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66900000057

第57章

辨缚解义辨前后五阴相续以蜡印为譬名色系缚众生众生系缚名色明烦恼与习手为因果广辨八喻谓逆喻现喻等广释灯譬圣道义释须陀洹虽生恶国犹自持戒引香山师子为譬广辩戒定慧相不可得释十六恶律仪释生义与涅槃义皆不生不灭释佛性非一非二义

师子吼品之第四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至)以是二因应无缚解。

案。僧亮曰。第三门辩缚解也。若如上说因果之观。必从缚得脱也。僧宗曰。此下复有四段。探其义。并从中道而来也。前中道论义。初以五句执有。后以七句执无。佛释云。不可一向定有。不可一向定无。今此下犹欲成其前执也。以缚解修道。二问成前有执。转障劝修。成前无执也。所以知缚解成其有执。谓若因中有佛性。为惑所缠。故称为缚。从因至果得脱。故称为解。若因时无性。后方有因。本无故则无有缚。果时自起。生在累外。复无所解也。以此二因者。正因即神明。缘因即万善。此自是有为。居在于缚。乃至金刚亦未免于惑。是则金刚为累。生在于前。佛心无累。起在于后。岂有从缚至解耶。宝亮曰。大文第三明缚解之相也。若于向者。观因观果。信心得立。承此修道者。则名为解。若于此因果六行之中。信心不立。则名为缚。今将明此理。故先作难。若如佛所说。应无缚解。何以然耶。我先言正因中有佛。故须缘了出。而佛言正因之内。都无有果。然则有缚之时。举体无缚。及其解时。亦未曾有缚。云何而言。从缚得解。下引事如五阴迁流。念念生灭。法相如此。谁缚谁解。就此文中。凡有五段。第一明行人。于三世中。阴阴相传。第二出起缚之体相。第三辩解体之方法。第四明缚解不相离。第五论子果缚异。智秀曰。上明中道。虽复理相显然。但学者根殊。晓则成解。迷则致缚。为奖学者。使顺缚而就解。此下第三次辩缚解明义。凡有五翻。第一约不异段。第二明业尽果谢。理不可移。第三讫灯生闇灭。明果谢之后后。果必来续也。第四蜡印譬。明阴所以续由。果因之理。必相开故也。第五炎。明中阴果报相从也。

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缚谁解。

案。僧亮曰。若因中佛性。为结所缚者。结灭则解。名义可寻也。今五阴生灭。前垢后净。一灭一生。初不相及。谁缚谁解也。

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至)众生亦尔云何缚解。

案。僧亮曰。为外人作通也。若不至则无缚者。亦应无生也。僧宗曰。物情多疑此理。是故致问。若中道义圆。则生解亦圆。以承此见性。若乖之一豪。则永远正路。此五阴者。引阴证不相及义为譬。以成其执也。言此阴自灭。不至彼阴。二阴同缚。尚不相至。岂况佛性。而从缚得解。若有缚解。当知因中已有性也。

善男子谛听谛听(至)如灯生闇灭灯灭闇生。

案。僧亮曰。答意是相续假名众生有结。以中阴续死阴。以生阴续中阴。众苦名之为缚。不在因中有果也。僧宗曰。就二阴释相传之义。其难欲使已有性。在于身中。从惑得解也。今明不假已有一性。夫因果本自相召。有因则有因。有果则有果。不得言都无。在因为缚。从因至果为解。若论实法。则前不至后。相续为论。则本缚今解。

善男子如蜡印印泥(至)如印印泥印坏文成。

案。僧亮曰。印譬前阴。文譬后阴也。僧宗曰。重为二阴作譬也。以火融蜡灭。而泥文自生。此时而现。不得言蜡文变为泥文。文非泥出者。非泥离蜡自然而出也。不余处来者。由蜡而来也。以况现阴中阴义也。以行业之火故。令现阴灭。中阴阴生。亦不得言中阴离现而生。亦不得言余处生。由现阴为因也。宝亮曰。蜡喻死时行人。印喻死时五阴。泥喻中阴行人。泥上之文。喻中阴五阴。不变在泥者。死时之阴。与行人亦不变作中阴中人也。文非泥出者。中阴五阴。不直从人生也。不余处来者。复不别从余处得中阴中五阴也。以印因缘而生文者。因死时之阴。得中阴阴也。现在阴灭。中阴阴生者。合向者印灭。文成句也。是现在阴。终不变为中阴五阴者。合向蜡印不变在泥句也。中阴五阴亦非自生者。合向文非泥出句也。不从余来者。合向不余处来。句也。因现阴下。合向以印因缘而生是文也。

名虽无差而时节各异(至)如印印泥印坏文成。

案。僧宗曰。非肉眼见者。其色细妙。天眼乃见耳。三种食者。思食即过去业也。此中有冷暖触成身。意地四心及五识。诸心相连。无段食也。中阴二种善与恶者。向明以前阴为蜡。中阴为泥。今复明从中阴。向受生处也。宝亮曰。中阴报妙。唯天眼识所睹。亦无段食。而自资故。随其用业善恶之所感。心用之粗细。后父母和会。各随业觅生。以成己身。起三烦恼。交会缠著。中阴阴坏。后阴续起。如印坏之文成。

生时诸根有具不具(至)以是义故名五阴生。

案。僧亮曰。虽无差时节各异者。时虽是一。而一生一灭。用不同也。宝亮曰。第二出缚体也。随业成早晚。生三毒因缘。业结乱起。系缚于生死也。

是人若得亲近于佛(至)以是义故名五阴灭。

案。僧亮曰。断烦恼业受生死。名解脱耳。宝亮曰。第三出解体也。系缚轮转。自非深观境界。无以除生死苦也。

师子吼言空中无刺云何言拔阴无系者云何系缚。

案。僧亮曰。上云。阴不断名缚。而未说系主。故设难也。宝亮曰。第四正明缚解不离众生。离缚解之外。无别有众生。但因成假名。离因无果。若以惑成人。名人为缚。以解成人。名人为解。将明此理。故难云。空本无刺可拔。阴亦无缚可解。

佛言善男子以烦恼锁(至)无烦恼故名为解脱。

案。僧亮曰。生生不断。由烦恼系也。宝亮曰。五阴法外。更无别人。束五阴作人也。若五阴有缚。名人为缚。若五阴解。名人为解。如柱持屋。无别屋外有柱也。

善男子如卷合掌系缚等三(至)无烦恼故名为解脱。

案。僧亮曰。指合成卷。而指散卷灭。合散成灭。不异于指。烦恼亦尔也。

善男子如说名色系缚众生(至)亦名众生系缚名色。

案。僧亮曰。阴长结短。容有相缚。而名色众生。无长无短。更以为譬也。宝亮曰。因成假名。更无别法起。其旨始显也。

师子吼言世尊如眼不自见(至)是故我言众生解脱。

案。僧亮曰。二手合时。更无异法。而来合者。合一是果。手二是因。而离手无合也。名色众生亦尔。宝亮曰。若名色异众者者。可得言缚。今名色与缚一体。如眼不自见。云何名色系缚名色耶。佛答。以二手共合。更无别合法。即手为合故。即名色为缚也。

师子吼言世尊若有名色(至)未离名色亦应系缚。

案。僧亮曰。名色众生。二无长短。致此难也。宝亮曰。第五明子果缚异。

善男子解脱二种(至)油若尽者灭则无疑。

案。僧亮曰。名色三种。谓是因是果。非因非果。烦恼与习。互为因果。以烦恼阴是果。佛性众生亦是名色。非因果也。宝亮曰。罗汉已断子缚尽。虽有名色。非生死因。但果报数尽。非治道所除也。

善男子所言油者喻诸烦恼(至)若得断者则入涅槃。

案。僧亮曰。有或者。则处处受生。故名众生。或尽不生。不名众生。名入涅槃。宝亮曰。灯譬果缚。油譬子缚也。

师子吼言世尊灯之与油(至)云何如来喻之于灯。

案。僧亮曰。以明譬众生。后以众生譬灯。即以明为灯。油是生因。今烦恼是众生成因。竟以何为譬耳。宝亮曰。师子吼还更执明灯之与油。二物各异。若言众生即缚者。此非譬也。

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种(至)七先后喻八遍喻。

案。僧亮曰。欲明譬有多种。此少分譬也。此下广辨逆与不逆诸譬也。宝亮曰。引八喻。明譬法不全取。前所喻者。盖少分耳。

云何顺喻如经中说(至)更无别车众生亦尔。

案。僧亮曰。举八种之意。意在少分也。

善男子若欲得合彼灯喻者(至)不为诸有之所污染。

案。僧亮曰。炎譬金刚。习尽则灭也。

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五阴(至)谁有受教修集道者。

案。僧亮曰。第四修道门。从缚得解。功由众行道之义也。说修道。以积习为义也。有为主无。亦无系住。何有修道。僧宗曰。大段之第四明修道也。成前执有之难也。若因中有性。为惑所缠。从因至果。除惑说修。既有除惑之功。则修道义立。若因中无性。则唯是生灭。念念无常。当体自灭。谁有修道。至涅槃耶。就修道中。可有八段。第一明相续修道有益。第二明修之方法也。第三明道平等。第四寄处所以明道。第五寄人明道。第六遣著就无相境界。第七更举无十相。劝修其因。第八重举极果。令修十相之因。心不断者。言虽念念灭。要相续缚解不断也。宝亮曰。就辩修道之中。开为十段。第一明众生神识。虽念念灭。得有修道之义。第二明修道得法不得法。若忘怀得理。即出生死。第三明道性平等。第四明处道。第五明时道。第六明人道。第七遣执明道。第八出能修道人。第九辨定慧相资。第十广因果结句也。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至)勤精进心信心定心。

案。僧亮曰。三慧是道。始从闻思也。念是闻慧。慧是思慧。发心是修慧。是六次第也。

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至)相续不断故名修道。

案。僧亮曰。说有修集道者。以相续为集也。

师子吼言世尊如是等法(至)亦相似相续云何修集。

案。僧亮曰。张两关难也。称上六心。言皆念念生灭。不能除结也。第二关云。若相似者。下则常下。亦无修力也。宝亮曰。问有两意。一意。若念念灭者。体不自固。则无增长。二意。若从下生中。从中上。则非相似相续。

佛言善男子如灯虽念念灭(至)亦能增长树林草木。

案。僧亮曰。答初关难也。宝亮曰。先遣初意也。明一神解。虽念念生灭。要冥相资。故得有用也。

善男子汝言念念灭(至)则能破坏一切烦恼。

案。僧亮曰。答第二关难也。宝亮曰。次遣第二。意明心是知解之性。虽改代不常。要相续不断。理数目增进也。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至)云何而得不作恶业。

案。僧亮曰。举佛昔说修道相似不相似。譬为证也。宝亮曰。将欲重咨。先领佛昔所说。佛言心不断故。得念念增长。若尔。须陀洹人亦应无漏。无漏相次。云何。舍无漏。而生恶国耶。然须陀洹人。得见谛无漏。无三漏业。乃是三住菩萨之位。何应受边地报耶。是故一家捡理。义不应尔。如凡夫中小有福力。尚不生边地。况须陀洹人。当受此报乎。今言生恶国者。舍见谛无漏清净五阴。起思惟门烦恼。故言生恶国也。

佛言善男子须陀洹者(至)以道力故不作恶业。

案。僧亮曰。见结不起。故不失须陀洹名也。

善男子譬如香山有师子王(至)以道力故不作诸恶。

案。僧亮曰。香山。譬得初果时五阴。师子王。譬初果无漏。鸟兽见谛惑也。山譬恶国阴也。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食甘露(至)须陀洹阴亦复如是。

案。僧亮曰。广举诸证不失。

师子吼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云何修定云何修慧。

案。僧亮曰。此下明修义也。宝亮曰。第二段明修道得法不得法也。但自为不兼于物。名不得法。此下有三翻明义也。

佛言善男子若有人(至)修戒定慧是名声闻。

案。僧亮曰。第一翻直双说相对。明得法也。

善男子云何复名修集于戒(至)是则名为修集智慧。

案。僧亮曰。第二重就能破大恶。以明得法也。

善男子修集戒者为身寂静(至)为得常乐我净法故。

案。僧亮曰。广释修戒定慧相也。宝亮曰。第三明要心大果名得法也。

师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说(至)是故涅槃无因无果。

案。僧亮曰。难意承上戒定次第相生。而得称常。其义未显。故问也。若由智得灭。灭是本无今有。有即是生。生即是灭。直以不更生更灭名常者。生亦如是。即生即灭。不更生更灭。亦应常也。宝亮曰。是生虽复当体。不辩住灭。名之为常。要有始终不恒。故非涅槃也。

师子吼言世尊众生为悉(至)亦不应说佛性如空。

案。僧亮曰。因有三种。正因缘因则别。境界因则共也。何者。三达智。一法不知。则非佛三世因缘也。各各有则无常者。谓彼佛所知。此佛不知。不知故惑不尽。佛应无常也。宝亮曰。第三段明道性平等也。将欲广明此理。故先作问也。

佛言善男子众生佛性(至)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案。僧亮曰。总答三因。明皆共有平等也。宝亮曰。在果之日。有六道差别。成佛之后。如是无异也。

师子吼言如佛所说(至)而是佛性常一无变。

案。僧亮曰。广举众譬以释同修而无碍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焰魂传

    焰魂传

    燃烧火焰之魂!大陆之上,气生力,力生魔法,魔法为尊!家族被灭,记忆尽失。剑灵神剑,犹如曜日般天而降。龙魂神器,有着毁灭古龙的力量。冥界之门,沟通着阳界与冥界的通道。不灭之火,代表着太阳无穷无尽的力量。神秘预言,将一切的真相慢慢揭开……
  • 朱自清散文精品

    朱自清散文精品

    《朱自清散文精品》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精选集。全书所收散文都是他的名篇。如《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
  • 重生奋斗俏甜妻

    重生奋斗俏甜妻

    (正文完)【推荐新文《重回八零小辣妻》】季安宁重生了。重回1988年,变成了又肥又懒的丑媳妇。但老天却给了她一个宽肩窄腰,身高一米八几的帅气老公。季安宁咬咬牙,还能怎么办!某人举爪:“媳妇,放着我来!”(读者群:681487312)
  •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校园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校园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最受欢迎的开心果。
  • 放开那个江湖

    放开那个江湖

    郑祖萌,一个大三就毕业了的大学生。没错,大三就毕业了的一牛人。这是这小子出生几年来,唯一能够让他值得“骄傲”的事了。但是,如果给了这小子再选一次的机会,或许他还真的不会选择这么早毕业。毕业就穿越了的人生啊,穿越还带着猫的人生啊,穿越带着猫顺便改了性别的人生啊。且看,郑祖萌一米八三老爷们变身成为萌妹子的爆笑穿越武侠人生剧。每天大家不见不散哦。
  • 绿军装的青春

    绿军装的青春

    一个糊里糊涂就进入部队的大学生,才发现实际生活没有预想的精彩,一门心思想着退伍,想着离开,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连里的尖子生,思想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两年后,当退伍时间真的来临,却不知道该不该离开了···
  •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全面阐述了而立之年低头做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详尽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低头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低头做人这门实用的处世哲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学会退让,懂得放弃,低姿态做人,高标准行事,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尽快获得事业的成功,找到人生的幸福。
  • 高冷男神放肆爱

    高冷男神放肆爱

    初见时宁璟月叼着奶黄包被沐洛轩看到,他说快吃吧冷了就不好吃了!后来宁璟月将沐洛轩堵在厕所门口想要强吻他,反而被强吻了!“老师,你变了!”那人眉头一挑带着戏谑看着宁璟月:“哦?怎么就变了?”宁璟月简直是恨死了沐洛轩这幅云淡风轻的模样,牙关瞬间咬上了沐洛轩裸露在外的胳膊:“以前以为你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又夹杂着冷傲;呵呵,现在看来……”就是个衣冠禽兽,人前人后不一样,要怪只怪当年的宁璟月太年轻!
  • 本无对错

    本无对错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苦苦挣扎?不如女装!