点好话,争取早日敲定,实现和平。

此时的沈惟敬不但是外交官,更是一个商人,而小西行长则成了他的客户。

客户给钱了,自然要提供一流的服务。

所以沈老板决定通过自己的忽悠,让李如松甚至是宋应昌接纳日本方面提出的和平条件。

在听完了沈惟敬关于美好的和平、光明的未来之类的演讲后,李如松轻轻地问了三个字:“说完了?”

“说完了。”

“还有什么要说的没?再想想有没有?”

“没了,真的说完了。”

“那就去死吧。”

随着一声令下,周围的士兵拉起沈惟敬就往外拖,迎接他的,将是一把明晃晃的鬼头斩首大刀。

很显然,李如松对于世界和平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即便有,那也是打算用自己手头上的刀枪来实现的。

就在这生死当口,一位叫做李应试的军参站出来挡住了士兵,并且对李如松表示:可以将计就计,假意同意跟小西行长谈判,伺机以图平壤城和小西行长的性命。

李如松表示同意。

他派人以沈惟敬的名义告诉行长,自己作为明朝方面援军的总大将,非常乐意接受对方的和谈条件。

小西行长自然非常高兴,为表诚意,他派出家臣小西如安来到李如松的大营,表示愿意在数日内,将平壤城交出。

双方约定的日子,是文禄二年(1593年)的一月六日。

这天,平壤城城门大开,日军将领夹道迎接明军的到来,而李如松也慢慢悠悠地率部做起了接收大员。

就在快到门口的时候,他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目标是所有日本人的脑袋。

然而,小西行长虽说不会打仗,脑子还是有的。

他事先就派人做了详细的调查,知道李如松来朝鲜之前是在宁夏平叛,并且杀掉了已经投降的叛军将领全族。

所以他认定,此人的话如果当真,那是要把情人节当父亲节过的。

早有一手的行长一看大势不妙,立刻下令将城门全部关闭,并且让预先准备好的部队登上城门,进入作战状态。

无奈之下,李如松只好撕破脸皮下令攻城,结果是没有结果,打了一小会儿知道没希望了只得回家。

当然,他还会回来的。

两天后的一月八日,李如松带领所辖部五万人不到,对平壤城发起了进攻。

平壤城东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还有牡丹峰高耸,地形十分险要。

李如松的部署如下:

蓟镇游击吴惟忠率领步兵(戚家军)三千当先,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骑兵五百居后,朝鲜的休静大师率僧兵三千,攻击北部要塞牡丹峰;

中军指挥杨元、右军指挥张世爵领兵一万,进攻城西北的七星门;

左军李如柏(李成梁次子)、参将李芳春领兵一万,进攻城西普通门;

骆尚志率领神机营将士两千,祖承训率军八千攻打西南的芦门;

朝将李镒和金应瑞率八千朝兵,攻打城东南的含毬门。

最后的东门,李如松表示放弃,留下来给日军作非常逃生通道。

为了确保战役胜利的万无一失,李如松还扛上了当时在日本非常罕见的大炮。

既然啥都准备好了,那就开打吧。

当天上午,平壤争夺战正式打响。

面对两倍于己的对手,小西行长进行了相当顽强的抵抗。李如松的大炮炮弹都快把城墙给轰塌了,日军却仍然站在墙头照着爬上来的明军乱砍。

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明军攻不破平壤,日军也赶不走对方,整个战场进入了一个胶着状态。

芦门除外。

担任芦门防守的,是投降日本的五千朝军。

西北两口三门打得是头破血流,这帮人却依旧在看着城外的风景。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祖承训所率领部队,接着作出了第一反应—很高兴。

这也不奇怪,因为祖承训部清一色穿的都是朝鲜军装。

这帮人虽然骨头软不敢打日本人,但欺负起自己的同胞却很有一套。芦门的朝军误以为来了同胞,认定欺软凌弱的时刻到了,于是大家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打算好好过一把战场砍人的瘾。

祖承训倒也不含糊,一挥手就下令冲锋。

要说这帮朝鲜人的脑子真不错,才一接触就明白了那不是自己的同胞,而是大明王朝的军队。

那还说什么?散了吧。

这五千人就这么逃的逃,降的降,一点犹豫都没有。

此时的祖承训估计是哭笑不得,万万没想到去年自己遭受到的情况,今年元宵都没过完,就同样落在了小西行长的头上。

感叹之后,他毫不客气地拿下了芦门。

芦门一失,等于是打开了一个缺口,明军纷纷涌入,开始对日军发起了里外夹攻。知道大势已去的小西行长在做了最后一阵抵抗后,不得不放弃了平壤城,下令撤退。

撤退的路线,是李如松特意给安排出来的东门逃生通道。但当他们踏上逃跑之路才发现,这并非是一条逃生通道,而是一条死亡之路。

因为那里埋伏了数千军队。

又是一阵围殴后,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的小西军才算突围成功。

行长打算先去平壤西南部的凤山城落脚,与那里的守将合并一处,一边抵抗明朝军队的攻击,一边等待汉城方面的援军。

凤山的守将就是恐萨症患者大友义统。这位仁兄一看到平壤起了战火,便立刻拔腿就跑。换句话说,当小西行长还在平壤城内跟李如松拼命的时候,凤山城就已经人去城空了。

不得已,只能再退。

这一退,就退到了汉城,而李如松也趁机仅用了二十天不到,就收复了凤山、延安(朝鲜地名)以及开城。

现在,朝鲜的首都就在他的眼前了。

虽然他非常想立刻攻下汉城,但李如松心里很明白,这是非常困难的。

攻平壤时,他五万人,行长两万人,都打了老半天,还用上了那么多大炮。现在汉城内的日军有四万,人数大致相当,要想硬碰硬地拿下来,是几乎不可能的。

所以,李如松打算先停下脚步,好好考虑一下对策,思索一下战略。

同类推荐
  •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我的大不列颠帝国

    新书:大唐再起,五代十国,晚期,从两广开始,北伐,收安南,云南,福建,湖南,南唐,吴越,党项……中世纪的余晖还未散尽,而最好的时代已经来临。主角穿越十六世纪英国都铎(duo)王朝的爱德华六世,中央集权,重建议会,建立不列颠联合王国,带您领略英国这个王权最强大的王朝,日不落帝国黎明前的曙光。新书:剑之王冠,披着奇幻皮的历史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欢迎加群:631774182
  • 殖民大都督

    殖民大都督

    白轩跟随父亲扬帆出海,为大乾开疆拓土。结果迷失路途,来到陌生的大陆,父亲战死,内外交困,,当此之时,何去何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途无路,那就杀出一条路出来。我来这里,刀兵四起,战争连绵。我来这里,圣人教化,传播万里。
  • 席卷明末之东藩

    席卷明末之东藩

    明月稀乌衣啼长城内外烽火明少年志凌云弯弓射白羽一袖卷千骑满城赤血旗提剑以血捍山河浩然一身英雄气
  • 大明有闲王

    大明有闲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诨号。朱由崧拍了拍身旁的歪脖树语气凝重道:“你可知道我这么卖力的帮你,只是不想见到你将来挂在这上面么?”崇祯帝切了一声,不屑道:“走错山头了,对面山头那棵树才是。”
  • 卒国

    卒国

    江湖远,庙堂高,何人起得天下潮。行路难,征途漫,儿郎束甲几时还!
热门推荐
  •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用沟通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门。孩子正处于个性品质初步形成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施加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要培养一个合群、乐观、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必须从消除那些造成孩子内向的因素入手。
  • 异地恋,静待花开

    异地恋,静待花开

    高中时期的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高一男友的叛变,高二短暂的快乐,高三好友的背叛,幸好,在我最后的那段时间,有你的陪伴,我不喜欢对着手机恋爱,不喜欢异地,但我喜欢你,等我,往后余生,我会陪你,一直走下去
  • 会有人陪你

    会有人陪你

    我的生活里一直都是我自己,所以我希望在我的生活里能够有一个,我不能没有的人,或许在这里,我可以给自己,一个重来的机会。
  • 祭司大人请慢走

    祭司大人请慢走

    从小爹爹不疼妈妈不爱的水泽曦,在自己的20岁生日宴上收到一套凤头银簪。这套银簪的来历太过神奇,以至于泽曦在听到这个来历的时候还以为是卖这套银簪的人故意搞出来的噱头。因为现代这会,各种珠宝工艺,想要仿制一套凤头簪还是很容易的。当天晚上,水泽曦就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梦中有一只凤凰,这只凤凰在低空盘旋,而她就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生日的第二天,和闺蜜一起出去逛街,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神算子”说:“这位姑娘,看你的面相,日后必定会大富大贵且有人中之凤的气度。”水泽曦莞尔,给了这个“神算子”一张红票票:“谢谢,借你吉言。”目送水泽曦的背影,“神算子”掐指一算,自言自语道:“人中之凤,也需要经历过重重劫难方能如此。”
  • 罗布泊密码

    罗布泊密码

    20多年前神秘失踪的老陈头为什么会重现雅丹魔鬼城?温驯的盘羊为什么会袭击人类?地下百米暗藏神秘溶洞?废弃的军事基地掩盖什么秘密?七月的罗布泊大沙漠将会有怎样的危机等待着路小果、罗小闪、明俏俏和罗峰爸爸?三位中学生的暑期探险之旅注定危机重重。一路上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冲破层层迷雾,为大家一步步揭开大自然为罗布泊设置的一道道神奇密码。
  • 清风曾吻我

    清风曾吻我

    这一生,未渲的眼睛看透了无常冷暖,锦策的双手镇住了马乱兵荒。未渲说,在她灰暗的生命里,锦策是第一束也是最后一束照进来的光。锦策说,在他麻木的生活中,未渲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他深爱的人。
  • 恕中无愠禅师语录

    恕中无愠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猫城记

    猫城记

    本书包含老舍先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猫城记》《小坡的生日》。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了一部当时称得上异类的作品《猫城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猫城记》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当这部作品被译介到西方时,其题材及风格便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牛天赐传》中商户他们牛老头年老无子,一天,有人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孩子,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老天爷赐予的,遂取名牛天赐。天赐从小娇养,加之牛氏夫妇畸形的教育,除了玩和写点小文章之外他什么都不会做。家道中落后,除了曾经的下人和朋友虎爷,天赐一无所有。这时,曾经受过牛老头恩惠的天赐的老师突然出现,给这个孩子带来了一线生机……
  • 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

    本书介绍了音乐家聂耳与冼星海生平,内容包括:苦中有乐的童年、逆境中前行、闯荡上海、徘徊在北京、辉煌的创作之年、永生的号角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